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倾听夜雨 于 2022-7-30 17:29 编辑
设备 MacBook Air m1 3.5mm直出(手机直推明显不够 千元级别以上小尾巴必备) 音源 流媒体 听乐风格 杂食偏女声 (刷抖音 看直播 流行乐 钢琴曲 弦乐器 古风……) 这是一只是需要静心来听的 平淡均衡不抓耳 听感轻松 耐听度极高(不易疲劳) 全频段都没有Mach 30 50 70 那么有冲击力 听音乐不会让你兴奋 不会给你额外带节奏 一切都只是那么静静地 安静的诉说着 表达着音乐的本身
三频 低频 稳健饱满扎实 (量感较少 大多时候听流行感觉不够) 中频 人声距离适中 宽松 细腻 柔和 高频 圆润 刺激感较少 声场 方正大气 空间感明显 边界感不明显 音色 中性(海绵套下略暖) 整体听感 平淡柔和 声场大气边界感不明显 对比Mach50 低频 深远了一丢丢 更丰满(但低频少的音乐 难以体现) 大部分时候量感更少 导 致氛围感减弱 中频 人声更宽松柔和 位置居中(50人声位置偏高点) 距离比50远点 刺激感减弱
高频 距离更远更柔和 空气感强了一点 刺激感减弱
声场 更加方正大气 边界感减弱 (尤其是横向声场) 由于三频更平顺 层次感觉得比50好 听乐器我觉得比50更舒服(尤其高频乐器没那么亮 距离近)
如果说 Mach 50 是青春富有活力年轻人 那么 Mach 60 就是稳健的中年人 整体比50更加浑厚圆润 褪去了年轻时候的锐利 一切细节藏于这份平淡和安静之下
总的来说 平淡和安静是Mach 60 最大特色 我刚开始听的时候 其实是觉得不好听的 整体的音色偏暗和三频均衡导致不抓耳 但这种调音可以让你静心专注音乐的本身 你想听什么音符要自己去寻找 它就静静在那里 不会像mach50 个别频率乐器音符 会往你脑子里冲 另外Mach 60 比Mach 50 难推不少 相同设备差不多要差百分之20-30 音量
那么 谁更适合 Mach 50 喜欢 直推 有活力的声音 喜欢低频高频更清晰更容易听到 人声更近的人
谁更适合 Mach 60 喜欢 用耳放播放器之类 喜欢均衡自然的听感 可以安静有耐心聆听音乐的人
补充说明 由于Mach 60 声场方正大气 边界感不明显 空间感很好 具备了听交响乐和古典能力 Mach50 横向声场比60窄 横向声场边界感明显 类似纵向长方形声场 听这些交响乐和古典音乐感觉有拥挤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