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371|回复: 4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数字真的只有0和1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25-6-27 08:2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广东佛山
给大家评价一下

49
发表于 2025-7-1 16:4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浦东新区
本帖最后由 163zhengping 于 2025-7-1 17:02 编辑

CD读取的01信息,是放大信号(相当于是模拟放大)后直接输送给DAC解码,中间没有经过任何数字处理,所以特别标准、纯净、整洁。这样的数字信号所提供的数字信息,其可供DAC读取的信息准确度,不是各种数播提供的数字信号能够比拟的,所以CD的音质要比数播好。我们所听到的声音,是在D/A那一刻被“制造”出来的,在D/A之前都是数字信息,根本没有音频、音质等这一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8
发表于 2025-7-1 16:3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浦东新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7
发表于 2025-6-28 21:4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wozainali 发表于 2025-6-28 15:14
原始连续模拟信号(如麦克风采集的声音波形) → ADC → 数字信号A

数字信号A → 互联网无损传输 →  ...

民用音频DAC要求不高,没有非线性失真数值指标;工业DAC才有非线性失真这些个指标,工业DAC有了误差,产线上机械设备可能会搞死人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6
发表于 2025-6-28 15:1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澳大利亚
关注了DAC输出 → 扬声器的失真就行了,其他基本不用关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
发表于 2025-6-28 15:1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澳大利亚
本帖最后由 wozainali 于 2025-6-28 15:16 编辑

原始连续模拟信号(如麦克风采集的声音波形) → ADC → 数字信号A

数字信号A → 互联网无损传输 → 数字信号A(不变)

数字信号A → DAC → 重建模拟信号B → 功放/扬声器 → 声音
失真环节分析:
[td]
步骤是否可能失真?原因
原始信号 → ADC必然失真- 量化误差:用有限位数表示无限精度模拟值,导致固有噪声(即使24-bit仍有理论噪声底)。
- 时钟抖动:采样时间偏差使捕获的幅度值错误。
- 抗混叠滤波不理想:改变通带内波形(波纹/相位失真)。
- 电路非线性/噪声。
数字传输(互联网)基本不失真TCP/IP协议通过校验重传确保比特级一致(A → A)。
数字信号 → DAC必然失真- 重建误差:离散点插值生成的波形 ≠ 原始连续波形(吉布斯现象)。
- 时钟抖动:输出电平时间偏移扭曲波形。
- 非线性/噪声:元件精度导致电平输出偏差。
DAC输出 → 扬声器巨大失真扬声器振膜非线性运动、分割振动、箱体共振等物理限制引入谐波/互调失真(全系统最大失真源)。

  • 量化误差是信息论决定的固有失真。
  • 时钟抖动、电路非理想性是工程实践中的额外失真。
  • 音频系统的终极失真源是物理世界规律:扬声器将电信号转为声波时产生的非线性失真远大于数字环节(通常差1-2个数量级)。

真实音频还原的目标是“模拟波形的连续性保真”——后者因量化、抖动、扬声器物理限制等因素,必然存在无法消除的失真。高保真设备的研发,本质是在与这些固有失真做斗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4
发表于 2025-6-28 11:3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西贺州
阿灰灰 发表于 2025-6-27 19:42
是的,二进制是最高效的,但问题是无论数转模还是模转数,其间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信号模棱两可的情况,到底是 ...

可以试试 TF卡、SD卡(兼容机械硬盘、SSD固态、移动硬盘)音乐文件提升重整软件HiFi Plus+ AudioFileRebuilder
一样的0和1,大不一样的听感!


超级无敌任意门http://www.erji.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369891&extra=
你们是否遇到过以下疑惑,
1、在同一张TF卡或者SD卡上面的两个完全一致的音频文件,在同一个播放器播放时听起来不大一样?其中一个听起来非常HiFi非常好听,另一个听起来比较糊,然后这两个文件MD5、Hash哈希校验完全相同说明没有任何信息上的差别;
2、复制进TF卡或者SD卡上面的音频文件播放器播放时听起来总是糊糊的,一点也不HiFi;
现在,通过SDK开发的HiFi Plus+ AudioFileRebuilder V1.2 PreView程序支持对存储器包括但不限于固态硬盘SSD、机械硬盘HDD、Flash存储器如SD卡、TF卡内的音乐文件进行处理、使其重新生成适合播放器播放的HiFi状态,并且完全不会改变文件的任何内容,MD5、Hash哈希校验与源文件完全一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3
发表于 2025-6-28 11:2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西贺州
天使之城VOiCE 发表于 2025-6-27 22:50
那dlna岂不是最优解?文件型传输1字节1字节的传

理论上是,实际上,文件传输有传递效应
1、比如你放在机械硬盘上面的文件,通过DLNA传输,那么DLNA接收端播放出来是声音就跟你在机械硬盘上面的文件直接播放声音非常近似;
2、你放在固态SSD上面的文件,通过DLNA传输,那么DLNA接收端播放出来是声音就跟你在SSD上面的文件直接播放声音非常近似;

当两个一模一样(MD5、Hash哈希校验完全一致)的文件说明每一个字节都相同,分别放在机械硬盘、固态硬盘,这两个完全相同的文件通过DLNA播放,你可以非常容易的区分出哪一个文件来自机械硬盘、哪一个文件来自固态硬盘
可以试试 TF卡、SD卡(兼容机械硬盘、SSD固态、移动硬盘)音乐文件提升重整软件HiFi Plus+ AudioFileRebuilder
一样的0和1,大不一样的听感!
超级无敌任意门
http://www.erji.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369891&extra=
你们是否遇到过以下疑惑,
1、在同一张TF卡或者SD卡上面的两个完全一致的音频文件,在同一个播放器播放时听起来不大一样?其中一个听起来非常HiFi非常好听,另一个听起来比较糊,然后这两个文件MD5、Hash哈希校验完全相同说明没有任何信息上的差别;
2、复制进TF卡或者SD卡上面的音频文件播放器播放时听起来总是糊糊的,一点也不HiFi;
现在,通过SDK开发的HiFi Plus+ AudioFileRebuilder V1.2 PreView程序支持对存储器包括但不限于固态硬盘SSD、机械硬盘HDD、Flash存储器如SD卡、TF卡内的音乐文件进行处理、使其重新生成适合播放器播放的HiFi状态,并且完全不会改变文件的任何内容,MD5、Hash哈希校验与源文件完全一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2
发表于 2025-6-28 11:2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西贺州
af2000 发表于 2025-6-27 09:31
还是看看科普吧,别再闹笑话了,这个是可以数据测量的科学概念。

可以试试 TF卡、SD卡(兼容机械硬盘、SSD固态、移动硬盘)音乐文件提升重整软件HiFi Plus+ AudioFileRebuilder
一样的0和1,大不一样的听感!

超级无敌任意门:http://www.erji.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369891&extra=

你们是否遇到过以下疑惑,
1、在同一张TF卡或者SD卡上面的两个完全一致的音频文件,在同一个播放器播放时听起来不大一样?其中一个听起来非常HiFi非常好听,另一个听起来比较糊,然后这两个文件MD5、Hash哈希校验完全相同说明没有任何信息上的差别;
2、复制进TF卡或者SD卡上面的音频文件播放器播放时听起来总是糊糊的,一点也不HiFi;
现在,通过SDK开发的HiFi Plus+ AudioFileRebuilder V1.2 PreView程序支持对存储器包括但不限于固态硬盘SSD、机械硬盘HDD、Flash存储器如SD卡、TF卡内的音乐文件进行处理、使其重新生成适合播放器播放的HiFi状态,并且完全不会改变文件的任何内容,MD5、Hash哈希校验与源文件完全一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1
发表于 2025-6-28 10:0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
qwerqwer0854 发表于 2025-6-28 09:49
俺是小学生,老师要求必须认识012345789,少一个都不行,否则请家长,

老师表扬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
发表于 2025-6-28 09:4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贵州贵阳
俺是小学生,老师要求必须认识012345789,少一个都不行,否则请家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9
发表于 2025-6-28 07:2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数字信号必须要了解的两个东西,时钟与纠错,哲学上来说,世界上就没有完美的信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8
发表于 2025-6-28 07:2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时钟信号跟数据信号不同步,会影响音频信号数据采集的准确度,影响失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7
发表于 2025-6-28 06:3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亚太地区
wayp2000 发表于 2025-6-27 09:13
一听到烧友一本正经的谈时基就想笑,纯属伪概念.

哈哈哈。看来真的不少烧油真没学过从科学认知的数字系统基础知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6
发表于 2025-6-28 00:4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湖北武汉
163zhengping 发表于 2025-6-27 15:32
所有纯数字信号的处理和传递都是有纠错机制的,无论是CPU、内存、硬盘、还是U盘、光纤、网络等等,这是稍懂 ...

CD没有纠错机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
发表于 2025-6-28 00:2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
要是数字信号一点问题都没有那还要纠错码干什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
发表于 2025-6-27 23:4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香港
在十万分一秒的世界里,这0和1只需要快一点慢一点都会引来声音的偏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
发表于 2025-6-27 23:2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本帖最后由 浴皇大帝 于 2025-6-27 23:32 编辑

数字音频如果只是一堆011001001100,录音室为什么要设音频主时钟呢?好一些的DA转换设备为什么要强调晶振呢?二嫂dcs的几件套这么nb了不也要主时钟?实时音频流除了不加校验,单位数据间隔的时间都是重点。就像纯模拟的黑胶唱机,如果主轴时快时慢失真不也来了嘛?音轨还是那些信息量不是吗?所以楼主截图里的那些就叫学术二百五。学理科没毛病,怕就是那种学点相关专业就想把其他细分领域想当然的主观臆断,这种人往往就是纯做题家,智商是有,整个是一碳基计算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
发表于 2025-6-27 23:1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福建
理论只有01,但来自电源的杂波混进去可能让DAC把0识别成1,虽然能靠纠错改回来;但如果是转换后的信号混入杂波那就没办法了,这是确实影响了转换精度,通俗讲就是糊;所以好的线(包括usb、电源、模拟信号线)靠的是用更高的纯度/更好的屏蔽/结构来抑制杂波,从而得到更清晰的声音(个人理解)。
对自己耳朵有信心的话可以试试买个磁环套在解码的usb或电源线上,两三块一个,对不是太差的前端提升都挺明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
发表于 2025-6-27 23:0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云南
浴皇大帝 发表于 2025-6-27 09:55
这种就是学习学傻了的一根筋

这是半罐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25-6-27 22:5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西河池
usb还要打包和解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8-16 05:01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