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lzhzhzh 于 2023-8-16 14:32 编辑
阅读本文需要10分钟左右 摘要: 让“原道”再便宜几块,您还是人吗?
前言: 事先需要声明一点,产品降价是品牌正常的市场行为,这一点无可厚非。
在这篇文章中,我表达的观点则更为个人化,是观点的输出,个人观点还请见谅。
在我看来,核心问题并不是标题中说的在各种眼花缭乱的促销节上降价这么简单,有些厂商不参加618或者双11活动,一方面是日常已经把价格拉得很低了,如果再降价,就“赔本赚吆喝”,而另一方面,完全是因为产品本身就是“细水长流”类型,如果在这个节骨眼上突然有较大价格变动,会打乱本身的生产节奏,出现“忙不过来”来情况,进而影响到产品生产。
本来想趁着这段时间赚一把,但是突然增加的订单造成积压又不能马上发货,这样很可能让一部分消费者退款,不仅钱没赚着甚至还可能赔钱,甚至影响到品牌形象~
这样说确实不是“空穴来风”(当然这里的语义是“平白无故”)。而是我在做50包邮的平头塞横评时,先注意到了这样的一个现象,五十百来元的平头塞或许是因为利润问题,那我用来做“参考”的几百元甚至是高达数千元的平头塞,价格似乎也没有变化。
这是一个值得“深究”的话题,不过似乎放在开头并没有眉目。说回到选题,策划这期“50包邮平头塞”横评的内容已经有段时间了,想做的原因在于,不管是旗舰耳机也好,播放器也罢,价格都少则几千元,高则上万元,但随着发烧持续、深入地进行,我始得声音带来的享受感并没有价格来得直接。 这就让我意识到了一个问题非常严峻的问题,我到底在听高价器材的“什么”?在这个阶段我实在是不知道怎么回答,这就像在得到了特别贵重的礼物后,沉溺在兴奋中久久不能自拔时的情境一样。
是价格带来的“快感”?是声音真的已经“神乎其神”?是已经快玩到尽头的“麻木”?
看似是无解,实则有一个“突破口”,不妨通过“50包邮”平头塞横评,找回自己发烧的“初衷”。
平头塞是我入烧时最先选择的产品。大概在9年前,MX985、IE80大行其道时,虽然现在看来售价不过几百元,撑死了不过千元,但对于那时候的我来讲,就是一笔巨款,想听没辙,只能把希望“寄托”于各类便宜的DIY版本耳机,不过好在价格都在几十元。
“50包邮”
对于大多数80、90后而言,相信每个听歌的人都是从平头塞开始的,不管是路边10块钱一副的还是手机标配中的配件,因而导致直到现在,还有不少人在听歌时钟爱平头塞。平头塞的优势很明显,包括便宜、佩戴舒适、轻盈,最重要的是用手机或MP3直推很舒适,而且很多人就是从这类产品开始了解和使用的平头塞。 但是如今的耳机市场,平头塞可算是小指头了,其缺点也很明显。受制于腔体的大小(或是成本),音质都很一般,而且隔音效果不好。加上近两年很多手机主动放弃在配件里送耳机了,而是单独拿出来售卖,其中的道理其实很明显。放在一起卖,你压根感受不到它的价值,单独拿出来卖个199,做个活动159,还是挺受欢迎的。
说正经的,平头塞也曾辉煌过,大厂基本都有上古神器,比如森海的MX360、MX500、MX980、MX985等等;AKG的K14P、K315等;拜亚的DP100(平头塞没落时期的最后辉煌,现在还在售卖);索尼的E808、E888、E931等等。还能记得这些型号的烧友肯定是老烧友了,也许现在已经退烧了,但是当初平头塞盛行的时代,这些才是HIFI。
但那个买个MX985都会兴奋好长时间的年代,也随着高价平头塞没落和入耳群雄崛起一去不复返。
而现在能够在平头塞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的,就是这些“50”包邮的耳机,这些产品就像是落寞时代的街头艺人,价格不贵,处处却是惊喜。 原道售价:5.8
应该没有人不知道吧,但似乎现在可选得种类有点多,而且原道现在还有假货.....
本身就是原道平板配塞的耳机,本来是积压,之后原生产厂家福兰声在分销给经销商过程中,虽然“消化”了,但也为后边的“山寨”问题做了“铺垫”,简单来讲,就是因为利益问题,部分渠道商注册了商标,简单来讲,市面上的“vido原道”和“福兰原道”以及授权给NiceHCK 的都是正版。 5.8元一度卖成抖音爆款。该机包装非常简单,一个塑料小口袋里包含耳机和一对耳棉。外观上复刻了经典的森海塞尔MX500。在佩戴方面,直接佩戴有点硌耳朵,建议直接使用厚质海绵套。声音来讲,即使佩戴较厚的实体海绵套,低频都比较薄,中频较为靠后且太亮,高频非常暗,换中空套会好一些,有一种黄昏日落感,比较糊,确实久听不累。
NiceHCK 二代原道酱
售价:7.8
这款耳机原价在17元左右,目前活动价7.8元,至于和原道说不明道不白的关系就不再这里讲了,大家只需要知道它是原道合作伙伴即可。在我看来,相比初代原道而言,音质提升确实有一定提升,第一代很多听不到的音乐细节,第二代能略微听到一些了,再者高频音色的更透亮,人声方面提升程度更大,口型结像更为清晰,歌手的声音没有第一代那么多噪点和毛刺了。总体来说,原道酱的声音已经可以和大厂百元经典平头塞抗衡,三频有一定分离度、解析有素质实力,人声也相对来说饱满一些,但是整体氛围感并没有“9.9原道”出色,有些拘谨了。
声菲尔海鹰一号 售价:9 十元以内售价,包装主打的就是一个二次元,可以看出产品定位比较偏向年轻市场,配备了一个布质保护袋,耳机做工非常一般。产品外观上整体偏朴素,但是却属于“暴力解析”“暴力声像”那种,整体偏向高频,器乐、人声声像非常靠前。建议佩戴厚质海绵套。
KBEAR魁宝不凡
售价:14 这款耳机在价格上甚至比上款还要“裸奔”,售价直接在20元以内。朴实无华的外表下,共有多达5款配色可供选择。该机采用15.4mm大口径动圈单元,能够带来更好的低频下潜效果,这也是为什么对于很多不太懂的小白会直观感受到音质提升的原因。在煲机后,给我的感受是低频厚重,中频丰满,高频略微有些拖。
潜韵 潜25
售价:25
要买铁盒的赶紧买,现在买出一个就少一个,因为停产了。 这应该是包装和做工最好的30元内平头塞了,潜25的大名自然不用我多提。听感上,该机声场表现不错,偏向中下盘,低频是这款耳机最大的亮点。给我的感觉就是下潜力十足,弹性十足,收回也快,可以说是同价位低频最推荐的机型,但是缺点是透明度差一点,高频比较暗,但整体声音密度不错。
VE 微翼MONK PLUS 和尚
售价:25 作为入门级平头塞,和尚以30元以内的售价在圈子里的知名度也算比较高的。为了尽可能产品本身的性价比,该产品采用软包的外包装,耳机机身外壳的塑料感觉一般。在这个价位上,该机的声场在同价位耳机里质量表现较为突出,而且在弦乐质感上,相比低频和人声要更为突出,比较适合听三重奏、四重奏,协奏曲就算了。人声比较靠后,低频凝聚力一般。
还有一款售价为39元的小和尚MONK LITE,目前已经停产,声音确实通透不少,而且人声亮而不刺,非常不错,不过男声容易呈现出年轻化来。
听哥TG-38S
售价:38
这是我在8年前买到的第一款非DIY平头塞产品,我个人非常喜欢它,无论是外观还是音质。(当时买的时候才38,现在48元,涨了10元也能接受) 这款48元售价的平头,在外形上采用大量亮面类金属材质。听感上来说,声场方面空间感还不错,但是感觉是个扁圆的声场,横向比较窄,纵向空间感不错,低频虽然量不多,但质还不错,鼓点清晰,不抢人声,但是速度不行,瞬态稍显拖沓。中频相比低高频而言感觉有点凹,密度比较一般。高频很惊喜,亮而不刺,延伸很好。整体而言三频比较均衡,非常适合作为睡觉塞来听。
潜韵电声 潜39
售价:39
唯一不建议佩戴任何海绵套的平头塞,感受下50元内最好的人声吧! 机材质配色上采用黑色镜面配淡金色磨砂,会使得外观没有那么单调。潜39的声音整体比较偏暖,属于中间厚重而两头收敛的类型,带有一定的模拟味,很难想象一款39元的耳塞人声会表现得极为好听!形态感饱满、细腻顺滑。不过低频量感和高频延伸就稍微差点了,耳塞很有特点,但局限性太大。
不过我还是建议闭眼直接买。
TRN EMA 售价:48 又是一款价格拉到48元的进阶型耳塞,外观上该机采用航空级铝合金腔体,数控车床+CNC加工工艺缔造专业声学产品。配置上EMA采用14.2mm大直径发声单元,包装也是一众“50包邮”耳机中最好的,使得EMA的低频弹性不错,但下潜和量感都不太够,人声表现让人十分惊喜,密度、润度都可以。整体感觉一眼看过去,就能和普通的平价产品拉开明显的档次差距,听感上自然也不例外,该机的通透性、氛围等因素都比较均衡。
猫耳声学mimi
售价:49 给我的印象是,比较有格调的一个品牌。外包装采用卡纸材质,正面裁出了一个猫猫的剪影,里面是一个铝盒子,下面还垫有一些小纸条,看起来有些像猫窝的感觉。同样公模(MX500)的平头,mini在延长柄上做得更有辨识度了一些,但对声音没什么影响。主要参数方面,阻抗:32Ω,搭配极其容易推的灵敏度:110db/mW。听感上,相比原道,低频氛围感更好,整体声音没那么强烈的塑料感,但过于偏向中下盘,高频非常闷,整体并不通透。
FAAEAL
臻声FAAEAL 这款平头塞通体白色,虽然腔体是透明的,但是质感可是一点没有廉价感,声音上算是极为均衡的,高频延伸不错,中频人声距离适中,低频弹性、量感、结像都不错,瞬态响应也可以,但是在解析上还是受限于素质,并不算特别高,整体听起来不算累,但也没什么出彩地方。
声菲尔PT2022/2021 售价:149
到这个价位就开始有意思了 咱们先来看看配置,PT2022采用超大的16mm羊毛纸+液态硅胶悬边复合振膜动圈单元,低频笛管声学结构腔体,支持mmcx接口可以更换更好的线材,PT2021使用了一颗大尺寸15mm的动圈单元,振膜为镀钨材质。
整体来看是不是特别“卷”,PT2022/2021包装几乎一模一样,确实有百元耳机应该有的样子,但从我个人来看,不论是独立出来的低频笛管设计,还是3D打印,这些技术确实可以提升低频纯净度以及做工,但在整体音质表现上,我还是持有保留意见。
PT2022的主基调在保持平头耳机宽松耐听的特点上,对人声细腻程度、乐器结像定位、解析的信息量、低频的下潜和弹性有一定提升,较比传统平头耳机来说,整体通透度和音质素质更强,也不会发闷和过暖。PT2021则略微刺激不少,人声过于靠前,声场表现算不上非常大,横向合适,但在纵向上仍然有些挤压感。
可能看到这里的朋友估计会问了,为什么会把几十元的平头塞听得如此“详尽”?
从几十元的平头塞入手固然是一大“突破口”,但听后其实我发现,细节差别并没有想象中大,毕竟很多就是同一家工厂提供的工模,而顺着思路来,在听几十元或者百元的平头塞有印象后,自然对“更高端”的平头塞心驰神往,这在9年前其实就是我的一个愿望,期待找到平头塞音质“上限”。
但当时作为学生的我,并没有那个经济能力,限制了我对更高耳机的追求。 而将近10年后的今天,当价格已经不是限制,可以轻而易举的详细听到后,对于便携播放器天花板和平头塞天花板搭配后的声音,充满期待又十分困惑。
不过还好我找到了我想要的:
“中空海绵套声音最好听,这种声音风格让我有了第一次用ZUNE捆绑一个破蓝鸟耳放,接一个DIY仿MX500平头塞的感”
话虽粗,但这却让我找到了第一次听HiFi平头塞的感动,至此,回想起来,发烧已经过去小10年了,为此终于可以给第一阶段画上一个句号,这个句号是以我想要的平头塞声音作为结尾。
八月非常个人化的视频就献给它吧,就叫【追忆】”
钛铃Plus
这就是目前市面上平头塞“集大成”者,当然具体的详细解读放在之后的视频评测中,不管是采用号角式腔体结构,让空气压力的阻抗匹配良好,可以让发声效率提升数十倍甚至是几十倍的设计,以及不管是膜片还是悬边都采用了钻石切割的同材质设计,以及钛金属腔体、手工编织的二次冶炼音圈铜箔基等等,这些都是凯声独创,假如有其他品牌使用了和钛铃Plus一样的材质,其实也并不能调出来这种类似音箱的声音听感。
光有材料还不足以支撑起声音,这就和把iPhone配件找齐也不能组成iPhone是一个道理,如果说软件生态是苹果的杀手锏,那么通过结构来优化声音就是凯声的“技术灵魂”不难看出凯声在这个方面所做出的投入。
而与DD HiFi合作的可更换插头设计,这一设计在国产耳机中作为标配并不是很常见,最为业内最懂HiFi配件的公司,和DDHiFi合作准没错。
钛铃Plus在我看来是一条挑战平头塞“上限”的塞子,如果说这是一条目前音质最好的平头塞,难免有些俗气,这是一条易推,但驱动好想找到自己想要的声音,还需要下一番精力研究的塞子,在小尾巴这样的适合初烧的前端下,可以让你感受到这条塞子的潜力,而在搭配像海贝RS8这样的顶级前端,就可以试探到这条塞子所要表达的声音是什么,当然针对具体声音表现,依旧放在视频中详解。
小黑铃Bell-LB S
在我看来,这是一条被“堆”的很满的塞子,不管是从外观来讲,延续了自家旗舰钛铃的外观设计,这样的和号角音响如出一辙的结构,就让其声音会充满“能量”,而事实也是如此,三频都有一种极为充沛的能量感,就像是20岁风华正茂的年轻人,朝气蓬勃,整个中频密度极高,同时低频量感弹性凝聚力以及高频延伸泛音,在保障氛围时并没有牺牲解析,此外在人声声像上,虽然比较近,但十分有分寸,不贴脸油腻,也不优柔寡断,能够清楚地拿捏到合适距离,丰润细腻以及较为硬朗的线条感,确实调校十分有水平,低频瞬态响应迅速高频瞬态较为凌厉的风格,真正诠释了什么叫“亮而不刺”。以如此高的完成度标价299元,值得推荐。
凯声db1
作为一条价位在2K左右的“次旗舰”平头塞,有别于钛铃Plus的“权威”以及小黑铃Bell-LB的热情。
凯声db1是一条既保留了自家核心技术同时又有新创新的塞子,这是一条极为大胆且不那么“符合大众听感”的塞子,一方面它使用了在钛铃Plus上的“钻石切割悬边膜片”,这样可以保障音色的一致性,而另一方面,它在后腔中采用了一个独立钛合金衍射声学结构,可以“消除”驻波,这也是为什么这款平头塞风格“极为安静”原因。
内芯材质是和旗舰钛铃Plus类似的铜质线芯,而外皮则是全新设计,兼顾了屏蔽效果和柔软程度。
至于在声音表现上,我觉得她,注意我这里用的“她”,活泼灵动,清丽大方,低频瞬态响应非常迅速,量感不多整体听起来有难得的“自然感”,这种风格是非常接近正常低频表现;中频是这款平头塞的一大特色,也是凯声试探“新人声”思路的C端体现,女声端庄典雅,落落大方,凭借出色的解析可以感受到非常清晰的口型以及尚可的线条感,高频则延续了钛铃Plus悠扬传神、泛音充沛的表现,非常适合听三重奏、四重奏。
前边已经说了太多进行这篇长文的“前因后果”,其实在分析对比各个平头塞时候,我就已经有自满以及愉悦感。
因此,我也决定从这篇开始,作为【周年纪】系列文章的开篇,之后我制作出一套带有个人强烈风格的视频 如果大家有对平头塞任何看法,欢迎和我一起讨论啊。
——————————————————————————————————————————————————————————————————————————————
8月16日更新
我看评论区中有很多朋友开始逐渐推荐200以上价位的平头塞,我觉得要不就干脆放开讨论吧,正好我最近也准备折腾200以上的平头塞。我先来说说最近玩的一款平头塞,达音科ALPHA 3,这款耳机我是煲机了300小时左右,低频和泛音表现太突出了,我建议如果越往后煲机,可以找一些稍微中正一些的播放器搭配,比如海贝R6 Pro二代,RS系列就不合适了,过于绵软。
这耳机我觉得一大亮点就是想方设法增强低频素质和听感,毕竟平头塞天生设计问题大家都懂,达音科怎么增强的呢?就是增强振膜的振动幅度,这样增强单元的冲程来加强低频量感,毕竟对于平头塞来讲,在我看来量感的感知要高于瞬态响应和下潜弹性等等方面。如果想增加量感,就需要从腔体来下手,需要注意的是耳机腔体中单元会因为封闭结构带来的一定空气阻力来“阻止”单元振动,而像ALPHA 3这样在单元水平后端设计了这样的开放式结构,就能让气压保持在合理的限度内,保障单元应该有的振幅。同时通过上部的导向孔,来进一步平衡腔体中的压力,泄压同时来加强瞬态和量感,不会过闷。
总体来讲,低频量感非常可观,弹性和凝聚力强度并没有量感直接,瞬态的速度感要明显一些,并不肉。(图片是用荣耀Magic V2拍的,微距算法确实可以,拍个产品问题不大)
确实在长时间煲机后低频表现让我非常震惊。其他方面,中频人声和高频声像并不贴耳,稍微靠后一些,我觉得听器乐表现要好过人声一些。
设计嘛,顶部那个“奢饰品”logo花纹啊,真的不适合放在黑色上,可以未来试试出暗金或者白色,会好一些。
另外达音科这款平头塞的包装是真不错,尤其这个附赠的小包,容量大质感好,就是可能用久了会脏?
上边是:200-1000元价位的平头塞上手体验的第一款产品,我之后会慢慢更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