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深夏映冬 于 2023-11-27 18:27 编辑
一、周边简介
1、周边
插排:大唐保镖PDU HP-6605
USB线:Power Sync UAB21K
电源线:I-Sheng SP506A
2、耳机
AR5000
HD560II
二、UDP6硬件、滤波和音量
1、硬件
输入:USB/同轴/光纤/IIS
输出:RCA/XLR,耳机输出(4.4平衡/6.5单端),
随机附赠了散热风扇,据称在夏天高温(大于50摄氏度)无风条件使用。
实际使用中没加装散热风扇,在北方室温条件下使用几个小时,没有“火炉”的感受。
2、滤波和音量
2.1、滤波
我个人写耳机比较详尽,写解码耳放话很少,跟说明书似的——一定程度和个人听音观有关:
用无染色音源搭配有韵味的耳机,音源只负责提供素质,耳机主导耳机系统的审美。
现代搭载ESS/AK芯片机器,芯片厂默认提供多种滤波,所以搭配耳机适用面较广。
根据不同滤波的调整,耳机风格因此也会多种多样。
(1)DEFAULT(默认)
偏中下盘,混响多,厚实,声底偏软,适宜舒缓的歌曲。
特点: 混响中等
结像(线条感):不突出
适宜音乐类型:慢速的流行/爵士
(2)MP-SLOWL
偏中上盘,声场中等偏近,中频偏慢,微厚,低频偏少(速度中等),一字一顿中慢速歌曲。
特点: 混响中等
结像(线条感):不突出
适宜音乐类型:慢速的流行/爵士
(3)Apodzing快降 (别译名: 快速相位变趾/相位快速切趾)
特点: 混响少,声底偏软,高频通透,低频适中(速度稍慢)
结像(线条感): 不突出
适宜音乐类型:流行
(4)最小相位慢降 MP-SLow(Slow Roll-Off)
特点:混响偏少,高频不暗不亮,低频少(速度适中)
结像(线条感):中等
适宜音乐类型:流行
(5)最小相位快降 MP-Sharp(Fast Roll-Off)
特点: 混响偏少,高频不暗不亮,低频少(速度感快)
结像(线条感): 中等
适宜音乐类型:流行、摇滚
(6)线性相位慢降 LP-Slow(Slow Roll-Off-Linear)
特点:混响极小,声底硬朗,高频通透,低频适中(速度稍慢)
结像(线条感):锐利
适宜音乐类型:快速流行、摇滚等
(7)线性相位快降 LP-Sharp(Fast Roll-Off-Linear)
特点:混响极小,声底硬朗 ,高频通透,低频偏少(速度较快)
结像(线条感):锐利
适宜音乐类型:快速流行、摇滚等
请注意:UDP6更换滤波是重启机器的,据官方称此时静音和防止冲击保护,不用拔掉耳机。
2、音量
最小音量-99dB,最大音量0dB。旋钮无阻尼感,很滑。
日常使用在~45dB~-20dB区间。
三、耳机
1、AR5000
(阻抗28欧,灵敏度108dB/mw,-40dB~-35dB)
对于专业人士和大众消费者来说,耳机最好是随便“插哪个设备都是一个声”
,对于一部分狂热的耳机发烧友而言,“换耳罩换线换音源换放大器,百机百声”
AR5000标配4.4mm线的意图,很明显目标客户以便携音频播放器用户/有4.4mm插口小型台式设备用户为主;
较为纤细的声底,随着音源变化而变化,保留一点折腾的乐趣“(类似于运动模式反馈路感不一样)
我与形形色色烧友的线上、线下交流,线下他们使用手机,小尾巴,随身,台机驱动AR5000。
以台机的传统烧友,使用随身的烧友得出两个截然不同的观点:
一位传统烧友认为,上台会比随身释放更多潜力,但也喜欢不来;
另一位台机和随身双修的烧友比较认可,他认为像“小HD800”感觉,声场大。
我认为AR5000的竞品不是HD600,不是K701等耳机,而是32欧的DT880/DT990(如果是250/600欧烧友自然会上台),
DT880/DT990不上台驱动不充分的情况,声音细碎,声场平面化。AR5000在直推情况下中、低频信息量多出一些。
毫无疑问,新出的型号素质不差,AR5000素质上比老三样高出一些(主要提升在两端延伸),
介乎于HD660S与HD660S2之间的综合素质,且较低的驱动门槛。
最后总结一下:
AR5000是一款声音中性,声底纤细的现代声耳机。结像松散,
信息量集中在中频和低频,高频很亮。不同年代的歌曲,给予耳机染色略有不同。
推荐滤波:
DEFAULT,听一些慢速歌曲。
MP-SlowL,中慢速歌曲。
MP-SLow 听高速歌曲,在速度感和低频厚度(信息量)取舍较好。
擅长音乐类型:现代流行、现代摇滚、电子
2、HD560II
(阻抗300欧,灵敏度94dB,音量-30~-24dB)
HD560II是“新森海”的开始,经过HD560-HD580转型,
到HD600奠定新森海风格——HD560II体现了新森海调音部分特色:
(1)由HD520-HD540时代高透明度转向高频量不多,高频稍暗的风格,
三频走向重心往下走,获得更多低频量感的留存。
(2)增加声底的厚度,开始明面展现对声音的修饰。兼容渣录音和录音歌手。但没有HD600和HD650修饰得多。
(3)声音内敛,略显克制。相较于后辈,HD580等棉被兄弟声音“十分强势”,结构严谨,
以一种强硬态度接管耳机系统的审美,HD600,HD650尤为明显。
(4)结像轮廓线由实向虚,走向对氛围感的追求。
(5)偏重管乐音色。爵士中萨克斯,小号等独奏表现迷人;(因动态等因素)HD600展现管乐齐奏表现力更佳。
HD560遇冷的原因,我以为坏在兼得新老森海风格但缺乏独特的个性:
并没有老森海鲜明的染色(诸如HD430),
较为精确的结像(HD520II);也没有HD600厚度和密度,夸张的大动态(强弱音对比)。
也就是说缺“舍我其谁”的底气,只是森海转型的实验品。
当然这不意味着HD560II毫无是处:
聆听男女歌手比较均衡,不会出现HD540以前偏女歌手,HD600以后新森海偏重男歌手的特点。
轻盈兼得氛围感的声音,没有被耳机强势管束的感觉。
推荐滤波:MP-SlowL,HD560II瞬态表现在各个滤波差异没AR5000体现明显。
擅长音乐类型:慢速流行、爵士
四、现代声的反思(2)和UDP6搭配建议
全球化似乎让很多行业的大方向趋同,如果拿电车类比耳机:
(1)“加速快”(瞬态好)马力足(信息量)
(2)路感平顺(大声压失真低)
(3)内饰家具化(这点耳机部分走奢侈品路线的明显,整体还不够)
(4)“节能环保”(有的小尾巴能听,有的播放器也能听个大概)
(5)外观设计风格千篇一律,“缺乏驾驶乐趣”(缺乏折腾乐趣)
(6)整车配件减少(古董耳机充满着”海绵调音“,现代耳机腔体内越来越”干净“),
像油车换大量配件改变驾驶风格是一去不复返。
假设从后世看HiFi耳机这段衰落期,各个细分市场单品的减少,品牌从上下游整合出一套系统:
类似于一部分专业品牌,有自己品牌的声卡,耳放,音箱,耳机,可以提供一整套解决方案。
民用品牌也开始回过味了,既然我们挣不上黄金时期那么多的钱,
我服务好存量的粉丝市场和一头雾水的新人,直接给出多套方案,让他们量力而行的花钱就行。
实际上这套体系最早是经销商去出方案,现在品牌也跟着做——电商的货架上AR5000搭配从裸机到小尾巴,再到自家三个价位的一体机。
最后说一嘴,UDP6耳机搭配。UDP6是一款高瞬态的现代声机器,建议有厚度密度的个性明显耳机,或者是有密度的现代声耳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