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jimguo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古典音乐精选有很多,但听上去风格多彩不一

[复制链接]
2261
 楼主| 发表于 2023-4-24 13:0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新关注……



意大利近现代交响乐指挥家
Bruno Maderna - 马代尔纳 1920-1973





Bruno Maderna 马代尔纳是意大利作曲家,指挥家。1920年出生于意大利威尼斯。
马代尔纳主要指挥近现代交响乐。他的艺术活动与法国指挥家布列兹十分接近,1950年代也建立了近现代电子音乐实验室。1960年代与布列兹同为达姆施塔特新音乐作品的两位主要指挥。
他和也是作曲家的布列兹类似,马代尔纳在作曲方面的创作有较强的现代主义特征,有时会使用一些电子音乐、磁带等的手段,但也有一定程度上的抒情性,代表作包括歌剧《许佩里翁》《萨蒂利孔》、多部协奏曲(尤其是三首双簧管协奏曲)等。
马代尔纳在先锋派作曲家中声望很高, 也指挥过不少现代作品。他逝世后,不少作曲家都为他写了纪念作品,其中包括布列兹的名作《纪念布鲁诺·马代尔纳的仪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62
 楼主| 发表于 2023-4-24 13:1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最新关注……



超级爵士钢琴大师
Oscar Peterson - 奥斯卡.彼得森 1925-2007





奥斯卡.彼得森曾经为爵士乐做出了巨大贡献。
从1949年经由制作人诺曼.格兰兹发掘,奥斯卡.彼得森开始活跃于美国爵士乐界。而后,彼得森以三重奏组的形式驰名爵士乐坛40年之久,演出的场次和录制的唱片数量都是惊人的。期间换过多个搭档,但是最著名的莫过于贝司手雷.布朗,和鼓手艾德.西格潘。奥斯卡创作的乐曲更是数不胜数。奥斯卡彼得森三重奏组在1990年录制的专辑《Blue Note》获得三项格莱美奖。

对于大多数爵士乐爱好者来说,彼得森是以令人眼花缭乱的钢琴技巧著称。
奥斯卡上中学时遇到了古典音乐钢琴家,匈牙利人保尔.德.马奇。马奇教给他高超的快速指法,并寓言奥斯卡会给世界音乐做出特有的贡献。爵士评论家们也普遍认为听奥斯卡.彼得森的乐曲,无时无刻不感到他那绚烂的钢琴技巧,但他的音乐却令人感到有些“冷”,缺少些温暖的人情味。可是,如果你现在听一听Telarc唱片公司最近出品的一张叫做《奥斯卡的歌谣》的唱片,你就会立刻改变这种看法。这张CD从7张彼得森最著名的专辑中择取了8首最具浪漫和抒情风格的乐曲,每首乐曲都曾以细腻、质朴的感情色彩令无数听众迷醉。这张唱片中的乐曲证明了彼得森创作和演绎爵士乐的超凡能力。许多摇摆时代的爵士巨匠在谈起演奏爵士乐时都会说了解歌词是演奏好音乐的秘诀。
奥斯卡.彼得森是一位即兴能力非常强的钢琴家,无论合作的乐手是谁,他都能以钢琴提供和弦与节奏的完美支撑。甚至在交叉应答的即兴段落中间,他都会适时给予另外两位乐手足够的发挥空间,让组合声部彼此的潜能得到最大的展现。尤其是遇到雷.布朗和艾德.西格潘这样势均力敌的搭档,场面当真是火花四溅,从头到尾没有冷场。

2007年,奥斯卡.彼得森因肾功能衰竭在他位于加拿大米西索加市的家世,享年82岁。
米西索加市市长黑兹尔.麦考莲发布声明说:“在过去的几个月里,这位钢琴家的健康状况每况愈下,直至因肾功能衰竭去世。”提及彼得森的名字,麦考莲亲切地将他称为“我的密友”。
法国总统萨科齐为彼得森的辞世发表声明说:“爵士乐界的一盏明灯熄灭了。”并称他用明亮的乐音让法国舞台生辉,法国人民会永远崇敬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63
 楼主| 发表于 2023-4-25 19:2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本帖最后由 jimguo 于 2023-4-25 20:23 编辑

天气冷,可以听一点重金属之类的振奋精神。有个交响金乐队叫维瓦尔第金属计划,是个从古典音乐过度到重金属风格的桥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64
发表于 2023-4-25 19:5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我看坛子正在讨论全景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65
 楼主| 发表于 2023-4-25 20:2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本帖最后由 jimguo 于 2023-4-25 22:14 编辑
jiangyb 发表于 2023-4-25 19:52
我看坛子正在讨论全景声

音箱区只有一个帖子,以前发过但反响了了。一般的环绕声播放器都是av功放烂渣声第四等一千块一屋子那种,再傻的人也能听出很差。播好环绕声古典得用上万的好的环绕声播放器才行,最少能播好高码蓝光声轨。并非没有,只是一般跟风用户看不懂,因为某宝上最好的日本二嫂sacd机都是万年死扛双声道,碟片后半部分的多声道环绕声在欧美肯定有设备。因为有人到了意大利音响展跟展台一提阿夸歌剧院系列,意大利人说这种低端设备这里的人都不碰。
说明国人网民除了跟风软文硬文喷文之外,再开放也不会自己看世界。很多连思维模式都是抄来。抄前人n代网络时代之下翻了n遍的,然后用的概念和名词以及用法也全都是抄的。个别自称老货的中年人连抄都不会,表现为生来就和社会脱节只会摸爬滚打硬和常识对着干在泥坑里慢慢积累试错都难。这样的井蛙理解程度眼睛里看谁都是他们自己的程度高不了。
欧美的情况应该是专业录音和回放体系设备研发兴趣群体才是高端玩家,然后带动接近的二级高端群体市场。几百年豪门有稳定性可以持续支持产业连续发展。不大可能是一群业余电路爱好者带动小白扫盲那种经常断代从零起步的黄泛区市场模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66
发表于 2023-4-25 20:3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

请问这张专辑有链接吗?  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67
 楼主| 发表于 2023-4-25 20:3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本帖最后由 jimguo 于 2023-4-25 23:43 编辑
michael_zq_wu 发表于 2023-4-25 20:37
请问这张专辑有链接吗?  谢谢~
有,搜 rutracker.ne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68
 楼主| 发表于 2023-4-29 21:1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最新关注……




【Verve传世爵士名盘】典藏盒
Verve Collector's Edition (30cd)





这是个好的课题。没有别人费劲做好的现成包子原盘文件,但是有标题有目录可搜,可以按图索骥自己搜索自己下载整理出来。


很多更好的目标都不是事先知晓的,这才叫更好。因为只要是事先知道的那肯定早都有了,那些不知道的才是自己以前没有的。但这个角度,很多时候都是搜索观察相关信息带出来的,比如前面的近现代指挥家马代尔纳,和那个爵士名家。当然也不是直接就能有结果,都是经过大量观察翻找才看到的极少数结果。需要知道,个人独立观察的效果,是基本立足点这样才能不断迭代上网能力和水平。知道这样的思想定位,等价于个人立足于不甘心当小婴儿直接吃奶的早期认知才行。因为越是喜欢直接得到结果就等于越初哥、越初哥就越幼稚,这样缺乏锻炼的话,以后会有超级多的大坑在等着。在这里也能体现基础能力的间接覆盖超越效果。如果就事论事的话,只能抄袭别人还要加上理解力基础,否则抄都不会抄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69
发表于 2023-4-30 22:4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jimguo 发表于 2022-4-15 23:02
海顿2032系列 - Haydn 2032(01-11)
http://www.erji.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233643&page=1& ...

多谢 J大 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70
 楼主| 发表于 2023-5-1 02:0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Blog.

古典大牌对唱片调音的处理方式。
如何向下兼容器材等级,是关乎唱片市场销量的课题。

- 案例:

以前用老旗舰大耳听感角度衡量下,在调音上相对最丝滑圆润的DG & Decca Philips - Prestige Collection 音乐王国系列,和被认为是顺滑清晰的 DG & Decca - Virtuoso Series 演奏家系列。
以前听到的音乐王国系列Prestige的丝滑圆润,显得是细节相对被牺牲而得到更加圆润的效果。而顺滑清晰效果的演奏家系列Virtuoso,相对细节要多一些,那实际效果必然牺牲一些圆润。这是在老旗舰大耳上的听感效果。

现在用准旗舰大耳对比了一下,发现在旗舰大耳上的听感效果正相反。现在听到的演奏家系列,显得既有细节又圆润;反而音乐王国系列,高频比较缺乏细节,同时显得细节都是有些凝聚的。就好像把原来的毛发修成了粗一些尖端的尼龙毛。旗舰上听到的效果,就没有以前老旗舰那种纯粹享受感的的圆润,全都带有很多细节。这是在准旗舰大耳上的听感效果。

- 问题点:

所以,现在用更高分辨率解析的耳机就能把以前的问题分清楚了。

第一,为了压盘而用原始录音素材母版在调音台上,做压盘母带制作调音方面的调音定位,肯定考虑了两种市场客户的器材水平。肯定用了两种等级的器材做调音监听对比。
第二,为了兼容两种器材领域区间,做了两个百张cd包子。这样的精致定位的调音效果,使两个群体都有自己的选择定位。但选一种可以,两种都选也行。老旗舰大耳机想再听一些细节,就要把演奏家也买到手去听。
但以前那个时代高端器材用户有多少,能否分辨音乐王国系列不适合高端器材的判别,是否能听出来是个问题。欧美工业时代都数百至少上百年了,二三代家族最少不用买房的人很多。所以古典音乐高端器材用户也是一个比较大的群体。所以相对来说,低端器材铁粉用户一般反而倾向于买两个大包子,而高端器材用户反而不必低就。这就是市场规律,也是能听出来的。

然后,又对比了著名的飞利浦小双张。细节上比演奏家系列还要细,也就是最显著的高频细节更细,显得更松。比如从狐狸毛升级为兔毛那种效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71
 楼主| 发表于 2023-5-1 02:3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本帖最后由 jimguo 于 2023-5-1 02:45 编辑

- 引出的问题:

大牌录音单位在问题的判断上有很多经验。其实就那些高端设备,这点事应该全都是在录音师基本技能之内的。所以,关键是市场定位在哪里,需要市场部门依照传统用户群特征、同业竞争关系、是否需要几个区间都兼容等要素提出市场定位。并进一步由录音师划定对用户器材等级定位的技术标准,然后就可以展开制定出后期调音台上对压盘调音设计上的技术细则制定。

不过再如何划分,客观上也存在基本和录音素材持平的极高端用户,一般高端用户,普通中级用户。一般高端用户相当于旗舰大耳机用户,中级用户是老旗舰用户。但一般品牌不会释放素材等级录音的,一旦别人拿去用了会比较麻烦。当然开盘带古典录音现在还有少量新出的曲目。

那么回到通常情况下,对高端用户如何体现细节平衡。听出来的效果是,为了高频细节的保持,同时一定电平保证声压正常的话,细节多多少少会有些凝聚性。比如和原始录音素材对比肯定有变粗的调整,不然也会像在老旗舰大耳机上那样因为器材不适合太高解析,而音效出现奇怪的效果。
而在老旗舰大耳机上听到的效果,是高频细节变得更粗。但不对比新旗舰听不出来,只是觉得圆润了。这就是有什么分辨率就有什么后期调谐标准。
- 综合前面的例子和分析可以得出:在不同分辨率器材之下,都有自己的特定效果标准。并且不和其它等级的效果兼容。

- 分辨率调整问题

那么,对压盘后期的调音台后期制作效果定位的问题,就到了如何调整分辨率这一条上。也就是如何把原始录音母版的分辨率有定义的变粗的细节精度调整问题。

名词,电平是录音未释放时候的声压程度定义指标,只是个数值存在在录音介质上。等到播放的时候播放器对介质上的录音解码拾取和出来,声压大小也就被同时释放出来,在音量大小不动情况下听到的声音大小会依电平定义大小有音量差别。所以,后期调音时,对各个频率的声压对比进行平衡处理,保持原始录音角度的真实效果很重要。

对细节改编的后期处理,现在听出来有两种。都是要保持一定细节,同时去兼容器材等级。
1. 比如,飞利浦小双张Philips Dou细节保持的更好,这样显得整体频响都往高频去靠,才可能保持高频细节丢失的少。所以为什么飞利浦的唱片,不管古典还是流行都普遍显得风格透明偏高频。
2. 而百张系列里,相对分辨率稍好的Virtuoso Series 演奏家系列,细节上尽管比飞利浦的稍微粗一点,但俩个系列都不会显得整体偏高频。令人感觉高中低频率很平衡,在有些人眼里显得这样更专业。没用过新旗舰的用户觉得飞利浦的调音匪夷所思,是不是想飞利浦的器材和灯泡一样都是大路货呢。所以,两个百张系列也是一种市场定位,定位上倾斜于一般用户,可以赢取最大化的市场销量。前提是这些用户本来就没有太高端的器材,用不着飞利浦那种调音定位。
因为高频一旦被强行压下来实现全频率平衡,那么高频细节必损。鱼和熊掌选择问题。所以飞利浦唱片只能不考虑非高端器材用户听感,而只忠实于高端器材用户。
3. 到这个时候才能理解飞利浦唱片的高度在哪里。完全不像飞利浦电器那样低端,反而是高高在上的存在,即便在cd这个等级。
4. 也由此可见,即便是cd等级,如果做到了因地制宜最好的话效果也是相当高于一般cd的。这在高端唱片里比较都这样的话,那就能知道更加一般的cd都是什么东西了吧,粗的基本都快变成窝头了。调音师肯定认为反证这些用户也听不出来。

- 也对比过新出的一些24bit的古典唱片。

各个品牌的用户群面向不同,所以调音政策参差不齐,细节效果五花八门,比cd时代各色录音师手底下出来的还要乱。有些古典录音高频被调的十分刺激和粗,尼龙刷刷耳的效果。也不知道要用什么器材来听才是他们要的定位。
甚至有些很可能是录音师自己的品味选择。比如一些国产录音师,在没有德国老虎鱼那类工作室指导下的时代,都很喜欢十分业余的观众席音乐厅的混响多一些,这样的效果就是业余低级的品味。到了最近这些年,知道了德国老虎鱼的厉害,自己也学会和听到了什么才叫高级声和高品味,那么一些很赚钱歌星的录音因为有觉成本支持就好了很多。

所以,对从1990年代在音响器材领域开始出现声压较大刺激的cd声为代表的所谓现代声器材和唱片,都要有足够批判目光的审视和知晓。本质上都是为了卖东西,想更大覆盖低端用户而牺牲高端用户的玩法。那么现在好听一些的古典录音只有在最高端的监听唱片里,纯正古典的录音还算完美一些。当然也有大量鱼龙混杂的所谓标题党试音碟,里面也有偏刺激声的录音,偏凝聚水洗杀掉细节流行声的试音碟和录音品牌。但有了旗舰大耳机,对这种唱片和器材都是能对比听出来的。
当然,前提是关注到了问题,并且去对这些问题角度去听和对比才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72
 楼主| 发表于 2023-5-2 15:5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本帖最后由 jimguo 于 2023-5-2 16:06 编辑

Blog.

新的Decca雄辩系列,音质相当可以:
http://www2.erji.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276085&page=2

Albert Ferber - Debussy- The Complete Works for Piano.rar
/s/1kTsUIxD


从搜索其中的一些少见的音乐家介绍,可以看到以前没联想搜索到的内容。
比如搜索瑞士钢琴家 Albert Ferber,看到了一个他的老师季雪金的介绍。
http://huiheliuxue.com/hot/10_316.html

里面有很多教学方法,对理解高端演奏有很大帮助。能分辨一些一般音乐家对音乐和演奏不当理解层次的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73
 楼主| 发表于 2023-5-3 14:4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Blog.


四大维也纳指挥家


以贝多芬第五、第六交响曲的比较,看各自特征:

1. Bruno Walter - 布鲁诺.沃尔特 (1876-1962)。戏剧画面色彩感很强,变化多端,好像I-Max电影画面一样。感觉是富特歌剧院风格派所望尘莫及的场景画面效果。
2. Erich Kleiber - 埃里希-克莱伯 (1890-1956)。正统感很强,生动激情的均衡。纯粹音乐厅交响乐效果。(小克爸爸,老克)
3. Josef Alois Krips - 克里普斯 (1902-1974)。纯粹的维也纳式的优雅。(最近才偶然接触到的优秀指挥家。)
4. Erich Leinsdorf - 莱恩斯朵夫 (1912-1993)。带有力度感的维也纳优雅均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74
发表于 2023-5-7 16:5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黑龙江哈尔滨

您说的这个标题的我恰好有一套,但不知道是不是和您说的一样的,都是WAV整轨的,您看一下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duGS3sVSV_vb6Pl-hXNv2g
提取码:u1gi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75
发表于 2023-5-7 19:1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luckystar512 发表于 2023-5-7 16:54
您说的这个标题的我恰好有一套,但不知道是不是和您说的一样的,都是WAV整轨的,您看一下
链接:https:/ ...

【1092】Verve传世爵士名盘30CD典藏盒 Verve Collector's Edition WAV+CUE 【沙洲海洋整理】_沙洲海洋_社区_115生活,一生相伴
看看这里有个介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76
发表于 2023-5-7 22:3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黑龙江
刚清理硬盘的时候发现下了2套DG的老版87CD贝多芬全集,想删掉一套的时候发现这2套封面和碟片不太一样的,这套是也分产地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77
 楼主| 发表于 2023-5-9 13:0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本帖最后由 jimguo 于 2023-5-10 20:23 编辑


很多更好的目标都不是事先知晓的,从这种途径才能发现更好的。因为只要是事先知道的那肯定早都有了,那些不知道的才是自己以前没有的。但这个角度,很多时候都是搜索观察相关信息带出来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78
 楼主| 发表于 2023-5-9 14:5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文艺复兴时代……




牧歌 Madrigal




牧歌 Madrigal,多声部歌曲。通常无伴奏。源自文艺复兴时代十三世纪末意大利贵族。歌词多为世俗性的内容,如爱情、讽刺、寓言。牧歌是世俗音乐,具有非宗教属性。关于这一点,最明显的表现在于其歌词是方言而不是拉丁语。牧歌的产生源于一场更广泛的运动。在这场运动中,人们证明了意大利语是适合写作诗歌的语言;这一观点在14世纪彼特拉克、薄伽丘和但丁的作品中得到充分的体现。与以帕莱斯特里那作品为代表的文艺复兴时期平缓的复调音乐相比较,牧歌通过音乐结构和技术的突然转折来反映诗歌文本的飘逸变幻,对当时很多人来说都非常具有震撼感。
“牧歌”一词最初指的是一种诗歌形式,它每一句的长度不固定。作曲家从这种诗歌形式中获得灵感,把它应用在音乐中,并通过音乐结构快速变化放大了这种特点。
牧歌强调每一瞬间的情感表达强度,从而会使整段音乐听起来像一串分隔段落的串联,只有依靠作曲家高超的技巧才能找到其中诗意般的联系,将这些独立瞬间串在一起。
以前的音乐是在长而重叠的线条中流淌;而牧歌这种新的音乐,更加关注垂直方向上的音乐效果。以往人们高度重视音乐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新的牧歌正好相反,旨在突出人类情绪反复无常和灵活变化,这一点突出体现在牧歌中具有的戏剧性的对比结构、和声与节奏。

三大牧歌作曲家:
- 帕莱斯特里纳 Giovanni alestrina (1525-1594),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作曲家,教会音乐之父。代表作,104首弥撒曲(包括《马塞勒斯教皇弥撒》),300余首经文歌,大量牧歌。
- 杰苏阿尔多 Carlo Gesualdo (1561年3月8日-1613年9月8日),韦诺萨亲王、孔扎 Conza 伯爵。意大利文艺复兴晚期杰出的作曲家、鲁特琴演奏家。杰苏阿尔多的牧歌多为爱情与背叛、渴望与绝望、快乐与死亡的题材,充满强烈的戏剧冲突。为了表现这种强烈甚至疯狂的感情,杰苏阿尔多在谱曲时,完全摒弃了传统的手法,旋律中经常出现怪异的半音,音区突然转换,节奏自由,和声进行中经常突然出现不协和音和远关系转调。
但是,杰苏阿尔多的这种创作手法和风格在两百多年后的瓦格纳的歌剧中出现了,尤其是经瓦格纳发展而形成的半音阶和声成为和声发展史上的里程碑。而斯特拉文斯基更是杰苏阿尔多的推崇者,尤其青睐于他的圣歌。在斯特拉文斯基的宗教音乐甚至交响乐创作中,也能听到杰苏阿尔多的影响。
自斯特拉文斯基推崇杰苏阿尔多的作品后,欧洲的一些唱片公司陆续出版了杰苏阿尔多的作品选集和全集,国王歌手合唱团等著名团体也将他的牧歌列入演唱曲目,甚至在“青春北京-2011北京青年艺术节”合唱专场公益演出的曲目中也出现了杰苏阿尔多的牧歌《Io pur respire》。
- 蒙特威尔第 Claudio Monteverdi (1567-1643)。意大利杰出的歌剧作曲家。蒙特威尔第跨坐在文艺复兴与巴洛克时代交替门槛上,是前期巴罗克乐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二十岁时完成了他的处女作《五声部牧歌》,由此一举成名。他的音乐以一种新的力量和具有某些真实性的丰富内容表现了人类的情感,被认为是“新音的创造者”。
蒙特威尔第是牧歌的集大成者,其贡献集中体现在牧歌对音乐语言拓展上,这在他的几部牧歌集中得到了充分而清晰的展现。音乐史上第一位能在今日国际乐坛享有令誉的作曲家,当属蒙特威尔第。他是意大利作曲家,对歌剧、和声学、交响乐的发展都有深远影响。他的歌剧被认为是历史上的第一批歌剧。

- 最著名的牧歌,蒙特威尔第: “圣母晚祷 Monteverdi: Vespro Della Beata Vergine”。乐曲一开始,小号奏出好像国王驾到的欢快旋律,之后是好像唱经颂歌那样的合唱。给人带来振奋阳光的情绪。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bN411Z7tX?p=2&vd_source=53eb0977b9823a04cb6cfaf5fad53c20


16世纪见证了四大音乐现象:
复调学派达到了顶峰,器乐传统建立,第一部歌剧诞生,音乐开始首次印刷。当时对大多数人来说,根本没有机会看到和阅读音乐;音乐家们现在第一次可以站在乐谱旁唱歌或演奏。之后的发展是如此迅速。
现在很难想象基督教会在这个时候的核心重要性。文艺复兴时期的人们以如此壮丽和自信的姿态建造的建筑象征着“重生”的时代,当时的音乐充斥着欧洲大教堂。意大利的帕莱斯特里纳、荷兰的拉索斯和英国的伯德继续着若斯坎离开的地方,创作出了复杂而富于表现力的作品,这些作品将复调写作艺术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并展示了人类以辉煌和激情表达自己信仰的能力,这是前个世纪所没有的。

1600 - 1750,人类之音(三)- 凤凰网
https://ishare.ifeng.com/c/s/v002pwCNntcgRSwC--ujQlHm3ddvZyBkzlNbrQXTLM2smbrw__
这一次
但愿我们能明白
什么是古典音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79
 楼主| 发表于 2023-5-18 07:2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德国爱乐是袭承奥地利金色大厅、维也纳爱乐乐团等都是团员合作办事业的习惯,也是团员合伙制的。
卡拉扬不是某地方八竿子不着调下凡到村里的唯一领导那种潜意识某地方模式,而是德国爱乐当时乐团选出来作为战后发家致富时代大众代言人的。因为从同期录音上看,同时代很多大指挥家卡尔伯姆等一位也没落下,真大师只是不被做为挂名代言人。而是抓来大婶现身说法去面对广大吃瓜水平的新顾客群体,促进这些人作为入门忠粉交钱罢了。当时在战后50年代是对德国交响乐坛的战后整肃时代。随着以后问题逐渐搞清楚以后,才重新开始继续演出。但这个时代一片废墟要吃没吃要喝没喝,就好像82年到92年那个时代穷困潦倒,一切都是从潜意识里解决饥饿的角度出发去看待一切的。但欧洲人还是有发达社会的印象,也知道如何快速发家。所以找了个大众形象代言人来做广告牌。但大婶自己没这个觉悟自己还当真了,趾高气扬像个小胡子训练队列一样,用很差的理解力去编排乐队玩作秀。大家为了银子也就捏鼻子认了,好的指挥家多了,参与大婶的排练演出权当上个厕所忍忍就过去了。小泽征尔出于战败国自小心态也蹭过粉和大婶玩过视频对谈,但很多纯大师谁搭理过大婶,没见过。
柏林爱乐和维也纳爱乐,水准都有高度最基本都是教授等级,而不是那种杂耍琴童玩乐器的。他们也经常和大指挥家合作,因此都自喊道阿巴多对指挥艺术的深度广度和细节都有过人的理解力,所以大家接受他的排练等于是一种进修和进步的机会。相当于是一种大师班的研究过程。因此不存在什么这个主那个主的营养不良心态才能想出来的角度。

所以柏林爱乐和阿巴多合作包子的小册子介绍,中文部分一看就被塞了私货。这部分文字信息的定位描摹风格一看就是个卖书的华人童生小编,对欧洲都是基于自己潜意识习惯基础去假想。嘴上在说柏林爱乐实际上是在透视自己个人不切实际的梦想。德国爱乐是那样的吗,有手有脚有大脑为什么不去独立探讨搜两三下。所以这个事,只要不是源头信息那就谁说的都不算,都算一种问题提醒。个人如果想建立独立精神,那么就从独立行为独立思维开始,遇到任何事搜索一些信息源头做做独立验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80
 楼主| 发表于 2023-5-19 14:1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古典美声包子:12532 Ivar Andresen :
http://www.erji.net/forum.php?mo ... &extra=page%3D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4-11-24 10:50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