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0537|回复: 4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100小时达成——ADX3000简评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4-12-14 16:40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贵州贵阳
本帖最后由 PtXe95 于 2024-12-14 17:04 编辑

经过一段时间的煲机,对adx3000的一些情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可以对此机的特点说上一说了。

对比系统和以前一样:
供电:Isotek Nova one+Isotek EVO3 Premier总线+瓦特EVO381镀铑墙插
转盘与解码:UD701N+Isotek EVO3 Sequel电源线
信号线:音乐丝带海姆达2 RCA
耳放:Chord Anni
耳机:ADX3000(ADX5000耳罩)+AT-B1Xa/3.0+8芯线世界纳米银超越4pin XLR转6.35
对比耳机:MDR-Z1r+Cardas Clear耳机线+16芯线世界纳米白金超越4.4mm转6.35


经过超过100小时的煲机,adx3000在刚开声时出现的高频高亮情况基本消失了,气声放大的效应减弱,整体更加均衡了,但开始那种女毒感也少了。

ADX3000对比大Z1R第一感觉就是人声的通透。从adx3000切换成大Z1R会明显感觉人声蒙了一层,听习惯了感觉大Z1R人声也挺好,温暖有肉感,但就是不能跟adx3000比,比就输,通透度太重要了。
第二个点就是ADX3000人声是偏嫩的,大Z1R人声更肉,但和上一条的人声通透度比区别并不是那么明显。adx3000听听年轻女声还是比大Z1R好一些。
ADX3000声场跟z1r基本半斤八两,区别在于adx3000纵向会往两边会扩散一些,z1r纵向表现会更向中间聚拢一点,可能与z1r单元斜置有关。

到了大小编制,表现发生了变化。大Z1r铜管表现嘹亮一些,质感足,带些适量混响,营造出充足的氛围。adx3000虽然有亮度,但质感就是要比z1r差一些。提琴上adx3000更细、更亮、顺滑一些,而大Z1R会更重木头味的表现,形体更厚重。
Z1r在人声上的朦胧感在没有人声的时候就不复存在了(废话),通透度不再输adx3000一头。各声部都起来的时候大Z1R能更轻松地呈现各种乐器的音色,而adx3000就会显得有点一笔带过,铜管气势一弱整个氛围都要差那么点。

手头就这么点东西,最好的两根耳机线在两机上也都试过了,adx3000接卡达斯clear会比B1XA稍稍少些低频,但透明度会进一步上升。而由于Z1R离开卡达斯去接B1XA或原线会导致高频直接拉跨变成大闷葫芦,为了让两机都好听最后还是让adx3000接B1XA,大Z1R接卡达斯Clear。

adx3000低频和大Z1R量感上基本差不多,但adx3000音头更明显一点,大Z1R会更肉一点但包围感更好点。

adx3000原耳罩会拔高频,导致同等音量下低频会少一些,但听感会更加轻松,女声气声得到一些强化,但代价就是交响表现会下降。买个adx5000耳罩一机两吃我觉得还是不错的选择。
总体来说adx3000声音相对Z1R轻薄一点,但更干脆,年轻女声表现显著强于Z1R,大小编制又弱于Z1R,总体算输给Z1R但没有被吊打。考虑到Z1R推出正常声音的成本,adx3000确实不怎么折腾就能出好声。等到adx3000掉到7000元以下应该就可以考虑入手了,6000以下的时候更是性价比极高。

76ac43a6df83770aa670864939d9bff.jpg (225.56 KB, 下载次数: 76)

76ac43a6df83770aa670864939d9bff.jpg

18528019af9686833acd5b5d95cde88.jpg (210.3 KB, 下载次数: 75)

18528019af9686833acd5b5d95cde88.jpg

cc6c8aae0781f047e69244dc709e182.jpg (182.64 KB, 下载次数: 73)

cc6c8aae0781f047e69244dc709e182.jpg
44
发表于 2025-5-13 11:1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香港
轻之肥宅S 发表于 2025-5-13 11:02
我觉得索尼那根金宝厉害的点在于能使人声更贴耳,而且很自然。美国纯铜的金宝感觉是使声音更柔顺,素质上 ...

AXIOS的線很鬼,一般廠的線加長度不會是等值升價,這家竟然是這個做法;一般弄2-3M線長的價格變得很恐怖...
在我聽來,AXIOS的CU還是會比SONY的KIMBER JUICY一點,SONY的KIMBER雖然比原線較有組織更易入耳,但仍然是有點乾身偏線條...

當然,整體系統的調整還有很多地方可以處理,多多少少都要靠自己去配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3
发表于 2025-5-13 11:0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美国
creamy_wan 发表于 2025-5-13 10:05
畢竟4倍定價,表現有大差也相當合理...
試過在不是索六萬系統下聽CU的那條,平衡合理,表現也明顯在SONY ...

我觉得索尼那根金宝厉害的点在于能使人声更贴耳,而且很自然。美国纯铜的金宝感觉是使声音更柔顺,素质上没有太大改变,现在全新2米的也要卖900美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2
发表于 2025-5-13 10:0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香港
轻之肥宅S 发表于 2025-5-12 14:18
不是,我听的是美国金宝线。黄色纯铜的那根感觉很一般,白色纯银的那根倒是惊为天人,脱耳感都搞出来了, ...

畢竟4倍定價,表現有大差也相當合理...
試過在不是索六萬系統下聽CU的那條,平衡合理,表現也明顯在SONY自家的2條之上,一手不知道是否有漲,二手的話CP還是相當不錯的...

當然硬素質是否滿意就純粹個人感覺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1
发表于 2025-5-12 15:5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浙江杭州
相比铁三角我还是更喜欢索尼,虽然这2个都有各自的缺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
发表于 2025-5-12 14:1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美国
creamy_wan 发表于 2025-5-6 08:55
弟兄所指的KIMBER CABLE是SONY官配的那一條?

不是,我听的是美国金宝线。黄色纯铜的那根感觉很一般,白色纯银的那根倒是惊为天人,脱耳感都搞出来了,声场都没有边界感了。只是价格确实感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9
发表于 2025-5-12 14:1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美国
PtXe95 发表于 2025-5-6 07:45
我觉得提升不算明显。改善声场和定位恐怕要从前端设备入手才能有收效,从线材上发力意义不大

好的,谢谢,看来我还是得先换功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8
发表于 2025-5-6 08:5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香港
轻之肥宅S 发表于 2025-5-6 03:38
在声场,定位方面提升大不大呢?我目前用原线倒是没觉得声音有问题,就是想买根提升素质的线。今年北美音 ...

弟兄所指的KIMBER CABLE是SONY官配的那一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7
 楼主| 发表于 2025-5-6 07:4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贵州贵阳
轻之肥宅S 发表于 2025-5-6 03:38
在声场,定位方面提升大不大呢?我目前用原线倒是没觉得声音有问题,就是想买根提升素质的线。今年北美音 ...

我觉得提升不算明显。改善声场和定位恐怕要从前端设备入手才能有收效,从线材上发力意义不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6
发表于 2025-5-6 03:3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美国
PtXe95 发表于 2025-5-5 23:11
卡的clear最大的特点就是跟Z1R原线走向接近,但密度更大,血肉感更明显,情感更充沛,色彩更多样。如果不 ...

在声场,定位方面提升大不大呢?我目前用原线倒是没觉得声音有问题,就是想买根提升素质的线。今年北美音响展专门去听了金宝线,结果觉得很一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
 楼主| 发表于 2025-5-5 23:1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贵州贵阳
本帖最后由 PtXe95 于 2025-5-5 23:15 编辑
轻之肥宅S 发表于 2025-4-24 13:03
抱歉挖个坟,我最近也在给z1r物色耳机线,想问一下楼主用卡达斯clear搭配z1r效果怎么样呢?主要提升点在哪 ...

卡的clear最大的特点就是跟Z1R原线走向接近,但密度更大,血肉感更明显,情感更充沛,色彩更多样。如果不喜原线风格那还是不要考虑卡达斯clear了,这条线并不能让Z1R变成风驰电掣的明快声音,但如果想在原线风格上做提升,那卡线没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
发表于 2025-4-24 13:0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美国
抱歉挖个坟,我最近也在给z1r物色耳机线,想问一下楼主用卡达斯clear搭配z1r效果怎么样呢?主要提升点在哪里呢?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
 楼主| 发表于 2024-12-17 12:0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贵州凯里
wangshunan12 发表于 2024-12-17 11:49
这个耳罩跟我的是一样的,改天再去耳机店摸一摸好了

铁三角欠煲,我这个3000开声到现在变化很大,主要体现在高频收敛很多,如果你耳机是新的,那和店里声音不一样也很有可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
发表于 2024-12-17 11:4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日本
PtXe95 发表于 2024-12-17 08:33
我这是最近刚买的,算不得旧版耳罩吧,早先耳罩和现在的有没有区别没有真摸过仅凭照片可不好确定

这个耳罩跟我的是一样的,改天再去耳机店摸一摸好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
 楼主| 发表于 2024-12-17 08:3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亚太地区
本帖最后由 PtXe95 于 2024-12-17 08:39 编辑
wangshunan12 发表于 2024-12-16 23:46
5000耳罩是新买的吗?能不能给个图看看
有说5000的版本区别其实是耳罩发生了变化,我去的耳机店最近也换 ...

我这是最近刚买的,算不得旧版耳罩吧,早先耳罩和现在的有没有区别没有真摸过仅凭照片可不好确定

mmexport1734395543224.jpg (141.66 KB, 下载次数: 62)

mmexport1734395543224.jpg

mmexport1734395541730.jpg (253.78 KB, 下载次数: 54)

mmexport1734395541730.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24-12-16 23:4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日本
PtXe95 发表于 2024-12-16 23:28
再次在adx3000上比较adx5000原装、yaxi的a2000Z/ad2000x、adx3000原装三幅耳罩。不得不说还是adx5000耳罩表 ...

5000耳罩是新买的吗?能不能给个图看看
有说5000的版本区别其实是耳罩发生了变化,我去的耳机店最近也换新了耳罩感觉好像是比我手里的要饱满
如果还能买到旧版耳罩的话赶紧收一个试试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9
 楼主| 发表于 2024-12-16 23:2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贵州贵阳
本帖最后由 PtXe95 于 2024-12-16 23:39 编辑

再次在adx3000上比较adx5000原装、yaxi的a2000Z/ad2000x、adx3000原装三幅耳罩。不得不说还是adx5000耳罩表现最好,能在三频上做出最佳分配,除了佩戴稍差之外毫无代价,轻松提升音质。

yaxi耳罩是第三方的,声音密度和adx3000原装耳罩差不多,低频会多一点,但声音会偏浑浊。

adx3000原装耳罩低频偏少,高频偏干,声音偏薄偏软,胜在比yaxi耳罩干净一些。除此之外,这耳罩真的又饱满又软,佩戴是最舒适的,调整好能让耳机达到无感佩戴的地步。

adx5000耳罩声音最饱满,低频也是三幅耳罩里最好的,高频不会出现adx3000耳罩那种略干的感觉,低频也不会像yaxi那样浑浊,量感还能抬一些。缺点是稍硬一点,佩戴在三幅耳罩里相对最差,不过也属于还能接受的那种。


贵就是好,adx5000耳罩538一副再加上海外运费和关税,总价快800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楼主| 发表于 2024-12-16 12:1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贵州贵阳
本帖最后由 PtXe95 于 2024-12-16 12:39 编辑
银kyo 发表于 2024-12-16 11:16
老哥有没有听过百老汇,anni比如何

没听过百老汇。但和UD701自带耳放比的话anni属于现代高解析声音,低频量稍稍收一些但力道足得多,声音明显更清晰,声场没有更大,立体感更强。声音整体中性,不像UD701自带耳放那样偏暖、偏拖沓、偏软、偏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24-12-16 11:1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老哥有没有听过百老汇,anni比如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24-12-15 22:4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5000比3000好太多了,如果都推好的情况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7-4 14:56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