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jimguo 于 2021-11-4 19:37 编辑
要都是耳塞的话到听过一些,相互差别应该挺大。但是一旦对比桌面大耳感觉那就不能去深究了。都差得远所以只能都算凑合。
出门的场景和体验需求也不一样,身在不同环境就有不同的体验尺度认可标准。出门心理上都有环境运动和噪音的心理隐藏默认,能抵御这些世纪和心理干扰的就算好声。一般也就轰一个流行走向就可以了,时间太碎片心情太浮躁难以静心去听大号的古典。估计在室外用背包苹果本推大耳,也不会有在家桌面静听的感受。
上几万块的耳塞的话,那播放器就该蹿到顶配才能配合,数万元能不能打得过拜亚990加笔记本三千都够呛。所以对出街便携只能大概齐在目前消费基准附近搞一小搞。
和手机播放器也有关系。以前收集过JetAudio 5.1.0在老式安卓上表现不错,但放在新的手机上感觉那种靠近桌面大耳的保真效果走向就差了。便携业界都要设计成室外环境下有效的走向,那些人本身也不可能只熟悉耳塞。不是音响大玩家不可能去做专业。
手机和播放器全都是韩系的话,相互配合度应该与时俱进。新版本JA声效强大,直接就是在桌面大耳机上被诟病的Hires颗粒脉冲拉皮声,但在手机上用塞子听流行古典都比以前的版本好听。这就不能细琢磨去想大耳机了。因为鱼找鱼虾找虾,相互搭配好了才不突兀。
新手机上的HiRes声,实际上是林恩那种流行音乐化的水洗室内音响声的室外化。处理软件把声音都给打碎,轻量级的声音轻处理,重音量的大处理。人造脉冲声波再拔高一些频带,一些高频段可以表现歌唱和乐器的高频细节,低频段使重低频比较润厚。很明显各方面的软件调音都是应付室外噪音的。这样普遍一拔高,就把噪音和动态的环境心噪中和了很大程度。所以正常白天的室外听音和室内环境因素完全不同。一些人说的颗粒声,实际上就是室外环境化的声音处理模式,HiRes就是这类情况。
所以室外都是战斗状态,和室内静听细节的环境和心态完全不同。在家用拜亚大耳细节多密度好,但听到的片源问题也就明显。耳塞的细节都粗,便携播放器的走向也粗,解析角度的问题是无法涉及的,无论是比较细的古典器乐还是民谣歌声,只能是去听个大效果。
香港闹后有些本地代理店可能是关门时间久了就把存货放到新界网店批发掉,那时有些ie80e三百块还值得入。在手机上听了确实还行。声音密度较足。用s10 5g原机送的AKG入耳,听一些比较亮的流行比较好听,听古典就会觉得比ie80e的密度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