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518|回复: 2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试听歌诗德R30感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5-8-25 10:26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黑龙江佳木斯
本帖最后由 指环王3 于 2025-8-25 10:31 编辑

前阵子,在正式发售之前向黄总申请了一台歌诗德全新R2R旗舰解码器R30,自己关起门狠狠听了几天,又拿到朋友家啸聚了众多资深烧友共同听了一天。简单说点感受。
我的第一台歌诗德产品是R26,之后陆续入了U18C18N18X30,算得上对这个品牌产品比较熟悉了。我不玩耳机,涉及听感内容皆以音箱系统为基础。
功能不多说,知道的都知道,歌诗德的东西,只简单谈一下听感。
第一阶段,独乐乐。因为是展会上多次使用的机器,免去了煲机过程。JPLAY数字播放系统加上歌家的交换机、时钟,播放享声硬盘盒+西数8TB金盘内比较靠谱的抓轨文件。一开声,我就知道这次又要花钱了。
六七十年代的老歌,受限于录制制做水平,是很难播得好听的,R30一上来,扎实、通透、温润,感情传达相当到位,居然有那么一丢丢黑胶质感。要知道,我的箱子、前后级都是纯粹的现代声,走动态、声场、解析力路线的。
接下来,各种考验器材的曲子轮番上阵,人声、流行、爵士、小协、大协、大编制、民乐......充满感情的人声流行,宽松慵懒的爵士,细腻油润泛音丰富的小提琴,厚实深沉的大提琴,丝丝入扣的民乐。尤其大编制古典,声场立体宽广,每一件乐器摆位闭上眼清晰可辨,通透而气势恢弘。
第二阶段,众乐乐。听了三天,将R30拿到朋友家的金驰奋进号系统上,叫上一众大烧老烧,与MSB对照着听。又是各种踢馆曲目播放下来,意料之中的输给MSB,但输得并不难看。大家都给了较高评价,认为在这个价位甚至更高价位区间,R30很能打。
PS:首批发售直接购入,听了快半个月,小结一下听感:风格中性略厚暖,朴素大气,声场宽大立体(宽度深度都好),凝聚扎实,通透水润,解析力十足没有涂抹感,播各种类型都很不错(没试摇滚,从来不听),音响性与音乐性兼顾得不错。不足之处:解析力比MSB还是略逊一丢丢;缺少MSBDCS那种贵气;高频水润略暗算不上飘逸(对比X30),低频不像X30那样深沉砸胸口。
总体来说,R30是一台集合了本家R26X30优点的解码,风格朴实中性,不刺激不虚张声势,属于内力绵绵不绝那种,播什么类型都很不错。


微信图片_20250825102019.jpg (154.9 KB, 下载次数: 1)

微信图片_20250825102019.jpg

微信图片_20250825102951.jpg (229.74 KB, 下载次数: 2)

微信图片_20250825102951.jpg

微信图片_20250825102049.jpg (187.26 KB, 下载次数: 3)

微信图片_20250825102049.jpg

微信图片_20250825102057.jpg (303.24 KB, 下载次数: 3)

微信图片_20250825102057.jpg

微信图片_20250825102040.jpg (129.31 KB, 下载次数: 2)

微信图片_20250825102040.jpg
29
发表于 2025-8-28 10:2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通州
指环王3 发表于 2025-8-26 09:30
我没有升频软件,而且我不认为升频这种无中生有的方式有什么意义。试试R2R吧,可能有惊喜。

所有现代芯片机,都要在机内进行升频和噪声整形,你这句话相当于否定了所有芯片机。就算DCS,Molamola,Linn这种自建全分立解码的品牌,也要进行升频处理,一棍子全被你打死了。升频+R2R NOS模式,只是把升频环节,从算力比较小的解码芯片,转移到一个专用fpga架构,或者电脑上来处理,获得更好的效果而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25-8-28 10:1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
爫爫 发表于 2025-8-27 23:03
+1我也认为无意义

说出这话的一般没研究过数字信号处理,哈哈。我放弃r2r是因为这架构很难处理,玩得明白的都是天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25-8-27 23:0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
指环王3 发表于 2025-8-26 09:30
我没有升频软件,而且我不认为升频这种无中生有的方式有什么意义。试试R2R吧,可能有惊喜。

+1我也认为无意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25-8-27 10:1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深圳
enterziyu 发表于 2025-8-26 18:31
下午上班开了一下午,现在到家机器热了,再听中频凝聚很多

需要热机的,煲机也需要,声音差别很大的。
最少得热机半小时以后再听,最好2小时以上。

也可以不关机,特别是新机可以24小时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楼主| 发表于 2025-8-27 09:1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黑龙江佳木斯
enterziyu 发表于 2025-8-26 18:31
下午上班开了一下午,现在到家机器热了,再听中频凝聚很多

每天5小时的话,达到最佳状态大约要20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25-8-26 18:3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指环王3 发表于 2025-8-26 15:30
是的,X30更爽,R30更耐听,我更喜欢R30。
建议关掉滤波,用NOS直通,转盘部分不错的话。
对了,我的R3 ...

下午上班开了一下午,现在到家机器热了,再听中频凝聚很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楼主| 发表于 2025-8-26 15:3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黑龙江佳木斯
ihuatin 发表于 2025-8-26 14:59
都是10倍价格往上啊

充分利用现有器材,有什么就比较什么,挺有意思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楼主| 发表于 2025-8-26 15:3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黑龙江佳木斯
本帖最后由 指环王3 于 2025-8-26 15:31 编辑
enterziyu 发表于 2025-8-26 15:18
今天我的R30也刚到,目前是大耳系统,整体比较下来:

低频:X30比R30更爽

是的,X30更爽,R30更耐听,我更喜欢R30。
建议关掉滤波,用NOS直通,转盘部分不错的话。
对了,我的R30中频很凝聚,一点都不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025-8-26 15:1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深圳
今天我的R30也刚到,目前是大耳系统,整体比较下来:

低频:X30比R30更爽
中频:听不大出来,感觉凝聚都是偏漫散的形态
高频和极高频:R30的3档滤波对高频影响更大,相比X30舒服一点

最后可能还是会选X30吧,通过过机线和电源线调一下中频凝聚,降一下高频刺感,再顺便提升一下低频下潜
但最终我可能还是要选X30吧,高频那点刺其实可以通过X30的声音模式和过机线去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25-8-26 14:5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泰州
意料之中的输给MSB,但输得并不难看。大家都给了较高评价,认为在这个价位甚至更高价位区间,R30很能打。
PS:首批发售直接购入,听了快半个月,小结一下听感:风格中性略厚暖,朴素大气,声场宽大立体(宽度深度都好),凝聚扎实,通透水润,解析力十足没有涂抹感,播各种类型都很不错(没试摇滚,从来不听),音响性与音乐性兼顾得不错。不足之处:解析力比MSB还是略逊一丢丢;缺少MSB、DCS那种贵气


都是10倍价格往上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25-8-26 10:2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梅州
指环王3 发表于 2025-8-26 10:14
我没听过精音,但有一位R30用家说比前者好很多

哦,如果能比DK2好很多,那应该是非常不错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2025-8-26 10:1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黑龙江佳木斯
pcb 发表于 2025-8-26 10:08
请问跟精音DK2区别在哪呢?是不是各方面都比DK2好一点呢?毕竟都接近2万了,比DK2贵几千

我没听过精音,但有一位R30用家说比前者好很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25-8-26 10:1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
指环王3 发表于 2025-8-26 08:58
好不少,档次上的差距

谢谢老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25-8-26 10:0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梅州
请问跟精音DK2区别在哪呢?是不是各方面都比DK2好一点呢?毕竟都接近2万了,比DK2贵几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2025-8-26 09:3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黑龙江佳木斯
zikomol 发表于 2025-8-26 09:10
楼主,请问有办法接升频软件测试吗,谢谢。对r2r架构没兴趣,但是发现这东西竟然可以dsd1024,有点意外

我没有升频软件,而且我不认为升频这种无中生有的方式有什么意义。试试R2R吧,可能有惊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25-8-26 09:2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黑龙江佳木斯
zikomol 发表于 2025-8-26 09:14
话说,高音暗,低音不沉,不结实有力是r2r架构原生的缺点,很难扭掉这种风格

高音暗指的是对比X30这种高低都极强的,其实更好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25-8-26 09:1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
话说,高音暗,低音不沉,不结实有力是r2r架构原生的缺点,很难扭掉这种风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25-8-26 09:1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
楼主,请问有办法接升频软件测试吗,谢谢。对r2r架构没兴趣,但是发现这东西竟然可以dsd1024,有点意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2025-8-26 08:5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黑龙江佳木斯

好不少,档次上的差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8-28 12:17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