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andygaof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论金耳朵的养成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17-1-7 08:3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湖南
俺什么都不懂,每天只知听歌。经验如下:1:听歌必须有1付好耳机,这是最最重要的。2:播放器里充足的电源是必须的,意思就是随身电池容量要大,台机变压器要大,电容要大。3:音乐器材可以完全还原现场,声音也可以精确到点位。4:耳机和音箱各有自己的味道和长处。5:LP声音最好听,CD碟片比无损文件声卡等要好听。6:个人喜好,俺喜欢环节越少越好,功放俺不喜欢用前置放大,随身俺不喜欢用耳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17-1-7 09:0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tom133 发表于 2017-1-6 23:20
好多交响音乐现场也是通过设备播放的吧?比如刚过去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那么大的场地,是不插电吗?如果是 ...

现场听交响乐,位置不同,效果是有很大差别的。一般音乐厅最佳位置是距离舞台8-12排的当中。 其实,从票价也能看出来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17-1-7 09:4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云南昆明
1.听出细节差别是一回事。(传统认为的金耳朵)
2.听出细节差别,并指出问题所在。(有丰富音乐经验的金耳朵)
3..金耳朵未必能做调音师,调音师并非都是金耳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17-1-7 09:4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朝阳
andygaof 发表于 2017-1-7 00:54
如果到了大提琴细节音色这个级别,我估计是没法判断了。就好像我一直在说MAC MINI (AMARRA SYMPHONY) Lyr ...

恩恩~~
其实我的意思是说:一切还是以器材回放出来的声音做基本判断即可,即以音响(各种指标)为核心标准。
不管是古典还是流行音乐,其实都可以。

举个例子:比如一首歌的贝斯,可能从录音棚出来的时候就做得偏多偏大了,
那么,作为音响发烧友,我们重要的还是怎么用合适的器材,解决掉听此歌时的问题,就行了。
不要过多往现场、录音棚等各种前期追溯。

当然,LZ说的一些基本素养当然是必须有的,
比如对乐器、古典现场、流行现场、对录音、混音的一些起码的认知等。

最后,回到LZ的标题,
我觉得所谓金耳朵,其实是一个烧友对音乐、音响的综合素质的体现。
而的确不是什么能听出多少赫兹什么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楼主| 发表于 2017-1-7 11:2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sjslxw 发表于 2017-1-7 02:23
能光靠听就判断交响乐乐器位置是否正确的人,除了乐队指挥,换二一个我都认为他是扯淡

每个位置不太一样罢了,别人为什么不能判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17-1-7 11:2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贵州贵阳
膜拜一下,争取多找机会镀镀金,24k纯金啥的暂时就不想了,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
 楼主| 发表于 2017-1-7 11:2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sjslxw 发表于 2017-1-7 02:23
能光靠听就判断交响乐乐器位置是否正确的人,除了乐队指挥,换二一个我都认为他是扯淡

每个位置不太一样罢了,别人为什么不能判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楼主| 发表于 2017-1-7 11:2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soulfly1992 发表于 2017-1-7 09:45
恩恩~~
其实我的意思是说:一切还是以器材回放出来的声音做基本判断即可,即以音响(各种指标)为核心标 ...

我认可老兄的观点,我的意思是说,从统计学的角度,不看一个录音,找个十个八个著名录音,如果都是一样的问题,那么就是器材的问题,如果有些有问题可以认为是录音的问题。这也是为什么我的八股文放了两部交响乐听的原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17-1-8 11:2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西南昌
有些人天生耳朵就敏锐。先天条件也很重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17-1-8 13:3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湖北
为了避免尴尬的事情发生,追求真实的烧友请听死人的音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
发表于 2017-1-8 15:0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美国
本帖最后由 pkpkpkpk 于 2017-1-8 15:04 编辑

这论坛里的所谓金耳朵,多听就行了,有对比就能分辨出器材级别,其实没啥的。
音乐家的金耳朵,是能听出是乐器问题,或是技术问题,或是情感表达问题,或是录音问题,是需要长年累月学习。他们有很多甚至拥有绝对音感,有丝毫跑调就觉得难受死了。
有些普通人觉得不好听的录音,音乐家可能会听出是因为当时录音条件不够好,但是却是非常非常好的作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
发表于 2017-1-8 15:3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苏州
交响录音也是为了欣赏目的扭曲过的,为何不听日常生活的录音既真实又好判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
发表于 2017-1-8 16:4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亚太地区
不管是流行还是古典,真实的参照物就是录音唱片

音响系统谈保真, 那是针对于录音唱片,不是直接针对现场好么?

给你一张富特文格勒的唱片,再牛逼的系统针对于现场来说能放得有多保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
 楼主| 发表于 2017-1-8 19:5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lidifei520 发表于 2017-1-8 16:48
不管是流行还是古典,真实的参照物就是录音唱片

音响系统谈保真, 那是针对于录音唱片,不是直接针对现 ...

真有意思,你为什么要用富氏的唱片来评价器材。很多不错的录音可以用来评价器材,我相信这些器材回放效果好的,放富氏也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
发表于 2017-1-8 22:2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亚太地区
andygaof 发表于 2017-1-8 19:55
真有意思,你为什么要用富氏的唱片来评价器材。很多不错的录音可以用来评价器材,我相信这些器材回放效果 ...

我可没说一定要用富特文格勒的唱片才能来评价器材,我用富特文格勒的唱片举例子是证明器材反映的唱片本身的保真度,而无法直接反映现场的保真度

唱片如果录的不保真,器材再好也不能高保真的回放现场
我只能解释到这里了  再不懂那就当我没说好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6
发表于 2017-1-8 22:2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海淀
lidifei520 发表于 2017-1-8 22:21
我可没说一定要用富特文格勒的唱片才能来评价器材,我用富特文格勒的唱片举例子是证明器材反映的唱片本身 ...

我部分同意你的看法,但是在还原现场这个事情上,绝大部分情况下,短板都不是在录音方那边,而是在回放方这边。想想也很自然,人家是干那口饭吃的。
基本上2000年之后的DG录音在还原现场上都已经非常出色了。


如果要说历史录音的话,六七十年代的录音很多效果很好,但是很多加入了强烈的录音师自己的意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7
发表于 2017-1-8 22:3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
如果按照真正古典音乐的标准,那些能够真正识别各种弱音与泛音的或者说是能够真正识别出声音各种细微变化的人更加能被称为金耳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8
发表于 2017-1-10 23:5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亚太地区
与纸上谈兵的说法不同,所谓的金耳朵只不过能听到整体的含金量差异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9
发表于 2017-1-11 03:2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
本帖最后由 夕阳山下 于 2017-1-11 03:33 编辑

高保真是标准和bug相互并存相成,就如今流行乐声音元素几乎是来自电子设备,电子设备是没有统一的标准的,所以它纯粹是好不好听
基于此,所以设计者和消费者是接受以现场声音结果去衡量设备回放的效果,但是又回到好不好听的层面上来了,准不准又~不构成买不买账的决定性因素了,bug吧!?
事实上要做到和现场最接近有何难?但是非常小众化,演变成监听箱子,顾名思义工作用嘛,消费者行为决定厂商延伸出独特的声音美学,卖得最好的巨头再影响着引领着消费者和其他厂商,然后 嘛的  高保真 它就是抛砖引玉嘛!就像linux,就是底层嘛,标准而已,而延伸出苹果系统和窗户系统,原生的linux对消费者来说简直见鬼了
然后又循环回来了,因为hifi是无法量化的,吹的准则又回到准不准的基础上来了,一来二去,现在现场真的是达不到设备回放的高度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
发表于 2017-1-11 09:0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楼主高屋建瓴。
非常有道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4-11-29 18:08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