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篇抄老黄的产品宣传文稿,道听途说,漏洞百出!
1.全尺寸是430*380mm左右的机器,才被成为“全尺寸”,R26的330*260mm只能算紧凑型机型
2.delta-sigma就是delta-sigma,尤其是您提到的AKM和ESS解码芯片,正儿八经的delta-sigma芯片,从来没听说过这俩家有任何R2R的技术积累!
3.关于PLL的解释,通篇都是抄官方宣传文稿,楼主自己都是一知半解的,K2是PLL,在USB和串流时全时生效,但一些特定情况下默认关闭,时钟不在于多牛逼,而是能不能全域全时同步,不然R26干嘛还有clock in??!!
4.关于近几年R2R盛行,并非技术发展给R2R带来了第二春,而是全球芯片紧张,尤其AKM一把大火,更是导致解码芯片紧缺,国内掌握了R2R的FPGA算法之后,转投R2R路线以求稳定出货。
5.至于什么“ESS是交响首选、AKM适合听人声”之类的言论,已经说了无数次了,“抛开其他设计只聊解码芯片都是耍流氓!”,假如芯片定乾坤的话,只要一个电源+解码芯片就好了,还要其他部件作甚??
多谢楼主分享自己的感想,但一知半解就通篇抄文稿,然后塞入一些莫名其妙的“自我见解”,实在太容易误人子弟了!
不否认R26是一台很不错的解码,从设计到声音表现,都值得令人关注,甚至加入了很多“战未来”的属性,假如说从后续发展性而言,iFi的解码跟R26差得可能不止一个位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