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7289|回复: 16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如果你有一部卡座,就有了一部优质耳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25-4-24 22:4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安徽
如果你有一部卡座,就同时拥有了一部优质的耳放。

最上头一部是雅佳古董卡座GXC-706D,中间一部是雅佳末代旗舰卡座GX-Z9100EX.底下的是第一音响的专业卡座C-2。它们都有一个共同之处-一个强大的耳机放大线路。



706D的耳机口温暖,厚润。



拍的时候耳机拔了,Z9000EX三频均衡,声场庞大,解析出众。



C2的声音极其饱满,低频像充满了气的篮球,在优质的地板上被快速拍打,弹力十足。
163
 楼主| 发表于 2025-5-4 12:0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安徽
我能找到图的,就这仨!这玩意儿麻烦程度比开盘机低,音质又可以媲美四轨开盘(比不了二轨的),玩录音挺不错。不过存世量这么少,坏了会很难找到可替换的配件吧?这又是一个大大的隐患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2
 楼主| 发表于 2025-5-4 12:0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安徽
图一是松下RS-7500U,图二是索尼的EL-7,图三是索尼的EL-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1
 楼主| 发表于 2025-5-4 11:3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安徽
1. 研发背景与技术特点

诞生背景:
卡式录音带(Compact Cassette)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但这种妥协的解决方案,因为受限于带幅与转速影响,一开始就体现出音质和动态范围不足的缺陷,既无法满足专业需求,也无法满足高质量的民用需求。索尼等厂商试图通过增大磁带宽度(0.4英寸,接近开盘带的1/2英寸)和提升走带速度(9.5厘米/秒,是标准卡带的两倍)来改善音质,Elcaset由此问世。

核心技术:

   三磁头结构:采用录音、放音、抹音三磁头分离设计,提升信号分离度和信噪比。

   二氧化铬双层磁带:增强高频响应,输出频率范围可达20Hz–20kHz,动态范围优于标准卡带。

   外置磁带驱动:磁带从盒中抽出,由固定磁头接触,减少盒体精度对音质的影响,类似开盘机设计。

   杜比降噪系统:支持杜比B型降噪,进一步优化录音效果。

2. 市场推广与产品

代表产品:
索尼1976年推出的EL-7是Elcaset系统的旗舰机型(见图),配备三马达驱动、闭环双主导轴系统及遥控功能,主打专业录音与高保真音乐播放。

磁带规格:
分为三种类型(Type I/II/III),对应不同磁性涂层(如氧化铁、二氧化铬),适配不同录音需求。

3. 失败原因与市场反应

高昂成本:
Elcaset系统价格昂贵(如EL-7售价约4000美元),且需专用磁带,普及门槛高。

兼容性不足:
与主流卡式带不通用,且开盘机厂商(如飞利浦)未跟进,导致生态孤立。

技术路线竞争:
同期索尼转向更轻便的Walkman(1979年),卡式带市场迅速转向便携化,Elcaset的“高端卡带”定位逐渐边缘化。

4. 遗产与后续影响

专业领域短暂应用:
少数录音室曾用Elcaset录制高保真音乐,但最终被开盘带(1/2英寸带宽)和专业数字录音取代。

技术启示:
Elcaset的磁带驱动技术(如三磁头、闭环系统)为后续DAT(数字音频磁带)和数字录音设备提供了参考。

注:以上文字来自腾讯元宝,由老陆修改配图。文字里没有提及Elcaset灭亡的最大推手。实际上正是因为数字音频技术问世,导致模拟音频王国整体走向没落。在此请允许老陆默哀三秒钟。只是谁都没有想到,在若干年以后,新的一代年轻人,会推动模拟音频与设备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一次小小滴复兴。老陆一位老红颜知己,有天突然跟我讲,讲她小儿子最近买了一部熊猫牌儿的磁带随身听,末了跟我叨叨:“买那玩儿做什么?手机听歌它不香么?”也许对这些新新人类而言,用手机听歌真的是有点不酷哦。

黑胶死灰复燃,磁带死灰复燃,连开盘都有点儿要诈尸的意思。那么Elcaset呢,还有机会嘛?我的看法是悲观的,恐怕是不大可能焕发第二春了。Elcaset软硬件指标接近开盘,使用便捷性又可媲普通卡式,在性能和易用性之间找到了两全其美的办法。然而这样一种正确的设计,却诞生在错误的时间点。Elcaset在模拟王国铁王座上连屁股蛋子都没来得及捂热,整个座位就被抬出去了。Elcaset从诞生到消亡,拢共就推了五款机型,他们分别是索尼EL-7、EL-5,日立D-9000、松下RS-7500U 和TEAC AL-700。Elcaset从设备到录音磁带在民间的保有量都少到可以忽略不计。这一回的东风,只怕是乘不上了。现在要是打现在起开始玩Elcaset,简直比四九年入国军还要悲惨。可是这件悲惨的事情,我心里有总是有个声音,撺掇我试上那么一试一。下头是不是万丈深渊(简直是一定的),只有亲自跳上那么一回,才能闹清楚不是?玩儿这个倒是选择困难症的福音-拢共就那么几款,很容易选的。今日份叨叨先叨到这里,再次感谢大家收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0
 楼主| 发表于 2025-5-3 21:4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安徽
zklx 发表于 2025-5-3 12:40
手头有两台雅佳卡座,GX-95MK2和GX-65,65的磁带播放性能不良卖不了几个钱,在当耳放用。

现在喜欢上雅佳的造型了,觉得真好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9
发表于 2025-5-3 15:0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西南宁
陆忱 发表于 2025-5-3 12:18
上头两部是AIWA F80,下头的呢?

力士K1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8
发表于 2025-5-3 12:4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手头有两台雅佳卡座,GX-95MK2和GX-65,65的磁带播放性能不良卖不了几个钱,在当耳放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7
 楼主| 发表于 2025-5-3 12:1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安徽
hificow 发表于 2025-5-3 08:22
玩得这么入迷也是难得,添两块砖表示支持

上头两部是AIWA F80,下头的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6
 楼主| 发表于 2025-5-3 12:1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安徽
hificow 发表于 2025-5-3 08:22
玩得这么入迷也是难得,添两块砖表示支持

比起高档器材架,叠叠乐才是正确的安置方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5
 楼主| 发表于 2025-5-3 12:1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安徽
hificow 发表于 2025-5-3 08:17
索尼555ESG就不错,这个中后期的卡座 机芯和电路都很成熟了,素质有保证又稳定耐用,又不像555ESJ、KA7这 ...

假如没有原版带积累,那么买个五到十盒空白磁带,来录制平台上的无损音乐,也花费不多。如果有原版CD,拿来转录就更好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4
发表于 2025-5-3 08:2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西南宁
陆忱 发表于 2025-5-3 07:00
现在我想跟大家讲一讲卡座前级与耳放配置的情况。大家看一看下面的图,能看到我在中道LX-3后头接了一部独立 ...

玩得这么入迷也是难得,添两块砖表示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3
发表于 2025-5-3 08:1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西南宁
yang667455 发表于 2025-5-2 22:04
一是机器品牌和型号太多,挑选适合自己的要做太多功课;二是机器基本是多年老机,买时要懂得看用时要懂得保 ...

索尼555ESG就不错,这个中后期的卡座 机芯和电路都很成熟了,素质有保证又稳定耐用,又不像555ESJ、KA7这些后期的卡座那么偏CD音色。不过买了机器还要考虑买带子,这也是不小的投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2
 楼主| 发表于 2025-5-3 07:0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安徽
yang667455 发表于 2025-5-2 22:04
一是机器品牌和型号太多,挑选适合自己的要做太多功课;二是机器基本是多年老机,买时要懂得看用时要懂得保 ...

是的,门槛还是有的。要有把麻烦当补药吃的觉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楼主| 发表于 2025-5-3 07:0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安徽
现在我想跟大家讲一讲卡座前级与耳放配置的情况。大家看一看下面的图,能看到我在中道LX-3后头接了一部独立的耳放。那么坛友们可能就会有疑问了-说好的拿卡座做耳放使呢,怎么这又给接上了?是的,我现在的接法是从LX-3的line out接驳到外置耳放。那么这部卡座究竟有没有耳机口呢?答案是有的。实际上到现在为止,我还没见过哪部全尺寸台式机没有耳机口的。既然有耳机口,为什么弃之不用?是因为音质不佳么?回答是否定的。

LX-3的耳机监听口推力充沛,比这部独立耳放还要好上一些。我在这里小小吐槽一下这部耳放-这部Ocative海外版,它的声音密度不佳,质感也不强烈。拿来听古典音乐尚且可以凑合,听流行曲靡靡之音就是莫得感情滴机器。而中道的耳机口非常饱满扎实,我在这里之所以没用,是因为这个耳机监听输出口,它没有音量调节旋钮。在卡座的世界里,其中有一部分产品的耳机监听口是没有便捷的音量调谐旋钮或推子的。设计师直接在监听口给你一个固定的,他认为合适的输出电平,让你聆听。他们觉得声音大一点、小一点也无所谓,这个口的设计初衷是让你在录音过程中偶尔听一耳朵,听听看带前(音源的声音)带后(录好的声音)的声音比较,从而了解录音质量的。厂家对一种新的使用场景,不是用于录音,而只是单纯输入信号,进行长时间欣赏这一使用场景没有充足的预判。这样不可调的卡座有多少我无法统计,我只知道我的十几部卡座里有三部是这样。一部是中道LX-3,一部是先锋TC-710,一部是雅佳GXC-760D。占比不算高,但总还是有一部分。

除了这种耳机口不可调的,也还有line out不可调的,譬如我的雅佳Z9100EX,就是耳机口可调谐,而line out不可调谐,那么就不能当做前级来使用了。对耳机和前级其中一种功能有需求的,或者两种功能都有需要的,你在挑选产品的时候需要做好功课,跟商家提前了解清楚这些情况。最好让商家录视频给你看,能不能调,做到心里有谱。

只要买对产品,你就能实现极简搭配-从卡座直入有源监听音箱,再挂上一部大耳机(用转接头接耳塞倒也未尝不可)啦!就我而言,我是对卡座的耳机口有需要,对前级功能没有需要。所有的卡座我都接在松下AG-6500的输入上,用6500来干前级的活。这部广播级产品的前级(包括耳机监听)还是比较优秀的。那么我在本贴每日一絮叨,今日份的暂时就到这里了,谢谢大家(我想试试看,我这废话一天天叨叨下去,能坚持多久,能不能申请个吉尼斯世界纪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0
发表于 2025-5-2 22:0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
一是机器品牌和型号太多,挑选适合自己的要做太多功课;二是机器基本是多年老机,买时要懂得看用时要懂得保养太麻烦。故未入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9
 楼主| 发表于 2025-5-2 12:5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安徽
对于上年纪的老男人而言,卡座的外形有一种无法抗拒的美。具体到各家厂商,各家又有自己独特的品牌设计语言,也算是各美其美,美美与共。这几日在帖子里被hificow君种草,深深爱上雅佳AKAI的设计语言。95也好,91也罢,都是颜值与内涵间距,内外双修的经典铭器。去网上搜了一搜,搜了个雅佳AKAI卡座谱系图,拿来与诸君同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8
 楼主| 发表于 2025-5-2 12:5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安徽
对于上年纪的老男人而言,卡座的外形有一种无法抗拒的美。具体到各家厂商,各家又有自己独特的品牌设计语言,也算是各美其美,美美与共。这几日在帖子里被hificow君种草,深深爱上雅佳AKAI的设计语言。95也好,91也罢,都是颜值与内涵间距,内外双修的经典铭器。去网上搜了一搜,搜了个雅佳AKAI卡座谱系图,拿来与诸君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7
 楼主| 发表于 2025-5-2 08:4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安徽
鼓动完了,再泼一瓢凉水。我的AG-6500前阵子有三个月没开机,再开机就不能播放播放带子了。录像带推进去就卡在半空中,不往磁鼓上落,显示故障代码E-3。模拟设备零部件多过牛毛,是典型的机械堆料流。出现故障的几率,是要比CD机大的。遇着毛病了,自己不会搞,就要有寄到外地找师傅修理的心理准备。来回邮费加上修理费,这都是回避不开的刚性支出。即便你的设备老当益壮,用久了皮带靠轮也会有正常损耗,也是要更换的。自己有一定动手能力的话,可以自己换。没有这个能力(譬如我老头儿),就得找师傅弄。玩一部卡座,你的成本支出不仅仅止于一次支付的购买费用,还要考虑进去保养打理的费用。想明白了,觉得自己可以接受了,就欢迎你加入我们快乐的模拟佬群体啦!最后再讲讲我的老6500的结局。录音机修理师傅好找,修录像机的人,是真不易找。好不容易网上找一个,答我“五百起步”,意思就是再往上没个数。修还不一定修得好,得看坏的件能不能寻见。我看看6500那臃肿的身躯,大几十公斤的分量,这来回邮费-算啦!录像带放不了了,前级功能这不还好好的么。我现在主力前级也不用了,就拿它顶上去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6
 楼主| 发表于 2025-5-2 08:2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安徽
看到前面坛友说起炒货(不是花生瓜子那个“炒货”哈),也想说两句。买卖人都想多赚两个,手里攥着玩意儿,肯定也要想着法儿炒作概念,提升价码。譬如大名鼎鼎的中道1000zxl,特别版(图一)被炒到十几万一台,标准版(图二)也被炒到了五万以上。我们当然可以说好声无价,但是卡座不是路易威登箱包,不是坑蒙拐骗的奢侈品。衡量一下设备的物料成本,这种程度的溢价委实是有些太过了。我买的一部F95,成色上佳的炒到一万,我只好对外观降低要求,确保预算能兜底。但是想入坑的朋友也大可不必害怕。二手佬不是神仙,他也不能什么都炒上天。炒货一般都是盯着那几个经典传奇来炒,大多数小卡拉米溢价是会溢那么一点,可是幅度也是比较有限的。譬如我买的两部先锋,一部,520(图三),一部710(图四),价格都是一千来块,声音比不上中道1000,其实也是挺不错了。在1K多到3K之间有巨量的产品型号可供选择。避开那些“智商测验机”,你就能做一个快乐的玩机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5
发表于 2025-4-30 17:5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亚太地区
wkd15jordan 发表于 2025-4-30 09:08
弱弱的说一下,希望暗搓搓的玩VHS带,别在把录像机炒高了,谢谢

HiFi市场无论是新的还是旧的器材,捧与踩都是同一种势力或模式在操作的,东西好不好并不是最重要的甚至是用来当幌子忽悠人的,控制产品流通市场与利润空间才是真正的毒瘤所在。
层主是明白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4
 楼主| 发表于 2025-4-30 17:5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安徽
惊鸿飞雪 发表于 2025-4-30 11:11
CD是把声音切成马赛克,
然后尽量把马赛克拼漂亮一些,

打个比方,用模拟技术画一条线,那就是一条连贯的线;用数字技术去画,实际上是在用无数的点拼出一条线。技术越进步,点就越密,越不容易看出破绽。但实际上无论多密集的点,都是有点距的。也永远不能真正成为一条连贯的线。磁记录方式只要带幅足够宽,指标就会超过任何其它音频记录方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5-5 07:45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