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lyan1981 于 2018-1-31 10:06 编辑
好听这个词,太主观了。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人生下来的世界就是这样的,人的视觉很客观,因为接收的都是电磁波,没有感官级别上的“失真”,电视机永远没有现实世界的光线清晰,分辨率也没有现实世界的高。因为现实世界的光线都是电磁波,进你眼之前可以认为没有任何衰减,也不会受到任何影响。所以人生下来就适应了这个视觉的清晰度。
但是听觉接受的是机械波,也就是空气震动,机械波是极其不可靠的,一阵风,一个障碍物,一点阻力就可以让他失真,所以人生下来就在一个“糊”的世界里,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人说高解析的耳机听起来觉得累,听起来有毛刺感,听起来不“好听”,并不是说这个耳机不好,而是你的听觉已经习惯了这种失真的机械波。高解析的耳机背离了你的生活习惯,你就不适应,你就感觉所谓的:“音色好的不真实”。所谓糊的耳机有音乐味,只是更接近你的现实听感,并不代表这个耳机更先进更好。
然后延伸一下。一整套系统,实际上在耳机之前的都是类似于现实生活视觉光的电磁信号,业界对这种信号的传输和还原已经有一套严格的标准,几乎对信号本源不可能产生失真,所有的努力都是做减法,抗干扰和减干扰,其目的都是对数字信号的高还原,只有到了耳机和音箱这一段,才是将电讯转化为机械波,这一步,千差万别,原因上面已经分析过了,机械波是不可靠的。
所以我同意上面某大神的部分观点,换耳机来的直接的多,除非前端提供的电讯号太弱(基本都是电路设计的功率太次,最终结果是电流太小),导致虽然信息是还原的,但是没有足够的能量驱动并产生机械波,信号中的部分谐波,也就是泛音,在小电流下产生的磁场无法引起耳机震模的震动(这一步可以换高灵敏度的震模,也就是俗称换个“好推”的耳机),导致这一部分信息消失了,泛音是构成不同音色的唯一因素,因此就导致声音的变化。第二是电流小,导致震动的振幅不够,导致结果就是2个耳道应该有的电平差异达不到应有的差距,声场就被压缩了。
其实就是这么简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