|
|
34楼

楼主 |
发表于 2024-7-1 19:4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这是一个非常简陋的理解,我的回复并不是针对您,而是针对后来看帖的新人。
"韵味"这个东西比较玄学,可以简单理解成"耳机的调音"或者"耳机的味道"
那么“韵味”等于失真吗?这是一个天大的扯淡。。甚至是非常入门的错误。
就拿HD800,T1,K812来说,这三只调音鲜明同时“韵味”又有极大的区分度,但这三者的失真有多低呢:
HD800<0.02%@1khz, 1Vrms,T1<0.05%@800hz, K812(THD) ≤0.02% (1kHz/1Vrms)
这三只THD和Group Delay均好于SUSVARA的0.27%
值得注意的是,susvara高频失真甚至可以达到1%,比较权威的ASR测评很直白的写了:
I don't think I have ever seen such broad messiness across almost the entire audible band above bass.Let's agree that objectively we are not doing well here.
我从未见过低频以上频段如此混乱的(耳机),(HIFIMAN)必须得客观的承认这里(中高频)做的并不好。
这里并非要针对SUSVARA(边总放过我),只是阐述顶级动圈的“味道”和“基础失真”基本无关
多音影响音色,阻尼影响动态,分割振动影响互调,腔体结构影响混响时间,结项远近影响遮蔽效应
在“科学还原”这方面德奥动圈厂商反而是专家,多音,互调,遮蔽,混响,群延,对高保真的研究更加透彻。
拜亚就做过许多调音非常接近,但是结项远近不同的耳机,好像一只是35头,一只是50头,音色高度类似但是结项远近截然不同,都很高保真
森海也做过许多声底接近,但是混响时间截然不同的耳机,好像同样一把提琴在小房间演奏和在大礼堂演奏的区别,音色高度类似但是环境感截然不同,都很高保真
AKG也做过一些三频非常不同,但是对中频都几乎不产生遮蔽的耳机,好像一只是人凑在你面前唱,一只人和乐器并排唱,音色高度类似但是亲近感截然不同,都很高保真
这些可不是“失真”,就比如现实中你不会说同一个朋友在公园唱歌和大礼堂唱歌都是“失真”,只有在家里洗手间唱歌才“高保真”。
而“韵味”=“失真”,反而是部分日系和咱们国产厂商的拿手好戏,具体不展开了。
Reference:
https://www.audiosciencereview.com/forum/index.php?threads/hifiman-susvara-headphone-review.5070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