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garyvictor 于 2018-9-6 17:15 编辑
概率VS心理VS体力
这次和之前的比赛里,都会有烧友确定的告诉我,USB线是有区别的,我和他讲这类比赛我总是准备着,但是似乎报名人数也总不够,就只好先用简单点儿的信号线和电源线做个测试。但是到了比赛当中,这位烧友很遗憾的没有能够进入决赛。我很相信他在自己家里也许确实是发现了一些区别的。
同样很多发烧友喜欢自己在家折腾线材和音源,总有这么些时候,换个线或者换个音源觉得哪儿哪儿都不对,和论坛的朋友们一聊就觉得大家似乎都有相类似的经历,自己再去听,也能发现区别。可为什么每次一上比赛就全都不对劲了呢?
首先聊聊体力问题。为什么是6个曲子,为什么不是8个?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在音乐会直接睡着的情况,鬼鬼很惭愧的承认一下,我是真睡过,还睡的Bach的曲子,到今天为止,Bach某些曲子都是我的催眠曲。后来和圈儿内著名的音乐家聊这个事情,人家说你那么听,不睡都奇怪了,你这样很容易疲劳,如果一直跟着旋律走,那么旋律最后一分为二而分为四四分为八你这么一直跟下去不累死你才奇怪——听Bach,要首先听结构。不要过分关注旋律,此言一出,Bach似乎也不怎么催眠了。
同样,我们在仔细听的过程当中,类似的听疲劳是不可避免的,我们怎么判断不同呢?那必然是通过细节啊,对细节这么关注,如果不疲劳,这才叫奇怪。我见过个别烧友,越听声音越大,我在裁判席都可以听到他的音乐细节了,这是听觉疲劳的一种,另外一些烧友开始切换的时候觉得“哇区别好大”,到后来发现,怎么越来越没感觉?这也是听觉疲劳。我们一共6组曲目,每一组90秒,实际比赛的时候因为时间控制,可能还要久一点,这一下下来可是540秒,进了决赛又是540秒,如果有类似这次的加赛,还有540秒,叠加起来差不多30分钟了,对于音乐会来说一个中型协奏曲的时间都够。我们又能有多久完全集中呢?如果我多加一个项目,那就意味着90-270秒的参赛时间,两个的话就是180-540秒哦,这个时间可不短。平时比赛中间还有几十秒休息,今年的初赛,可是完全没有休息曲目直接切换的哦,这样的体力消耗也是非常高的呢。
我们通过器材来欣赏音乐,好的器材能够更好的表达音乐,我们热爱器材,也更加关注音乐本身,6个流派都是大家平时或多或少听过或者听到的,比如流行组上次比赛和这次比赛都用了抖音的一些流行曲子——就算你平时不看抖音,逛商场的时候也偶尔可以听到。除开流行组,我们还有古典、民乐、摇滚、ACG等等组别。实际上,考的更是对于音乐的了解——某些区别机器可以测得,某些区别机器难以测得,但就音乐的了解方面,机器无法测得。这也是我们要6个不同音乐组别的原因,在这里借用我的前辈,塞区前任版主UU的一句话——音乐没有好坏,烧友不分贵贱。
鬼鬼数学一直不太好,概率的问题楼上很多烧友已经各抒己见,我就不班门弄斧了;下面一点想和大家探讨一下心理的问题。对大多数有信心来参加我们比赛的发烧友来说,其实都觉得自己在家能够听得出怎么一到比赛就不行了呢?其实这和体育比赛有点类似。熟悉的都知道鬼鬼最近在射箭,平时训练成绩50米80靶纸675+,高一点680-690都有,一到赛场就不对劲了,总是跨不过650-660这个坎儿。按理来说我的器材都一样场地也一样,怎么会有这么多差别呢?为什么训练就稳稳的打10比赛就只能最多保证9+呢?
回到我们的比赛来看,今年的比赛,初赛真的是难到吓人,初赛音源组虽说只有160kbps和无损的对比,可一进门大家都严肃起来了——那么大一个屋子,一个前台围满了人,大家都安安静静的,进场就知道,这不是我们家温暖的沙发,不可以躺着听不可以自己随便暂停,不可以一边聊天一边来搞。这就是传说中的比赛氛围啊。
然后一部分同学就把自己吓得够呛,越来越觉得不对,越听越觉得听不出——加上这一点和疲劳属性的debuff之后,再来讨论概率问题,似乎答对的概率会下降,可为什么要这么做呢?答案有以下几点:
1.比赛是为了什么呢?如果没人打乒乓球,我做个乒乓球比赛,给自己发奖就好。如果办比赛,每个人都有奖项,那么区分度在哪里呢?
2.对广州地区的发烧友来说,普通意义上的金耳朵已经没办法阻止他们了。如果大家查阅一下前几年的结果,会发现至少5个金耳朵都是经过了极其变态而严苛的测试的。包括但不限于电源线信号线320MP3WAV一起上,包括但不限于各种心理因素叠加干扰,包括但不限于无损格式(24-192wav VS DSD128)。而且从其他盲听比赛的结果来看,也是广东这里的烧友水平最高。
3.既然是比赛就少不了对抗,有对抗的项目自然更少不了心理压力和竞争,我们热爱声音,也热爱音乐,通过这样一个活动能够激发大家的讨论热情,让大家在比赛中或者比赛以外交到朋友,就是挺好的事情。
以上拉拉杂杂写了很多,希望可以解答到大家的一部分疑问,当然,究竟盲听大赛怎么样,也欢迎大家来体验——耳朵收货,一听便知。
PS
如果你手头刚好有一个多端口输出的音源和一个多端口输入的放大器,不妨试试看我们的线材AB测试看看。我自己在家就经常这么玩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