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楼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2017-1-14 02:2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香港
听音乐的目的是甚么?
一句折腾 ...... 而折腾的是甚么???
刚听著 刘汉盛榜单 100 碟 017. 当铺爵士 (音响二十要之“空间感”) 中的 Hign Life 时再想起:
实在不明白众同学们所折腾的是甚么?除了 AB 比、价钱比、颜值比、强迫症比 外还有甚么?
一个 刘汉盛 的榜单中有多少同学听完一半以上?一套所谓的 “穷烧 ” 组合到底在这歌中能发现甚么?
昨晚在 Youtube 下载了以下 2 个碟子
Christmas in Vienna 1999 The Three Tenors L.Pavarotti, J.Carreras,P.Domingo
Neujahrskonzert der Wiener Philharmoniker 2017 维也纳新年音乐会 Vienna New Year's Concert
维也纳新年音乐会 稍为听了一下,反而 The Three Tenors 全曲听了一遍,当时是带著这本碟子是世界三大男高音的录音及当时的盛名而下载的,在听下去的感觉是这录音真的太难得了,在我的渣渣组合居然能将那 3 大男高音的声音发挥得淋漓尽致,实是一个奇迹。
现在听的这本碟子 Hign Life 刘汉盛 给它的评价实在太低了(可能 刘汉盛先生的主要目光在“空间感”上,他应该是用上音箱系统去听的所以“空间感” 的比重较高,在耳上去演绎这“空间感”太折腾了),但在这我不才的加上一些评语这碟子的 “透明度”、“冲击感” 实在是真的难得。
借上 Chesky 大耳朵[终极音响测试天尊] 的 Transparency - Introduction 的评述 ----- “透明度” 可形容成为声音开的一扇窗,就好像在于音乐与听者之间是不存在的,你听到的只有音乐。
PS:器材见左边列表,鉴听耳机 -- EP430 + 4 Front Headphone (Virtual Room = 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