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7555|回复: 4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话题】关于音响和音乐热门话题的一些看法(11.23更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9-8-11 21: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广东
本帖最后由 陈湃 于 2020-5-2 11:04 编辑

喜欢音乐和音响也有一段时间了,这当中接触过很多有同样兴趣的爱好者,也听过用过不少音响器材,还大胆地写过一些音乐和音响评论文章,也蒙杂志社朋友们的错爱,发表成了白纸黑字,这主要是在《视听前线》和《新音响》。后来事多人懒,已经很久没有做这样的评测和写文章了。
以前有事没事喜欢逛各种论坛,在“耳机大家坛”注册的时间其实也蛮久的,不过,经常来的时候都没有登录,只是潜水中东看看西看看,因此在线时间看起来真是少得可怜。最近成为版主,就觉得以后可能要常跟大家讨论一些问题,于是,也想借此机会,把自己长久以来思考的一些问题也拿出来跟大家探讨探讨。
网络上的讨论见过不少,有些事情我想在这里先提出来,以免以后引起不必要的误会。
1、这个贴里发表的东西都是我自己的一些思考,仅代表个人观点,写下来只是留一个印迹,方便以后的讨论,并没有什么系统性,想到哪说到哪,不定期更新,如果觉得还有点看头,欢迎常来。
2、一个人学识和见识是非常有限的,个人观点难免会有偏颇,甚至偏激,有时还会犯专业领域的常识性错误,贻笑大方。网络上各种人才济济,小子恳请各位看到这样的东西不吝赐教,这对我也是莫大的帮助。先行谢过!
3、提出个人观点只是交流探讨,请各位手下留情,抬杠和人身攻击就不接了,请原谅。
4、因为只是一个爱好者,并非专业人士,所以对专业领域的各种东西并不了解,大多数时候我会说一些个人感受,知道一点原理皮毛的我也会进行必要的解释,更深层次的,请不要要求我解释原理,这已经超出我的能力范围了。
5、既是探讨,就无所谓对错,大家有不同看法很正常,尽管保留自己的观点就好了,有碰撞会更有意思。

暂时想到的就这些,以后慢慢补充吧。

2楼 【一】HiFi是什么?

12楼 【二】录音的创作过程

16楼 【三】音响器材

21楼 【四】信息量和“我喜欢”

32楼 【五】音源的故事
2
 楼主| 发表于 2019-8-11 21:1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
本帖最后由 陈湃 于 2019-8-11 21:24 编辑

【一】HiFi是什么?
这个问题非常基本,基本到很多人会忽略,会认为理所当然是知道的。但是,经过我这么些时间以来的观察,我发现这个问题需要再提出来说明白,这是一块“泰山石敢当”,是“初心”,不同的理解会让后面一系列的理念出现极大的分歧。
所谓HiFi,现在喜欢说“发烧”。“发烧”来自粤语,大约是形容对一件事情的热爱已经到了痴迷的程度。不仅是对音响,任何令人痴迷的东西的爱好者人群都可以称为“XX发烧友”,是一个范围极广的名词。而HiFi就小得多了,这是一个英语的缩略词,完整应该是“Hight Fidelity”,字典的解释是“(收音、录音设备等的)高保真度”,简单说叫“高保真”。
那么,问题来了:保真,这里的真指的是什么?
多年前,香港的评论员陈瑛光问过我这个问题,我几乎不假思索就说“是现场”。可是,现在想起来,似乎这个答案问题很大。
乐器在演奏员的控制下发出声音,通过麦克风被录音介质记录下来,然后再进行混音,母带处理 等等环节制作成音频制品。我们接触到的环节就是从这里开始的。显然,这个情况下我们已经离开现场很远了(不是物理距离),在我们面前的不是演奏家,而是录音作品,无论采取什么手段,我们都和现场没有直接关系了。这样想,我的观点就改变了,我们能够还原的只能是(广义的)录音工程师呈现出来的产品。换句话说,我们的任务就是尽可能地挖掘和还原制作出来的录音制品的所有信息。
因此,HiFi就是对于录音制品中的声音信息进行最大程度的还原。
这就是我首先要跟各位探讨的最基本的观念。

特别说明,基于习惯和讨论的方便,以后我还是会大量使用“发烧友”这一类的词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9-8-11 21:32 | 只看该作者
顶湃哥长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9-8-12 06:2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湖南长沙
本帖最后由 sin4423 于 2019-8-12 06:29 编辑

越有学识的越谦卑,如果自己的写的,看第一楼的内容就觉得后面肯定精彩对于发烧的理念,我觉得大家谈自己的看法就好了
不用攻击对方,求同存异(有目的性的软文除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9-8-12 10:1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
顶楼主,正确的理论是发烧的基础。就像学乐器,你得先按照标准来,到一定的基础才谈个性。先前没有一个正确的理论知识,至少是要走不少的弯路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9-8-12 10:2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汕头
湃兄早
音响器材很大程度是回放录音师所要呈现的音乐效果。其次就是音响器材的传真度。
跟影片拍摄有些相通之处,人在现场所看所听,跟通过设备拍摄录音呈现,是有不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9-8-12 11:1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自己耳朵對位,慢慢就會……嘿嘿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9-8-12 11:2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陈湃 发表于 2019-8-11 21:11
【一】HiFi是什么?
这个问题非常基本,基本到很多人会忽略,会认为理所当然是知道的。但是,经过我这么些 ...

这个观点我觉得定义得很到位。在这个观点的基础上,解决了目前很多烧友对HIFI定义的问题。同时也区分出了HiFi和监听的区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9-8-12 12:4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汕头
lkwind 发表于 2019-8-12 11:28
这个观点我觉得定义得很到位。在这个观点的基础上,解决了目前很多烧友对HIFI定义的问题。同时也区分出了 ...

我大概理解你的意思,监听是录音制品制作过程中的,HiFi是录音制品使用中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9-8-15 15:2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广州
在录音师处理录音信息后,播放出尽量和真实声音音质接近的音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9-8-17 11:0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重庆
顶楼主。。期待下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19-8-21 21:5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
【二】录音的创作过程
录音重播的时代,一个音乐作品的创作大概需要经历这样几个过程:作曲家写作,演奏家演奏,录音师收录,混音师混音,母带制作师后期调整,母带文件发表或制作音乐载体,音乐爱好者重播。这几个环节分为三个部分,前两个是音乐创作,后面四个是录音工程的创作,最后一个是重播的创作。这和录音技术出现之前是完全不同的,那时候听众并不参与创作,而现在,除了演出现场的观众,其他的聆听者都是经由录音来欣赏音乐,这个过程和现场中间隔着录音制作的环节,所以需要重播器材的搭配和调整,这也就是日本《Stereo Sound》主笔菅野冲彦所谓的“音响演奏家”的来源。
音乐创作部分不用讲。我们先来看看录音制作环节的过程。
收音是录音的第一个环节。麦克风的摆放位置非常讲究,不同的录音理念发展出来不同的摆麦方式。录音在大多数情况下都要用到多支话筒,所以这个环节的录音是多轨的,至于具体的轨数就要看录音师的理念和录音对象的规模还有场地的声学条件。
接下来是混音。由于目前大多数的录音制品都是两声道,最多应该是到11.1声道,但无论是单声道,两声道还是多声道,都必须经过混音的环节,把初始状态的多个录音音轨按照音乐种类的要求进行混合,在这个过程中还要调整各音轨的相位。这个过程完全是由录音师根据作品的要求来进行的,和录音现场有一定关系,但并不完全按照现场的情况来进行,特别是非古典音乐的录音更是与现场差异很大。
以前到了混音完成后就可以进行制作了,但现在又多出来一个环节,母带制作。这个环节是由母带工程师把混音完成的载体制作小样,在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器材上去聆听,同时调整整体的电平分布。不同的母带工程师制作的差异性比较大,这也是录音制品最终完成之前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母带工程完成后,就是制作最终的音乐载体。根据磁带、黑胶唱片、CD等载体不同的要求,还要对母带进行处理,比如RIAA变换等,这个时候才完成母盘的制作。
录音制品到了发烧友手里之后,怎样进行重播就是下一个环节了。因为各自系统的差异巨大,也没有非常明确的标准,于是这个环节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最终重播声音如何取决于发烧友调整的方式,这也是各种论坛上讨论最多的东西,也是各种似是而非的“理论”横行的时候。正如演奏家有各种演绎方式来表达对作品的理解,发烧友重播的方式也用调整的理念来表达自己对“声音重播”的理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9-8-27 23:0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佛山
借楼问一下。
我有几张SACD,是香港五六十年代录制的任剑辉、白雪仙的粤剧,听起来感觉非常舒服,空间感非常强,不知道如何言说。当时的条件这样差,怎么能做到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19-8-29 12:4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汕头
录音这东西还真是有这种情况,器材并不是很好,但就是录出来很不错的素材。你说的录音经常被选在音响展的纪念CD上,应该是不错的,不过粤剧我不听,所以也没有感性认识。听过一个上世纪20年代的录音,单声道,罗伯逊唱的《老人河》,极好,完全出乎意料,反而同专辑后面30、40年代的录音很糟糕,频宽窄的。
还有,录音场地的声学条件也很重要。当然,现在录音可以后期加各种效果,不过自然度还是会差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9-9-2 18:3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天津
这样的帖子一定要留名,哈哈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19-9-2 23:5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
【三】音响器材
作为录音时代的音乐创作者之一,发烧友既对写作和演奏没有参与,也对录音制作无法插手,这个环节的创作手段是通过音响器材来实现的。几乎每一个人心中都对“正确的声音”有所期待,发烧友如此,器材的设计者同样如此。负责任的设计者有自己对录音重播明确的理念,并将这种理念融入在设计的器材当中,成就器材的特殊气质。如果这位设计者特别喜欢某种音乐或某种声音特点,那么,他的设计就会呈现一种有“偏颇”但却在某方面特别“好听”的特性。有的设计者可能从理性上认为应该完整呈现录音的全部内容,那么设计出来的器材可能就是比较中性的,也许并不很“好听”,但可以适应各种类型音乐的重播。
从事过工程设计的人应该都明白,设计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妥协,不断寻求平衡点的过程,此消彼长在工程设计中极为常见,那么,平衡点的选择就完全依赖于设计者的理解和把握。于是,同样的设计理念还是会出现相当明显的结果差别。正是基于这些原因,音响器材从声音来讲真是百花齐放,只要符合一定范围内的工程规范,并没有对错之分。
接下来就是使用者(发烧友)对于器材的挑选和搭配了。一个好的发烧友应该是一个明确自己对于声音的需求的人,然后,根据自己的需求从众多器材中选择符合自己审美观的。这个过程并不容易,需要了解器材的基本特性,需要进行各种搭配试验,还要衡量经济能力。
完成这个过程之后还没到终点。因为重播的过程是在一个和演出、录音、试听完全不同的空间,所以还要根据最终的使用环境进行一系列的调整,环境处理,摆位之类的。还有一些小环节器材的搭配调整,比如线材、垫材……
这一切都完成之后(其实,我特别怀疑也许很长时间都完不成),发烧友的“演奏”水平就算在一个台阶了。以后一般还会提高或改变,这个循环又会继续下去。这在很多时候正是发烧友最大的乐趣。

顺便提一下,某些音乐爱好者喜欢说“器材是为音乐服务的”,大有看轻硬件发烧友的感觉。其实,人家也是通过在这个过程一步步提高音乐的“演奏”水平的,再纯粹的器材发烧友也不会例外,所以不需要理会这种“鄙视链”的暗示。不过,除去鄙视的味道,这句话还真是无懈可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9-9-3 06:4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南京
陈湃 发表于 2019-8-29 12:41
录音这东西还真是有这种情况,器材并不是很好,但就是录出来很不错的素材。你说的录音经常被选在音响展的纪 ...

确实,好的场地,录音效果就是不同凡响。就拿贝小协来说,听过录音最好的版本,是海汀克指挥皇家阿姆斯特丹,克莱伯斯小提琴。不愧是世界三大顶级音乐厅,那堂音,那气势……众版本无出其右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9-9-3 10:3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澳门
qqking 发表于 2019-8-27 23:09
借楼问一下。
我有几张SACD,是香港五六十年代录制的任剑辉、白雪仙的粤剧,听起来感觉非常舒服,空间感非 ...

老CD 80年代香港 beyond, 张学友等录音空间感都是非常强的... 现在的流行曲没有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9-9-3 10:4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澳门
陈湃 发表于 2019-9-2 23:54
【三】音响器材
作为录音时代的音乐创作者之一,发烧友既对写作和演奏没有参与,也对录音制作无法插手,这 ...

说得非常中肯. 所以在发烧的过程中. 有一套中性的系统作为参考点是非常有必要性的. 比如新买的一条线. 在系统不中正的情况下, 但难去了解透彻新线的特性. 最后器材线材只会换来换去.
就等于在酸辣鱼中加入新香料, 跟清蒸鱼加入新香料. 只有清蒸才能了解新香料的特性. 才能判断怎样去使用新的香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19-9-13 07:0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楼主的文章很值得大家浏览品味,了解一下音乐载体的制作过程也很有必要。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4-11-23 07:32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