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baikal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实践我的HiFi理念07 - 把吸音棉堆到我能接受的极限会怎么样,房间还能听吗?体验分享1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23-6-2 14:2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本帖最后由 交响无际 于 2023-6-2 14:33 编辑
baikal 发表于 2023-6-2 13:31
正面和负面的效果都有,目前感觉正面效果为主。
我一个人听,只需要考虑主听音位的效果,问题就简单很多 ...

声音“干净”后,好不好听,可能和音箱系统本身的性能素质、音色风格,关系可能就更大了吧,预计未来几个月内再继续升级?嘻嘻嘻~~~


另外,听感方面可能还可以注意一下,声音的“逼真程度”,听起来会不会有点假?

声场、早期横向反射声与ASW(声像展宽、感知声源宽度),融合,声像结像定位,清晰度,好像也是有一定取舍平衡的~~~


正在看David Griesinger的一些研究和讲演,挺有意思的~~
http://www.davidgriesinger.com/
哈佛物理博士,合唱团10年,圆号,古典音乐录音,担任Lexicon首席科学家超过30年


2019,David Griesinger在AES的演讲,Learning to Listen,提到了这些,供参考了解吧

They found adding lateral reflections widened the image. They used the term “Apparent Source Width” (ASW) to describe what they thought was an improvement to the sound.
发现增加横向早期反射,会使声像变宽。他们使用术语ASW(声像展宽、感知声源宽度),来描述他们认为对声音的改进。

ASW has since been quoted as beneficial to hall acoustics in nearly every article and text book.
此后,几乎每篇文章和教科书都引用 ASW 对音乐厅声学有益的说法。

But ASW reduces localization, eliminates proximity, and decreases envelopment. It is the sound in a poor seat, not in a good one.
但是,ASW,降低了定位感,消除了接近度,减少了包围感。 这是在一个不好座位上的声音,而不是在一个好座位上的声音。

Mixing an orchestra into just two channels eliminates the phase information that gives rise to the perception of proximity.
将交响乐队混合成两个通道,消除可以提供接近感的相位信息。

When you hear an orchestral recording from just two speakers in a hall it sounds artificial. But if you listen beyond the LLD the sound blends together, and is a bit more believable. This is the sound of a poor seat, not a good one.
在音乐厅,听到两个扬声器的交响乐录音时,听起来很假。但是,如果在 Limit of Localization Distance (LLD) 之外聆听,声音会融合在一起,并且更加可信。这是在一个不好座位上的声音,而不是在一个好座位上的声音。



《声音的重现》关于ASW,也有很多的相关内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楼主| 发表于 2023-6-2 16:4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亚太地区
本帖最后由 baikal 于 2023-6-2 16:58 编辑
hifisxf 发表于 2023-6-2 13:38
有个第一项正面效果,那么,可以说基本都是对声音整体有利的方向进步了!
就是担心吸的过多,影响声音的 ...

刚听了一个小时交响乐,哇,我很惊讶,之前没有这样强的真实感。
就好比听现场,从后排到了前排。
清晰度提升后,真实感大幅度提升,身临其境感极大增加。
理解了为什么现代音响器材在努力提高解析度,让声音更清晰,清晰带来的好处太多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23-6-2 16:5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湖北荆门
最大的好处提高了可承受最大音量,音量越大越好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楼主| 发表于 2023-6-2 16:5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亚太地区
hbjmsyxs 发表于 2023-6-2 16:56
最大的好处提高了可承受最大音量,音量越大越好听

听交响乐真是声大好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23-6-2 17:4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
耳机就是极致的只有直达声的系统了吧,会不会向耳机的声音靠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23-6-2 17:4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基本和我的感受接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
 楼主| 发表于 2023-6-2 17:5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亚太地区
flytosky 发表于 2023-6-2 17:44
耳机就是极致的只有直达声的系统了吧,会不会向耳机的声音靠近?

吸音棉只是减少反射声,反射声还在。
耳机因为距离耳朵太近,音箱距离3米多,两者听感上并无相似之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楼主| 发表于 2023-6-2 17:5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亚太地区
2054 发表于 2023-6-2 17:47
基本和我的感受接近

多谢印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23-6-2 18:1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baikal 发表于 2023-6-2 16:45
刚听了一个小时交响乐,哇,我很惊讶,之前没有这样强的真实感。
就好比听现场,从后排到了前排。
清晰 ...

估计是叠加的声波次数和数量大幅减少,直达声大幅提高,致使声音的纯净度大为改善!
感觉声音的清晰性,透明度与声音的厚润度,似乎是矛盾的两方面。楼主感觉现在声音的厚度和密度如何?没有厚度和密度,就没有人声和乐器的实体感,同时,缺乏透明度和细节,也就谈不上临场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23-6-2 18:5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baikal 发表于 2023-6-2 16:45
刚听了一个小时交响乐,哇,我很惊讶,之前没有这样强的真实感。
就好比听现场,从后排到了前排。
清晰 ...

那就是坐的有点靠后了,hohoho~~~

2019,David Griesinger在AES的演讲,Learning to Listen
这个ppt的第35页,有两段录音,一个是音乐厅第F排,一个是5排之后的K排
http://www.davidgriesinger.com/Learning%20to%20Listen%2014.pptx



Seats forward of the LLD have proximity. The sound is clear, attention grabbing, and each instrument can be localized by sound alone.
Behind the LLD sound sources blend together into a fuzzy ball of sound.


等弄好测量时,可以考虑再加时间窗,看看“早期与晚期声音”的情况吧


这是之前SDA音箱的情况,当时好像还没加什么吸声材料,堆了一些杂物的情况吧
蓝色是总的房间稳态频响,红色是0~20毫秒的早期声,绿色是20毫秒后的晚期声




GRADE里的相关表述是
The early vs. late sound shows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reverberation in determining the total sound colour.
When the Late sound is low, more than 3 dB below the Full level, it is unlikely that the late energy will dominate your experience of sound colour.
When the late energy level is high, close to the Full level, then the room reverberation dominates the sound colour you hear in the ro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
发表于 2023-6-2 20:0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适量适量,本地一个老烧当年也是心血来潮搞满了房间,最后据他自己说发现声音发干,好像是高音木有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
发表于 2023-6-2 20:5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感谢楼主探路,我也再堆一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
发表于 2023-6-2 21:1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我粗略试过,低频确实更好了,但是声音发干,不润泽,交响乐确实利大于弊,有的音乐不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
 楼主| 发表于 2023-6-3 02:1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亚太地区
tblyc123 发表于 2023-6-2 20:07
适量适量,本地一个老烧当年也是心血来潮搞满了房间,最后据他自己说发现声音发干,好像是高音木有了

如果不加大内转角度,高音是会减少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
 楼主| 发表于 2023-6-3 04:2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亚太地区
交响无际 发表于 2023-6-2 18:52
那就是坐的有点靠后了,hohoho~~~

2019,David Griesinger在AES的演讲,Learning to Listen

交响兄,等我测试好了分享测试结果给你,有空的时候帮我看看可以吗,多谢多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6
发表于 2023-6-3 04:2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不是录音室,混音室搞这么多吸音棉干嘛…声音本来就是经过自然反射混响的,你这样能好听就有鬼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7
 楼主| 发表于 2023-6-3 06:5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亚太地区
marsking 发表于 2023-6-3 04:29
不是录音室,混音室搞这么多吸音棉干嘛…声音本来就是经过自然反射混响的,你这样能好听就有鬼了

你试过吗?
我实践结果是很好的,建议试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8
 楼主| 发表于 2023-6-3 06:5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亚太地区
marsking 发表于 2023-6-3 04:29
不是录音室,混音室搞这么多吸音棉干嘛…声音本来就是经过自然反射混响的,你这样能好听就有鬼了

莫非你以为加了吸音棉就没有自然反射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9
 楼主| 发表于 2023-6-3 07:1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亚太地区
hljm4a1 发表于 2023-6-2 20:52
感谢楼主探路,我也再堆一点

关键是加完吸音棉,摆位要重新调整。
很多人不知道这一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
发表于 2023-6-3 07:2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防火防盗防HiFi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8-23 08:56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