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说松下 Technics AZ100之前,我想先说说AZ80。
AZ80是一款“现象级”真无线产品,上市虽然近2年,但是热度不减,目前价格也非常划算,对于AZ80,我的看法是,这是在1K多一点的价位,能买到的最好的真无线,没有之一,无论是连接稳定性,佩戴,降噪,音质,都是一等一的存在。对于AZ80,我毫不吝啬我的赞美之词。
AZ100是AZ80的升级款,在之前我看官网图的时候,以为仅仅是单元的变动,也就是增加了“磁流体”技术,这是应用在动圈单元里面的一种特殊材料,之前在Technics自家旗舰有线耳机,也就是TZ700当中有用过,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理解为是一个8K多耳机的技术,下放到2K价位的真无线里面了,而之前的AZ80是没有磁流体的。
拿到实物后,我意识到Technics还是厉害的,因为真正上手后才知道,外形改变是真的蛮大的,明显缩小了一圈,并且续航还长了。。关于这点后面再说。
首先AZ100多出来的两个功能
一是杜比空间音频,二是头部追踪,与APP2类似,这种东西本质上都是算法(当然需要追踪传感器),但是我认为这玩意与音质没有必然关系,尤其是对于这种比较好的单元来说,开启后不见得一定会更好,但是如果是比较菜的单元,开启这种功能,是有效果的。
佩戴感方面,由于优化的设计与重量,所以佩戴感比起AZ80还要更好一些,不过AZ80的佩戴已经足够优秀了。
配件上,现在都在流行环保包装,Technics也不例外,所以包装盒越来越小,不过基本的配件都有,C TO C的充电线,耳套,足够了,对了,耳机有两个颜色,分别是黑色和银色可选,我选了黑色,因为银色的模具痕迹会有点重,说白了就是有点塑料感,所以选了黑色。
蓝牙协议上,基本制霸了吧?最新的LE Audio(LC3)也支持,至于什么3点连接,LDAC对于Technics来说那都是常规标配。
接下来重点说说音质
与AZ80区别最大的就是低频,这个低频我一耳朵上去后,一下子没适应过来,有点Beats化的意思。。低频的能量感非常多,很“凶猛”,这让低频的下潜与轮廓不是那么的“清晰”了,低频存在明显的拖沓与溢出的问题。这是我最不满的一点。
但是得益于整体素质的提升,所以我认为如果不是去对比的话,那么AZ100的低频可能是能够为大多数人所接受的,只是就我的看法来说,我认为Technics应该具备更“高”的要求,更高的标准才对,而不是一味的往市场去靠拢,当年的AZ80正是因为坚持自己的理念才获得了成功,这次AZ100我略有微词。
由于这颗单元的关系,所以哪怕低频的问题如此显著,但是整体的清晰度居然保持的还不错,不会说有听不清楚的情况,莫非真的是力大飞砖?
人声:AZ100的人声保持在一个不错的水准,人声的口型与距离感都恰到好处,在真无线耳机中,是一个不错的水准,这里可以对比一下同价位或者说同级别的产品,比如Noble的Mystique,人声的分析力虽然没有圈铁的Mystique那么夸张,但是AZ80人声的氛围感更出色,我相信如果你喜欢乡村或者爵士人声的话,那么AZ80的人声是绝对OK的,但是如果你喜欢亮一些的(ACG风格女声),或者醇厚一些的(张国荣风格的)那么AZ80的人声可能不会特别时候,在我看来AZ80的人声更接近于官方所宣传的“黑胶豆”质感,但是又不是那么的“黑胶”。并且由于前面说的低频能量感过于突出,这让部分人声的细节被掩盖了,这点非常讨厌。低频的位置是明显偏高的。
高频:其实之前的AZ80我主要不满意的就是高频,AZ80的高频是柔和的,但绝对不是灵动的,缺少一些高频质感或者说“闪光”度,可惜这次AZ100也没有能够解决这个问题,这个问题可能不仅仅出在单元上,与蓝牙方案有一定关系,具体来说,如果说你与有线耳机对比的话,那么延展与高频细节都差点意思,这里不是抬杠,而是追求,对产品缺乏追求的话,我就不折腾了。而且市面上解决了这个问题的耳机已经面世了,那就是Acoustune的HSX1001,这个真无线的高频质感与空间感已经完全脱离了真无线的范畴,可以说将AZ80拉开了一个段位(音质上),但是HSX1001毕竟是HIFI思路做出来的东西,所以功能性上简直可以用可怜来形容,啥也没有。。是的,降噪啦,无线充电啦,杜比音效啦,啥也没。。。但HSX1001就是好听,听了一会儿AZ100,再切换到HSX1001,一下子有一种豁然开朗,拨云见日的感受。。就是这么夸张。
器乐:AZ100如果你拿来听电子乐的话,我认为是不错的,因为适当添加的渲染对于演绎电子乐来说,是有着独特的加成,但是,如果你喜欢听清爽,分辨率高,晶莹剔透的器乐,那么我认为AZ100可能达不到这个要求。因为AZ100的乐器边缘不够犀利,有一点点的偏肉,不是那么的直接。而且由于声场有点局促,所以整体略微有一些释放不开。
就音色而言,AZ100是很明显的在往所谓的“流行化”这个方向调音的产品,缺少了一些AZ80的坚持,也就是HIFI性,只是AZ100做的没BOSE或者BEATS那么的过分而已,但是我依然能很明显的感觉到在Technics身上发生的转变。
前面说了低频的问题,那么为什么会造成这个问题?
先说一下我目前用的一套配置:
耳机:TZ700(美版,低频更凝聚)
升级线:ELE苏格拉底
播放器:AK SP3000M
连接方式:4.4 平衡驱动
在这么一套组合下,TZ700的潜力才算是得到了一个尽情的释放,而哪怕AZ100与TZ700是原理一致,直径一致的单元,但是用蓝牙方式驱动的情况下,所获得的一个声音表现,也是不太尽如人意的,说白了就是吕布骑狗。
这就好像我如果用TZ700,结果却是直接连接手机驱动,那么这个声音也是挺一言难尽的。我们在有优秀单元的前提下,怎么发挥出这颗单元的潜力,这才是重中之重。
也就是说,单元素质如何是一回事,能不能发挥开又是另一回事,而AZ100居然把本就不充裕的电量用在了增加续航上,而不是用在增加推力上,我只能说,Technics终究还是向市场妥协了,在我看来,更应该做的是先保证耳机4-5小时的播放时间,然后尽量去把音质做好。
在写以上文字的时候,AZ100的低频嗡嗡声,还在我的脑海中回荡,就好像吃了一块大肥肉一样。。。只能看以后煲机会不会好转了,目前AZ100在我看来就是一个高级点的BOSE耳机。
总的来说,AZ100值回票价问题不大,但是不算超值,而AZ80以目前的售价而言,是超值的(我依然记得当年买到AZ80时的惊喜感)。
AZ100没有达成我长久以来的夙愿,就是:用尽可能方便的方式,让所有人都可以感受到尽可能美妙的音质。
Q:有AZ80的情况下,有没有必要升级到AZ100?
A:我认为没有什么必要,不如换HSX1001,好玩很多。AZ100可能比AZ80还要闷一点。
Q:AZ60(AZ60M2)与AZ80,AZ100有什么区别?
A:AZ60我愿意称之为穿透力最强,纵深最强,并且价格也非常实惠,我一直认为AZ60(M2)纯粹从调音水准上来说,是与AZ80一个级别的存在,如果喜好器乐,女声,喜欢通透的声音,AZ60M2甚至更加合适。
而AZ80我愿意用“面面俱到”来形容,主打一个360度无死角,至少在其价位是无死角的存在,AZ80的音质对于各种不同体裁音乐的包容性极广,听什么都有着不错的表现,是真正意义上的万金油耳机。
而AZ100,如果我们纯粹看声音的话,并不见得是对前面两款实现了超越,哪怕用了新的单元也不行,更多的只是风格上的区分而已。
Q:降噪如何?
A:与AZ80区别不大,同属降噪的第一梯队。
Q:开关盖手感如何?
A:其实我自己不太在意这个,不过有朋友在意,我认为AZ100的闭合/开启手感没有AZ80好,有点塑料感。
Q:耳机与盒子的质感如何?
A:质感一如既往的出色,与AZ80同一水准。
Q:多点连接有几个?
A:依然还是3个,足够足够了。
Q:AZ100值不值2K这个价格?
A:值,哪怕音质不太符合我的口味,但是其他方面也足够优秀了。
Q:AZ100稳定性如何?
A:我认为可以放心,尽管只有半年的质保,但是我用AZ60与AZ80的这三年里,几乎没有出过什么问题。
Q:有没有办法改善一下这个低频Beats化问题?
A:拉EQ,换套子,但是怎么说呢,治标不治本,很难从根本上解决。
Q:APP好用吗?
A:好用,非常好用,是我用下来最好用的真无线耳机APP。
Q:AZ100作为2K价位的真无线,能不能超越2K价位的有线耳机?
A:不行。但是如果是AZ80的话,目前1300-1400的价格,是可以和同价位有线打个有来有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