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gdyy22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长桥卧坡的古典CD

[复制链接]
261
发表于 2024-5-31 13:3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gdyy223 发表于 2024-5-29 06:59
谭梅文(陈万荣)在EMI的5张贝钢奏分别录于1987-1993年,不夸张的说,这是一套非常成功的唱片,可惜的 ...

楼主分享的Beethoven-PSs-Melvyn Virgin-5623682 整理链接:https://pan.baidu.com/s/1ryHDmG6gqnL1uDSt4_vHMQ?pwd=erji 包括格式、cue、标签、图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2
发表于 2024-5-31 13:5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
MusicAV 发表于 2024-5-31 13:30
楼主分享的Beethoven-PSs-Melvyn Virgin-5623682 整理链接:https://pan.baidu.com/s/1ryHDmG6gqnL1uDSt4 ...

多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3
发表于 2024-6-1 08:5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黄浦区
MusicAV 发表于 2024-5-28 14:47
原来在煲机,还以为您开着火车头润了~
注意那张碟盒子左上角外侧,有个小缺口。据说是进来时海关割的( ...

让仁兄见笑了,再也不开火车头了。煲什么机呀,其实是煲耳朵适应新系统而已。静下心来听音乐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4
发表于 2024-9-11 04:0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美国
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楼主| 发表于 2024-9-20 09:1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布伦德尔90版 贝多芬钢奏全集 之一

钢琴作品中,巴赫平均律和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分别被奉为新、旧约全书,什么意思呢?——至少两点,一、在钢琴作品中的经典地位,二、无论对演奏家或cm,这两套作品你绕不过去,它的重要性等同于基督教徒之于《圣经》,即是必不可少,也是终极目标,因而版本极多,贝钢奏的德奥老大师中,以演绎论,施纳贝尔最神似,他的《全集》录于其盛年,鬼斧神工又神形兼备,尤难能可贵的是32首演奏基本称得上张张精彩,可称贝多芬灵魂再现,巴克豪斯与施纳贝尔恰成反照,如果说施纳贝尔表现出贝多芬精神,巴克豪斯(2套)则出色表现出贝多芬坚硬与“力”的一面,那份来自莱比锡的坚硬,演奏冷峻而清越,表达出历史的、本体的、古派的贝多芬,肯普夫的2套《全集》,严整端正而又姿肆飘逸、思维传统、乐句隽秀、织体清晰,这老三位的演奏,总体看都未脱离开德奥圭臬,又各具个性,共同点在于—:不炫技,所有的技术手段都服从于演绎需要,二:长于思考,都能演绎出贝钢奏时而如天雷般撼动,而转瞬即陷入日尔曼悲天悯人思考之中。

布伦德尔出自德奥,也曾师从于肯普夫,但却较少德奥传统和乃师特征,他继承了乃师端庄完整与知性的一面,而又从肯普夫的姿肆中自修为自由的灵动与富于起伏力的脉络伸张,并偏重于在演奏中注入较多技术特点,以适合于时代发展和审美的多层面需求,从《全集》角度讲,布伦德尔不失优异而又有特色,其中较多演奏堪称精彩,亦多有灵动之笔,虽算不上首首精彩,相形之下在技术上也不及他的70年代版,但不失艺术品味 ,也无败笔!

布伦德尔属智性或学者类演奏家,他的贝多芬在我看来与吉列尔斯形成鲜明对比,我不赞同把吉列尔斯的贝多芬简单归纳为“钢铁般触键”(对吉氏此等修辞几成定语,谈他必用之),吉氏那套“贝钢奏”极优秀,内涵与外观多具新意,远非此等语言所能概括。相对于吉列尔斯,布伦德尔这套“贝钢奏”的艺术品味与表现力与之有甚多不同,我以为他在幅度、力度与表情上稍显逊色,却在解读的知性、歌唱性与高雅的层面上略胜一筹,与他同时期活跃于舞台诸多钢琴家比较,极少有人像他那样能深入钻研和熟知贝多芬的创作背景、内涵与音乐美学,要听懂布伦德尔的贝多芬,宜以此为“切入点”来探寻他的艺术品味与艺术价值。当然,还有一点值得提及,布伦德尔晚年身患关节炎,愈后手指的灵敏与触感以不复当年,这会影响指关节的灵敏与力度,评论界多认为此套90版“贝钢奏”在力度幅度与激情表达上不如他本人70年代版,单就这套90版讲,从我听过的几首看,演绎成分较少而解读的成分居多,表情成分较少而音乐美学的成分居多,深奥的、曲幽成分较少而高雅的、流畅的、易于接受的成分居多,如后三首。

“第30号”第一乐章可谓字正腔圆,结构清晰,歌唱性出色,第二乐章稍欠力度,支撑不够,这应该和他手疾有关,三乐章速度稍慢,开始段落音符算不上特别清晰,但音粒圆润、细腻,力度恰到好处,主题的速率弹的够理想,给后面变奏留下充裕的发挥空间,几段变奏都各挟姿态,听着很舒服,而且越展开步态越稳健端庄,特别是最后一段,足够精彩,不输力度、又富于弹性,即表现出行云流水般的通畅、又富于耀目的光泽。

“第31号”开声就不差,恬静,但表达清晰而正确,布伦德尔以徐疾有度的步伐、准确勾勒出这条变幻多端的主线,紧紧贴住,毫无游离,第二乐章力度足够了,尽管我略微觉察似乎到了力度极限,但足以承前启后,第三乐章序奏部分无可挑剔,主脉音缓而意不断,赋格段落展开够清晰,沉静处如潜龙低吟,高扬处又如天马行空,力道十足,强劲的力度与夺目的光泽几乎将空间撑破,而抒情段落又亲切如圣母,情趣与节奏无一不佳,每倒关节处,我都不禁为布伦德尔捏一把汗,患指能撑住么?

“第32号”不输给任何人,第一乐章弹的音粒饱满、气势宏伟,低音区重音的轰鸣如大教堂钟声,给人以震撼,在如此力度下,能表现出不错的连贯性,可见功力不凡。
第二乐章有新意,特别是后半部分,清晰表达出隐匿在舒宁与松驰中的丝丝疲态和仿佛是来自另一星际投射过来的点点星光,但我却听不到诸多版本里那种生命走到尽头的灰暗,布伦德尔似不甘心“束手就擒”,他不时用明晰的、持续的动力触键与之抗衡,使之与灰暗色度相融而成为永恒之光。这首演奏立意新颖又具艺术说服力,在我看来,不逊于乃师肯普夫版,与杰出的科瓦塞维奇不相上下,尽管质地与音色明显不同。

29号”槌子键琴”(现场版)给我全新感觉,与巴克豪斯、肯普夫都不同,特别是巴克豪斯,古扑平直,极具历史感,而布伦德尔这版,你很难为他归纳,他带给你的是完全的现代感,第一乐章开声就与德奥模式迥然不同,那种通透与灿亮是现代感觉的,节奏增加了顿挫,趋向于强弱间的强烈对比,两极拉的很开,德奥一般不会将演奏两极拉到如此之大,运行算不上多流畅,但显出运筹圆满和胸有成竹。
对我个人来讲,演奏之难解主要来自第三乐章,有斧凿痕迹,这个乐章,如果听惯了肯普夫,你可能会不适应布伦德尔“跳越的脉博”,一般钢琴家到了这里都会紧紧靠贴住这条主线,一丝不苟,片刻不敢游离,正宗不走样是唯一的尺度,但布伦德尔的演奏则并非如此,他的“脉博”与主题“疏离”,这难让人理清由头,听者的表情就很难与演奏者的表情同步,两者有脱节,演奏有“断点”,一直到第7.40分钟才逐渐“靠谱”,但仍有若即若离,我辈愚昧,此等完全“现代化”的演绎,实在令我费思量,从忠实感的角度这是让我心生疑窦的乐章,在我看来,布伦德尔过于关注运行的跌荡起伏和音粒清晰,他拓展了空间,却忽略了整个大脉络的畅通,演奏表现出如管风琴般的纷繁缛丽与沉积气息,但在作品本身巨大而深髓情感的表达上未见清晰,多维性的表达有时是把双刃剑,固然是丰富,但同时也不免分散,这个乐章需要的不是空间的拓展,而是主题表情的强度与伸张。
末乐章精彩纷呈,这个三重赋格弹的层次清晰、指向多维、可谓是又整又立,尤为难能可贵之处是现场版弹的如此光彩陆漓,一气呵成。

第5-7号前二首是现场版,布伦德尔的现场版总是令人期待,这三首印证了我对布伦德尔钢琴的评判——学者气息浓郁,在知性与高雅上富于个性特色,这三首演奏舒展自如,游刃有余。

“第5号” 弹的情趣盎然,这些老艺术家们到了生涯晚期再弹贝多芬早期那些充满朝气的乐章,不仅感觉不差,反而多了一份眷恋之情,第二乐章弹的舒展而充分,技术上无懈可击,精神气质高洁而深悠,对乐句之间呼息感的掌握恰当,能激起暇想,我这样年龄,更愿意主动去体味渗杂在里面的情怀,怀旧这个东西本身就五味陈杂、意味深长,不到这个阶段是很难有深刻体验的。
“第6号”同样好,体现出布伦德尔技巧与布局,连奏段落有魅力,慢板乐章有嚼头,第三乐章步伐张驰有序,富于弹性,看似即兴随意,其实“内紧外松”,内劲在“端着”。
“第7号”第一乐章本身变化是丰富的,但布伦德尔似乎有意“收窄”其中的幅度与变化,第二乐章极好,背景干净,更透显出音粒织体的清晰,也就同时透显出意蕴的深髓与空间的幽远,听到此同时也就明白了布伦德尔为什么要“收窄”第一乐章变化的幅度,无论是高音区域还是低音区域,都具激人心弦的功力,音符似被“荡出去”很远,又静静的收回,后面两个乐章弹的情趣丰盈、舒展自如,但和首乐章一样,稳稳的控制着。

第4、15、20同样如是,这个时期的布伦德尔很类似于晚年的阿劳,演奏贝多芬非名曲作品来尤为出色,一是重视程度高,二是理解上深得其味,或许和自身的智性知性有点关系,总能表现出更多的情趣与音乐美感。

“第4号”听着舒服,没什么多余的参杂,任由旋律自然流动,处理这样的曲目,布伦德尔驾轻就熟,天然适配,再联想到他指下的海顿和舒伯特,似能悟出点什么,第二乐章在几个版本中属于“容量”较丰满者,布伦德尔总是希望将慢乐章“拉开”,拉宽幅度,突出其中轻与重、力与柔之间的对比,再从对比中注入情感因素与表达层次,这是他与德奥学派的区别之一,其实这样处理是增加了难度的,把握不好这个“度”,很容易陷于“边缘”之中,但这章演奏我还算满意,节奏有点“拖”,但你同时会被其清晰迷人的声响与乐句间的美妙对比吸引,第三乐章键感一般,第一段稍显持滞,触键不够伶俐,也不够机智敏锐,三声中部的分散和弦击荡有余而轻盈不足,走键笨拙,第四乐章尚好,说是精彩也不为过,布伦德尔将几个回旋段落处理的径渭分明、各臻其妙、极富美感。

15号 “田园”合我的胃口,清新而不乏高雅、击荡而不失优美,布大师对气息的调控自如,律动温和如人之吸纳,中间的停顿如驻足观瞧,亦如行至拐处又遇一绝美洞天,其意味很妙,接下来的几个乐章仍承袭第一乐章的悠然,但感觉更为精细微妙,大师将这几个乐章的优雅、陶然与梦幻感觉展示的淋漓尽致,情趣的均衡稳定与恰当的浪漫色彩巧妙溶合,声响的轻柔细微与空灵异响之间衔接的几乎天衣无缝,营造出如“童话”般的美景,够精彩。

第“25、24、27、23号”,前三首皆属贝钢奏鸣曲中篇幅较短小者,被称作“布谷鸟”的第25号和第24号一样,均创作于1809年,这个时期的贝多芬正处于创作激情与创作技巧极成熟的巅峰期,但他却写出了这两首在其全部32首奏鸣曲中份量较低的作品,如果说第25号隐约还预示他后期奏鸣曲的一些雏影,第24号则似贝钢奏鸣曲这棵参天大树上一个难以瞥见的分叉,它在创作技巧、情感、与逻辑性上都与其它作品有距离。也许是意识到这一点,布伦德尔的演奏很精心,可以看出他在不影响整体构架的情况下尽力将其强化之,注入较多的对比、起伏与音乐性,以使之不被聆听者过于轻视,他做到了。第24号的创作特点就在于其纤秀精细的织体结构,它要求演奏者表现出细致的键感,布大师的弹奏出色,乐感与键盘把握均不错,虽指键的精细度不复盛年,再加上他本就非音粒纤细的钢琴家,但仍令我满意,短小的末乐章如一键盘游戏,它不时在音域之间快速留涟、折返,很有趣味,布伦德尔将其弹奏的轻松、轻灵、流利、韵味十足。

“第27号”的演奏一如即往的漂亮,第一乐章“拉”的很开,细部丰满、对比鲜明,“沉”的下来又流利如珠,他总能以明晰的键感展示出“贝钢”作品中幅度与细部之间的对比与美感,第二乐章几无人工斧凿痕迹,完全是作品自身脉动,此作虽篇幅短小,但布大师的处理令我印像深刻。

23号 “热情”与我对其的期望值有差距,一般有经验的演奏家处理此作时情感温度的设定不会过高,多以理智待之,求以在循行渐进中逐步“升温”,高手是以键盘的“冷”来反衬情感的“热”,布伦德尔在键盘“冷处理”一面尚可,但内里的热度略显不足,第一乐章幅度“拉”的不够开,演奏这样的大作品,布伦德尔反到缺乏跌荡起伏,动与静、力与柔之间的对比与吉列尔斯比较显出明显不足,特别是在力度上,激荡、下潜、重击给的份量不足,这个乐章不宜留有过宽余的余地。
第二乐章低音区域仍然不理想,如果在这个音域未将“文章”作足,就难以给接下来的中高音域以足够的支撑,从而反衬其清丽与动人的一面,而布伦德尔不足恰在低音域一带,量感与质感都欠缺,触键过于粘滞,情感线也略“偏冷”,未能将其有效的“串起来”,缺少了感人魅力。
第三乐章相对要好些,主观上并未刻意要表现什么,情感表达仍属较“内敛”,但这个“历程”的走向清晰。


https://pan.baidu.com/s/1HdwaB9FxabYz0fZ4ef-g6A?pwd=96jq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6
发表于 2024-9-20 10:1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汕头
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7
发表于 2024-9-20 11:1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云南大理州大理
刚进小学,误闯高校扒门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8
 楼主| 发表于 2024-9-25 07:5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布伦德尔90版 贝多芬钢奏全集 之二

这套全集给我一印像是——越是非著名作品,演奏反到精采,而一些所谓“大作”——如“热情、告别”等,精彩程度未见得就有超越,这套贝钢奏,如果选一张最佳,我会拿出这张(第12.13.14.19号),即使你把这张唱片放到一个更大平台比较,也能稳居前排。

12号是一首重要作品,在贝钢32首中并不显眼,其实它与第8“悲怆”一样,都预示了贝多芬辉煌的中期风格,而在曲式运用与个性张扬上,显得更大胆,如第一乐章并没有按常规写成奏鸣曲式,而是一首以行板为主的变奏曲,五段变奏皆精妙(分别出现在第2.09、2.53、3.59、5.22和6.24分),情趣盎然、键法多变,连奏、断奏、震音效果、分解和弦、细化处理等,但不管咋变,音乐始终稳定在降A大调上,说明作品的基调不变,而似乎是意犹未尽,贝多芬又将这愉快的心境延续到短小灵动的第二乐章,仍然是明亮魅人的降A大调,而第三乐章则曲风骤然惊变,出人意料地写出一首富于戏剧性的“葬礼进行曲”,它的意念直接指向了三年以后的第三“英雄”交响曲的第二乐章,构思宏伟、意念沉重,而正当我们沉浸其间时,第四乐章的回旋曲却以兴高采烈、轻松自如的乐风扑面而来,你看这四个乐章,极精彩而皆出人意料,时年30岁出头的贝多芬,对曲式的驾驭功力已达相当境界。
布伦德尔第一乐章触键讲究,精采勾勒出这几段变奏不同的风貌与各自的精妙声响,音粒清澈、织体清透,演奏步伐慢而稳,第二乐章同样,尽管篇幅短小,但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兴,艺术高下与篇幅长短之间并不划等号,许是前两个乐章太精采,后两乐章相对逊色,如第三乐章中间的低音连奏就显得“别”不过劲来,第四乐章力度偏重,线条则过于平坦,“嘲讽”的意味并不明显。后两首不再罗嗦,颇多灵光闪现之笔,特别是“第13号”,堪能与12号媲美。

两首op27no.1.2(第13.14号)都不同凡响,都附加上“幻想曲式奏鸣曲”标题,但两首境遇迥异,第14“月光”如日中天,誉为贝钢奏所谓“五大名曲”,13号则少有问津,但在钢琴奏鸣曲发展史上,两首都脱离开纯正古典形式,都具备新颖的、戏剧性的探索,而第13走的更远,曲式改变更大胆。

音乐中的戏剧性是啥?实际是说创作容纳了更多个人意志,写作更加向个性诉求与浪漫化思维倾斜,音乐写作也不在被四平八稳的外在形式禁锢,这在第13号一、二乐章中表现的明显,我们现在对类似“幻想曲风”的钢琴曲不陌生,但在1801年,它具有开创性,除了贝多芬,还无人能以如此自由的、歌谣体的形式写奏鸣曲的首乐章,而它的自由形态又完全由作品的内容、思想与音乐形象决定,而绝非异想天开。
此作题献给李滕施泰因亲王的小夫人约瑟芬,她曾是贝多芬的学生,第一乐章A段优雅迷人而又不定的表情或多或少与当时上流社会的景况有关,但曲风在稍作驻足观瞧后很快转向自由幻想的歌谣体,我们可以较明显感觉出第一个中段(第0.50分)朦胧暗下来的音色,它在表情上接近幻梦般的歌谣,而这种诗意色彩很快又被明确的上扬旋律(1.22分)所拉回,当它再一次回到A段的主歌谣体时,其实是在一步步走向喧哗的、哈哈大笑的第二中段(快板,2.34分)如果不是泛听,而有意识勾连音乐素材之间的联系,你会明白这两种截然不同音乐形象具有较强烈的戏剧性,而构成它们之间(音乐素材)联系的是什么?——戏剧性对比!因此我才说:这种写法已经显现出脱离开了纯正古典形式,它比第14号“月光”走的更远,同时也得看到,这个华丽快速的三声中部直接指向更为激越狂热的第四乐章。
其二更重要,尤其值得关注:整部作品的结构布局与写作重点明确偏向了末乐章,这是一个根本性的改变!这个改变不仅对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甚至对贝多芬此后交响曲、协奏曲、室内乐都有着转折性的重大意义!我为什么说“而第四乐章则充分展现出贝多芬不羁个性与卓越的音乐天份,而只有听懂这个乐章也才会真正洞晓这首作品的艺术价值和贝多芬日后音乐的发展之路”,这首作品独特的结构布局是其中的重要依据,此后,贝多芬几乎所有重要作品的结构都在此基础上定向发展——都有着不同凡响的、甚至是重中之重的、宏伟瑰丽的末乐章,贝多芬由此也为几十年之后大型的、浪漫主义的音乐创作提供了完整的框架与模板。
当然,此作类似这样的写作特点还有很多可说道,特别是第三乐章宽广静思般的和声在扩大音乐表现力上有开创性,尽管它的份量还远远不够,但我们能在贝多芬之后很多慢板乐章中、听到类似这种以宽广扩大的和声去表现思想感情的写作方法,但又有几人能敏感看到第13号在贝钢奏发展史上独特的、模板性质的“桥梁”作用?这个圈子,看似热热闹闹,其实很多专心于“取”而并不专心于听、不求甚解者众。

14号“月光”我满意,布伦德尔的特点弹“月光”很适合——理性的思维,优雅的外型、清晰的织体、透澈的音粒、无不似专为“月光”而来,我赞赏第一乐章的低音处理,着墨不多,却深不可测,明明下潜的很深,你却又能清晰觉察低音区优美的底部,从而将这乐章曲式与构架合盘托出,第二乐章透澈之极,什么叫声音的“穿透力”?布伦德尔演示的明明白白,0.56分几粒低音符之精妙如何赞美都不为过,第三乐章更加出色,给人难以言表的钢琴艺术的美感,有力的重击与电光石火般闪烁的音色交相映射,我曾说过,这时的布伦德尔因手疾键感已不复当年,对一些艰难段落稍感力不从心,可能会感觉一些人工斧凿痕迹,但我同时认定:即使有些许“人工斧凿痕迹”,也是高级别、高层次的“人工斧凿痕迹”,也具艺术说服力。


这两张(第1、2、3号)和(第8、9、10、11号)属贝多芬早中期作品,“第1、2、3号”中,“第1号”相对给我印象,演奏充满谐趣,对作品吃的透澈,键感也不错,能听出布伦德尔的知性与色彩感,这四个乐章演奏,章章如珠矶。“第2号”略微有一点学究气,音色偏厚,我感觉演奏有些偏向于人工而非偏向于自然,如第三乐章就有些“吃键”,显得不够流利,谐趣味道不足,当然,优点也明明白白地摆在那里——情趣深入、细部精致,展开的过程异常清晰。“第3号”第一乐章仍然有一些考究有余而灵性不足,每个乐句都经过仔细推敲,都经的起“诼磨”,但听下来隐约还是感觉少了点什么,自然性不够,后三个乐章不差,触键考究、情趣高妙、感觉敏锐、神形俱佳。

第8 “悲怆”第一乐章并非自始至终都能让我满意,序奏也稍欠清晰,但幅度宽阔,气势颇足,主部弹的很有刚性、神彩卓然、一气呵成,二、三两个乐章对情感与层次的把握不错,即有上佳的歌唱性,又有清晰的外观。
第10号精彩!展示出布伦德尔对音色敏锐感觉与知性的一面,特别是第二乐章变奏曲,重在情趣而不在技巧,弹的情趣优雅、姿态挺拔端庄,触键敏捷,绝无含混暧昧之音,这是吃透了原谱才有的杰作,不吃透了,何能至此!
第9号同样精采,其优美与清晰无可挑剔。
第11号虽相对给我印象不那么深,但在同曲版本中,也是名列前茅的,布伦德尔把第一乐章的英雄性和第二乐章恬静气氛的对比处理的很合度。


这三首(第16、17、18号)演奏,“第16、18号”都不错,“第16号”二乐章弹的真叫个妙!触键灵秀、行走如行云流水,又伶俐、又乖巧,极富古典的美感,第一乐章也不差,一收一放即将神韵合盘托出,收则稳稳当当、滴水不漏,放则门洞大开、一派的轻松。

“第18号”节奏把握较为恰当,走键敏捷,第二乐章更值得称赞,键盘技法鬼斧神工,重音荡人心弦,仿佛拿到了通往生动、诡异与幽默之门的钥匙。第三乐章即有一气呵成的快感,又强劲有力,演奏敞亮、明快。

17号“暴风雨”相对逊色,第一乐章技法与情趣把握并不差,突出乐章的沉思意味,但键感与气质偏弱,我感到奇怪,布伦德尔本就属“音粒粗大型”钢琴家,弹此乐章应最适合,但他的触键却出乎我意料的偏于“纤秀”,倒有点类似科瓦塞维奇了,但又没有科瓦在低音域的质感,而这个乐章的支撑与震荡,恰恰仰仗于低音域的量感与质感,布伦德尔在这两点的表演我都不满意。
第二乐章速度太慢,且慢的毫无必要,慢到托曳与粘滞,慢到结构不稳,呈现在你面前的似一幅因步履缓慢而显得“变形”的流动画面,又像一大眼鱼网,很多精华被“漏掉”了,他显然欲追求日尔曼式的思考,反到失于“思考”。
第三乐章回到了正常速度,而一但回到此,布伦德尔的精采就不言而喻,气势如金戈铁马,此版失之于太过追求第一、二乐章的对比,节奏上偏向两隅,可谓是一损俱损。

第21号“黎明”显然优于他的“热情”,思路开阔,演奏以最大的可能向“两极”拓展,使道路变的很宽广,又丝毫不掩其流畅之风,行走即有即兴的帅气,又有整齐的步态,气质堂正,音色澄明亮丽,思路与效果都闪烁着现代感的光泽,质地仍是那种一眼见底的透澈,节奏把握则是令人畅快的一气呵成。
二乐章弹的气度深沉而浑厚,为第三乐章的开启垫定了稳固基础。
第三乐章灿亮的音粒与富于弹性的织体很贴作品精神,听听灿亮通透的、澄明的、反复出现的、愈显愈亮的高音G,令我心旷神怡,不仅如此,布伦德尔尽力向两侧伸展,以表现更宽阔的场面,宽银幕总是比普通银幕能融进更多内容,我甚至感觉某些乐段处理几乎到了“临界边缘”,好在布伦德尔控制稳健,每至边缘总能拉回,说着简单,没有举重若轻的大手笔做不到,这版演奏运化丰富、气度不凡,能称一流。

第28号“告别”也不差,但它不似前面的“黎明”那样章章精采,第一乐章布伦德尔似乎并未拿到开启此乐章之门的“密钥”,演奏速度虽较漫,但并未深入。
第二乐章键盘可算精彩,但诠释仍然稍显单一,触键华丽而飘渺之意味表达不够,中间“卡农”未能充分静下来,“卡农”开始段落左手键我感觉不仅力度偏小,层次也不够,尽管我以为这时期的布伦德尔键感已不复当年(多表现在几处快速而精致的经过句上)但整章演奏仍给人以淋漓的节奏之美。
第三乐章的“赋格”弹的出人意料,与众不同之处就在于弹的精致精巧,音乐性取代了思想与意志,键盘自身的灵性取代了力量与热情,演奏可谓轻灵妙动,却在“意志”的边缘悄然止步。

第22号和他演奏的其他非著名作品一样出色,甚至是更好,第一乐章实在精妙,似还没有人能象布伦德尔那样涣发出这样的异彩,两个主题之间明显加大了对比,特别是第二主题的三连音断奏,很有魅力。
二乐章处理与第一乐章相仿,即关注到演奏的一气呵成,又明显注入起伏因素,使线条更为生动。


这样的点评一定程度是写给自己,以再听时有点提示,也能反映听时的一点思考,因而好就好,好在哪、不好就不好,不好在哪,都明确指出,无论作曲家和指挥演奏家,我都极其敬畏,但听赏点评、我只有一条标准——力求客观,无二,多大的腕、我多么敬重,但在点评上,演绎和演奏的是咋个样,我笔下就怎样,可能有所修饰,但不会遮掩,我一直以为:客观恰是尊重。


https://pan.baidu.com/s/1mkkbEMyb_2jS0iTpF8Xr1Q?pwd=93f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9
发表于 2024-9-25 20:3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
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0
 楼主| 发表于 2024-10-15 12:4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我一直以为,对音乐切入的角度是多维的,它是由古典音乐的抽象性与丰富性决定的,这个并不难懂,艺术上有一条规律:表现形式越抽象,可能的包容就越丰富,同样,引起的联想也越丰富,因而以乐理、文学、哲学三个角度切入都无可指摘,直到现在,我仍以为弄懂乐理有必要,听cm音乐总要一步步深入,但音乐究竟反映情感、反映精神、甚而反映思想,音符说到底只是“载体”,作曲家的情感精神与思想通过它得以体现,就像作家通过文字、画家通过水墨画笔是一样的,文字是排列的艺术、绘画是色彩与用墨的艺术,承载的都是情感、精神与思想,当然“音符”有其特殊性,所以,乐迷最好能懂一些乐理知识,这样能把音乐的肌里看的更清晰,但任何把音乐只解释成干巴巴的音符,只归纳为大二大三们的高等数学教程都是本末倒置,音乐究竟是音乐,究竟要靠音乐的眼光与音乐的头脑来领悟,它的承载、外延与幅射单靠乐理显然难解,作为音评人,客观公正的看待音乐是最起码的素质,对待版本也同样,说到这里,不由想到了巴克豪斯。

老大师中,我对巴克豪斯(1884-1969)独有一份敬重,我尤为欣赏他独有的那份莱比锡式的坚硬,这份坚硬深入骨髓,谁都没有,我一直以为:巴克豪斯的贝钢奏是最纯正德意志精神的贝钢奏,这样的贝钢奏自有份量沉着,但巴克豪斯多年被轻视或误读,人们太喜欢以所谓“美”、以所谓“悦心”、甚至以所谓浪漫情怀来评鉴贝钢奏版本,这正是贝钢奏被屡屡误读的根源,且不说贝钢奏、音乐之美绝非等同于悦耳,正像任何艺术也绝非一个美字所能概括。

现如今cm的颓势显而易见,我很少见有人真正听懂巴克豪斯,更不懂他的贝钢奏,他的”锤子健琴“、他的第32号和肯普夫的“暴风雨”一样,尽管风格相异,却足以惊天地,泣鬼神。

贝钢奏大师级演奏中,巴克豪斯很特别,他很晚才录贝钢奏,第一套录于1950-54年,录完70岁,第二套录于1958-1969年,时间跨度很长,对这两套全集,音评界与受众相对重视不够,不多的评荐中,也有误读,其中之一是:褒扬50版而贬抑60版,根据则并不令人很信服,

钢琴家晚年技术衰退是必然,不独巴克豪斯,长青树鲁宾斯坦等同样面临此问题,到了晚年,手指灵敏与应力会大打折扣,指关节灵敏度与韧性降低,对键的感觉肯定与盛年期不同,因而一些高难的技术段落会显的力不从心,这尤其表现在力度与速度的结合上,很难再兼而美之,录于1969年(分别录了第13、16、17、22、24、27号,第29号未及录音便仙逝)的第16号第一乐章大段的技巧性走键,你挑不出啥明显的不足,键感与音色都是好的,但在快速之下,要同时兼顾清晰与力度,则免为其难,这能感觉出来,在这个乐章里,整个的“技术分配”,显然不如50年代版完满,当遇到快速和力度与技术含量较高乐段,不得不有所妥协,这说明两个问题:一、85的高龄,技术的确退化了,二、我感觉并非衰退的“很利害”,演奏技术仍有所保证,录于同年的另一首降E大调第13号同样,一方面能感觉出晚年在技术上的力不从心,一方面却是仍然称得上精彩,你仍能觉老大师冷峻而清越的琴风,简朴直率,对声音控制也有效,重音力度并未令我失望,第四乐章大段的快速回旋曲一气呵成,没啥可挑剔的,如此高龄还能这样不失技术与意韵,本身就令人敬服,我们应该感动的是老大师临终前对乐坛的奉献,既使分析也应从技术角度来理性客观,而不应特意来贬抑。
有些所谓专家的观点的确难以信服,我尤为不赞同那些以“否定”来支持“肯定”的说辞,我也总是觉得这样的文字隐隐含有音乐之外的因素,鉴别一套版本,你总要仔细听,认真听的结论都未必准确,更不用说“主观臆断”,再更不用说只听开头就妄下结论,至于录音,如果说某一首几首录制有“电钢琴声音”,或可商榷,说这一套录于10年间的作品都“电钢琴”就有些枉顾事实了,钢琴不需要音场?这是以什么根据得出的结论?钢琴属和声乐器,它丰满的低频段与高频泛音恰恰比独奏小提琴更需要足够宽阔的音场,立体声与Mono录音的优劣早以被大量录音所证明。


当然,这两套版本从技术角度看,50版显然好于60版,这在情理之中,尽管亦到生涯晚年,50版尚能代表巴克豪斯对贝钢奏的基本理解与演奏水准,整个的技术运用完备,发挥稳定均衡,演奏家对作品的理解与诠释,最终要靠完备的技术与技巧表现,一套版本的好坏就在理解演绎与把握演奏技术的分寸与拿捏上,二者缺一不可,而60版的不足则主要在于演奏技术与声响效果的不均匀,一是时间跨度过长,二是年龄因素、技术发挥有落差,但这样的差别并没有明显致使60版艺术性显出明显滞后,除却1969年录制的个别乐章,总得看,它仍是一套杰出的《全集》版,人为的、甚至是特意贬抑它的价值无论从哪个角度说都不可取。

听听他50版早期贝钢奏,虽不似“锤子健琴”那样永恒经典,也自有一番振聋发聩。
听过很多在op.2这三首里抖机灵、玩青春的演奏,你才能觉察巴克豪斯“守拙”式诠释的大方家数,所谓大智若愚,但凡大家都不会取巧以迎俗,他在f小调第1号第一乐章欲语还滞的触键,分明木讷、实则端庄,也为后面慢乐章大大方方的演奏铺垫的稳妥。60版则自由洒脱,率性而又英爽,我甚至希望老人家弹完全部重复乐段,但这样才是真谙大道至简,无须填满、懂的留白。而50版的第2号相对更为伸缩有度,第二乐章并未刻意追求重音,也未刻意于受听众欢呼的起伏,但他的表达仍布满沉甸甸的重量。
他的op.10三首仍是“守拙”式的,巴克豪斯绝不会在某一小节或某一分句上抖机灵,他的力量、思想、激情均匀分配于所有音符之中,初听没啥,却很耐得“端详”,他的推进直接而冷沥,不动生色但大气端正,不着意于所谓的戏剧性与刻意的起伏跌荡,但纹路却如大理石般的凸突,释放出逼人的清亮。
再听听巴克豪斯如何设计c小调第5号第一乐章,至少对重轻律的处理就很不同于施纳贝尔和肯普夫,走键笨拙但沈重,声音质朴但坚决,在不影响推进的情况下,尽可能在时值上“缓拍”行进,似乎每小节都差半拍,但它的魅力就在这"差半拍“上,这里承载着多少思考与凝望,而又弹的一板一眼,敦厚坚实。机灵是好事情,但它永远也敌不过朴拙,就像小聪明永远难抵大智慧。
f大调第6号本是轻松愉悦的作品,却被巴克豪斯弹出无限份量,他的步伐永远带着巨人的气质,总是脚踏实地,此外,对巴克豪斯技术有疑惑的听者可听听他虎虎生风的第二、三乐章。

巴克豪斯对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的理解总的说是严谨内向的,既使对早期作品的演奏也同样,也浸润着简朴而率直的气色,60版的第1号录于1963年,这时的技术未见退化,精神思路与50版大体一致,演奏只是在高音域稍增加光泽,第2号录于1968年,却能说精彩,仔细感觉键感上稍显“松”,但无伤大雅,第一乐章用时4.55分,快于50版的5.07分,第二乐章的快速连奏略见迟滞,但精神精到,情趣高雅,低音区域的断奏不减当年。我们再来听听第4号和第7号,这两首在贝多芬早期作品中份量很重,在全部32首中也属力作,60版的第4号录于1966年,两版可以说不相上下,66年版不仅演奏在精神上充沛大气,技术发挥并不逊色,第一乐章强烈的戏剧性与大幅的起伏很见功力,但巴老的演奏游刃有余,并无牵强,第二乐章的三声中部依然有筋有骨,A部处理由于注意到变化,显得韵致丰盈,内在的张力与步伐坚实上不如50版,但力度变化所滋生的清亮则易激起听者的情感。第7号录于1963年,演奏上同样,你很难分出优劣,诠释的精神基本一致,63年版在步伐上更加稳健,我以为:像巴克豪斯这样技艺高深而又严谨的大家,对贝钢奏无论是理解和演绎,都不可能有大幅度的变化,说60版对早期作品处理上显得“随意,大失水准”显然缺乏依据。

60版是大师晚年一套有价值的杰作,晚年的巴克豪斯演奏风格较过去有改变,由对触键力度与幅度的追求、转而偏向于清晰而清越的冷峻表达。他指下的“贝多芬”平铺直叙,较少雕饰,不在速度与音色上作过多停留而直奔主题,直接勾勒音乐本身。审美情趣也忠实于“日耳曼”式的平实与思考,初听可能感觉味道不够纯厚,仔细揣摩却觉出意韵深隐,内在的张力逼人。他的演奏显然与吉列尔斯等、甚至与肯普夫的阐述方式明显不同,如果抛开诸如音色等外表因素,巴克豪斯的演奏也许最为接近贝多芬精神的本质,他在质朴、简约、节制、内敛的演绎中勾画出更加本体的、古典的、历史的贝多芬。

早期的12首可谓是首首精彩,从音效上判断,“悲创”似录音最早,也最能代表巴克豪斯的风格,钢琴声音很直,几乎是不加修饰的“照本宣科”,其它几首展示出老大师晚期风格上的一些变化,处理的更加老到,稳健、阴沉与华丽、精致兼得,呈现出一些清新、自然的面貌,对节奏、速度及各种变化的把握臻于出神入化,我个人感觉尤其是“第4、5、7、11号”这几首,越听越觉出清峻的韵致来。

中期14首“月光”不错,第一月章的沉静与第三乐章强力的击键都深得要领,但整体略显单薄,“暴风雨”的演奏则明显不如肯普夫潇洒,主要是不大顺畅,特别是前两个乐章,演奏太过“一板一眼”,变化之间似少了一些有机的联接,其结果是导致那股“气”不畅,但第三乐章却相当精彩。这14首,给我留下最深印像的是“第15、17、18号、瓦尔德斯坦、热情、告别”,其中“热情”最好,即表现出坚硬的体质、又极富深沉的底蕴,让人感到力量明显发自“丹田”,低音区的震荡极有魅力,它是整个情感与光彩涣发的源泉。“瓦尔德斯坦”的演奏也显示出富丽的光彩与宽阔的幅度,控制与释放均佳,而“第18号”的平实、阴沉与清亮,“第15号”的宽余与精细、触键的力度,“告别”的从容不迫、坚硬、丰满与华丽都可圈可点。

我最欣赏最后几首,“槌子键琴”(使用50版)太精彩了,完全是贝多芬灵魂真实的再现!mono录音的不良感觉变的无足轻重,第一乐章何等的坚硬,强劲的击键仿佛一只只铁锤砸下来!掷地有声,整个演奏形象刻画出晚年贝多芬对人生的思考与倔强、固执、不妥协的态度,颇俱历史的苍桑感,并不算“好听”却非常深入。最后三首的演奏,在我看来比肯普夫更有特点,巴克豪斯用一种近乎于透明的音色和纯朴自然、并不断拓宽幅度的手法,去表现贝多芬晚期作品丰满充盈的精神世界和曲径通幽般的深邃,出色勾勒出那番超脱与尘世之外的宁静、灵秀与广垠,“第32号”以精炼的演奏风格体现出贝多芬晚年作品“一切从简”的创作原则,但第二乐章灵魂恍入宇宙星空般的感觉依然非常出色。当然这几首之精彩和作品本身的优秀分不开,演奏的精彩有时候常常靠作品本身的精彩来提升。


https://***.com/s/1NQaXL0XhYxeIfbtpGjpgoQ?pwd=smy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1
发表于 2024-10-15 14:4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汕头
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2
发表于 2024-10-16 12:3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
gdyy223 发表于 2024-10-15 12:45
我一直以为,对音乐切入的角度是多维的,它是由古典音乐的抽象性与丰富性决定的,这个并不难懂,艺术 ...

Backhaus被人称为狮王,狮王暮年惨死野牛角下的视频大家看多了,就不知不觉的引申到他身上了,故事性画面感都很好

手边他老人家最早和最晚的录音,都在弹贝多芬:

通过百度网盘分享的文件:Backhaus - Recordings 1908-1935,Bee...等2个文件
链接:https://***.com/s/1C5wAfWZuilXkKp6rU4iG6Q?pwd=omyx


贝钢奏我是从Brendel入坑的,当年福州路外文书店买的一盒“内部交流”的盗版磁带,应该是80年代录音,磁带质量不好都听掉粉坏了。好像这辈子都没从坑里爬出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3
 楼主| 发表于 2024-10-17 12:4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能与老一辈大师比肩的贝钢奏只有吉列尔斯(1916-1985),我一直以为:从贝钢奏诠释发展的眼光看,贡献最大的,一个施纳贝尔,一个就是吉列尔斯,施纳贝尔无须说,德奥学派20世纪将贝钢奏系统规范化的第一人,他是“模板”,吉列尔斯贝钢奏的伟大则在于:他没有改变贝钢奏的传统与规范,更没改变贝多芬的生命质地,却又最大程度梳理美化了贝多芬,他给出的“模板”与施纳贝尔传统的内在品质有明显不同、同时又具有一定程度的艺术说服力,这一带有革命性的改变开了贝钢奏演奏中、思想性艺术性与丰富性并举之门,他是贝钢奏开始脱离开德奥传统模式、而让演绎多元化发展的标帜性钢琴家,提起吉列尔斯,我个人最看重的就是这一点,以现在眼光则看的更清楚,开了这扇门,对贝钢奏演绎的多元化发展、各路风格齐头并进、解读与措辞更加丰富多彩、都具重大意义。

另一点,在极其多的全集版中,若论演奏过程的技术控制、内在品质与外观的融合程度、结构与线条结合的合理与清晰、音乐诠释上的美学特征,我首先会想到吉列尔斯,他的演奏从始至终音色瑰丽、措词端庄、节奏恰当、架构稳健,左右手的平衡尤为出众,所有这些在这套贝钢奏里都有清晰呈现,无须我多言,一听即知。当然,相对于老大师版本,我以为不足亦有,一、我对其中几首的速度处理存疑,乐句有过于宽缓的趋向,我有时会将其规纳为气势或活力表演不足,二,情感渗入的比例偏低一些,结构坚实,但表情稍冷。

第2号A大调弹的端庄有型,低音区域颇给我洪钟怦然之感,音型结实如钢筋铁骨,如果认真听过施纳贝尔.肯普夫同曲就会明白:吉列尔斯的演奏明显沉下去了,特别是抒情的慢板乐章,那番一字一顿仿佛在细细理捋胸中块垒,而不似老大师们来的暇思翩翩,他激荡直率而又沉着的演奏个性令我赞赏,第四乐章真是棒,音型堂正,意蕴超然,伸缩有序,任何仅仅把吉列尔斯钢琴理解为“钢铁般触键”、或仅仅把他的贝钢奏规结为“气势恢宏”都不准确,吉列尔斯的贝钢奏远比之要丰富的多。

贝钢奏中,能把轻与重力与柔两极最大幅度拉开的就属吉列尔斯,这样的演奏如果心无定势很容易走向两个弊端:一是大而空,二是易失去方向感,而第4号第一乐章能这样拉至危境边缘的除了阿劳也就属吉列尔斯,而两人都能以丰满的蕴致让演奏趋向均衡,所谓“险中求境”,这样的演奏堪称大手笔。以我个人看,吉列尔斯早期贝钢奏你很难再用是否“青春”是否成熟来框架,他的贝多芬脱离出传统的评判标准,既非刻意于青春飞扬、更非刻意于老成通达,这样充沛而又充满起伏的娓娓道来对每个时期的贝多芬都适用,当然,他有所“擀长”的节奏属刻意而为,缓合了他自己独特的重音风格所带来的紧张感,少有谁能把第4号弹的这般沉着、结实、多彩多姿。

他的贝多芬达到了端正与唯美的极致,尽管器大声宏而又极讲究声韵,尤其在“打磨”上下足了功夫,表情又能恰到好处,适可而止,第3号C大调慢乐章对比鲜明却仍然韵味盎然,情思不绝,后两乐章不仅晶莹剔透,流动性也尚好。
与施纳贝尔相仿之处在于慢板耐咀嚼,不同在于:他不似施纳贝尔那样如神龙盘海、鬼斧神功,他的音断呼吸与分句极其个性化,慢板沉着的令人赞叹,速率奇慢却蕴致丰满,颇显音断意连,自含一番“说道”,早期的第5.6.7三首都值得细细品味,都属同曲中之翘楚,第7号第一乐章节奏偏紧,但慢乐章弹的如风摆垂柳,水弄落花。

速度总体掌控偏慢,一些耳熟能详的名曲可能会有听家不适应,比如第8号第一乐章,架构清晰、力度非凡,可能会有听者感觉气势偏弱,甚至情感表达淡薄,但结构与技术发挥之精湛足可弥补。

中期几首,第14“月光”文雅大度、举止得体,很好掌握了沉静与波动脉博的尺度,左手的分解和弦恰到好处,间奏曲略有迟疑,但末乐章的气势、重音和弦、力度都显出非凡的走键技术——当速度与力度结合运用时,同样的清晰。第12.13.16.18号都在最佳演奏之列,尤其第12号,变奏曲的充盈、谐噱曲的鲜活、葬礼进行曲的沉重融于一体,并不机智,甚至稍有迟意,但意念明晰,与此相仿的还有第16号。第17号“暴风雨”第一乐章有一股宽缓而有气度的推力,但太拖了,吉列尔斯的步伐并不均衡,他在思考中渗入了斯拉夫式的大开大合而非德奥的逻辑缜密的推演,因而有些忽快忽慢,慢乐章很是“亦步亦趋”,整个气脉过于迟缓沉重,甚至是“异化”,影响到音乐的自然流畅和情感的自然抒发,若听惯了肯普夫的“虎啸龙吟“,会不习惯吉列尔斯异化的节奏处理。第18号足够精彩,下笔有根基,气韵又有丰盈的一面。

第21“瓦尔德斯坦”和23号“热情”无须说,他贝钢奏中最出色部分,坚实清晰,可谓钢筋铁骨,又具有震动般的轰鸣感觉,这番轰鸣不是自上而下,而恰恰是自下而上,让人联想到土地下的岩石层,是完全吸入大地,和大地溶于一体的感觉,而键盘技巧之美妙还不仅仅在重音力度表达,他弹奏音粒的丰润和音色的丰盈,同样令我称道,对节奏精湛无比的把握、音色之精雕细琢、幅度与气势,均极为出色,可谓徐疾有度、通达顺畅,琴音尤如千锤百炼,而丰富的变化能力可圈可点,我是每听为之击案称道。第19.20号也干净轻灵,优美有加。

晚期几首,“告别”好极了,让人一下子找到了欣赏点,确实又美妙又有味道,第30.31号亦让我心悦诚服(尽管录于生命末期),吉列尔斯演奏的起落合宜、寓意深遂,很好表现出作品的率真纯朴、激情、美妙和时而孤寂的情绪,那番音色清透如冰的晶莹剔透和晚年的豁达、超脱跃然于键盘之上,其结果是将贝多芬的生命质地与音乐语言更加清晰而有声有色地展现在人们面前。

第29“槌子键琴”第一四乐章我满意,它几乎包纳了作品所需要的一切,既有力度幅度,又有精微蛩鸣,力大之处声如钢铁,更加突出了贝多芬的创作本意(为新式大钢琴而作),表现出强劲的动力与宏伟构思,可谓是沉重而又沉着,体现出吉列尔斯在演奏贝多芬时偏“沉”的一面,同时,比性在几个版本中很突出,尤其在轻与重、力与柔、快与慢上表现出来,第三乐章Adagio 呈示部较好地揭示出精神的倦意与疲态,音与音之间的连接自如,间距与尺度的把握一流,左手键的烘托与过度都显出大家气色,使的气运贯通,音断而意不断,不足也有,首先是呈示部的解读虽然准确,但也感觉有些松弛,其次是展开与再现部分有些过于关注于效果,一个明显的征徽是强化对比,突起的强化与弱化、突然的起动与歇息一时让人难与适应,效果上确是不错,只是聆听时需要听者与以更大专注,也与贝多芬赋于这个乐章的精神偏远。


https://***.com/s/15M3GphRcUfAok9PksClDoA?pwd=uxyf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4
发表于 2024-10-17 16:5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汕头
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5
发表于 2024-10-17 19:5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gdyy223 发表于 2024-10-17 12:46
能与老一辈大师比肩的贝钢奏只有吉列尔斯(1916-1985),我一直以为:从贝钢奏诠释发展的眼光看,贡 ...

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6
发表于 2024-10-18 02:4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新西兰
gdyy223 发表于 2024-10-17 12:46
能与老一辈大师比肩的贝钢奏只有吉列尔斯(1916-1985),我一直以为:从贝钢奏诠释发展的眼光看,贡 ...

谢谢兄弟分享,讲解。要花多少时间才能都听完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7
发表于 2024-10-18 10:4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楼主用心了,都是精品资源而且附上详细的文字介绍,下载链接都长期有效赞一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8
 楼主| 发表于 2024-10-19 10:1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本帖最后由 gdyy223 于 2024-10-19 10:28 编辑




(一)找不到布鲁斯·亨格福尔德(1922-1977)的中文资料,只知道是澳大利亚钢琴家,同时也是考古学爱好者,单靠钢琴在六七十年代那个群星璀灿的时代很难出人头地,为多挣一份钱,他兼职考古研究并从事考古教学,也竟能在这一领域著书立说,成为博学多才的考古专家。同时,他的音乐才华最终也被加拿大Vanguard唱片公司赏识,邀请他录制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全集,但这个倒霉的亨格福尔德不幸于1977年死于纽约的一场车祸,没能完成这一宏篇巨制。

亨格福尔德钢琴教育并不差,他少年时期曾跟随20世纪上半叶波兰著名的钢琴大神伊格纳兹·弗里德曼学习,后来又拜在伟大的钢琴教育家西奥多·莱谢蒂茨基门下,1945年经指挥大师奥曼迪推荐,他荣幸进入青年音乐家摇篮——美国朱利亚德音乐学院,在这之后,他有幸结识了钢琴大师梅拉·赫斯并成为其弟子,赫斯给了他不少中肯意见,并推荐他转学于德国著名钢琴教授卡尔·弗雷德贝格,德国钢琴学派严谨的学风对他音乐风格的形成起到一定作用。

可见,他求学之路够“亮眼”,了解钢琴史的cm对上面提到的几位名字应会有所知,如卡尔·弗雷德贝格的大名及辉煌经历奠定了他德国伟大钢琴教育家的尊贵地位,亨格弗德能拜在他门下是很不简单的事。

他录制的这几首贝钢奏,为我们了解亨格福尔德的演奏风格、技术特性、诠释水准提供了真切的第一手资料。

CD1收录了贝多芬第8.14.17.21四首名作,演奏有一定水准,但与国际一流演奏家有差距,第8号“悲怆”仅从第一乐章看有两处暇疵,a、引子与主题处理包括低音重音和弦不理想,大而空,乐句人为痕迹过重,表演生涩。b、快板部分走句的脉落不仅稍欠清晰(如1.45-1.48分这一段),钢琴的条理性与表演层次也不够,说句实话,技术过硬的一线钢琴大家一般不会出现此类暇疵,这样表现,一般都是气运不逮之下的刻意而为之,这两处暇疵都直接影响到演奏的方向感与音乐质地,从而导致题旨不清。这首第8号的难点主要在一、三两个乐章上,特别是第一乐章在速度转换上尤为考验钢琴发音是否清透,演奏是否足够条理,且由于引子部分与后面的主题有一定相似性,所以,转换一定要自如,走句一定要清晰,这个乐章,演奏的质感比量感更重要,方向感比表现欲更重要,亨格福尔德显然未得要领与真髓,当然,技术上的支持力也不够,听起来难免草率,艺术含量也就显出不足�

第14号“月光”第一乐章虽中规中矩但有个性,对意境与氛围的勾勒尚好,尽管第5小节的主题升G长音旋律(0.25分)弹的略轻了些(宜把这条旋律与三连音的分散和弦分离、从而使得和声层次更为丰富),左手和声有时弱不可闻,也倒能吻合月光静洒、平湖荡舟的语境,这个乐章演奏好自然不易,但难度并不很大,难度大的是第三乐章,亨格福尔德技术并不过硬,却又把速度提的飞快,又没有注意用快慢结合的手法为高难度段落“减压”,不露破绽才怪。

演奏难度更大的第17号“暴风雨”让人喜忧参半,第一乐章演奏颇具思考,亨格福尔德注意到三种不同速度的对比与所蕴含的不同语意,他聪明的尽量把速度比拉开,这样乐章的紧缩、紧张、疾动、幻思的味道就出来了,技术运用也正确,特别是慢板部分弹的有味道。而第二乐章则令人挽惜的陷入到“无限慢”的髁臼之中,他以断断续续的残喘般的呼息去表现贝多芬赋予此乐章诗意般的浪漫主义情怀,那种发自灵魂深处的沉思、畅意、歌唱甚至是思想的飞翔就这样在“断点”中被无可救药的一次次露掉了,而要求亨格福尔德去完美表现“气吞万里如虎”的第三乐章有点勉为其难,德国人所特有的管风琴般严整的结构非得具有大手笔与超人的能量调度能力才行,而除了施纳贝尔、肯普夫、巴克豪斯有此功力,很少有人再能达彼等境界,大师级的阿劳与吉列尔斯也未能尽善尽美,说实话,亨格福尔德这一乐章还是不错的,相对恰当正确的速度说明至少理解是准确的。

而快板过快,慢板过慢的毛病在第21号“华尔斯坦”中延续,我一直以为:速度(或说节奏)是贝多芬的生命线,它直接关乎贝多芬作品的生命质地,一般来讲,“正确”的贝多芬首先是速度(节奏)正确,除非具有施纳贝尔那样的鬼斧神功和绝大的结构功力,否则,任何“重新洗牌”都难能成功,在贝钢奏演绎上创新成功的迄今只有俩人,一个施纳贝尔,一个吉列尔斯,他们以各自的天份重新梳理了贝多芬,但他们都没有改变贝多芬的“生命质地”,既使吉列尔斯这样的大师,也绝不敢轻易触碰贝钢奏“约定”的速度模式,而肯普夫和巴克豪斯,更是贝钢奏节奏速率的楷模,他们非常清楚:不是什么都能改变的,贝多芬的“心跳”是历史的定格,它与贝多芬作品的精神同形同构。
亨格福尔德的这版“华尔斯坦”技术上显示出一定功力,但在解读上则趣于简单,演奏着重用华丽的手法勾勒作品的外延特征,但对內蕴的表述则显的苍白,很显然,第一乐章过快的速度“虚掩”了本应有的旭日东升自然景观的画面感,由于开始主部主题过快,副部主题(0.48分)明显的沉不下来,作品的丰富性被打了折扣,本应琳琅满目的绚烂空间被疾促的列车一带而过。
当然得说明,这四首演奏,以第17和这首21令我满意,终乐章有的乐段还是表现出令人信服的沉稳。



(二)如果把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分级,第29-32四首属最高级别,特别是后三首,是贝多芬音乐晚期风格的代表作。

什么是晚期风格?一、精神世界升华,由强烈的尘世情怀与英雄性格开始转向“天人合一”的更高境界,人与自然的联系也更为紧密。二、一切从简,音乐更加对接內心,音乐语言更为简朴率真,而传统固有的外在形式都被置于从属地位,甚至无足轻重。

贝多芬晚期作品都带有上述特征,特别是晚期的钢琴奏鸣曲与弦乐四重奏,音乐结构也更为大胆灵活,一个明显的征徽是:赋格与大型变奏曲做为主要的写作手法被突显出来,特别是赋格,自巴赫之后,贝多芬使之再次复活,并从此一发而不可收,成为后人音乐创作的主要手段之一。

E大调第30号我们看的很清楚,第三乐章是整部作品的写作中心,优美的主题与各具风采的六段变奏真切抒发着贝多芬內心情感,而它天性般的诗意与梦幻气氛又十分吻合作品的赠与性质(赠与时年19岁的安娜·布伦塔诺小姐),但这绝非是说前面两个乐章份量不够,恰恰相反,第一乐章的小奏鸣曲写的大胆而自由,幻想曲的风格直接预示了几十年后舒曼那样的浪漫曲风,乐章的两个主题很明显的以两种速度区别开来,波浪般双音音型的主部主题与副部富于表情的柔板构成相互对应、相互衬托的美妙诗卷,特别是副部主题中快速向下滑落的连续琶音,写的颇有“镜头感”,它与主部双音波浪般稳步推进的十六分音符形成鲜明对映,使的整个乐章熠熠生辉,我甚至挽惜这乐章写的太短,沉醉未及便日没西山。
第三乐章堪为史来最棒的变奏曲之一,主题如萨拉班德样的深沉感人,音乐孤寂但宽广,如心声吟诵于浩水群山,六段变奏均有速度上的变化,因而分辩没有难度,无须再多言。

降A大调第31号似乎是第30号的姊妹篇,第一乐章亲切的语调仿佛是第30号第三乐章的延续与回声,音乐布局也与之类同,重点都放在第三乐章,但音乐的走向则截然相反,与纯朴天真的第一乐章相对的是第三乐章悲切痛楚的柔板引子,虽然后面的三声赋格终以胜利的圣咏告终,但难掩音乐疲惫的倾诉与若断若续的哀泣,我们可以清楚暼见贝多芬晚期作品时常出现的“双重性格”。
第一乐章听起来似乎是现实中的贝多芬在与梦幻中的“自己”对话,音乐就这样弯延曲折的在现实与梦境中穿梭往返,这一乐章精细小巧的结构使得对主题分辩很困难,略提示几句,开声有四小节主题性引子,提示着这个乐章亲切而又华丽的基本格调,0.17分演奏出温文尔雅的主部主题,之后是一长串由上下三十二分音符组成璀璨瑰丽的连接段落,紧接着在第1分钟出现晶莹清脆的副部主题,熟悉了这两个主题,之后的展开与再现部就易如反掌,很明显展开部在2.12分,始于在不同的调上对主题动机予以不同色彩的模仿与展开。
第三乐章值得反复听赏,在这里,“跟上”贝多芬的心动脉络是极为重要的,它是听赏的关键,之所以说关键一部分原因是很不容易“跟上”,我可能是源于骨子里的忧郁本质,尤其能感觉贝多芬每一键盘敲击的弦內与弦外之音,你听听这三分多钟的柔板引子,它就像人声悲切的诉说、心曲种种、抑扬顿挫,有专家认为似如歌剧的咏叹调——在理之言。接下便是非常动人的三声部赋格,之后“咏叹调”再现,而一个新的赋格则以全新的面貌(前一赋格的镜像)统领辉煌的结束。

第32号c小调,无论形态还是内容上都充溢着极其鲜明的对比,你可以把它看作人生大境况一个完整的设问与解决、一个完满的初始与终结,它在现实与精神上都表现着“由此岸到彼岸”的特征,雄健、浑沌与壮丽的第一乐章对应着明朗、宁静、神秘的第二乐章,第一乐章现实的、激烈的、戏剧性的表达过后,是一个升华的、远离凡尘的、飘飘欲仙的第二乐章,灵魂恍若飘入无垠星空,凡尘世界瞬间就变的无足轻重,而精神在星辰的永恒运行中感受着脱逸肉体的浮沉与恒升。

第一乐章带有贝多芬晚期作品在曲式上自由而不拘一格的特点,这个奏鸣曲式,以赋格性的展开部和只再现第二主题的再现部为特点,它由减七和弦引发出巨大的带有钟鸣般声响的序奏开始,如同一扇巨大的门,缓慢而沉重地打开了通往悲壮的人生之路,序奏也有着较明显的对比,而并没有一味的激烈下去,似乎在一步步聚积力量,第一主题首先在1.33分呈示,粗壮而笨拙,瞬间如洪流滚滚而来,这个激烈抖擞的第一主题在呈示与展开部具有无可争辩的主导地位,第二主题出现在2.31分,带来一缕清色,旋即淹没在主部的洪流中,3.16分进入展开部,围绕第一主题作赋格发展,6.22分随着第二主题的展开迎来再现部,其实没有忠实的“再现”,第二主题在这里是在展开,目的明确,既预示着精神的升华,也为第二乐章铺垫。

第二乐章由主题与变奏构成,音乐由c小调转入C大调(这个调性按排的深远用意令人谓叹!),主题非常朴实,带有真诚的抒情语调,仿佛世界突然就静下来,一切纷繁与争斗全部消逝,只余下深沉而又松弛的思想,五段变奏一个比一个精微致细,却又妙不可言,你能理清结构,但难以描绘精神,第一变奏在2.43分,整个这一段都朴实无华,演奏却需极精细小心,需要小心应付的是左手键的伴奏,看似简单,实际并不好处理,第二变奏在4.45分,主要是音将音符与节奏分解细化,音乐变的精致,第三变奏出现在6.20分,骤然提速,分解与增韵同步进行,音乐华丽而多姿;第四变奏最具魅力,也最能表现贝多芬精神深邃的一面,出现在8.17分,左手低音域的震音与右手华丽飘渺美妙音带交相映射,同时,左手的浑沌暗淡与右手的闪烁清丽形成对比,第五变奏在11.12分由主题的回归开启,主题似乎依依不舍向四周浸润,并进一步演绎深化后,如消失在浩瀚的星空中。

亨格福尔德这张唱片可以渐入佳境概括,对音乐的整体布局较之前一张CD显的合理些,音色与音粒的把控也表现出较老到的功力,整体演奏到是有几分驾轻就熟,特别是第32号。

但他的“困惑”仍在速度上,慢板过慢、快板过快节奏所带来直观的问题是某些乐段音乐语法听起来略嫌紊乱(如第30号第三乐章的主题与第一、三变奏),因为速度而导致某些乐段“变形”明显是败笔,我不大相信亨格福尔德不理解谱面上正确的速度标识,问题的关键在于他太想“求变”,但贝多芬的钢琴音乐与其他作曲家作品明显的不同是:若在速度上过于“求变”容易失去心智,从而使正常的音乐语汇受到煎熬,要知道、真正的“变”是在视野的开拓与深度的求索,而绝非在音乐的速率上做文章,肯普夫两套《贝钢奏全集》始终章握“快板不快、慢板不慢”的原则,这与施纳贝尔、巴克豪斯基本一致,但三位大师的演奏在个性风格、演绎与效果则迥然不同。


https://***.com/s/1iCkRHAQHw6svfEzYkVPcNg?pwd=72gc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9
发表于 2024-10-19 10:3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美国

感谢楼主专业的讲解,感谢分享精品资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0
发表于 2024-10-19 12:3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
gdyy223 发表于 2024-10-19 10:15
(一)找不到布鲁斯·亨格福尔德(1922-1977)的中文资料,只知道是澳大利亚钢琴家,同时也是考古学 ...

"非名家“的这套最好,初听耳目一新

通过百度网盘分享的文件:x 古德钢琴
链接:https://***.com/s/1a82RUJaZ6iHxpyVHz-wP3g?pwd=g7n9
提取码:g7n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4-11-25 22:15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