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gdyy22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古典CD分享及版本鉴赏 - 长桥卧坡(持续更新中、、、、)

[复制链接]
301
发表于 2024-4-29 20:1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深圳
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2
发表于 2024-4-29 20:1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四川德阳
楼主知识渊博,叹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3
发表于 2024-4-29 20:1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gdyy223 发表于 2024-4-29 17:33
先介绍几句马一,这部作品热情洋溢,极富个性,包含着所有能一炮而红的因素——奇思妙想与才华横溢、 ...

花的篇章,奥曼迪在RCA的马勒一的录音中有。奥曼迪把花的篇章放在了第二乐章,算是首版录音。拉特与CBSO的CD中放在了第一轨,像是单独拿出来演奏。一会儿我把MAHLER-S1-ORMANDY including Flower找出来上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4
发表于 2024-4-29 21:4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gdyy223 发表于 2024-4-29 17:33
先介绍几句马一,这部作品热情洋溢,极富个性,包含着所有能一炮而红的因素——奇思妙想与才华横溢、 ...

顺便把奥曼迪的马勒10一起上传了:Mahler-S1(FlowerPiece)&10(Cooke)-Ormandy+TPO RCA&CBS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jIirbd6e4wTHMlLifQbPiw?pwd=erji

分享文件夹中另有刚上传的Rattle+BP on EMI的几张24bit-44.1K,可替代CD规格。
还有昨天上传的Mahler-S1~7&10.1-Haitink+BP on PHILIPS的官方数字版(16-44.1)和补充的2017年与BP的马勒九高码

Mahler-S1&StraussR-RosenkavalierSuite-Ormandy TPO BVCC-20014 1.jpg (390.22 KB, 下载次数: 130)

Mahler-S1&StraussR-RosenkavalierSuite-Ormandy TPO BVCC-20014 1.jpg

Mahler-S10(Cooke)-Ormandy TPO CBS-45882-MPK 1.jpg (174.73 KB, 下载次数: 132)

Mahler-S10(Cooke)-Ormandy TPO CBS-45882-MPK 1.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5
发表于 2024-4-29 21:5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303楼我说的分享链接我发了,需要审核
再发一次:链接:https://pan.baidu.com/s/1jIirbd6e4wTHMlLifQbPiw?pwd=erji

SOLTI先后与LSO&CSO的马勒一,企鹅评价也很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6
 楼主| 发表于 2024-4-30 10:2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此作完稿于1905年,创作上的一个特点是不按“顺序出牌”——第二、四乐章最早写成,而第一三五乐章写于1905年,其中第一乐章最后完成,可见在两章夜曲写完后,创作陷入了停顿,在后来的渡假旅游马勒再一次找到创作灵感,才写出后三乐章并将其嵌入其中,因此,与马勒其它作品比较,它缺乏一而贯之的主线,又多少带有一些拼贴痕迹,或者更精确一点讲,作品的精神不似马五、马六那样集中。有研究认为:如果把马六定义为悲剧作品,那么紧接着马七两章夜曲,则可以理解为马勒希望从悲剧情结中走出来,在经历了一个大张其鼓的悲剧历程后,在创作上需要平衡是很自然的事,知识分子性格上一通晓特征就是需要自圆其说,总是自己想把自己从悲调中拉出来,又总是自觉不自觉的徘徊于其间,第六交响的阴郁冷酷与悲声,需要在接下来的创作中与以缓冲与中和,而与田园风光相关的夜曲这种形式则是再好不过的选择,所以马勒一连写了两个乐章夜曲,并分别用了温馨的C大调和朗润的F大调。

第一乐章虽最后写成,仍无愧是第一乐章,它的调子辽阔旷远,神圣而雄壮,表现出大自然开阔气息,由圆号吹奏的序奏动机性主题就像一个入口,经由小号木管与弦乐一步步深入后,逐步打开空间,后又将序奏部分素材展开,并开始暗示主部主题的雏形,其中的八度音程在音乐结构中起重要作用,直接脱胎于序奏的第一主题出现在4.01分,一个带有进行曲节奏大步向前的旋律,5.36分由小提琴呈示优美神圣的第二主题,它将整个乐章带入幻想曲般的情感色彩之中,在随后的展开部中,得以使音乐在自然性与人文色彩中来回观照,6.31分进入展开部,首先围绕第一主题作变形处理,而中间部分在对序奏动机与第二主题做细化处理时最为动人,特别是10.12分由邮号开启的这一大段落,色彩丰盈、氛围浓郁,将情感色彩、宗教臆想与大自然的辽阔神秘组合于一体,使音乐发展更为深化,织体的短线条与长线条是那么天衣无缝的融于一体,再现部如历经“穿越”后的精神升华,低沉旷远的长号让情景更为坚定、神往、雄健,真是棒极了!
每听这个庞杂而气魄不凡的第一乐章时,我总是以为因第二四乐章的“夜曲”而小觑马勒此作深层次创作动因是个错意,唐斯就认为第一乐章圆号的序奏是葬礼性质的,其实何止圆号,开声弦乐的节奏型乃至整个呈示部的内质与蕴意,都能感觉出马勒并未完全从马六第四乐章的“英雄之死”中摆脱出来,如果从这个角度感受马七的“复杂”,难题与迷雾会豁然开朗,比如:序奏与主部主题一再出现的八度音程就会理所当然找到情绪上的立足点,从序奏的葬礼过渡到主部主题光辉灿烂的高潮段落、包括抒情的副部主题的题旨也就变得清晰起来,我甚至以为这个庞大段落同瓦格纳《齐格弗里德葬礼》的音义与配器相近。

第二乐章夜曲在曲式上较难归纳,但好归纳就不是马勒,之所以说马勒是推开现代音乐大门的关键人物,就在于他的音乐创作已经很难用传统的曲式结构去框架,曲式上近似扩大的三段体,但它有一个新的第二中段(也就是在第6.29分出现的C段),开声两支圆号的对话并不是明确的A部主题,它的作用是先行呈示A部主题的先声与确定阴沉浓郁的田园风情,而由木管演奏出森林鸟鸣雀跃的场景很快清理了开声的阴沉意味,明确的A部主题在1.15分出现,但你仍然可把它看作是开始圆号主题的延伸,它带有进行曲的味道,定音鼓击打出空旷而又空洞的声音,3.21分由大提琴演奏的第一中段富于温馨色彩与歌唱性,并与进行曲节奏交织在一起,它多少让人联想到第三交响的“酒神巴克斯队列”,有业界评家认为这一章夜曲有恐惧心理在其中,并由此将夜与恐惧联系在一起,这样的观点毫无道理,除了定音鼓与某些和声的低沉外,整个乐章的基调是淳厚浓郁的,甚至略带几分醉态,特别是6.29分开启的第二中段与A部及第一中段再现部分,画面迷漓纯朴,如微醉之人视角下的夜景风情,略带变形的主题透着和熙、温暖、浓郁的情思,大量使用的三角铁、碰铃与鸟鸣雀跃等都极富浪漫色彩,我听不出有恐惧的成份在里面。

而第三乐章谐谑曲倒是表现了某种惊恐情绪,但既使在惊恐中也渗透着冷幽默在里面,小提琴的飞掠若鬼怪精灵跳跃穿行,A部夜魅鬼影般的惊惶不安,既使对比性的三声中部(3.12分)也并不像评家评论所说的“明朗”,它同样带有惊惶的情趣,怪异如鬼魅之舞,这一乐章足见马勒丰富的音乐想像力与调配色彩的绝大本领,音乐邪性,但音乐构架扎实稳健、和声的根基性甚强,根音效果明显,既使是鬼影迷漓,马勒也最终让它落到地上,音乐可谓又整又立。

第四乐章夜曲与谐谑曲形成对照,音乐充溢着F大调的亲切与温暖,曼陀林的使用表明着它的异国情调,曼陀林琴属于古老的弹拨乐器,起源于意大利、西班牙一代,它让人联想到亚平宁半岛与伊比里亚半岛温暖的阳光与和熙的海风,音乐荡漾着令人陶醉的民族风情。

第五乐章现代味道很浓,回旋曲式,回旋主题雄壮而又带有几分空洞,我总感觉马勒用在这里的定音鼓很有深意,音乐上惊恐空虚的内隐多源于它,定音鼓并未给人以“根基感”,却带给人以空洞的惊吓感,雄壮多在表象,似乎故意示以大声喧哗、以声壮威,音响宏大但并不坚实,回旋主题的重复变形与几个插段新颖别致,不由让人联想到舒伯特第九交响第四乐章第二主题在C大调(也是C大调)上有力和弦所造成“石像逼近”的惊撼效果,但马勒则总是让它步步逼近、又忽而远去,饶有兴趣的重复这一过程,并由此不断积累音乐的震惊与情趣的惊吓感。

马七的不同在于它没有一个明确贯穿的情感主线,专家以夜曲标题和它率先写成判定夜曲是这部作品的中心,我以为太过牵强,最先写成的两章夜曲更多是体现了马勒从马六的悲剧中脱身,欲寻觅一块新天地的渴望,中间的三个乐章显然构成作品的重心而非中心,第一乐章才是“中心,它既回朔第六交响曲的“英雄之死”,又是通往此作交响纵深的入口,也开拓出整个作品的音响空间,同时为第五乐章现代试验风格埋下了伏笔,以至于对第一乐章演奏的成败关乎整个作品诠释的优劣,第五乐章往往被诟病,认为这个乐章松散漫庸而又谍谍不休,其实不然,在看似漫无目的的音乐中,却加杂着马勒颇具深意的音乐走向与时而显露的现代触角,在马交中,这一乐章是开始有意识地尝试音乐性与音响性结合妙用的可能性,庞杂繁复的乐思、异军突起的音型、斑驳陆离、脱离成规的音响都是这种尝试的点睛之笔,音乐的意念隐去了,音响的元素却展开了,马勒不知疲倦的、一次次重复这一过程,忽而远去、转瞬又步步逼近,这样无情感意念的重置重复,显然不是浪漫主义乐思所能解释的,把它说成不成步态、狂歌乱舞在音乐形态上或能说通,但在音乐思维上未扼要脉,在马勒这三部中期作品中,我始终不认为马七的艺术价值低于前两首。

布列兹的马勒我总是格外关注,而这版马七在温度设定上与其已往略有不同,演奏温度有所提升,因而既有浪漫色彩,又富于情调,第一乐章对主部主题强大的解释力给我留下印像,演奏浑然天成,到处给人以熟透了的感觉,尤对作品性格把握与色彩运用相当老到,此版于1994年11月录于克里夫兰,4D录音,值得一听。

https://pan.baidu.com/s/1c5LMEvJxr1rzyvIWZXn_Gg?pwd=bkm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7
 楼主| 发表于 2024-4-30 10:2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MusicAV 发表于 2024-4-29 20:17
花的篇章,奥曼迪在RCA的马勒一的录音中有。奥曼迪把花的篇章放在了第二乐章,算是首版录音。拉特与CBSO ...

谢谢对马一乐章的说明和下面链接,收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8
发表于 2024-4-30 10:2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四川德阳
【古典音乐】卡拉扬《莫扎特·魔笛(全剧)》2CD. 2015 [FLAC+CUE/整轨]

专辑名称:Mozart: Die Zauberflote
歌唱家:Jose van Dam、Karin Ott、Edith Mathis、Francisco Araiza
合唱团:柏林德意志歌剧院合唱团(Chor der Deutschen Oper Berlin)
演奏乐团:柏林爱乐乐团(Berlin Philharmoniker)
指挥家:赫伯特·冯·卡拉扬(Herbert von Karajan)
专辑风格:古典音乐、歌剧
录音时间:1980
发行公司:DGG
唱片版本:欧洲纸盒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9
发表于 2024-4-30 11:1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汕头
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0
发表于 2024-4-30 11:3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广州
本帖最后由 bomberb2 于 2024-4-30 11:42 编辑
gdyy223 发表于 2024-4-29 17:33
先介绍几句马一,这部作品热情洋溢,极富个性,包含着所有能一炮而红的因素——奇思妙想与才华横溢、 ...

听马勒一,是非常美好的,尤其是现场听。
Solti ,阿巴多,伯恩斯坦等大师的演绎,就只能通过唱片了,


我听过的最美好的是多年前在 星海音乐厅的现场听的(看的),由迪图瓦带领世界青年音乐家交响乐团演奏的马勒一,那真是一个美妙的夜晚,至今难忘,比所有听过的唱片都要记忆深刻,我记忆中,霍伦斯坦版的马勒1,有点那晚现场的味道。 现场版,我还听过广交演绎的马勒一,却是不敢恭维,尤其铜管,不破音就是阿弥陀佛了。



虽说世界青年音乐家交响乐团不是什么大名团,但在迪图瓦大师的指挥棒下,所展现的马勒一,其音响效果,其对马勒的理解,是国内的乐团所不能比拟的,尤其是铜管乐器,青年音乐家的乐团的铜管真的是 光辉灿烂,一浪接一浪,高潮迭起。
马勒一,我谓之死不断气,一波将停,一波又起,能够在音乐厅亲临享受到高质量的马勒交响乐演绎,是爱乐之人最幸福无比的时刻,难怪国内外乐团与听众,这么热衷马勒。 听现场确实是比听唱片重播,要深刻得多。

https://wap.concerthall.com.cn/news/v?id=775
世界青年音乐家交响乐团(Jeunesses Musicales World Orchestra,简称JMWO)

  世界青年音乐家交响乐团成立于1970年,由国际青年音乐联盟发起创立,其宗旨是通过在青年人中普及音乐达到提高青年人自身修养和增进各国青年相互了解和友谊的目的。作为世界上惟一的国际性青年乐团,世界青年交响乐团为来自五大洲各国的优秀青年音乐人才提供了随世界级音乐大师学习和实践的机会,也为各国培养和输送了大量杰出的青年音乐家。库特·马泽尔、夏尔·迪图瓦、祖宾·梅塔、伯恩斯坦等国际音乐大师都曾指导过该团,为将其训练成为世界一流的青年交响乐团倾注了心血。30多年来,世界青年交响乐团的100多名演奏员分别来自五大洲40多个国家,足迹已遍及30多个国家和地区。



WechatIMG2142.jpeg (45.9 KB, 下载次数: 164)

WechatIMG2142.jpe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1
发表于 2024-4-30 20:2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MusicAV 发表于 2024-4-29 21:46
顺便把奥曼迪的马勒10一起上传了:Mahler-S1(FlowerPiece)&10(Cooke)-Ormandy+TPO RCA&CBS
链接:https: ...

昨晚304楼这个回复,今早九点过后才审核通过。

(刚看了看,回复中有个时间前后搞乱了,应该是拉特24BIT早于马勒海丁克上传一天)反正前两天分享的都在一个文件夹内。

审核通过.jpg (13.48 KB, 下载次数: 129)

审核通过.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2
发表于 2024-5-1 09:0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
谢谢分享,乐友们节日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3
发表于 2024-5-1 19:2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浙江
bomberb2 发表于 2024-4-30 11:39
听马勒一,是非常美好的,尤其是现场听。
Solti ,阿巴多,伯恩斯坦等大师的演绎,就只能通过唱片了,
...

华伦斯坦这张马勒第一有没有资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4
发表于 2024-5-1 20:0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
我翻出了一张马一,正在试能不能完全播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5
发表于 2024-5-1 21:2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
lofi 发表于 2024-5-1 20:08
我翻出了一张马一,正在试能不能完全播放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hK0tSM0KIvJgegDqsAbDPA
提取码:5151
--来自百度网盘超级会员V5的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6
 楼主| 发表于 2024-5-2 08:2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除布列兹外,值得听的还有西蒙·拉特尔&伯明翰交响乐团版1991年现场版,我着眼于拉特尔的理解与个性,听熟了布列兹再听拉特尔,首先的直觉是这两版差异很大,不是几个“点”上的不同,而是整体上诸多不同,与拉特尔相比,布列兹仍然精辟,尽管温度有提升,但他重在结构布局,既使迷离夜色,布列兹也清醒,而拉特尔则与以感性的解读和沉醉感,影现出形象的惺眼迷离,如中间两个乐章完全“画面化”了,他以直觉而嘲讽夸张的笔墨,强调马七的寓意、神秘与惊撼,听这版马七(特别中间三乐章),如同舞了一趟醉拳,酒兴浓郁、东邪西毒、跌跌撞撞,但不失根基。

演奏直觉而率性,拉特尔的马勒我最欣赏的长处就是绝不小里小气,步履洒脱、视野开阔,他追求曲张的织体与博大的音响空间,不足在第一乐章,对主部主题的呈示不理想,园号的序奏动机主题乃至第一主题的呈示都欠清晰,特别是圆号,个性上差火候,拉特尔并没有关注马勒第一乐章对圆号的强调,呈示部主题模糊,展开部就很难与以清晰而有份量的深化处理,对作品的演绎,第一步至关重要,好的开头就成功了一半,它对后面的演奏起着“定向”作用,提纲才能掣领,纲举才能目张,究其原因,他的第一乐章重点在织体的层次和音响的开阔,当然,马七第一乐章很难做到兼优,你很难同时兼顾音乐性、音响性与情感性,序奏主题与主部主题由于本身就内隐的特点,勾勒已经有难度,再兼顾层次难免顾此失彼,这一乐章的亮点在14.07分后,聚焦与气场被优化,主题的再现变的清晰起来,宏大而筋骨昭然,但作为一个乐章来说稍有些迟了,整个第一乐章交响气息无比宽广但也略显模糊。

中间两乐章集中表现了拉特尔这版马七的特长,演奏颇为洒脱、圆滑而又略带几分神经质般的固执,第二乐章的节奏感与众不同,慢与快都与众不同,如惺眼迟步、视物灼灼、姿态夸张,煞是显得妩媚好听,你很难用常理去推断它的速度与力度节奏,稳健与醉态兼有,乍听可能较难适应,听熟了却能感觉出它自身胸有成竹的定力,演奏之魅人尤在第三乐章谐谑曲,一反常态,全无惊惶气色,画面精灵可爱,个个酣态可鞠,嘴角喷着酒气,织体与细节被大限度曲张开,这显然不是理性眼神审视下的音响画面,演奏磨的很圆,纤毫毕现又常有出人意料之笔,“下笔”直觉而即兴,拉特尔对这个乐章立意与演奏都新颖、出来的效果自然新鲜,他连冷幽默都不要了,小心翼翼又张狂邪性,而又总能在恰当处嘎然而止,当然得说明,他忽快忽慢的速度让演奏不那么顺畅,这样的个性布局与常态不符,特别是第四乐章。

末乐章表现出更多现代化倾向,演奏不时冲向音响的边缘,而瞬间又有力的拉回,就这样不断地在两极间游走,尽管难说令人信服,但却以富于弹性和强大的推力表现出马勒赋于此乐章激进而又现代的艺术取向。

https://pan.baidu.com/s/12lNiHO_jbJL3CO5qsFOXBQ?pwd=mmj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7
发表于 2024-5-2 08:3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深圳
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8
发表于 2024-5-2 09:1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
MusicAV 发表于 2024-4-29 21:46
顺便把奥曼迪的马勒10一起上传了:Mahler-S1(FlowerPiece)&10(Cooke)-Ormandy+TPO RCA&CBS
链接:https: ...

多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9
 楼主| 发表于 2024-5-2 09:3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本帖最后由 gdyy223 于 2024-5-2 09:39 编辑




谭盾只所以被“先锋”是因为它弄了一堆乱七八糟探索性的东西,说到底,音乐就是音乐,起关键作用的必须是音乐元素而非别的什么,企图把音乐变成“别的什么”只能周游于四不像,画虎不成反类犬,因而我对任何将音乐弄成媚俗的所谓郭嘉级别或*大题材之作从无好感。

音乐不是不能弄*大题材,而是不能媚俗,不能为了取悦而刻意,音乐只有尊循音乐自身规律与发自内心才有价值,才能称其为音乐,而所谓*大题材极易偏离音乐本性而流于表象,流于陈词滥调,流于应景,流于莺歌燕舞潺潺流水,从而成为郑智时效与需求的工具,成为为宿主们脸面贴金的脂粉。

谭盾有才有想法,但他能站住脚有艺术价值的作品除这部《天地人1997》外我还未见,这部作品也在一定程度表现出作者把握宏篇作品的作曲能力,但他太热衷于追新求奇,形式新奇这个东西像味精,偶而为之可以,餐餐都用易倒胃,真正的大厨极少用味精。啥东西一旦到了只在形式上翻花的层面,往往意味着黔驴技穷,内涵扎实者根本就用不着这些,品味内容就已经足够味道,音乐更是如此,作曲也好,演绎也好,好东西没有一个会在形式与卖弄花招上下功夫。

谭盾的《天地人1997》在当时喧嚣一时,时效的尘埃落定后再听,我以为不失为一部有艺术性的作品,当然,它拼凑与拼接痕迹太重,想法太大,太想全方位发挥是其致命伤,但可取之处则在于的确有音乐上的东西,这些东西能让你享受,不管出自于哪里,音乐本身有律动,在文化传承上也让人有联想,至于所谓达宜统和所谓大宇*思维的附意则纯属扯淡,不管这附意来自作者自己还是吃吹捧饭的。

将此作发上来,有兴趣者可听听,为听者有个线索可寻,聊提示几句:

很显然,编钟、大提琴与童声构成作品的主声部,旨意在于借此传导中华厚重的文化积淀与传统,将之与天地人对应,这三个乐章的用意再清晰不过了,整个作品的架构想法就在于将编钟、大提琴、童声和天、地、人的题旨对接,从而表达天、地、人皆合而为一的思想,引申至大中华民族顺天应地的大一统,就这点讲,谭盾做到了,而且效果斐然,有新意又根植于传统,这是必须应予说明的。

作品一方面立足于传统,一方面放眼当今,音乐的走向在于编织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古韵与新潮、回顾与希冀的交汇,你可以顺着这个思路听,但过于明显的拼接则使得章节间不可避免有断裂感,天地人思维的贯脉联系并未能与音乐自身的内在关联同步,作品色彩缤纷,丰腴多变,但音乐内在逻辑不强,这种结构方式的一个结果就是——听来听去,更多是各种音乐语汇与各种音乐形态的“大拼盘”,它的交响是表面的,缺乏交响性作品内在的凝聚力。

第一部分醇厚温馨,但给人印象还是显得混杂模糊,谭盾可谓啥都用上了,品相富瞻,寓意深远,他新奇诡谲的脑袋在这派上了用场,特别是第六曲“庙街的戏与编钟”这一节,鬼灵精般地搬出戏剧片段应景,创意出人意料,但整乐章在音乐上没有一个主脉的音乐动机,也就谈不上呈示与展开,要知道,拼接性的结构在承载上很有限度,我们在第二曲6.01分这一音段听的非常清楚,开声大提琴、童声、编钟、打击乐器依次交互很顺,动机与情绪一步步升华,节奏也恰当,但突然插进《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让人大跌眼镜,音乐兀地中断了,作者的用意明确,在历史与现代的融合中找一个交汇点,但组曲的思维却将交响性的乐思拦腰截断,你可以说出一百个理由,但交响性作品似不宜如此,动机的连贯是结构的必须。

其它的不再咯嗦,后两部分在艺术说服力上相对比第一部分要好些,大场面虽仍难免形式化,但还是发挥出作者擅长抒情与善于节奏的风格,也有震撼力,有兴趣还是听听,算得上谭盾不错的一部作品,指出其弱意在放在一基准的平台客观待之,况也不过一己之浅见耳。

中华编钟乐团所使用的编钟据说有2500多年,我很惊异其音色的通透宏亮,马友友的演奏准确表现了大地的承载与魂灵,第二部分四个乐章无可挑剔,颇为迷人,马友友的能耐特别在这些具有现代色彩的作品上显出来。

目录:
01-序奏:天地人和;
02-第一部分第1曲:天;
03-第一部分第2曲:龙舞;
04-第一部分第3曲:凤;
05-第一部分第4曲:庆典;
06-第一部分第5曲:庙街的戏与编钟

07-第二部分第1曲:地(易之三);
08-第二部分第2曲:水;
09-第二部分第3曲:火;
10-第二部分第4曲:金;

11-第三部分第1曲:人;
12-第三部分第2曲:摇篮曲;
13-第三部分第3曲:和。


https://pan.baidu.com/s/133izfVPsGBOH7rXVKXTqHQ?pwd=7ig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0
发表于 2024-5-2 09:3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感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4-11-26 04:25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