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422|回复: 3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搬运工]对HI-FI的再思考-音箱耳机的本质是还原而不是美化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1-8-6 08:2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马来西亚
作为一个热爱音乐的听众,同时也是音乐制作人、录音混音师,有感于所谓的hi-fi界、发烧界长年累月充斥着各种谣传谬论,看到萌新小白被各种不负责任的错误观念所误导,所以写下这个系列连载长篇文章,希望能尽量拨乱反正、去伪存真,让热爱音乐的朋友少走弯路。只欢迎比较理性客观、愿意讲道理的人来讨论,至于那些不讲道理的、感觉自己利益受到了威胁来找茬的,我没太大兴趣跟你们争论,也没抱希望你们能改变。如果有朋友觉得文章对您有所帮助或启发,也欢迎留言支持。有什么疑问也可以留下,我会挑合适的或者力所能及的来帮您解答。

音箱耳机的本质是还原而不是“美化”(1)
文:刘陆伟(音乐制作人、唱作人、录音混音师、吉他手、释魂乐队主创)
事先声明,本文不是学术论文,所以较少使用专业术语,尽量用大家易于理解的词语。本文所说的音箱指的是重放音乐、影视剧等用的音箱,俗称高保真音箱——Hi-Fidelity,简称Hi-Fi,国外也有另一个词来描述这类设备:FRFR(Full-Range,Flat-Response),即频响范围足够宽、频响足够平直的音箱。本文所说的音箱不包括电吉他音箱之类的某类乐器专用音箱,那属于用途完全不同的另一类音箱,关于电吉他音箱我有专门的文章论述。另外本文所讲的关于音箱的道理,大部分对于耳机也同样适用,例外的部分后面会讲到。
音箱耳机作为声音重放设备,一开始本来没有“民用”和“监听”的区别,只有“指标更好(更贵)”和“指标较差(便宜)”的区别。同样级别的音箱耳机,如果非要分出哪个是“民用”的,哪个是“监听”的,那也不应该是主要通过声音来选择,而是应该根据应用场景,在其他附加功能方面去选择。说到音质,所有音箱耳机其实应该都是朝着同一个大方向努力,那就是:频响范围更宽、频响曲线更平直、时域响应更准确更迅速、动态范围更大、失真更小、声像定位更准确等等,用一个词简单概况就是:高保真。当然,这也是Hi-Fi这个词的本意。
然而有一种广为流传的说法,将两者割裂开,把“Hi-Fi”一词和民用设备划上了等号,同时把监听设备当做异类给排斥出去,结果就出现了各类打着“Hi-Fi”旗号的商家、玩家、媒体讨论的不是高保真,却是追求各种“声染”的奇葩现象。而且他们长年累月向大众灌输“监听音箱耳机声音直白、清淡、干冷,只适合专业人士工作使用,不适合欣赏音乐,只有民用音箱耳机才适合欣赏音乐”的谬误观点,遗毒甚广。
人们对于音箱耳机最大的误区就是以为它们的主要作用是“美化”声音,其实只需举个简单的例子,稍加思考,我们就很容易意识到其谬误之处。假设有一段音乐,本身由于录音混音的原因导致高频过多,你用了一个高频较少的音箱耳机去听,或许那段音乐的缺陷会稍稍得到缓解,显得不那么突出了,但难道您买这音箱耳机就只听这一段音乐么?每段音乐都是不一样的,肯定还有更多的音乐,它本身的高频是正好,或者偏少的,那么你用这个高频较少的音箱耳机去听,岂不是就问题更严重了?声音更失衡了?按照那种理论,岂不是每听一张不同的专辑,都得换对不同声染的音箱耳机去“美化”?
我通过和持这类观点人士的交流,发现了他们之所以抱有这种错误观点或者很容易被这种谬论影响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对唱片制作的过程,对音乐制作的理念、设备、方式方法等方面知之甚少。
真正美化声音的是在声音重放之前的环节,也就是从演奏、演唱、到录音、混音、母带处理等音乐制作环节,在这些环节有无数个专业的技术手段和设备来美化声音,要比在音箱耳机环节再去美化声音要更有效率千万倍,更有针对性千万倍。
不同的音乐风格、不同的音乐人、不同的专辑、不同的曲目、一首曲目里的不同声部,它的音乐内容和频率分布等等都是不一样的,而且它是实时动态变化着的,你又如何只靠一款重放设备的笼统的声染,去对做出有意义的美化呢?
至于一个音乐该被美化成什么样,其中的每个声部、每个音符该美化成什么样,某个声部的音色该多“干”或者多“湿”,该多“冷”或者多“暖”,该多“清淡”或者多“重口”,该加什么效果,加多少效果,效果的诸多具体参数该如何设置……等等所有的一切,都是在唱片制作的过程中就已经做好了的。
凡是对自己的作品负责任的音乐人、制作人、录音混音师,都会追求更好的演唱演奏技巧,更好的乐器和效果器,更好的录音棚或声学空间,更好的录音设备和技术,更好的混音设备和技术。绝大多数正式发行的专辑,都是音乐人和制作团队在当时的经费水平、制作水平和审美水平下所能做到的最好,他们已经用了他们能用的所有手段,从各个角度和各个细节上美化了这些声音,达到最接近他们的艺术理念的程度之后,才会发行出来。
举个例子方便大家理解。比如想要一个人声的音色多“暖”,在重放环节之前有多少手段可以使用呢?首先是作曲在调式和定调等方面的安排考虑,然后是歌者的人选,他本身的嗓音特征,演唱方式技巧处理,然后选择用什么样声染的话筒和话放来拾音,录音信号链上的其他设备也可以按照音乐人的需求来选择不同的声音特点,到了后期混音环节,用什么效果器去处理,均衡该怎么调,压缩该怎么加,混响该怎么加,要不要过summing加模拟设备声染等等,经过创作者、音乐人、制作人、录音混音师等专业人士一系列的美化、修饰,最终达到他们认为最合适的那个“暖”的状态。
这只是冰山一角,每个声部的处理方式都是不一样的,都要根据各自具体的特点去做不同的处理,甚至往往是天差地别,比如有的声部需要加很大的混响,而有的声部则完全不需要加混响。而且,把单独一个声部的音色调到满意了,当有其它声部加进来之后,因为声音的掩蔽效应等因素,听上去就不一样了,没有单独听的时候那么令人满意了,于是它们的音色又都需要再做调整。任何一首有多个声部的音乐,都要考虑它们之间的互相掩蔽和互相影响,混音师同时既要考虑个体又要考虑整体。而且随着歌曲的进行和展开,不同段落的声部的疏密在不断变化,音乐表达的内容也在变化,对各个声部的调整处理也要不断随之变化。可想而知,这是一个多么复杂、精细的过程!相比之下,只是靠重放音箱耳机那点笼统的声染又能做多少“美化”?……
总之,当一个音乐已经制作完成,将所有声部美化、修饰、处理后合并成一个双声道立体声的音频文件之后,到了重放环节,就根本无法再对其做出什么有效率的、有针对性的美化。退一万步说,如果您真的对某首歌某个地方的音色和处理不满意,那抱歉,除非你能拿到原始的分轨素材去找人重新混音制作之外,没有任何办法,这根本就不是通过买一对儿有如何声染的音箱耳机就能解决的问题。
所以,音箱耳机作为重放设备,从本质上来说就不应该承担对音乐进行美化的义务。
所以,音箱耳机应该看的是它的技术指标够不够高,能不能完整地、平衡地、忠实地还原音乐本来的面貌。
所以,听众应该要做的,是用尽可能在品质上接近音乐人、录音混音师在制作音乐时所用的专业监听音箱的重放设备,来听到这音乐本来应该呈现的面貌。
所以,当您从之前用的比较差的音箱,升级到了更好的音箱,听到了更完整的频段、更平衡的比例、更丰富的层次、更清晰的细节、更紧凑的音头、更结实的低频、更立体的空间感、更准确的声部定位等等,觉得同一段音乐听上去比以前更动听了、更震撼了、更感人了,精神享受更深刻了,这一切并不是因为它美化了这段音乐,只是因为它更接近这段音乐本来的样子了,而您之前一直没机会感知到那些内容,错过了那些本就存在的音乐信息。
2
发表于 2021-8-6 08:4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西省
表示赞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21-8-6 09:2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湖南省长沙市
现在的听音观给带偏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21-8-6 09:2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市
好文! 作为音乐爱好者,对作品演绎制作的过程了解多,就更能欣赏作品表达的意思,之前接触过混音师,上次去展会专门听了作曲家到专辑出品的分享,感受颇深,选演奏家,这一步也要好几个里面挑合适的风格,录制也是费时费力,混音按小节挑毛病,不断反复,出来的成品确实千锤百炼,回放设备真的是应该要还原能力强的,好多人不看参数,对于纠结参数的反而讽刺什么"科学Fi",有时候想说两句,但想想欣赏音乐不就是自我满足,如果有人喜欢他自己的认知圈子并很满足,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不过有楼主这样的科普,真的是很有心了,赞一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21-8-6 09:2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西南宁市
赞同
所以像西电那种百万级别的,好听是好听,但是偏科严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21-8-6 11:3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山东省
严重同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21-8-6 11:5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市西城区
hifi属于小众群体的个性偏好,监听音箱主打功能用途,即使再好的监听音箱jbl m2,烧油一句话,样子太丑,我不喜欢,你就没脾气了,因为这完全是个人喜好的选择,不分好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21-8-6 12:2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浙江省温州市
还原那是监听的需求,大部分用户都没这么高需求,反而类似索尼那种死命堆低频,beats点外观的更受普通大众的喜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21-8-6 13:0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市
音响追求的的hifi,懂hifi就要对各人声和乐器的声音有个认知 ,,。音响界最很霸气的广告词就是将整个乐队搬回家,而只凭几个喇叭做的音箱,想要还原好乐队里所有的乐器的声音,确实太难了,,。记得以前国外有做过尝试,用了很长时间,选了很多单元,做了很大的音箱,放大器精选了很多的元件,和现场对比的,不过是几个乐器,两三个人声而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21-8-6 13:1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湖北省武汉市
照理是这么说,但是已有几个前辈在那儿堵着,或是不得精髓要领,便也只好另辟蹊径弄个异声在那吆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21-8-6 13:1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市
完全赞同,本还原党在论坛里已经被“纠正”多次了,无所谓他们开心就好,反正也是不会去听现场的人,喜欢音染后的声音只能说明你喜欢的不是歌手本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21-8-6 13:2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山西省太原市
哲学大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21-8-6 13:3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山西省太原市
不明白,这种问题有意义吗?
请问还原的标准是什么?
是THD+N吗?
是介质吗?
是码率吗?
还是 耳机哈曼曲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21-8-6 14:4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马来西亚
zzy1 发表于 2021-8-6 13:30
不明白,这种问题有意义吗?
请问还原的标准是什么?
是THD+N吗?

我认为还原音乐的本质还是很有必要的听啥曲风种类都行,不偏向,舒服,真实。

不同于调音系,听了某些合适但听另一类又少氛围又或者过激又或者过于突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2021-8-6 14:4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马来西亚
nbaworldcup 发表于 2021-8-6 13:18
完全赞同,本还原党在论坛里已经被“纠正”多次了,无所谓他们开心就好,反正也是不会去听现场的人,喜欢音 ...

绿坛一开始也不少和谐讨论的只是看不过后来的新秀被毁三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21-8-6 20:0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省云浮市
hufi党路过,我就喜欢背景音乐把歌手埋了的感觉人声口型太清晰反而觉得恶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21-8-6 20:2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省韶关市
HIFI是真实还原,但特么不是干冷薄啊大哥,搞个干冷薄和我说HIFI监听还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21-8-6 21:5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湖北省武汉市
歌德没人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21-8-7 01:5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海南省海口市
谢谢大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楼主| 发表于 2021-8-7 02:4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马来西亚

我不是大师,俺就是搬运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4-10-5 20:25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