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ABD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16/44.1 的CD标准,放如今这个时代落伍了吗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22-5-30 21:2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天使之城VOiCE 发表于 2022-5-30 19:49
也就参数了 听感不如CD 当时SACD出来时所有杂志都在吹 说可以媲美LP

理论上sacd的容量以及技术完全可以把lp的数据都尽量还原出来(完全可以做出lp的声音)。但无奈sacd生不逢时(99年),这个时期的混音师制作的水平已经开始下降,所以sacd也就初期有些经典唱片,到了中后期以及现在的sacd盘因为混音师制作混音不行,所以现在的新版sacd盘跟现在的新版cd类似,透亮 猛 刺激 素质高但不好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22-5-30 21:3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西北海
soil 发表于 2022-5-30 21:13
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啊。

这个就不知道了。毕竟是项新技术第一次做不好是正常的,但后面的厂商也不想弄,到现在这个割韭菜的时代就更不可能了。我感觉要弄好可能要把之前的一些观念要推倒重来,风险太大,以前就很难,现在根本不可能。我记得SACD是97年左右出的,具体时间忘了。那时候日本经济崩盘,我猜那时候因为裁员所以索尼根本没有钱来弄一个刚起步的东西,而CD是80年代出来的,CD的崛起和普及也是在那个时候,那时候是日本经济的鼎盛时期,企业肯定不缺钱,所以能出口碑很好的机器是理所应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22-5-30 21:3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西北海
本帖最后由 天使之城VOiCE 于 2022-5-30 22:06 编辑
gusijia 发表于 2022-5-30 21:27
理论上sacd的容量以及技术完全可以把lp的数据都尽量还原出来(完全可以做出lp的声音)。但无奈sacd生不逢 ...

我觉得是因为日本泡沫经济的破裂 企业能活下来已经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了 根本没有资金来投入和研发一个新的东西 所以最省钱的办法就是使用自己当前已有的技术。而索尼的技术积累还是有的 所以就拿自己的旗舰CD机技术和电路来弄SACD机 后面大家就跟风 再后面大家都知道了 SACD被抛弃,沦落为一个被人唾弃的东西 之后各家的那些旗舰CD机都不敢说自己的机器能播SACD 因为怕卖不出去 唉 生不逢时   所以现在SACD还没有一个可以算是标杆的机子 数播就更不用说了。开盘机有STUDER A80  卡带机有NAKAMICHI DRAGON  黑胶机有LINN LP12和FM122   CD机有LINN CD12  不知道SACD机和数播的标杆机型什么时候能见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22-5-30 21:4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天使之城VOiCE 发表于 2022-5-30 21:36
我觉得是因为日本泡沫经济的破裂 企业能活下来已经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了 根本没有资金来投入和研发一个新 ...

现在金嗓子和二嫂的sacd机还是非常不错的,只可惜买它们高端sacd的人也是拿来听cd为主(毕竟满银圈 半银圈 天使标的老版经典cd才是真正好听的唱片),sacd真是生不逢时,如果sacd能诞生在90年代初期,肯定能有特别多的经典sacd唱片诞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22-5-30 21:5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西北海
本帖最后由 天使之城VOiCE 于 2022-5-30 21:57 编辑
gusijia 发表于 2022-5-30 21:40
现在金嗓子和二嫂的sacd机还是非常不错的,只可惜买它们高端sacd的人也是拿来听cd为主(毕竟满银圈 半银 ...

二嫂没了解 金嗓子四位数的CD机还是不错的 但播SACD我可以这么说 同一台机器 SACD不如CD 这是技术的问题 并不是说你信息量大就好 信息量大有大的问题(不耐听 听的时间久了就感觉心情烦躁)现在还没有厂商能处理好。如何能让SACD的声音不硬 松软自然,那些微弱细节营造的环境气氛、感情表达能达到黑胶的水准 这是所有厂商要解决的 如果真的能达到这样子的声音那么CD肯定会被淘汰。买高端机子的人只要不是为了装逼 那肯定是对声音有追求而且自己也有欣赏能力的 到了这阶段 素质已经不是他们要考虑的问题了(听自己喜欢听或经常听的曲子 一耳朵就知道这机子素质达不达标)他们要考虑的是这机子能不能让他们听得开心、舒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22-5-30 22:0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西北海
gusijia 发表于 2022-5-30 21:27
理论上sacd的容量以及技术完全可以把lp的数据都尽量还原出来(完全可以做出lp的声音)。但无奈sacd生不逢 ...

至于现在就是审美的问题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22-5-30 22:4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天使之城VOiCE 发表于 2022-5-30 21:53
二嫂没了解 金嗓子四位数的CD机还是不错的 但播SACD我可以这么说 同一台机器 SACD不如CD 这是技术的问题  ...

八九十年代那些好的混音师完全可以把sacd调出lp的我的(满银圈半银圈时代的cd在制作模具之前都要按照lp的味道来调音,所以早期的cd很像lp的味道,但后期的cd根本不会再这样认真制作,sacd也就初期,到后来也不会认真制作,反而现在一些发烧友还就喜欢数码味,认为那才是高素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22-5-30 22:5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西北海
本帖最后由 天使之城VOiCE 于 2022-5-30 23:07 编辑
gusijia 发表于 2022-5-30 22:40
八九十年代那些好的混音师完全可以把sacd调出lp的我的(满银圈半银圈时代的cd在制作模具之前都要按照lp的 ...

是啊 现在有个现象:能最终决定东西(不管是机器还是其它)的高层一般都没有音乐欣赏水平或了解音响。也包括金嗓子这些有些历史的Hiend厂商。所以为什么说以前的机器是艺术,现在的机器是商品或韭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22-5-30 22:5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重庆
现在很多日版的CD都是24bit96khz了,完全够用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22-5-30 23:1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
不是很懂你说的只听CD,SACD也是只听CD啊?如果你一心只想听CD,而且预算够买二嫂的话,CD应该是没优势的。CHORD也有个CD机,老杨带去展会用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
发表于 2022-5-31 07:3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fausto988 发表于 2022-5-30 22:56
现在很多日版的CD都是24bit96khz了,完全够用了

那是指母带是按照24bit录音或者(老的录音)按照24bit重新制作,但cd的格式始终是16-44.1,这个是一开始的标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
发表于 2022-5-31 08:2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那些几十万 几百万音响系统的玩家,几乎都是CD,这足以说明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
发表于 2022-5-31 09:2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reent 发表于 2022-5-31 08:26
那些几十万 几百万音响系统的玩家,几乎都是CD,这足以说明了

没有黑胶或者开盘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
发表于 2022-5-31 09:3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reent 发表于 2022-5-31 08:26
那些几十万 几百万音响系统的玩家,几乎都是CD,这足以说明了

说到点上了,明白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
发表于 2022-5-31 09:4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黑龙江
时代在进步,人类在进化,人耳的分辨率也进化了,人类以前听不到的频率现在能听到了,44.1khz已经不能满足现在人耳的要求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6
发表于 2022-5-31 10:3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linkoyu 发表于 2022-5-31 09:41
时代在进步,人类在进化,人耳的分辨率也进化了,人类以前听不到的频率现在能听到了,44.1khz已经不能满足 ...

是呀!论坛上现在超人越来越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7
发表于 2022-5-31 11:2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西贵港
百万级的已经不听怎么听cd了 黑胶和开盘更多 毕竟cd还不能达到黑胶开盘的那种绵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8
发表于 2022-5-31 12:0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索尼,飞利浦到现在没有放开SACD复刻专利,SACD-R的刻录和磁带翻录一样容易,音质与原版几乎一样。SACD原版碟卖的也非常贵,在这两大公司眼里,SACD比CD高端很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9
发表于 2022-5-31 12:3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镇江
本帖最后由 huangshun839500 于 2022-5-31 12:35 编辑
linkoyu 发表于 2022-5-31 09:41
时代在进步,人类在进化,人耳的分辨率也进化了,人类以前听不到的频率现在能听到了,44.1khz已经不能满足 ...

憋这么说,毕竟这里都是“发骚友”,那耳朵真是biu biu biu...我倒觉得玩多声道比高码率对听觉感受来说更“一耳朵”。。。hifi的2声道往高码率走不如往多声道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
发表于 2022-5-31 13:0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澳大利亚
数字指标可以无限升级,但好的音乐不只是有高码率这么一个决定因素。我其实感觉在预算有限的情况下,普通CD机是性价比最高,最不折腾的出好声的音源,基本上该有的信息也都有了。我看过之前坛友乐町发的关于转盘的帖子,里面说到过有一个质量好的CD转盘,才能体会到这个年近40年前的音频标准是多么出色。
关于我第一句话的观点,举个例子,我很喜欢海菲兹早期16到22岁的一套录音,录音质量可想而知,转录成CD是早期单声道不说,还有海量的噪音。但是那套录音异常耐听,乐感,演绎个人感觉超越后期立体声时代的录音。不做越级对比的话,其实CD承载的信息足够让人享受音乐了,个人感觉我们需要的不是把码率无限膨胀,而是做出更优质的回放设备。磁带,LP ,开盘机更是如此,好的机器才是灵魂。数播,网播除了机器本身的设计外,还需要考虑更多额外影响声音的环节,否则即使码率上天,设备跟不上也是空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2-3 08:53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