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9143|回复: 8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有没有一种可能,天天嚷嚷模拟味的人其实对素质很木耳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5-2-5 17: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上海
那些人天天嚷嚷看不起现代耳机、音箱,觉得没有那个味儿了
也许恰恰实在掩盖他们对现代器材的素质、动态、密度、声场各方面的麻木无感
也许他们压根分辨不出这种进步,只能听到个声音是暖的还是冷的,厚的还是薄的
所以他们只抓着味道,感叹今不如昔,天天厚古薄今,说什么现代器材没有音乐味了
压根体会不到高素质高还原带来的音乐本质的享受,就像天天怀念某调料多么好味,却不懂一盘菜食材新鲜多么重要
82
发表于 2025-4-3 00:2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亚太地区
很多人认为vcd是很廉价的产品,其实不然。商场搭配vcd机卖的vcd碟要50元+,一个新出来的电影vcd2.0版卖20-40元,要知道那时候看场新电影才5-10块,换算成现在100元的电影票行情,vcd得卖300-500。
还有后来嗨翻天的ktv也都是vcd版本居多,现在的ktv还有以前的景象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1
发表于 2025-4-3 00:1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重庆
有的人认为HD650插卡带机这种暗糊叫模拟味。
而有的人追求的模拟味是一套HI-END级CD系统。
别太较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0
发表于 2025-4-3 00:0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亚太地区
1995-2000这个时间段,我们这边的一个浙江县级市,每条主街道就会有1-2家vcd租赁店,专门卖正版磁带、CD,VCD的店至少5家,各种盗版磁带、VCD、CD集中地不下10处,此外还不包括各个商场,购物中心的零售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9
发表于 2025-4-2 23:3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亚太地区
以前磁带机流行的时候,不管是几十块的国产货还是几百块的进口货,很少有二手流入市场,现在的高素质播放器为何立马转手的一大把,这不像是经得起市场考验的产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8
发表于 2025-4-2 23:2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亚太地区
喜欢玩老设备的玩家一般都有好多种播放器材,玩家交流也以分享心得为主,为什么推崇高素质高技术指标新播放器的新玩家往往表现出很明显的排他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7
发表于 2025-4-2 23:1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亚太地区
iwalter 发表于 2025-4-2 09:28
高素质和听感是两码事,欣赏音乐自己开心就好,从来不反对软文,看了开心就好。不要过分强调技术,那是资本 ...

赞同,真正把音像制品普及到大多数普通人生活中并带来欢乐的只有早期的低阶磁带与vcd,这一点连mp3最火爆的时候都未超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6
发表于 2025-4-2 19:3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亚太地区
正好相反,大部分追求模拟味儿的发烧友几乎清一色都是素质党过来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5
发表于 2025-4-2 11:1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黄浦区
其实什么喜好都没问题,要有自己的标准。如果是看评测或者更具别人的建议来买设备,那多半要吃药的。没什么人天生是木耳,喜欢听,多听听真实的器乐人声,自然会有标准的。最怕就是不想尝试,又想去证明自己去对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4
发表于 2025-4-2 10:5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我理解是不是就像吃菜一样,大家口味区别很大,有人喜欢酸甜,有人喜欢麻辣,音乐有人喜欢听暖糊一点的,有人喜欢听层次好分离度高细节突出的。只是有些老烧喜欢所谓模拟味,就看不起其他的,这点非常不好。重点说明一下,早期的PC的确有问题,硬、刺冷比较明显,不好听,其实就是失真,现在的好一点的数播已经没有这样的问题了,不要用以前的老观点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3
发表于 2025-4-2 10:5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iwalter 发表于 2025-4-2 09:28
高素质和听感是两码事,欣赏音乐自己开心就好,从来不反对软文,看了开心就好。不要过分强调技术,那是资本 ...

我咋感觉把高素质和好听感对立是奇怪的。现实中人耳的采样率接近无限,也没人说听着有问题,咋到hifi里高素质就被对立起来了?倒不如说现有技术在一些大众参数下,无法与听感相协调。比如拓品失真刷爆了,也一大堆人说难听。我认为很多人口中的素质是指干净,针尖般细节的声音。但问题是仔细听声音缺了一大片,这也能叫高素质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2
发表于 2025-4-2 09:2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高素质和听感是两码事,欣赏音乐自己开心就好,从来不反对软文,看了开心就好。不要过分强调技术,那是资本的收割工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1
发表于 2025-4-1 19:3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澳大利亚
阿灰灰 发表于 2025-2-5 19:35
这个...萝卜青菜,谁都别去抢占所谓的释经权。

比如有人小时候喂奶时被闷过,差点死了,所以对大N有心理 ...

这个比喻,或者说是举例,有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0
发表于 2025-4-1 19:1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
无知无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9
发表于 2025-4-1 16:5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

那倒不是,他口味挺杂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8
发表于 2025-4-1 16:4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阿灰灰 发表于 2025-3-30 12:43
让我yy成这样我也yy不出来,真就碰到过这样的男人,挺有钱的,女人不少,但就是贫乳控

感觉loli控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7
发表于 2025-4-1 16:4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亚太地区
请重新理一下逻辑问题:

1.能听到的,都是模拟信号,不管前面是黑胶开盘cd串流本地。。。。。。。最终到耳朵的,都是模拟信号,谁特么能听数字信号我服他

2.既然都是模拟信号,那区别就仅仅是质量问题。模拟源器材有好有渣,数字源器材有好有渣。一套系统声音好不好,和源头的存储形式并没有必然关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6
发表于 2025-3-31 13:5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黑龙江牡丹江
只要自己喜欢,全频段都刺激,那都是对的,什么味道重要吗,你喜欢吃辣我喜欢吃甜,非得让吃甜的去吃辣吗?毫无道理对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5
发表于 2025-3-31 10:4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黄浦区
本帖最后由 yfei 于 2025-3-31 11:04 编辑

其中有些人,是实际不是木耳,正相反,是耳朵太敏感。
比如,人对高频非常敏感,容易受刺激, 就会感到ESS DAC的这种‘高’素质,在高频上是有问题的。
有些人对密度非常敏感。  能听出Delta-Sigma DAC声音中的不连续性‘孔洞’。      
比如听过高端R2R就知道了,     低频是非常‘紧密’的,这种真实感,震撼感,  delta sigma dac做到死也做不到,差距实在太大。   
delta sigma dac,实际上整个频段都是有‘孔’的,  就像一个人被机枪打成了马蜂窝。
当然,我坚决反对营造出来的所谓’模拟味‘,  通过换线,耳机,功放...     这些都是假的。        人已经是马蜂窝了,再给他涂石膏,化妆,试图掩盖...
唯一要换的是音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4
发表于 2025-3-31 10:4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西钦州
打架坛还是口嗨贴比较多回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8-12 23:25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