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1956|回复: 8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TEAC UD701开箱,耳机孔单端声音...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24-12-6 14: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江苏
本帖最后由 dgfsthr 于 2024-12-6 15:57 编辑

   今天到货听了1小时,对比motu m2声卡。701的声音侵略性更低,能量感比motu小,也可以理解成降了火气,这是唯一的提升,或说是唯一明显的区别。除此之外,声场、解析、调音和motu几乎无区别,2w多的设备和1千4的声卡无明显区别。留着701最大的理由是说服烧友和自己,总有人说我没听过好的台机,所以我不配谈论耳机声音。第二是用的旧电源线,机器只赠了一个电源线插头太大不适配一般插座,我用手机蓝牙听的,凭我的经验即使有线提升也是微弱的。   701和博雅比,两者都是2w多的机器,博雅我用的外接线性电源提升巨大,声音润色动听、能量感也大,但是我接受不了的是机器内部啪啪响(非耳机传出来的声音)和声音修饰重,失去了灵动性或者说我就喜欢单薄快速亮丽的声音。博雅的声音感觉是处理的太繁琐,声音出来慢几微秒又强行掩饰掉了,染色厚听着累,背着十袋米本来该慢慢走,脚下却装了风火轮、逞能一样。701倒是没有这问题,701是太素了,偏冷,二嫂的解码有人说带了高级的润色,我却没有听出来任何调音。我感觉一个机器如果没有调音,几万的素质和1千多的听不出来差别,701就是。解析吹的再好,实际听感几乎不可闻的提升。就是比声卡火气小,但声卡的火气让人更上头,低频高频的侵略性反而有时候更会打动人,而且才1千4,那我何苦升级701。
   留手里慢慢听吧,等把功能玩熟了再说。大概率不卖了,摆着,用来震慑说我耳朵不好应该上台机的人。这回上了,耳机照样没提升,什么难推、要求控制力我依然没感觉到。是本来就没那么多玄学吧,不论什么耳机配个声卡手机就到头了。但我就是留手里,砸在手里了。当有人说没推开,或我发表听感时,问我你用什么推的?我能回答701,让他闭嘴。
   另外日本的牌子,比较适合铁三角用户(我也不清楚,但大家都这么说,不能服己却能服人),外形也比较朴素(和声音一样,开不起来脑放),就当给日本人赞助研发资金了。
   推力方面,音量钮到50偏小,60是正常音量,70才能听的爽些,80声音也不会发冲,声卡usb电脑供电和解码集于一体,40音量等于701的80音量,居然比701推力大不少。ap2k在701的80音量下耳罩会抖动,感觉耳罩内空气都在震,皮肤也麻了,耳朵还好能承受,也挺奇怪的说不清楚为什么。长期对振膜不好,70以下的音量大概就合适了。
来自 82楼
发表于 2025-1-28 22:5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
忍不住试了下deepseek

这位发烧友的评论展现了典型的Hi-Fi发烧圈主观体验与客观设备性能之间的认知冲突,同时也折射出消费心理与音频玄学文化的碰撞。以下从几个维度分析其观点的合理性与局限性:
1. 主观听感与设备差异的辩证性

    合理之处:
    用户强调高价设备(如701台机)与低价设备(MOTU M2声卡)的听感差异微弱,符合音频领域边际收益递减的规律。许多高价设备的提升更多体现在声学调校的细微之处(如相位精度、动态微细节),而非“一耳朵”差异。其主观偏好(如偏爱“单薄快速亮丽”的声音)也合理,听感本就是高度个人化的体验。

    局限性:
    测试条件存在明显漏洞:使用手机蓝牙连接台机,可能因蓝牙传输带宽限制(如SBC/AAC编码)导致音质损失,无法发挥设备全部潜力;使用不适配的电源线也可能影响供电稳定性。此外,对比设备时未控制变量(如是否使用相同耳机、音源文件等),结论的严谨性存疑。

2. 对“调音哲学”的批判与矛盾

    观点亮点:
    用户尖锐指出高价设备的调音可能“过度修饰”(如博雅)或“过于素淡”(如701),揭露了部分厂商通过染色掩盖技术短板的行业现象。其反感“强行润色”的态度,反映了一部分用户追求“直白还原”而非“人工美感”的诉求。

    矛盾之处:
    用户既批评博雅的“厚重染色”,又抱怨701“偏冷无调音”,暴露了个人听音喜好的极端化(偏好特定风格却否定其他风格的价值)。实际上,高端设备的调音目标往往是平衡性与普适性,而非刻意迎合某一类用户。

3. 推力认知的误区

    音量≠推力:
    用户误将音量旋钮位置等同于推力大小,忽略了增益设计、阻抗匹配等关键参数。例如,MOTU M2的“40音量等效701的80音量”可能源于前级增益更高,而非实际输出功率更大。AP2000Ti耳罩震动更可能是低频共振或密封性问题,与推力无直接关联。

    科学性与玄学的混淆:
    用户一边否定“难推”“控制力”等玄学概念,一边用非科学现象(耳罩震动)佐证听感,体现出对音频技术原理的认知不足。耳机的驱动需求需结合阻抗、灵敏度、阻尼系数等参数客观分析,而非单纯依赖主观体感。

4. 消费心理与社会性动机

    身份博弈与社群压力:
    用户保留701的核心动机是“震慑质疑者”,揭露了Hi-Fi圈层中“设备鄙视链”的存在。这种“用高价设备堵他人之口”的行为,本质是对社群话语权的争夺,而非理性消费决策。

    性价比反思的价值:
    用户对2万元设备与千元声卡差异的质疑,具有普遍警示意义。许多消费者盲目追求高价设备,却忽视音源质量、听音环境等更关键因素,导致投入产出严重失衡。

总结与建议

该评论的价值在于以个人实践挑战“高价即高端”的行业神话,但其结论受限于测试方法和个人偏好,需辩证看待。对发烧友的启示:

    理性对比:在控制变量(音源、供电、耳机)的前提下AB测试,优先关注技术参数而非价格标签。

    明确需求:若追求“爽感”而非“还原”,低价设备可能更符合需求;若追求技术极限,需接受边际收益递减的现实。

    警惕社群绑架:听音是私人体验,无需为迎合他人观点而消费。

最终,音频设备的终极意义在于服务听者,而非成为身份象征或辩论工具。正如用户所言——“配个声卡手机就到头了”,或许正是多数人的真实需求。
开启新对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1
发表于 2025-1-29 11:0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安徽蚌埠
Qwer12345 发表于 2024-12-6 17:38
买啥线?使用ud701最简单的方式就是拿一个正经的移动硬盘(fat32格式化)插在后面的usb上,之后把网线接 ...

第一段赞同!听歌的正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0
 楼主| 发表于 2025-1-29 00:3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泰州
zoomplayer 发表于 2025-1-28 22:55
忍不住试了下deepseek

这位发烧友的评论展现了典型的Hi-Fi发烧圈主观体验与客观设备性能之间的认知冲突 ...

   除了我也用过有线连接听了的事实以外,全说对了。ai非常讲理,非常赞同。我的耳朵确实和普通人不一样,但我追求适合我的声音,自身对发烧有所认可和收获就足以了。我既反感别人妄下定论,又希望获得认可和交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9
发表于 2025-1-28 22:0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南京
701毕竟是台一体机,专攻有线接入的产品,用蓝牙难为他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8
发表于 2025-1-27 15:0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本帖最后由 win10 于 2025-1-27 15:14 编辑
dgfsthr 发表于 2025-1-27 12:14
蓝牙很好,蓝牙和有线的差距在50%到90%不等,绝不会20%。这个百分比是变化的,越差的产品差距越小。 ...

就我自己的听音经验来说,近几年来蓝牙尝试过好几次了,真的是听不下去。音频信号不仅仅传输数据,更重要的是jitter要小。蓝牙通道的jitter可以说爆表了,我相信就算不是发烧友也能一耳朵听出来。同样的设备,使用蓝牙和不使用简直是完全两套。索尼的蓝牙技术可以说是世界顶尖了,甚至有自己的蓝牙协议LDAC。我之前买过索尼的降噪大耳XM3,哪怕开启最高档的LDAC,与直接耳机线相比仍然是一耳朵的差距。
我自己车上的音响,按说也是国外品牌的,车买来好几年,一直用蓝牙听,总觉得音质真烂。后来某一天看到车机的app商店有QQ音乐车载版(车机系统也比较烂),于是安装后直接车机播放,顿时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我的车上音响原来这么好听,完全像换了一套音响。

其他的类似经验也有很多,可以说蓝牙这种东西天生就是音质的敌人,从协议上看就不适合HIFI。只能听个响。当然如果你只想听个响,那也无伤大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7
发表于 2025-1-27 13:2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没想到LZ竟然平时在电脑上没有积累音乐的习惯呀,网易云之类的(其实较多不太热门的歌曲没有的),而且每个音乐平台软件都不同的声音风格(有暖厚的,有清秀的,有各式各样的自我风格)其实有时使用起来也并不算太方便,有时某些专辑也因为版权问题不能播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6
 楼主| 发表于 2025-1-27 12:1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泰州
win10 发表于 2025-1-25 03:40
蓝牙是最能摧毁音质的方式,任何HiFi设备只要和蓝牙扯上关系,就只能发挥20%的能力。楼主还是换个有线连接 ...

    蓝牙很好,蓝牙和有线的差距在50%到90%不等,绝不会20%。这个百分比是变化的,越差的产品差距越小。也和技术、人耳差别有关。不要一棒子打死抹黑蓝牙。有线我试过了,谢谢关心还再劝我有线连接,你说晚了我试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5
发表于 2025-1-25 03:4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蓝牙是最能摧毁音质的方式,任何HiFi设备只要和蓝牙扯上关系,就只能发挥20%的能力。楼主还是换个有线连接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4
发表于 2025-1-5 19:3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亚太地区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3
发表于 2024-12-19 09:5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陕西西安
同感,试听了ud701的解码,素质确实挺高,听感和二手7k的国产,没有拉开差距。不说哪家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2
发表于 2024-12-18 15:3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湖北武汉
主要是前级影响本来就没那么大。。。在功率足够的情况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1
 楼主| 发表于 2024-12-14 23:1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泰州
本帖最后由 dgfsthr 于 2024-12-14 23:22 编辑
离心机器 发表于 2024-12-13 08:38
烧就是烧一个乐趣。如果折腾对你来说是痛苦,那你买这个设备干嘛?随便买个蓝牙耳机听就行了,也不要发帖 ...

  说的太对了,我真不该折腾这个机器。但换个角度,我必须要这么做。印证我心里对这个机器的期望。如果好,就是挣到了皆大欢喜大家都高兴。不好,让我死了这个心。如果什么也不做,会留下遗憾,心里总感觉委屈了自己。明明有钱,也有好的声音给我听,为何我不肯花钱买享受?可事实就是事实。不管结果如何,我应该走这一步,是我对发烧这件事认真诚恳的态度问题。      
   701确实可以,全面提升。怪我自己太挑了,耳朵太尖了。不不,在你们来说,是该怪我太木纳了,耳朵不灵,听不出好来才对。嗯嗯。
   痛苦也要折腾,这是对发烧这件事的尊重。就像你玩游戏,一发现赢不了就投了、挂机了一样。你把坚持称作痛苦,我却把它看成是荣耀。不过,确实很闹心,但我接受,我早已预测到了。我知道它会过去,我必须这样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0
发表于 2024-12-14 19:3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你听听邓紫棋,我这几天用大乌听邓紫棋太刺激了,不过我外接了v55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9
发表于 2024-12-14 19:2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
笑死,看到赛博文盲属实绷不住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8
发表于 2024-12-13 10:3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四川
现在人都疯了吗?
一破机器别人爱怎么玩 就怎么玩,
一个个跑来装大神教育别人,至于吗?
楼主也确实用事实证明了这机器接USB合蓝牙是垃圾效果和声卡差不了多少。
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有参考价值的。
我觉得没啥问题
变相证明这机器不走你们说的特定方式就是垃圾,对不对
你们管别人怎么玩呢?
别人花钱测出这机器很多功能是垃圾,为别人照明前面的道路,你们不乐意什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7
发表于 2024-12-13 10:2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海淀
别的不说,您老人家连个梯子都不会搞属实巨婴。搞啥都懒得搞,活该听不到好的声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6
发表于 2024-12-13 09:2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
恭喜你。
可以安心用千元声卡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5
发表于 2024-12-13 08:5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解码用国产就可以了,天价+玄学,有钱人就无所谓了。自我感觉所谓调音不如用频率响应校正更好,价格便宜效果不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4
发表于 2024-12-13 08:3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dgfsthr 发表于 2024-12-6 17:57
转几首歌u盘对比下电脑我能做到,但我听歌变成了件痛苦的事麻烦的事,我就喜欢网易云之类的软件,在线 ...

烧就是烧一个乐趣。如果折腾对你来说是痛苦,那你买这个设备干嘛?随便买个蓝牙耳机听就行了,也不要发帖吐槽,发帖之前先做好功课。发烧友不是有钱买贵价设备就是发烧友,那只是一个基础,另外各个价位有不同的玩法。我就说一点,网易QQ的有些音源比起hires精品的资源,同一首歌网易QQ听起来就是垃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3
发表于 2024-12-12 21:5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河北秦皇岛
本帖最后由 维新 于 2024-12-12 22:15 编辑

701用着还不错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2-21 19:03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