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591|回复: 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18周年】2023中国北京(国际)耳机展回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3-9-20 02:02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广东深圳
本帖最后由 刘嘉明 于 2023-9-20 11:15 编辑


时隔一年,疫情散退,北京耳机展再次启航,这次展会的新品也有不少,光新品发布就有三场。以下文字为展会回顾,所分享的展位品牌排名不分先后。

HIFIMAN
这次HIFIMAN主要展示的新品是高登音频联手HIFIMAN推出的两台解码耳放一体机,特别之处是其中的小夜曲解码耳放应用了海菲曼出品的喜马拉雅解码芯片,并进行了重新调音。而序曲解码耳放则依旧采用AKM的解码芯片,不过由于此前AK4499EQ停产,已经更改为AK4499EX了。






现场听了一下这两台解码耳放,用的是HE6Se,两台解码耳放驱动HE6Se,音色不错,听感都是宽松温润,细腻平顺的听感,序曲的产品定位相对更高,整体素质会更突出,细节和声场表现更优秀。两台解码耳放都有一个问题,就是不能完全把HE6Se驱动,低音欠一点力度,动态表现平平。但驱动现场搭配的一些型号,如HE1000Se,效果会更好些。

其它展出新品与上次南京展会几乎无异,而两款“天鹅”耳塞及封闭式平板耳机,有着和HE1000Se相同技术水准的AUDIVINA以及它的搭档EF600解码耳放一体机,也是HIFIMAN展位的重点展示产品。


AUDIVINA采用了一对硬木共鸣腔,这也是HIFIMAN为数不多的采用木质腔体的耳机,通过优化木刻腔体设计,有效抑制并减低强烈混响而造成的声音失真,搭载自研隐形磁铁技术
+NEO超纳米振膜的新平板单元,实现清晰真实的细节还原,及更低的失真。这只和HE1000Se基本同级的耳机,最大的差异化在于腔体结构采用了封闭式,更适合聆听人声类及小编制类,声音密度更突出,但声场的边界感会比HE1000Se相对明显。


金平面




金平面也是展会的常客,以铝带耳机和平面振膜单元耳机为主打,金平面的耳机声音潜力很不错,但就是不容易驱动,记得之前在西安耳机展上面听到过的一款,需要用功放驱动的耳机。所以想完好金平面耳机,还得花点时间和精力。


Maestraudio



在7月的南京耳机展上就留意到木音科技展位上有展出这个品牌的产品,这次同样在北京展上展出,有趣的是价格并不贵,但声音均衡度和耐听度都不错。而这次又有新配色和4.4mm版本展出,听了一下4.4mm版本,单元和内部架构同3.5mm版本一致,调音也没有改变,受到4.4mm平衡接入的影响,声场纵深感更出色,声音立体感更明显。


森海塞尔





森海塞尔的展位依旧热闹,毕竟世界第一耳机厂牌,这次北京展,头戴耳机及发烧耳塞方面,并没有新品展出,属于常规参展,而新品集中在功能性突出的两款真无线耳机。



分别是电视清听耳机和对话清听耳机。电视清听耳机提供物种语音清晰度选择,具备环境感知功能,互不干扰的听音体验,用户可以通过APP进行个性化设定,支持蓝牙4.2,15小时续航。对话清听耳机的功能侧重于语音通话方面,主要是提升语音通话功能,具备自动场景检测功能和主动降噪功能,同样可以在APP上根据自己的使用习惯进行个性化设置,续航时间达27小时。
而成都展还在测试阶段的AMBEO Soundbar Plus音箱,这次北京展终于看到完成品。也是够震撼的。


旷世音响
在北京耳机展开展前一天,旷世发布了他们的新耳塞,也是他们首款耳塞产品,NHB12。一款获得苹果MFI认证的耳塞。

这款新品针对苹果手机直接使用了Lightning插头,支持PCM44.1~192kHz(16bit~24bit)。NHB12的新品发布会上,更提出了“全链路无损”的设计概念。所谓全链路无损,即不能篡改原始数据,低时基抖动的数据传输,具备独立DAC和放大器,音源文件为无损声学文件,采用系统调音等。

因为手边没有苹果音源,所以也就仅能留影几张新品图片了。

旷世展厅里展出的其它产品如上。


德海基业/PW Audio
终于听了一耳朵他们的旗舰耳机线奥菲斯,氛围感不错的一根顶级耳机线,细节不会太过夸张,算是能够兼顾乐感与素质的一根升级线,但价格也不是一般玩家消费得起。

另外就是一根名为Limited II的限定版耳机线,铜线基,但又不太像铜线的传统风格,声场比较舒展,三频均衡,人声不算厚润贴面,和之前听过的PW几款高阶铜线不太一样。现场订了一条回去玩玩。


声汇科技/音特美/WESTONE
终于又见到WESTONE出新品了,上一次新品来袭还是2022年7月的MACH系列。不过这次推出的,是属于专业用的耳塞,分别是一单元动铁AM PRO X10,两单元动铁AM PRO X20以及这个系列的旗舰AM PRO X30,这三款产品时首次在国内曝光。
现场听了一耳朵,比记忆里的MACH同级别产品,声音更中正一点。而且这个系列最大的特点时采用了WESTON的SLED技术,能让用户在聆听耳机播放音乐的同时,也能接受部分环境声音,且不影响音乐细节。


三单元的AM PRO X30声音素质算是三款新品里面最好的,三频表现更均衡大气,一单元的AMPRO X10声音稍偏中频段,高低频延伸会有所妥协,两单元的AM PRO X20低音表现比一单元型号全面,声音更饱满,三单元是均衡度更高,各方面都更全面。

除了WESTONE,声汇展位的另一个重要品牌自然是音特美(ETYMOTIC),这个品牌是认识动铁耳塞的首个品牌,一波波的回忆,这里就不多叙述了。主打还是ER4SR/ER4XR两个高端型号。2000-RMB以内的一单元,必须的最佳选择。我自己也是ER4XR的用户,虽说ER4XR并没有被定义为专业类监听,但声音的还原度及均衡度也是比时下很多所谓多单元耳塞优秀,轻微增强的低音,让低频响应更明显,但不得不佩服音特美,只是对ER4XR提升低音下潜和瞬态,并没有过多地在量感上做填补,所以即便是强调ER4XR是低频增强版,但也没有让你感觉到低音过多轰头等问题。音特美对低音的理解,或者不能满足一些要求低频浓厚,氛围感强的玩家,但他们对声音的解读,我是认可的。


Cayin凯音
凯音展位最大的亮点莫过于首次在国内参展的N30LE,这款凯音30周年纪念机型搭载了两片AKM经典旗舰AK 4499EQ,这块已经绝版的AKM DAC,一直是个神话,我自己比较喜欢AKM DAC的声音风格,所用过的几台经典机器都是采用AKM DAC。

N30LE
N30LE依旧搭载了Nutube 6P1第三代电子管,并支持电子管全模拟平衡输出,对比N8II,多了一个细分,电子管模式细化为经典模式和现代模式两种风格。新增Hyper模式,能通过耳机使用场景的设定,调整静态工作电流和电压,进一步提升声音的纯净度。而电子管平衡输出,依旧是音质上对于玩家而言最大的核心亮点。其它功能,如甲类+甲乙类工作模式,双功率可选模式等,则和N8II类似。在内部原件上,N30LE应用了法拉级别的超级电容,对音质的加强还是可闻。非声音硬件上,TC21钛合金外壳+定制散热系统,一定程度上提升机器长时间运行的散热能力,但……凯音的机器,你想它不那么热那是绝对不可能的。输出端增设了PRE输出,可以连接C9。

N30LE(Amber Pearl限定版)注:以下简称N30LE(AP)

另一台N30LE(AP)则是凯音和UM(声浪科技)联合推出的限定版本,N30LE(AP)只能购买三十周年纪念套装才能获得。搭配UM专为此套装设计的Amber Pearl静电动铁耳塞。

N30LE(AP)的核心硬件及电路架构和N30LE无异,只是个别元件进行了特别调整,比如内里搭配了两颗CrystekCCHD-575超低相噪飞秒有源晶振,以及在功放电路上,使用了四片东芝2SK389孪生JFET配对管。另外就是,在这台机器的开发过程中,是搭配UM Amber Pearl耳塞进行联合调音,所以声音上,以搭配这款限定版耳塞作为调音参考。其它功能和硬件配备,和NE30LE基本无异。

声音方面,两台三十周年纪念机型的整体素质,都比我手上的N8II强,不容置疑的超级旗舰。对比N8II,NE30LE/ N30LE(AP)在声音上,均呈现出更开阔舒展的声场,更出色的动态表现。对音乐里的弱细节处理更精准,都有着更沉稳,扎实的低音表现。音色上,NE30LE会相对N30LE(AP)内敛平实一点,N30LE(AP)的声音更为活生,鲜明。当然,这只是一些细微差别,到了这个级别,绝对不会是等级的差距。

而此前有朋友提及,喜欢N30LE(AP)的声音,但又只想单独拥有播放器该怎么办?其实很简单,你可以把套装买下来,耳塞送人即可。

RU7
经过三场展会之后,已经不算新品了,不过还是今年的主打产品,小尾巴选择越来越多,产品也越来越卷的大环境下,RU7还是有它存在的空间,毕竟这是首款通过分立元件设计解码电路并支持1bit(直解DSD)的小尾巴。

音色上,会比之前的RU6稍微清秀一点,不再是那么温暖厚实的风格,更注重细节和声音层次的重现,但依旧保留的,是那容易让你上头的乐感,这么说吧,凯音这两款小尾巴,声音氛围感都表现出色,但素质上,RU7更进一步。另外就是把音量调节过程中出现的一些bug改善了。功能菜单针对DSD解码做了一些独立设计,但操控和RU6不算有颠覆性的改变,所以还是容易上手,另外就是……外形还是那么的敦厚,很凯音。奔着颜值去购买的朋友,可以绕道了,奔着声音的,可以下单。

N7
国内首台采用分立元件搭建数模转换电路并支持1bit的便携数播,也是凯音的第一次,N7的声音同样可圈可点,虽然价格定向在N8II之下,但支持1bit解码,而且是allto DSD的设计,即所有传输到数模转换电路的音频数字文件,均以DSD格式做数模转换,比方说,你TF卡里的文件是WAV(PCM格式),那么它在做数模转换前,会先把WAV(PCM格式)文件转换成DSD文件之后再做数模转换。
N7的声音这里就不过多累赘了,之前写过听感分享,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找找三耳的文章。这是一台非常好玩的万元机,接口齐全,音色鲜明流畅。
台式设备的主角,依旧由HA-300MKII担纲。

FiiO飞傲
近年飞傲的产品越来越多元化,桌面多媒体的引入增加了一些数码音乐玩家的粘性。这次北京展依旧有一些新品带给烧友。

Q15
便携解码耳放的新成员,这次用上了AKM的高性能芯片组合AK4191+AK4499EX,工程阶段的样机,但从配置上看,比在售的Q11有了明显升级。

BTR15

在蓝牙产品方面,新品BTR15同样有诚意,双片高性能解码ES9219MQ作为核心,搭载高通QCC5125芯片和XMOS XU316芯片,支持aptX-HD,最大输出达300mW,支持3.5mm和4.4mm输出,作为便携蓝牙解码耳放,这个配置够用了。

BR13
HIFI蓝牙接收器,主打还是无线音频的范畴,搭载高通QCC5125蓝牙芯片,选了一片经典的ES9018K2M作为数模转换芯片,齐备的输入输出接口,双Hi-Res认证。


什么值得买

从背面布景板可以看到,这个展位是给观展烧友自己亲耳体验器材,对比器材机会的展位。器材好不好,适不适合自己,耳朵收货。


上海唯声
CANARY


唯声代理的AAW这次北京展带来了一款新耳塞,售价16999的CANARY,看手写资料的内容,这款新品的双动圈+8动铁+4静电的架构,如果按照单元数目定价,这个价格还是挺良心的,毕竟没过两万。

SONNETOF ADAM
合金线,采用三重定制黄金混编,金银合金、镀金银、镀金铜结合利兹结构四重拉伸设计。外形挺漂亮的一根耳机升级线。

11
发表于 2023-9-20 13:0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慢性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23-9-20 11:2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新闻变旧闻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23-9-20 11:1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广州
文字及图片已经全部更新完毕,感谢收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23-9-20 10:2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广州
GJYAudio 发表于 2023-9-20 09:47
好文帮顶,但是没有图纯文字看得有点难受

图片有点多,还在慢慢插图,感谢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23-9-20 09:4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南京
好文帮顶,但是没有图纯文字看得有点难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23-9-20 09:3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帮顶嘉明哥大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23-9-20 08:1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广州
本帖最后由 刘嘉明 于 2023-9-20 11:12 编辑

ZMF
在售主要型号几乎都展出了,展会的第一天临近结束的时候,抽空听了一下。


VeriteClosed
这是一只采用了镀铍振膜的封闭式动圈耳机,声音密度感不错,声场比想象中稍微小一点,声音整体的平衡感良好,低音表现比另一款开放式耳机好一些。对前端比较敏感。耳机虽然大,但佩戴舒适性还是可以的。


Atrium
这只耳机采用的是生物振膜,拥有宽松,细腻的声音,空间感和声场比较舒展,细节还原清晰自然。声音密度感比上面的Verite Closed稍为逊色一点,低音力度和下潜稍微欠缺一点。这只耳机比较吃推力,对前端要求颇高。


展位上的其它展出耳机及器材如上。




七彩虹

新品是一款小尾巴,多了个屏幕,感觉颜值没有之前高了。




ddHiFi
国内目前做得最好的音频配件厂商之一,每次展位上展出的产品都是琳琅满目。



本次展会相对较新的产品是以上这款小耳塞E2023(Janus23),一款单动圈可换线的入耳式耳塞。对比前代产品,调音上更加成熟,增强了声音的厚度和细腻感,低音部分的素质有又进步。整体听感更饱满平顺了。






其它展出配件如上。




万隆线材
台湾万隆耳机升级线,不同材质不同价格的线材,从一千多到上万不等,线材不是玄学,但越往高端,提升越有限。


选择自己觉得合适的就OK了,另外就是,逛展试听升级线,记得戴上自己熟悉的耳机和音源。




ifi
相对新品是下面这个耳挂。

玩法并不是新科技了,推力和音质还可以,有发烧有线版耳塞,但又想把耳塞当真无线耳塞实用,这种耳挂是一个出路。耳挂上集成解码放大一体化电路,内置电池,蓝牙模块。说比同一个耳塞的有线版本牛逼那是忽悠你的,别信,但话说回来,这种场景的配搭组合,使用起来,的确比较方便,尤其戴着耳塞运动的朋友。




其它展示产品如上。难得看到一只STAX耳机,所以又多按了一下快门。



老人家音频工作室/Jaben Oriolus
老人家音频工作室这次重点展示的产品是此前一只不提供试听的朱鹂/钛鹂。这次终于落地,接个地气,和烧友们见面,而不再像以往那般,神秘滴飞翔了。


朱鹂
其实我已经听过数回,都是蹭听朋友的。朱鹂是一款乐感氛围把握得很到位的旗舰塞子,8动铁+4静电,在它诞生的那个年代,这个配置确然不俗。当然了,到今天已经走过了三年,三年代表什么,在如此内卷的行业里,单元配置用“一日千里”去形容,我觉得还是不够多。有人说朱鹂的素质并未到极致,那当然,放在今天肯定未到极致。个人看法:还是看你怎么定义它吧。朱鹂嘛,不怎么适合古典音乐,是因为有更适合它的音乐类型等着它,其实听听小编制器乐,我觉得也无妨的,毕竟细节,解析力,层次感都不弱,背后还有个挺大的声场。鸟塞就是有一个共同点:中频都不难听。即使是声音最淡的白黄鹂,中频也有一丝清甜。当然了,你要找监听风格的塞子,不需要碰鸟塞,这市场打着For Studio的塞子也不难找。整体而言,朱鹂是一款很不错的用来欣赏音乐的塞子。身边用朱鹂的朋友,几乎都听日系音乐,动漫也好,日本流行也好,似乎朱鹂都有不错的演出。所以我听日韩听得极少,但听听港台流行,朱鹂是卓卓有余了。真要挑刺,那就是低音的凝聚和力度会稍逊于其它方面的素质。当然了,如果这两方面补强了,也许又会有其它方面的妥协。毕竟器材很难有完美的,当真正达到完美,也许你就觉得它没趣了。


钛鹂
价格又刷新了你的认知?那是不存在的。讲真挺佩服他们的定价,虽然我买不起。但我觉得发烧器材本来就不应该用“拼低价”的方式去证明你的产品牛逼。研发出一款好的音频产品,是需要时间和心血,大概这个就是前辈们说的,“声音无价”的由来。一味通过内卷去拼低价格,然后找一波又一波的shui军qiang手去抹黑对手的,大概也就是这些年来,国内特色的精准表现了。


题外话说完,说说我对钛鹂的感受。从声音素质看,钛鹂是比朱鹂更强的,比如低音方面就如此,但从乐感与氛围去评价,朱鹂会比钛鹂更有特点。当然,这个只是个人的听音感受,是带有主观性的。某些音乐,朱鹂会更好听,这个一点也不奇怪。钛合金外壳,对声音还是有比较清晰的影响。如果感兴趣,可以找机会去试听对比。钛鹂声音会更紧致,结实一点,声音相对朱鹂而言,渲染更低,线条感更深刻,结像更清晰,层次更鲜明。别看单元数量一样,但声音是不一样的。钛合金外壳更耐磨,更坚硬,稳定性比树脂模体高。由于钛鹂比朱鹂完了两年多才上市,所以模体的形态也进行了一定优化,佩戴贴合度会稍为更好一些。


两款耳塞的都需要配置一台高素质的音源,不然真的是浪费了它们。而且多单元静电混合架构的耳塞,比较吃音源控制力,推不好虽然不难听,但推好了,绝对是上档次的。




其它黄鹂就不一一细说了,说得太多了,黄鹂整个系列耳塞,都是用来欣赏音乐的不错选择。具体怎么选,得看个人输出了,这里包括你的音源输出和自己输出。选合适的就行。




乂度科技
乂度科技近年致力于便携解码耳放和桌面解码耳放两个方面的产品更新。这次的重头戏,是XD05PRO,这台可以更换运放及解码模块的板砖级解码耳放,最好玩的地方,除了接口齐全推力强大,当然还有以上提及的可更换音频解码模块及可更换运放的玩法。

在场到齐三款现有的音频解码模块。包括采用ESS旗舰芯片ES9039SPRO的ESS模块,搭载AKM AK4499EX的AKM模块,以及最近推出的搭配罗姆BD34301EKV的模块。三款音频解码模块三种不同风格。


ESS模块更注重突出声音的线条感和细节感,相对干脆利索的声音。解析力高,高低频延伸充分。适合器乐类作品,当然,具体听音类型还得看你如何搭配耳机,毕竟耳机对声音的影响会比前端更大。


AKM模块是我自己最喜欢的模块,声音均衡细腻,声场空间开阔,大气沉稳。个人觉得音乐适应性最广的模块。我手上的XD05PRO机身使用的就是这个AKM模块。对比ESS模块的鲜明锐利的声音风格,AKM模块则显得大气和从容。


ROHM模块则是中频相对有感染力的模块,非常适合人声,爵士,泛流行类音乐,特点是声音有感染力,包围感突出,柔润温暖。这个模块的中频段颇为讨好耳朵。但声场空间相对其余两款音频解码模块狭窄。


三款模块该用哪个?可以根据自己的听音习惯和需求去作出选择。


而除了XD05PRO,还有一台桌面电子管解码耳放一体机值得大家留意,它的名字叫TA32。




另外,一些在售产品这次也一同展出。如上图所示。




写在最后……
展会回来第四周,断断续续写道这个点才写完。这次北京展会展出的新品也不少,也些让我惊喜,比如索尼的监听耳机,价格我是猜不到的,比如达音科技的平板耳机,也是颇有看头。反正好器材不少,首日的下午,展会迎来首个高峰时段。个别展位甚至需要轮候试听。


坦言,展会上听得不细,也肯定听不全,所以会有个别展位未来得及采编,敬请见谅。最后,再次感谢主办方热情邀请,期待来年北京展更加精彩。




刘嘉明@三耳工作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23-9-20 08:1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广州
本帖最后由 刘嘉明 于 2023-9-20 11:08 编辑

宁梵声学

ND12
最大亮点就是刚推出的定制动圈,不贵,而且耳模的花样还可以,所以自然有很多人捧场。这款耳塞采用双磁路动圈模组,高分子镀铍振膜,远超1特斯拉磁通密度的磁路设计。几乎就是这款新品的特点。动圈定制其实可以好好期待。
来一张图。更多信息,可以上购买平台搜索浏览,2499RMB的售价,还有啥好纠结?


NG3
另外一款NG3刺客信条联名耳机,采用的是MCL-10动圈单元,这款单元最大特点是在原有结构上增加一个后腔体,这样一来能更好地控制气流通量,让振膜运动更顺畅,保证声场质量。




帝捷科技/NOBLE
NOBLE的新品如下。



当然了,最后那款其实成都展就有展出了,但毕竟身份尊贵,所以未来的展会里估计还会重复见到。




乐图
菊花系列大全。



主角必须是方块机菊花台啦。之前不止一次分享过这台机器的听感,这里就不重复了,小桌面一体机,但也见到有人当便携一样带出去听。




瞬声FA
瞬声的线之前一直有接触,但这次北京展让我感到惊讶的是,金属部件的改进非常明显。无论是颜值,工艺都上了一个台阶。




上面三款全新设计金属件的器材,按照不同产品定位,线身采用了不同颜色搭配。


各式各样的升级线。据闻瞬声还有ODM和OEM的服务。




Open Audio
听了一下他们的工程版旗舰,预计售价会在万元左右,含有静电单元。声音方面综合素质的确比其它型号更强,细节,声场,解析力等都上了一个台阶,如果还继续调整,低音凝聚力方面能再提升一下就更好。


另一款新品如上,小清新的面板挺好看的,很适合现在的天气。


目前在售的旗舰破军,也是Open Audio口碑最好的型号之一。我自己也是用户,给我的印象是,这款塞子有点老派调音的味道,虽说是六单元动铁,但铁味并不浓,听感温暖厚实。




北京今日电器 / 德国VE
北京今日的展位上展出了德国VE耳机的新品VE10,也是继VE8之后,终于有数字上的突破的型号。这个系列单元数目直接从型号可以看出来。


VE10
声音密度高,感情表达到位,有感染力的一款旗舰。不到25000RMB的售价,的确音质方面是值得的。颜值也一改以往这个系列的树脂腔体,这次直接是金属腔体了。这款VE10的低音表现真心不错,虽然是动铁耳塞,但低音力度和凝聚感都可圈可点,这两年听到过的纯动铁耳塞里面,鲜有的低音质量出色的产品。同样地,这款新旗舰声场依旧保持相当的实力,乐器分离度良好,背景安定。


EXT
不是新品,但难得这次北京展我又坐下来听了一遍。依旧是所有VE耳塞里面我最喜欢的一款。再次印证了一个硬道理,好听的耳塞和搭载的单元数目多少没有必然联系。EXT的低音非常好听,有弹性,量感适中,下潜充分,都知道VE以动铁耳塞为主,这款EXT的单元搭配,正好和他们的动铁耳塞互补。声音方面,属于细腻,精致,安定的一款高端耳塞,声场表现力出色,开阔的空间感,干净安定的背景,音乐氛围感很不错的一款耳塞,也属于VE耳塞里面的一个另类。




北京宸琒/64Audio/Firaudio
64AudioNio Galaxy
这是64Audio最新推出的九单元圈铁耳机,由1tia高音动铁+1中高音动铁+6中音动铁+1低音动圈单元组合而成,四分频架构。Nio Galaxy的声音和以往我听到过的64Audio圈铁有些不同,它的三频平衡感不错,低音并不像之前旗舰的四单元圈铁那样量感很多,甚至多到轰头的感觉。Nio Galaxy的低音相对有弹性和活力。当然,64Audio的高端耳塞都可以通过更换腔体上的调音阀去改变低音输出,调整声音的平衡度。Nio Galaxy听下来有点儿圈塞的味道,但又保留着绝大部分多单元圈铁耳塞密度高,声音凝聚感较佳的特点。这是我比较喜欢的。


FiraudioRadon6
这款限量发售的超级旗舰,售价再20000+RMB的位置,采用了开放式腔体,在精密计算声学腔体内结构后,部通过3D打印实现无音管内部设计。没有音管的设计,用他们的话,就是声音还原更准确,听感更自然。然而实际听感综合理论值有偏差。做工不错,我挺喜欢他们的LOGO,黑金配色是真的典雅高贵。然而,声音密度足,结实沉稳,谈不上“差”,但浓郁厚重的风格,铁味有点重的中频,并不是我所钟爱的风格。相比之下,我更喜欢上面的Nio Galaxy。




泽丰
没来得及听,拍了几张新品。


如上,泽丰的线材普遍都不贵,但线身普遍都比较硬,所以喜欢柔软线身的朋友,要么说服自己妥协,并改变自己对线身硬度的要求,要么就绕道吧。


另外,图三上面的耳塞,是一款联名产品。原色比图片偏白,这是大会暖光等下的效果。




激光鼠
又见鼠版,还是熟悉的几件套,超级鼠放已经有好多年了,一直在不断完善,我也准备寄回去升级了。


上图的几件套基本接下来的展会还会见到。




ad astra
由两个烧友创办,充满年轻元素的品牌。但他们对产品声音定调有自己的执着。第一款产品Skyline推出一年多之后,他们终于推出了第二款产品,依旧搭载了静电单元,依旧是静电圈铁,但单元架构比第一款Skyline要精简一点。当然,声音取向也有点不同。


Oasis
即将上市的新圈铁静电耳塞Oasis,采用了2动圈+3动铁+2静电的结构。这是一款声音感染力不错的耳塞,很适合听泛流行类音乐,有着良好的密度感和人声细腻度,属于略微偏暖的音色,不刺激,突兀。搭配墨菊花和钛墨菊有不错效果。声场不如Skyline那么开阔,相对有着更充足的包围感和更多的渲染色彩。


双动圈DEMO
这款双动圈耳塞从年初的广州展就开始曝光,但短期内估计是不会上市的,声音还在调整,也是一款有氛围感,有感情,有温度的耳塞。动圈的细腻,温暖,柔和,宽松,自然的声音特点,在它身上几乎都能遇见。回归聆听的乐趣,让你听得舒服自在才是关键。




新声域/AROMA
这是第二次听到这款新品,名字用了设计者的名字:Feiwan(飞魂),2动圈+10动铁旗舰。
售价进一步刷新了AROMA的新高度。采用同轴动圈单元,9.2mm振膜尺寸,另外搭配10颗动铁单元,组成:2动圈(低频)+4动铁(中频)+4动铁(中高频)+2动铁(高频),四分频的架构。


18Ω的阻抗,103dB灵敏度,不算难推,但要驱动好它,也得找台控制力好的前端。




天域联达/WIDING
锃二代和柲二代
和一代比较还是有些相似之处,当然也有一些细节的改动。讲真,这个名字我还是看第一回记不住的,主要是记忆力太差。


锃二代依然采用3D打印外壳,单动圈的设计,面板则改为了白色。儿柲则在原有的基础上修改了前盖,增加了动铁单元。中框采用了黄铜材质。




天域联达/FAudio
这次的新品是一款长得和之前神圈一样,换了个绿色的动圈耳塞,这塞子的名字叫“春”。


在香港听过一回,对比我之前听过的神圈,这款“春”的声音完成度又上了一个台阶。不像蓝神圈那般,人声部分还是略微有点偏薄,偏刺激。这款“春”用来听流行人声,声音更饱满,更有质感,而且解析力依旧不错,声场也撑得开。而这次搭配的耳机线也是重新设计,配色也与腔体颜色相呼应。




得帆科技/Astell&Kern
数播方面,旗舰播放器,SP3000,还有刚推出没多久的SE300,领衔出展。而耳塞方面,重头戏当然落在刚上市不久,一直在到货即卖完的状态的AURA身上了。


AURA
采用了2动圈+9动铁的单元结构,2动圈(低频)+4动铁(中频)+4动铁(中高频)+1动铁(超高频),五分频技术。动圈方面采用两枚8mm铝镁合金振膜单元,负责低频与中低频段的输出,4+4的动铁组合,负责了中低频,中频,中高频三个频段的声音输出,而最后用了一枚单动铁负责高频段到超高频段。


AURA的声音并没有像一些30000RMB旗舰那般走高解析,高素质路线,反而AURA是一款能让你把着眼点放回到声音感情上,让你安心听歌的旗舰。充足,温暖有弹性的低音,毕竟有动圈在,低音的厚度,质感与氛围感相对有保证。人声部分,并没有一味的动铁味道和冰冷素质下的所谓解析力,反而是相对细腻,厚度适中,密度感良好的人声。高音部分不会让你感觉到过于刺激和嘹亮,一味飙高频,扯锐度不是VE的风格,所以这里的高频是保持充足的细节感之余,做到声音顺滑且具备适度延伸的。既然是VE合作开发的,旗舰嘛,声场当然要一如既往滴大啦。




天域联达/乐彼
常规参展的乐彼依旧是四个主力产品,W4/W4EX,E7,P6PRO。

两款小尾巴是目前乐彼产品线的主力。W4/W4EX采用了不同封装的自研解码芯片:LP5108/LP5108EX,几乎一样的架构,一样的外形,但动态输出,推力等有差别。W4EX个别参数是在W2的基础上轻微提升,但W4则是翻倍的提升,所以售价也不一样,两款新小尾巴之间的售价差了1500元左右。音质当然是贵的好。W4基本就是小尾巴市场里面的音质最佳了。当然,价格也是国产小尾巴里面最高的一款。




其它展示的产品还有上面这些。




天域联达/Beat Audio(比特音频)



国内知名耳机升级线品牌,比特音频,这次展出的新品线材有以上两款。






其它的为常规展示。Beat Audio的耳机升级线普遍素质都不弱,以合金线为主,铜线基的选择相对较少。




天域联达/雅马哈
本次展会雅马哈带来的重量级新品,是一款耳放: HA-L7A,针对YH-5000SE研发的耳放。





这款新品有效地补足了原本YH-5000SE人声稍薄的问题,而且此前听过搭配该耳机的系统,基本都在高频方面出现毛刺感明显,声音过分突出线条感,厚度不足等问题。YH-5000SE搭载雅马哈独立开发的ORTHODYNAMIC单元,拥有非常优秀的声音解析力,但并不容易驾驭,所以当时很多搭配这款耳机作展示的耳放系统,输出的声音效果并不理想。直到这次展会上听到原厂耳放。



HA-L7A耳放外形和传统的桌面耳放很不同,这里就不对外形的特点作过多非官方描述了,大家看图就好。这套系统给我的听音感受是,声音的厚度感,尤其人声部分,得到了明显改善。最大程度保留耳机声音透明,解析力出色,声场宽广等特点。低音部分,在保证量感充足的同时,也能获得良好的下潜和质感,算是较好地解决了之前一些系统未驱动好YH-5000SE所出现的不足之处。加上相对别致的外形,整体效果让人满意。



天域联达

天域联达的展位在进门右边过道的最里面,展示的都是天域联达代理的产品。






其中以台式系统为主,最多人试听的还是STAX的旗舰西装SRM-T8000 + SR-X900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23-9-20 02:3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广州
本帖最后由 刘嘉明 于 2023-9-20 10:58 编辑

Kinera
Kinera算是近年冒起的一个颜值耳机品牌,面板采用手绘工艺,是区别于很多做树脂腔体耳塞厂牌的标志之一。这次展会除了有他们前段时间推出的旗舰Loki之外,还带来了两款新品。

Fieya
新版本的Fieya是一圈三铁的架构,更换了新单元并重新调音,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对比老版本,新版的Fieya低音下潜更好,高音频更纤细,顺滑,延伸更充分。


神秘的工程样机
展台上有一款搭配红色布纹编织线的样机,单元架构暂未公布,听了一耳朵,声音整体走向均衡,低音仍是亮点,弹性和下潜兼备,人声不算厚润,但密度感良好,精致通透的高频,个别音乐可能会略微刺激,但声场非常开阔。售价同样未知,具体上市时间也没说明。


Loki(以下简称:洛基)

旗舰洛基是五月底发布的,是一款搭载了动圈,骨导,动铁和静电的旗舰耳塞,单元架构为1动圈+6动铁+4静电+1骨传导的架构,搭配与EFFECT Audio联名耳机线,线基为单晶铜。市售版本共有三个:御火者,诡辩者,天行者。定制版本则根据用户需求进行面板手工绘画之后再售出。

Loki是一款音乐性不错的旗舰,低音和声场是这款耳塞的两个亮点,虽然低频所用的动圈单元尺寸不大,但和骨传导的配合再加上一根联名定制线,居然能输出下潜良好,弹性佳,氛围感足的低音。中频是细节丰富且密度感足的特点,高音部分不算刺激,属于顺滑且有适度延伸的类型,声场表现出色,拥有规整且立体感明显的声场空间表现力。2wRMB的售价也是意料之内。毕竟第一款顶级产品,也看得出Kinera的定价比较谨慎。




FOCAL


常规参展的FOCAL这次带来的耳机和之前并没多大变化,除了多了以下这款。



真无线耳机Bathys的新配色,感觉更亮眼了,当然,展商的小宠物也一同到场了。




甲苯CLUB/Fit Ear
佛系参展的甲苯这次只有一个展位,展出的都是他们代理的一些主要型号。








考考大家的眼里,看能认出几款?




钰龙韵
AquilaIII(以下简称:天鹰座3)
从一代的AK4497EQ到二代的ES9038PRO,再到现在三代的AK4499EX,每一代都用上了旗舰解码芯片,记得在用第一代的时候,就听过小龙说,天鹰座对比DA9/DA10系列,在对电的质量要求会相对宽容,不容易受到“电”的影响。比如说一般生活用电,天鹰座系列依旧能输出理想效果,而DA系列则对电的要求更高。


声音方面,依旧保持这个系列透明流畅的声音风格,细节丰富,声场舒展。驱动一些低灵敏度平板耳机在低音凝聚感方面会稍微逊色,驱动一些经典动圈旗舰,如HD800一类,效果会优于平板耳机。


DA1
也是第一次这样坐下来静静地听了半首歌,展会上的是带升级电源的版本。毕竟是钰龙韵解码耳放的旗舰机型,声音和旁边的天鹰座3还是差距明显。DA1+升级电源套装声音更张弛有度,收放自如,声场更大,空间立体感更强。当然了,预算相对有限,天鹰座3也是不错的选择了。




SONY
索尼这次的展位展示的产品挺丰富的,按照品类划分了区域,有便携数播,头戴耳机,发烧耳塞,真无线系列产品等几个板块。时间有限,我就选了一款新品试听。


MDR-MV1
定位专业监听用的一个型号,而且是首个专业开放式监听耳机。上一个接触到的专业监听耳机是MDR-7506。这次新发行的MDR-MV1价格不算贵,延续了经典的造型,频响宽度达:5Hz~80kHz。采用开放式设计,减少腔体内部反射声,提高声音还原的准确性,而且开放式设计,声场边界感会比封闭式耳机更不明显,听感更开阔舒展。


实际试听给我留下的印象是,这款耳机的声音还原度高,个别流行录音的瑕疵也能重现出来,而乐评较高的录音作品,则依旧能感受到该有的精彩,展现出自然,流畅,高保真度的声音。总体上说,这只耳机不是用作欣赏音乐的,但是,留一只用来做录音及器材监听,甄别器材与音乐的制作水准,其实也是适合。






便携数码播放器方面,当然是金砖二代最为耀眼了。另外,2000价位的NW-A306是主流机型里面的代表。



真无线系列的主要产品,实用性最强莫过于上面这款WF-1000XM5了。对比上代,功能上又进一步强化。


qdc


常规参展的qdc这次北京展会除了展出年初上市的FOLK之外,以下的一款超级旗舰产品也是这两次耳机展的主角。




DITA
新品有两款,一款动圈耳塞,一款多功能小尾巴。


Navigator
这款小尾巴好玩之处就是它可以变形,可以变成手机支架,可以从侧面拆分出一根小螺丝刀。声音是主观的,但是设计概念是客观可见的。至于这款小尾巴,我觉得声音还是OK的,虽然不到目前小尾巴的第一梯队,但这个设计概念我非常喜欢,而且这个硬朗线条所勾勒的机械质感,和现在国内厂牌很多小尾巴比较,就有着很强烈的辨识度。


神秘动圈

这是DITA首款采用高透明树脂腔体的动圈耳塞,展出的有两个版本,和之前在香港听到的一样。一个版本的声音相对透明舒展,三频分布均衡。另一个版本中频听感更醇厚一点,人声流行类音乐更加适合。我自己更喜欢三频均衡,声音相对舒展的版本。据说这两款动圈还没定版,目标售价可能会在万元以内。但还在开发阶段,一切皆有可能。但做工真心不错,颜值也高,如果真的在万元内,那真的值得期待。




双木三林
CD转盘
双木三林的机器几乎都是性价比慢慢的,这次带来的新品是一台CD唱盘,看图大家可能也能猜到,这是一台有源唱盘。顶部放入唱片,采用了压碟式的设计,压碟式的设计优势在于,唱片运行更稳定,减低出错。正面有个信息显示屏,中间是一个功能旋钮,右侧顶部是一排物理功能按键。这台机器支持MQA貌似这个转盘还是第一次看到。先Mark下来关注一下。


VMV-D2R+ VMV-P2

这套解码耳放组合是双木三林展位的另一组新品,VMV-D2R采用了罗姆旗舰DAC芯片BD34301,拥有Hi-Res认证和MQA/MQA-CD认证,支持XMOS,DSD最高支持到DSD512,PCM最高支持768kHz/32bit。


另一台器材是全平衡耳放P2,是目前双木三林的旗舰耳放。机内搭载了99片低噪声运放,最大信噪比达133dB,超大的输出功率,最高支持32Ω/6W,备有高/中/低三档手动增益调节,其中的低增益档位有为便携音频类的耳塞做了适度优化。备有XLR/6.35mm/4.4mm三种耳机输出。展示的样机上连接的是水月雨平板耳机。




享声

重点新品当然是发布会上正式公布的年度新品,全能网络APP音乐中心一体机AMC AM3,下面是这台新机的七大功能亮点:
1.采用定制X86HIFI主板/ Bios/Win核心系统,满足10TB~30TB级的Rooncore音乐管理性能
2.内置硬盘加大容量硬盘,理论容量大于20TB,4*USB3.0原生扩展与通信接口,HDMI 2.0 HDR支持
3.无更新,无需激活& APP配置和安装驱动,海量Win平台影音APP支持自由安装使用
4.采用低噪声,高精度SPXO晶振与旗舰DA CS43198+双片OPA1612前置放大电路
5.前级输出芯片最大电流达100mA,输出内阻100Ω,可关闭前级,提供2.6/5.2Vrms的平衡/模拟输出。独立的平衡解码模式,集成PA1再生去噪模块
6.温润,流畅具有一定厚度的声音风格
7.移动触屏/HDMI大屏/手机对应APP/远程桌面控制,独立DAC功能,拥有丰富控制使用方法

在发布会上获悉,新品分两个版本发售
标准版配置普通保险丝,256G内置SSD,8GB内存,售价6998
豪华版配置定制保险丝,2T内置SSD,16GB内存,售价8998

而首发预定的用户,还能享受保险丝升级服务。

坦白讲,这台机器从售价而言,只能是这个系列的一台普及型机器,但功能之全,玩法之多样实在适合家庭影音及音乐爱好者。




歌诗德
来自咱们大深圳的品牌,是一个低调务实的品牌。这次展出的新品如下:


AH90网络串流解码耳放一体机

R26+ H20Pro
这套算是整个展位最高的配置了,R26是采用分立R2R+1bit架构设计的网络解码器解码。这台机器最大的特点是采用了R2R的架构,支持1bit原生DSD解码,内置XMOS,内置网桥,网络串流系统ROON Birdge,Airplay Upnp,搭载了飞秒晶振,最高支持PCM768kHz/32bit和DSD512,并支持MQA384kHz/32bit。另一台设备H20Pro则是一台新机,比此前的H20更进一步,备有三个XLR耳机输出和端口和两个6.35耳机输出。


N18
这套网络交换机也是这次展会的新品,配备SFP光纤接口,线性电源以及搭载了高保真的架构。




山灵


每次展会山灵展位都特别热闹,无论人气还是产品数量,几乎都是如此。

ECMini

这是山灵全新研发的一台便携式CD播放机,采用定制飞利浦伺服器、HD860光头,搭载两节18650高性能电池作为电源。EC Mini支持TF卡播放,双向USB,双向蓝牙,配备3.5mm+4.4mm耳机输出,并支持App控制。


旗舰级的多单元耳塞,采用2圈+6动铁+4静电的单元架构,目前采用的是两枚10mm动圈+6枚定制动铁+4声扬静电单元的架构,双开关分别控制低频与高频的增益,耳塞面板采用了珍稀黄花梨木材制作。


MG100,是一款单动圈的架构的耳塞,喇叭选用了业界稀少的陶瓷振膜单元,也是山灵耳塞动圈产品里的一个新尝试。




海贝音乐
这次北京展,海贝音乐并没有高端型号的产品更新,新品是以下组合


便携播放器R3II+Yvain
R3II售价在千元内,是海贝音乐的普及型的播放器,小巧轻便,比较适合一些以流行音乐为主听类型的入门级烧友选择,对比一代有了比较明显的进步,真正的加量不加价产品。


Yvain是一款四动铁监听耳塞,我自己也用监听耳塞,像qdc 8CS这类,但坦白讲,Yvain声音还不算特别特别监听那种,只能说相对海贝音乐其它型号的耳塞要更加素一些,渲染少,解析和线条感都还行,高、低频延伸适中。




最后的这款,如上图,是工程样机,里面用的是单动圈单元,听感挺宽松的,高音不算刺激,低音稍微有点软,凝聚,力度和下潜都不算太突出。不过还在工程调试阶段,一切皆有可能。外壳一看也是个临时货,迟早改成别的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2023-9-20 02:1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深圳
本帖最后由 刘嘉明 于 2023-9-20 10:39 编辑

铄耳声学
DZ4
四单元三动圈一振膜耳塞DZ4算是刚推出不久的新品,在上一站南京展首度登陆。这款耳塞其实由三颗动圈单元和一枚被动低频振膜模块组合而成,四声管双分频结构。
声音方面,结合这个不到八百的售价,没啥好挑刺的,三频基本平顺,声场谈不上开阔,但应对流行音乐基本足够。手工编织采用铜镀银耳机线,金属腔体,做工方面也值得这个价格。

这次展会还有另一款开发阶段的新品曝光,如下图。
同样是带点流行风格的调音,声场不算宽,但氛围感尚可。


达音科技
达音科技这次展出的新品有一款平板头戴耳机和一款1动圈+4动铁+4静电复合圈铁耳塞。

全尺寸平板振膜单元的头戴耳机,也是达音科技目前首款头戴式耳机,因为是开放式的设计,所以展会上只能听个大概,初听之下,这款头戴平板耳机声音宽松度不错,细节重现清晰,声场舒展,唯一就是低音部分依旧带着传统平板耳机的一些不足,欠一点力度和凝聚感。不过还在开发阶段,相信还会有改善的版本。

九单元的架构已经是目前达音科技最高的配置,多单元配合声扬静电,的确在声音细节上有着优势,解析力,层次感等硬素质算是目前达音科技耳塞里面的最强。听下来如果还要调整,还是在低频的力度方面,如果再加强一点,声音的完成度更高。


北京安润
GS3000X
北京安润这次展出的重点产品有歌德的两款木碗GS3000X,采用黄檀木制作耳机腔体,采用一枚频响4Hz~51kHz的动圈单元,是目前GS系列的最高型号。

RS1X
每次展会都匆匆而过,这次终于好好听了一回RS1X,都说RS1系列听人声非常出色,展会上听了一下,的确很棒,清晰,细致,顺滑,只可惜试听的音乐不是自己熟悉的歌曲。


锦锋音响
OPA-Q3.1
原创OPA-Q3.1是一台采用全分立元件,全平衡纯甲类放大器,配备4.4mm。6.35mm及卡农接口,前级输出为RCA接口。具有蓝牙,同轴,RCA,USB等多种输入方式,航空铝合金外壳,全平衡甲类电路设计,6.35mm端拥有1W@32Ω,4.4mm+XLR平衡拥有3W@32Ω的推力。目前的动圈头戴耳机基本能完全驾驭。

OPA-5ASE
同样是不止一次出展的OPA-5ASE是之前的OPA-5A的升级版,优化了电路和蓝牙功能。

谷津Q-j

Q-j同样是常规参展,台湾谷津音响目前最新的产品,名为数位平衡耳机驱动器,同样是一台多功能一体机,具备耳放和前级功能。主流的XLR/6.35mm/4.4mm/3.5mm全部都有,备有蓝牙版:7330RMB和标准版:5980RMB两个版本。


泽森音响



几套主打设备依旧,颜值高音质也不赖。


UM声浪科技
UM这次展会展出的产品和上一场南京展一样,主要还是MEST MKIII。

之前已经有分享过听感,这里就不重复了,这款耳塞属于静电圈铁骨传导的单元组合,素质不错,而且产品配色比较吸睛。


高达尚/拜雅

民用系列的拜雅是高达尚代理,这次展出的型号里面,属于国内展会首次亮相的,有黑色配色的DT880和DT990,特别的是,这次新品的LOGO却沿用了过去老拜雅的LOGO,而非近年盛行的“y”字LOGO。

DT990(黑色特别版)

哑光的DT990黑色版本挺酷的,基本保留原来DT990(250Ω)的风格,但个别素质有适度强化,比如密度感,结像力等,不过值得一赞的是,开放式的声场依旧得以延续。而作为千元耳机,DT990黑色版依旧值得预算有限,聆听音乐类型相对多样化的用户选择。


扬仕线材
上面的这根新品据说不会比目前旗舰龙王便宜。看线档的设计,明显有了进步,不再给人国产公模铝合金部件的感觉了。特别之处是,这根线还搭配了一些可以自行插卸的金属段子,可以通过这些段子更换输入方式,比如0.78转MMCX。
顺便听了一耳朵,三频分布尚算均衡,声场开阔,瞬态表现良好,怼近看看才发现,银白色夹杂着纯铜原色和金色,挺好看的。
另一款新品,是龙王线与另一款合金线材的混编。从展示样品插针可见,是供大耳机用的。


Softears
听了一耳朵他们的新旗舰,素质听感都不错,声音完成度颇高的一款塞子,细节,解析,声场,声音均衡度等素质都在线,如果真要挑刺,那就是低音凝聚感方面,再强化一下会更好。


ECT酷音韵
EmpireEars
EmpireAudio在这次北京耳机展上面正式发布了新旗舰Raven(以下简称: 渡鸦),采用2动圈+5动铁+4静电+1骨传导的架构,是目前Empire Ears产品定位最高的型号,接替之前的Odin成为新一代的旗舰。

渡鸦在北欧神话中被称为奥丁之眼,面板上的LOGO也是全新设计。渡鸦搭载了两枚Empire Ears自研的9mm Weapon IX+Subwoofers动圈单元,作为低音输出。5颗娄氏+声扬的动铁以及四颗声扬静电单元,负则中频段,高频段,及极高频段。骨传导单元的加入,有效增强了声音的氛围和质感。

听感方面,渡鸦的声音延续了Odin乐感出色,氛围感强的特点,在高频延伸和低频下潜方面作了适度补强。细节清晰度和声音层次感也有了提升。总体而言依旧是一款非常杂食的旗舰耳塞。

final
日本耳机品牌final这几年的产品都非常接地气,想想当年的Piano Forte X系列那有点高不可攀,近年final的几个主力系列无论价格还是声音,都显得更平易近人,主打的A系列,以及之前以微动圈单元扎根2000RMB以下价位的E系列,还是这两年兴起的真无线ZE系列,都有亮点型号。

ZE8000
final真无线系列的旗舰,从产品技术层面看,比早前的ZE3000更进一步,在喇叭单元方面,final一直坚持自主研发,这次ZE8000的动圈同样如此,另外,这枚喇叭更采用了无粘合剂固定振膜技术,振膜球顶部分采用注塑成型于硅胶悬边的内部,令其紧贴硅胶悬边,大幅度减低谐振失真。

耳机放大部分,ZE8000使用FIR滤波器修正数码信号的传输频率,降低总谐波失真,在耳机放大器上,采用了AB类放大器,搭载Rubycon新一代的PMLCAP薄膜电容,有效降低噪声与失真,支持四种降噪,风噪抑制,环境音,语音等四种场景模式。实际使用上,ZE8000的降噪能力并没有很多数码/手机品牌的真无线降噪耳机那么强悍,但应付日常通勤基本够用。

声音方面ZE8000和我自己常用的ZE3000差异挺大的,ZE8000拥有更宽松的声场,更浓郁厚重的低音表现,氛围感更明显。音频格式方面,最高支持aptXAdaptive(24bit/96kHz)。

A5000
A系列的中高型号,当然,这个是单从型号去看,外壳依旧采用和A3000/A4000类似的ABS树脂,表面处理加入SHBO粉雪涂层。这款耳塞的亮点在于使用了一枚新研发的f-Core DU 6mm动圈单元,这枚单元采用了受磁力影响更小且密度高的黄铜外壳,黄铜外壳能使单元振膜在运动时更加稳定,减低发声时的振膜变形及失真,提升声音还原度。轻量化的铜包铝线圈设计,减低整体重量提升瞬态响应。这款A5000配搭的耳机线也是全新设计,采用无氧铜镀银的线基,首次采用0.78 2PIN插针。大概也是方便喜欢折腾升级线的玩家。

声音方面,A5000偏清新透彻的风格,低音很干净,下潜适中量感不多,喜欢低频浓厚的,这款塞子不适合你。中频段细节丰富,高音透明纤细,声场比较开扬。适合流行女声及一些简单器乐类作品。

CampfireAudio
SolarisSH 2023
SolarisSH 2023(以下简称:太阳神2023)自然是这次展会里Campfire的重头戏,虽然推出已有接近半年时间,但这款太阳神2023依旧火热。如果说之前的黑太阳是小升级,那么这款新品就是比较大的改变了,动铁单元全部换成了双振膜单元,动圈则采用了一枚ADLC振膜带径向通风单元。耳机腔体升级到不锈钢,激光切割亚克力定制PVD近镶嵌面板带黄铜装饰。搭配TIME STREAM铜镀银面条线。一共附送2.5mm/3.5mm/4.4mm三条耳机线。

声音方面,太阳神2023的解析力,声音立体感,声场开阔度在更换了新结构的动铁单元之后,获得明显提升。虽然只是四单元,声音密度,质感,细节感等,不亚于一些多单元耳塞。而且声音的平衡感依旧出色,对音乐适应性也有所提升。

除了Solaris SH 2023,Campfire的其它展出产品如上。


凯声科技
钛铃即将有新品上市了,现场太热闹,几乎没法集中精神试听,不过不得不说,钛铃系列多款产品的低音表现都不错,即使在嘈杂环境里,只要戴上滤棉,声音开到一定大小,依旧能让你感应到平头塞里面鲜有的低音。

这次展会还拿到了一个纪念品
就是上面这条。型号我忘了,到场采编的时候老板赠送的。


KM原音再现
新品是下面这款。
名字叫Nautilus黑海螺,是一款七单元的动铁耳塞,采用了航空铝合金腔体及钛合金面板,表面做了鱼鳞效果,耳机线采用了同轴镀银线,可更换插头的设计,可以对应不同前端使用。单边七单元五分频的单元架构,售价5999RMB。

声音依旧是中频比较突出,人声部分依旧稍为贴耳,有包围感,但这次新品的中高频细节及层次感做得不错。卡卡西的很多塞子给我的印象都是人声相对靠前,声场不算开阔,包围感良好。这次新品,其实声音风格路线也基本延续下去了。


惠威音响
近半年的展会里,惠威一直在展的旗舰耳塞,不止一次分享里,这里不作重复。


QLS乾隆盛
QLS的大尾巴还是很受欢迎,身边有朋友用过评价颇高,正式版我就听过一回,素质比起之前手上的小尾巴更强。当然,体积也更大。


七赫兹
七赫兹这次的新品不少,其中还有工程阶段的试听样机,但主要展示的产品还是以下这款。

TIMELESS2

第二代的平板耳机,做了一个新的玩法,可以更换音管,而且不同的音管还有一些特别细节,我自己比较喜欢原配安装在耳机上的黄铜导管。这个导管低音表现相对更好,声音保持着相对规整的声场和透明度,低音比另外两款导管更有弹性和质感。



其余几款新品听感上都属于声音通透度良好,线条感相对明亮的风格,但低音相对较少,下潜一般。


博声/唐族
唐族
在东莞博声体验店听过一次这个品牌的耳机,价格不贵,但有自己的特点。

这次展会展出的新品是以上两款。


拓品
拓品的两款主要展示产品如下:
DX9
声音整体素质不错,驱动动圈耳机,在声音密度,瞬态,声场等方面表现良好。驱动平板,尤其是低灵敏度的平板耳机,效果不如动圈。但所获得的声音输出效果仍优于“7”系列的组合,毕竟产品定位还是有差别。DX9的价格不算太贵,相对而言国内这种前端,拓品的价格算是相对容易让预算有限的烧友接受。

D70Pro OCTO + A70 Pro
这套解码+耳放的组合其实也足够应付大多数动圈耳机,只要不是特别难侍候的,都能用得上。耳放方面1.7W的推力,147dB的动态,以及小于0.00005%的超低失真指标都不错。解码方面则采用了8片CS43198解码芯片,硬件架构不差。但这套组合驱动HIFIMAN的平板,尤其是比较难推的那几只,低音和动态表现都欠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8-23 01:41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