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萨列里在当时大名鼎鼎,名声与社会地位都在莫扎特之上,但200多年过去了,现今有几人知道萨列里?有几人听过乃至欣赏他的音乐?原因何在?我想,除了以讹传讹,音乐作品自身艺术价值是不可忽略的原因。
欧州有识之士20年前开始关注萨列里,他的录音也慢慢可以见到,大陆随之有cm关注,这无疑是好事,萨列里当然不应被埋没,他应该得到他应有的位置与掌声,但却不宜无限拔高。我曾经看过《爱乐》杂志一篇谈萨列里的专文,把萨列里拔高的不得了,甚至有人侈谈莫扎特是流行音乐、萨列里才是古典音乐这样的奇谈,我曾经说过,这里许多音评专论之所以不具备学科意义,就在于太多的以偏概全,很不客观。
这两首钢琴协奏曲,从现有披露出资料上看,是萨列里仅有的两首键盘协奏曲,分别创作于1773年和1782年,不能说它对萨列里的音乐有代表性,但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青年萨列里不俗的音乐才华与某种局限.
先听听C大调第一乐章,引子是上属大三度坚定强劲的和弦,在C的八度上略微弱化,自然引出优雅纤秀的主部主题,整个乐章的情趣由引子与主部确定——音乐始终在坚定与优雅中交互,布局得体,可听性强,青年萨列里有才华有想法,音乐也就没有一味单纯的去表现所谓的“美”,它在一定程度上抒发了青年萨列里不凡的胸襟,但同时又不失音乐自身的美感,这样的音乐才有价值,它理应不能被埋没。那么,苛求的说,作品的弱点在哪—— 1、调性单一,两个呈示部基本守在主调C上,主题之间没有明晰的句断,2、随之带来的问题:主题之间的边缘不清晰,这样,展开部就略显模糊,我们应该明白,当奏鸣曲式主题的类型过于单色,因为确乏足够的对比,它就很难丰富起来,那么,音乐空间的容量就相对有限,但不得不说,展开部钢琴部分写的足够精彩,既发挥出相当不错的想像力,又依靠不断回到主部的方式找到与音乐动机的联系。
第二乐章,单主题奏鸣曲式,a小调,主题是在小调和弦上一条弯延甘润、续断如歌的抒情旋律,微甜而不腻,略忧而不伤,简单的弦乐拨奏更给音乐挂上了清淡静雅的背景,我很少听到作曲家以这样清秀的笔触写作协奏曲的慢乐章,静婉如歌又毫不沉溺,心灵独白般的娓娓动听,真是独特的思维与着笔法,这个乐章,曲式与调性判断都小有难度,着着听了两遍才确定是a小调,平庸的作曲家断写不出这样看似简单实则委婉枝繁的心灵乐章。
第三乐章C大调,回旋曲式,欢快又饶有兴致的回旋主题孩子般的童真可爱,两个不同凡响的插部都给我留下深刻印像,一个以弦乐器的滑音伴奏如巧燕飞掠,一个以低音重音伴奏如沉重的脚步,两者形成令人击节叫好的强烈对比。
文字计、降B大调不再详述,尽管在结构上较之C大调没有突破性丰富,但却饶有兴趣勾勒出当时欧州的风土人情与上流社会交往的雅态,彬彬有礼且富于生气的主部主题与稍显慵懒的副乐思听来令人阵奋,也忍俊不禁,诙谐又正经的写作手法较之C大调更为纯熟,颇具风情的柔板乐章有一种令人期待的发展,特别是不落俗套的左手低音固定音型,很有想像力,值得仔细玩味,第三乐章小步舞曲尤其不要错过,变奏曲式。
这两部有特点的作品完全可以列入古典主义时期一流协奏曲行列,C大调写作时萨列里23岁,能感觉出他与莫扎特完全不同的音乐风格,我相信他坚定的和弦方式与颇有根基的和声演化、肯定对日后贝多芬音乐风格的形成有影响,听听第一乐章展开部特别是第5.25分钢琴不间断的强力连奏,包括强劲有力的尾声,都颇显大气,古典主义初期少见有这样的写法,音乐的美感与胸臆间情志话语紧紧连在一起,这样的音乐才有味道,而这也正是贝多芬音乐一个鲜明的特点。
当然,必须指出,就这两部作品而言可以看出,萨列里器乐作品的艺术性与莫扎特同期作品比较还是有相当差距,结构布局(包括调性安排)总得看显得单色,既使旋律上也缺乏莫扎特那样清新流畅、如泉奔涌的乐思,至于莫扎特音乐中那种时隐时露的不可思议的情志、美妙音响与无可挑剔的音乐结构及完美风格、令人动容的旋律与深刻优雅,也是萨列里不具备的,他当然不应被埋没,专业人士与cm爱好者都有义务恢复这样一位重要作曲家的本来面目,音乐编纂史也有责任在音乐史上给与他应有的地位,我们同时需要更多的了解他认识他,倾听欣赏他的音乐,但古典主义时期音乐史无须重写,至少在当下,萨列里尚缺乏类似足够多的经典作品来颠覆学科上对18世纪末—19世纪初史料的传统认知。
此片另一重头戏“西班亚 拉福利里亚变奏曲”称得上精彩,拉福利里亚是个古老题材,多有作曲家根据这个主题创作,萨列里的这首很不出名,其实创作技法够高明,变奏手段也丰富,旋律动听,主题是d小调一段舒缓忧伤的旋律,但随后的变奏在各声部以令人印像深刻的方法展开,他的弱点在于结构略显得松散,不够紧凑,变奏曲和赋格一样很考验作曲家才华,但萨列里的26段变奏倾其所能,听来足令人愉悦。
https://pan.baidu.com/s/1LEiGsdcVF2yXczubNUksug?pwd=6v5k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