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怎么说呢,这东西是根据需求来的。我不是乐手,我没有条件常去听现场,我要搞一套自己认为好听的器材来听音乐,我要的是我认为他好听,我可以一直听。我手上有很多唱片,那些历史录音我没法穿越回去听现场了,我只能找音响器材去播放他的录音。我的要求就是我认为好听,我可以一直听。这是极其个人主观的事情。
那么如果作为一个乐手,我经常参加演出,那么我可能会认为,这些音响器材并不能够很好的还原现场,那我也不会投入很多钱财去烧hifi,我有钱我肯定去买把好琴,一把好琴和一套顶级音响可以是一样的价钱,那我选择什么肯定不用说了。至于我平时可能想听听录音来感受一下大佬的演出,听听人家怎么处理这个曲子的,但是我不会在设备上投入很多,能听够用就可以了。
你要站在不同人的角度去思考这些问题,他们的需求不一样,使用的场景不一样。你不能说,乐手认为这个耳机/音箱对乐器的还原有失真,就把发烧友一杆子打死了。还有,乐手买HiFi器材的实例是有的,我就不具体的去说了。
科技是给人带来了便利,因为你看看在巴赫莫扎特贝多芬的时代,都是那些贵族,宫廷,教会,来养着这些音乐家的。我想听音乐,乐队来给我现场表演。我还要养一个作曲家天天给我写新曲子听。那你说这个姥爷,他如果活着,会怎么看你们这些发烧友?是不是会觉得你们太可笑了?当然时代变了,没有宫廷和教会养这些音乐家了,也再不会有巴赫和莫扎特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