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3859|回复: 8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不省钱,但省心】Aurender数播N150+N200试玩手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3-8-10 11:53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流氓才子 于 2023-8-10 11:53 编辑


春风不度玉门关,又见才子伴乐谈

这些年,写过很多大家坛线下展会的报道文字,最常遇到的问题是:每次展会,哪个展台或者展厅的器材最豪奢?才子想说,每一次的“王”都不一定是固定的,但是综合来说,论展位含“金”量最高的,麦斯数码(泽森)的地位是无可撼动的,起码每次状元榜眼中必定有它一个。麦斯数码旗下代理品牌众多,涵盖从音源到放大器直至耳机音箱,基本走的都是中高端路线,今天的分享,才子想谈一下他们代理了很多年的一个数播网播品牌,来自韩国的Aurender。这个品牌最初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还是国内数播市场刚刚抬头没多久的时候,至少早在2019年初,才子就写过旗下抓轨数字转盘ACS10的使用分享,在近几年数播和网播的高速发展期,Aurender也在不停改变,既坚持了自己的风格,也在外部环境下持续优化。今天就谈谈目前N系列的两台播放器,N200和N150,这两台也是在前阵子南京展上,麦斯数码展位的主力音源。

目前Aurender旗下的数播主要有三个序列:A系列是具备模拟和数字信号输出的全功能机,可以独立作为完整音源。而N系列,则是纯数字转盘,需要搭配解码器来使用,另外的ACS系列则是便于编辑元数据、管理档案、CD抓录的。在三大系列之外,还有作为旗舰机型的W20SE和参考级时钟MC20。目前N系列的旗舰是N30,今天要说到的N200是定位中端的,N150则是偏入门的产品。考虑到Aurender品牌本身的定位和调性,即便是入门和中端产品,其价位做工也是可以对标很多品牌旗舰作品的,其中N200大约是在6w的定价,而N150则是3.3w左右。这也是为什么我会在标题里面说“不省钱”这三个字的原因:这两款产品的目标用户也是中高端的数字音乐播放玩家群体。

两台机器的设计风格都是高度统一的,正面是彩色大屏,用于显示播放和曲目信息,屏幕两侧是实体按钮,用于播放的控制,但是实际使用的时候,这些实体按钮用到的机会不会太多(除了开关键),因为Aurender是最早使用app遥控的厂家之一,官方的APP叫做Aurender Conductor,当年才子试玩ACS10的2019年,这个app只有适配苹果手机平板的版本,也算是挺任性的,最近再次关注的时候,APP已经有了安卓的版本,只不过上线的平台只有谷歌商店,也就是说国内网络想要直接安装还是有一定门槛的,好在网络上也有不少直接提供apk文件下载的地方(咱们大家坛就有专门的帖子),国内玩家找到apk安装以后,不需要额外的网络设置就可以完成软件自身的升级,也就是说,最初安装会麻烦一点,安装以后就不是事儿了。两台机器的背面,有些异同,N200提供了两个2.5英寸的硬盘扩展槽,玩家可以根据需要安装HDD或者更加快速的SSD,下级的N150只提供了一个扩展槽,相应的容量上限就会低一点,此外,两台机器都提供了两个USB3.0的口,以及RJ45的lan口,玩家可以用移动硬盘、优盘去拓展机器的空间,Aurender对于无线连网的流媒体推送还是略有保守的,所以Lan口依旧是有线的形式,需要玩家用网线连接。在数字输出端子上,N150提供了一个经过多重优化的USB口,而N200在此基础上,另外提供了一个同轴的数字输出,给玩家搭配系统提供了多一点的自由度,不过试玩这阵子,才子基本还是以USB输出为主。

前面说过,在中高端数播网播的领域里面,Aurender是起步比较早的品牌之一,所以它的意义在于,当年率先采用的一些架构和细节处理,陆续也被证明是有用的并且在其他同类产品上得到再次印证。从电源说起,N200和N150采用的是线性电源供电,并且用若干超级电容并联,达到了类似UPS的缓冲系统,一方面比开关电源少了大量高频干扰,另一方面超级电容也对瞬间用电峰值的保障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并且能在偶尔断电的时候有所保护,我记得电为声之母这句话在国内发烧圈被广泛传播也不过几年时间,而Aurender其实在N年前已经贯彻这个理念了。你可以在国内一些其他品牌中高端数播上看到这种线电+超级电容的组合


说完供电,便是避震和播放上的“隔离”,避震的话不需详述,因为N200和N150从整体架构上,是有点类似于PC电脑的,但无论是机壳的分量,以及内部组件的避震,都不是一般电脑或者一般的PC音乐专机可以达到的,机内震动对音质的影响,其实很多PC HIFI玩家都有相关的讨论,我想重点说说的是播放上的“隔离”。这里回顾一下N200和N150身上的三种储存空间:一是机器内置的硬盘(包括可以接上机身的移动硬盘),这个硬盘的储存空间是最大的,主要用于存放各类音乐文件,数据主要以读取为主,读取的速度取决于硬盘本身是机械还是SSD。第二种储存空间是机器内置的固态硬盘SSD,N200和N150内置这块硬盘的空间都是240G,这块SSD的存在,主要作用有两个,第一是存放两台数播的操作系统、核心固件程序,第二是在播放的时候,先将音乐数据从前面说的机械或SSD硬盘拷贝到速度更快的固态硬盘(这一步是带数据校验的复制),再从固态硬盘传递到内存,这样虽然多了一道数据传输,但是好处是可以大大降低最终输出的JITTER,提高声音品质。第三种储存空间,就是机器本身的内存,两台数播的内存都是8GB,在工作时,从内置SSD高速传导过来的音乐文件,会在内存中进行“暗箱播放”,这种播放是几乎没有外界其他与播放无关的进程过来打扰的,播放的数字资源直接给到USB音频输出,类似于PC用家采用“内存播放”模式的效果,数字输出的质量会很高,音乐背景也会极度纯净,当然了,在这个过程中,两台数播内置的高精度TCXO时钟也会对最终的数字整形输出起到关键的作用。可能不需要多说,熟悉国内数播网播的玩家们大概也能联想到一堆采用这种“中继传输”、“内存播放”和“时钟输入”的机型了吧?只不过N200和N150限于定位,并没有提供时钟输入功能,而在Aurender高端系列中,时钟产品和时钟输入功能,都是具备的。整体来说,Aurender在若干年的很多做法,当时看来可能觉得牛刀杀鸡大材小用,但是随着这几年数播网播市场的蓬勃发展,时间证明了当年这些做法的有效以及可推广性,这在我看来,其实是Aurender更值得尊敬的地方,它为这个品类的行业规范做出了不俗的贡献。

前面是硬件方面个人觉得值得分享的地方,下面说说两台数播的搭配表现,虽然N200配备了同轴输出,但是更多时候我基本都是用两台机器的USB数字输出口,然后连接到CHORD BLUMK2进行升频,再通过双BNC输入到DAVE解码,解码后面分别连接一路耳机系统(序曲耳放+铁三角ADX5000)和一路音箱系统(黄金一瓦LAV60mk2+audiomis MC5),播放的音乐文件都是自购抓轨的头版CD。先上场的是N200,虽然从架构上这是一台类似电脑的音乐主机,但是开声之后完全没有PC HIFI常见的冷硬干燥,相反是一种细腻并带有一点润泽的路线,在我来看,流畅是N200最有别于同类产品的特色,同时整体的声场比较大,声音框架是“立”起来的,玩家可以比较清楚地辨别纵深的层次和各个声部的结像,这也是得益于充足的供电保障才能达到的凝聚。N200延续了大多数高机能PC架构的数播的一个优势,那就是整体的音色比较直白,没有特别多的染色,这在我来看是搭配上的一个优势,玩家在考虑系统整体风格的时候,就不用在数字源上纠结太多,顶多就是一根USB线的事儿。这个时候切换到N150,会比较明显感受到它和N200之间的异同。从声底上,两者的音色审美是接近的,都是偏向于中性直白的走向,但是N150缺了一些N200身上的顺滑,相应的在中高频的表现上,稍稍有一些粗糙,这种粗糙是一种双刃剑,如果拿来欣赏一些摇滚音乐,那么电吉他和打击乐的刺激性就会被体现出来,给听者一种热烈的气氛烘托,是符合这类音乐的气质的。如果是拿来听弦乐的独奏时候,器乐的形体显得会稍小一点,弓弦摩擦的质感也会更突出一点,短期听会很过瘾,时间长了会有些不耐听。但是这种差异是通过和N200的比较才能体现出来的,在中端的数字转盘里面,N150本身是相对中规中矩的。

再回头说说N200,毕竟高低两台档次机器放在一起,试玩的时候还是会倾向于高端那台的。从音乐的适应面上,N200是一台全面的机器,从独奏到大编制,从古典到通俗,基本没有特别短板的地方,一定要做优先级选择的话,我会倾向于将器乐的表现放在前面,得益于二次传输的内存播放,N200的声音背景非常干净漆黑,很适合各种管弦乐的质感展现,如果用香港音响媒体的说法,可能“高贵感松香味”这样的词语就蹦出来了。但是也恰恰因为背景太干净,有一些需要环境音“脏”一点才更好听的音乐,比方说现场人声爵士、演唱会原声等等,就会显得冷静有余,热烈不足。当然这个可能也是和后端搭配有关,从音色搭配上,N200与和弦的搭配也是比较合拍的(泽森自己也是这么搭配),整体比较典雅,但是多多少少也会容易内敛一些,喜欢更多通俗音乐的话,换一个美式风格的解码是更可取的方式,在试玩过程里,我也用N150/200搭配过钰龙的DA11一体机,声音就会比和弦要暖厚许多。顺便一说,钰龙的机器加上N150是一个不错的组合,能在厚度和润泽度方面有互补的因素。

原本我以为,机器本身电源方面进行了补强会使得N200和N150对于电源线相对免疫,事实上,这两台数播的供电增强确实让其音质的起步门槛更高了,只是对于线材的挑剔一点都不少,甚至会比CD机这样的常规HIFI音源要更大一点。越高班的设备,对于电源线更换就越敏感,这个规律还是没有被打破,个人的建议是,在N150身上建议搭配单晶铜的线材,增加一些密度感和圆润,而在N200的线材搭配上,可以考虑铜镀银或者是纯银材质,继续扩大在流畅度上面的优势。个人不太建议用个性特别足的线材(电源线或者USB)去伺候这两台数播,整体系统的个性,完全可以通过解码或者前级去体现,数字源还是越白开水越好。文末说说Aurender Conductor这个APP的操控,我们都知道,Aurender最初是做纯数播的,所以这个APP在本地播放的操控方面,体验非常丝滑,可以说优化得相当到位,随着这几年在线流媒体的兴起,Aurender也顺应形式在固件升级中加入了类似Tidal这样的在线点播,并将这些开放API接口的在线流媒体入口加入了APP功能中,因此即便手里不像才子这样有丰富本地资源的玩家,也是可以通过这扇新的窗户,去感受中高端数播网播的顺畅体验。尤其是当下roon的会员费用还是比较昂贵的,而国内tidal的月费则非常便宜,通过数播直连tidal开启在线流媒体的旅程,是一个更有性价比的做法。












83
发表于 2024-7-24 07:1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南通
视觉听觉偏移现象,其实没有任何不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2
发表于 2024-2-9 11:0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美国
而立之男 发表于 2024-2-9 09:22
我有 w20se,想了解的是 a20 的解码。

左右各一片4497好像,我模拟数字双修的,卡带黑胶CD和数播,味道和我的LINN的CD蛮接近的,可能我也是木耳,规格越高录音越好的音源差距才能体现。总体,数播就是方便吧,再强味道还是差模拟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1
发表于 2024-2-9 09:2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广州
howieding 发表于 2024-2-9 07:56
A20很好呀,音质就不用说了,操控一流,内置两个8t的固态,电脑远程都可以操控数据库。唯一的问题就是顶 ...

我有 w20se,想了解的是 a20 的解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0
发表于 2024-2-9 07:5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美国
而立之男 发表于 2024-2-8 23:04
A20怎么样,我手上有非常好的铜线能驾驭吧。

A20很好呀,音质就不用说了,操控一流,内置两个8t的固态,电脑远程都可以操控数据库。唯一的问题就是顶板铝还是不够厚,优点共振,要么搞一个压震,要么自己打开顶盖处理一下,蛮好玩的设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9
发表于 2024-2-8 23:0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广州
A20怎么样,我手上有非常好的铜线能驾驭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8
 楼主| 发表于 2024-2-1 11:25 | 只看该作者
luye03 发表于 2024-1-31 23:15
感谢回复;后端是麦景图+宝华802
看了帖子文章,原打算用aurender n200;去朋友这听了melco n100 + Ferr ...

如果是这种二选一的题目,我选择N200而不是N100+电源,这样会给将来留更多挖掘的潜力,我承认没有对比过N200和N100+电源,纯粹凭直觉做的选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7
发表于 2024-1-31 23:1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
流氓才子 发表于 2024-1-31 11:56
用易用性上两者都OK,看你将来玩不玩ROON,如果玩,MELCO那边会不会更合适一点?aurender对roon的支持目 ...

感谢回复;后端是麦景图+宝华802
看了帖子文章,原打算用aurender n200;去朋友这听了melco n100 + Ferrum电源,感觉效果也非常不错(特别是加了电源后);不过没和aurender n200现场做比较。

考虑roon影响音质的环节太多,暂时应该不大会去玩。

听到有说法,melco n100 + Ferrum电源相当于melco的n10,现在我的纠结变成aurender n200 和 melco n100 + Ferrum电源 之间的选择;所以再请教下您的想法和建议。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6
 楼主| 发表于 2024-1-31 11:57 | 只看该作者
而立之男 发表于 2024-1-31 02:25
准备入A20,版主有什么意见吗

不敢不敢,买!对于A20,反正我买不起,但一定会坚决而热情地鼓励大佬们购买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5
 楼主| 发表于 2024-1-31 11:56 | 只看该作者
luye03 发表于 2024-1-31 02:18
在纠结aurender n200 和melco n50,大佬们能否给些参考建议?

用易用性上两者都OK,看你将来玩不玩ROON,如果玩,MELCO那边会不会更合适一点?aurender对roon的支持目前看来还不是深入的。另外,这俩品牌我记得是同一家代理吧,不知道你的后端是啥,有机会去现场试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4
发表于 2024-1-31 02:2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广州
准备入A20,版主有什么意见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3
发表于 2024-1-31 02:1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
在纠结aurender n200 和melco n50,大佬们能否给些参考建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2
发表于 2024-1-4 17:4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
流氓才子 发表于 2024-1-4 17:49
木桶效应啊,一件一件砸钱吧

不玩了,耳机系统简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1
 楼主| 发表于 2024-1-4 17:4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而立之男 发表于 2024-1-4 17:08
买完 w20se 有点后悔了,整套系统头重脚轻。

木桶效应啊,一件一件砸钱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0
发表于 2024-1-4 17:0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
买完 w20se 有点后悔了,整套系统头重脚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9
发表于 2023-10-23 17:5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希望大佬早日横评MELCO N1Z、lumin U2与N200的比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8
发表于 2023-10-23 17:1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湖北荆门
琉璃的回音 发表于 2023-10-23 10:47
同N150 ,请问怎么投送QQ音乐? 一直用的本地,一直想投送网易云,就是不知道怎么用

我用的是ipad的airpaly投送到N15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7
发表于 2023-10-23 17:1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湖北荆门
sunnyboy029 发表于 2023-10-16 10:21
有用N200接过chord升频器的大佬吗?好像升频器通过usb链接,N200无法识别~

我用的是n150,USB链接到升频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6
发表于 2023-10-23 10:4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亚太地区
风过无痕777 发表于 2023-9-11 10:15
我的N150通过ipad pro投送播放QQ音乐,会员黑胶音效,感觉还行。我是本地播放为主,流媒体为辅。电信千兆宽 ...

同N150 ,请问怎么投送QQ音乐? 一直用的本地,一直想投送网易云,就是不知道怎么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5
发表于 2023-10-16 10:2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
有用N200接过chord升频器的大佬吗?好像升频器通过usb链接,N200无法识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2-15 13:54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