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清风扬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监听的目的是为了监听, 不是为了还原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23-9-6 00:2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浙江丽水
宇宙至尊喵喵喵 发表于 2023-9-5 23:53
音色不还原算什么高保真

他哪里说不还原音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23-9-6 00:5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汕头
你这是重新定义HiFi了。。谁跟你说HiFi就是音色美?HiFi本意就是高保真,高保真,高保真。

这俩本来就不冲突,监听是用途,HiFi是属性。顶级的HiFi音箱可以拿来做监听,顶级的监听系统来听歌,殊途同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23-9-6 10:1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为了干活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23-9-6 11:0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HIFI本意高保真,但HIFI不是一个科学定义,在那个模拟大失真年代,更多的是一个营销概念,很多人说,多一个0少一个0听的出来吗,当然听不出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楼主| 发表于 2023-9-6 21:3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严格来说,英语HIFI这个单词是一个技术概念,从技术上说,所谓数码音乐都是1010,CD和抓轨本质上听起来就应该是一回事,这种观点就是从这个技术概念衍生而来的。然而凡是有听音经验的人,自然明白这两者听起来不可能是一回事,这里就说不通。

如果所有的HIFI器材严格遵循绝对保真的概念,那么这个世界上最终只有一个声音,所有品牌都会是一个声音。

这里说的品牌,不只是回放器材,录音公司的唱片也将只剩下一种声音。但即使是黄金时代的录音名盘,迪卡、飞利蒲、RCA都有各自的声音特质。真正听过的人会发现它们并不完全一样。

音色这个要素,其实从录音的时候就注入了唱片了,再往前看,从音乐家选择乐器和师承流派,进而形成自身风格的一刻,就注入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23-9-6 22:1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南京
本帖最后由 zealote 于 2023-9-6 22:12 编辑
清风扬 发表于 2023-9-6 21:38
严格来说,英语HIFI这个单词是一个技术概念,从技术上说,所谓数码音乐都是1010,CD和抓轨本质上听起来就应 ...

没记错的话,hifi最早是一个商业术语,后来形成了技术标准并不断迭代,技术标准也不是0101,真从技术上讲,0101也是不完全一样的。”一般认为,理解的偏差可能和生理听觉,大脑处理声音的敏感度和未受重视的次要指标有关。
”即便目前的技术指标不能完全实现“HIFI”,但这也是在往hifi的方向上探索,而不是纯粹为了追求什么音色美。

商业因素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所谓的品牌差异,一方面有不同品牌对次要指标有自己的研究和理解,更重要的是市场研究,品牌定位、差异化竞争、心理学等因素会让结果千差万别,只要是商品,它就不可能是纯粹的技术产物,也就不可能存在同一种声音。
不管是音色美,还是任何审美体系,都是后天的产物,所谓的hifi听音经验也应该来自于真实环境、乐器和人声的表现亦或者实际的录音场景的理解,如果所谓的听音经验完全来自于回放设备,那这种对音色美的判断大概率是一种审美体系的驯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23-9-6 22:2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辽宁
楼主解释的很好!下次不要解释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23-9-6 23:1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
说hifi是还原的一样有绕不过去的坎儿,究竟还原了什么?
还原现场,录音师会告诉你不可能。还原唱片,只有身处制作唱片的录音棚,听过那个特定时刻特定场景监听效果才有资格说话。
执着还原会把自己绕进去,因为做不到自圆其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9-13 19:17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