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jasony0101 于 2023-7-11 10:09 编辑
对比自家QA390LE的感觉,怎么说呢,MUB1跟QA390LE的声音走向感觉更偏重随身的听感流,声音没有QA390LE那种大气、信息量爆炸的感觉吧。但如果是随身来说,MUB1日常听口水歌的感觉倒是很有味道,中频密度挺高的,人声结像也大,反正我感觉跟QA390LE来说是两个方向的调音。
![]()
当然MUB1我觉得最吸引我的还是4片CS43131的DAC配置,看上去确实很美丽啊。电路上,MUB1起码做到了真正的平衡架构,毕竟CS43131作为一款只有两通道的DAC芯片,如果要做成平衡电路,起码要两片才行,如果只有一片,我很难理解是如何做成真平衡电路的。
![]()
体积大小来说MUB1属于小胖子,不像其他蓝牙耳放1795、BTR7以及POKEII这种是小瘦子的造型
![]()
MUB1的薄厚其实真的刚刚好,跟手机捆绑的时候也合适,不过让我比较难为的是,L型插头兼容性比较尴尬,放裤兜里面就不是很舒服,这也是插头都整合在一头会有的问题吧。
![]()
说实话,MUB1的外观设计吧,真的很乾龙盛,当然相比QA390来说,QA390的工业设计我到觉得很硬核,很工业,但MUB1就感觉真的有点普通了。其实MUB1的背面我觉得可以使用玻璃面板,不过如果用了玻璃面板的话,
第一,重量就又加重了不少,散热也没有金属背板来的传热效率高,不过MUB1发热倒是不怎么大,S档增益听一个小时,机身也只是温热; 第二,如果发生跌落,那基本正面的玻璃面板跟后面的玻璃面板就都完蛋了,这会造成用户维修成本的增加。 ![]()
MUB1这个输出功率在便携里面也是名列前面了,毕竟在MUB1这价位上还有个推力怪兽乂度的XD05Bal CP,它的输出功率是1500mW,人家号称入门便携台机的,这没办法比。但搭配耳塞,推力是真的很够,而且机器也不算太重,体积来说虽然比起小尾巴要大了不少,但作为便携产品来说是绝对合格的了。
![]()
声音这块说说吧,MBU1一共有4档增益,但关键是这四挡增益在我实际听的时候发现其实是具有三种调音。
1、L/M档为一种调音,听上去声音比较平淡,毫无波澜; 2、H档为一种调音,听上去声场很大,不过人声厚度差点; 3、S档,也就是Super-High模式,这声音是真的好听,空间感够立体,中频人声的密度也高,音乐听上去的完整度很好,而且音乐中的信息量给的很足,这档位十分推荐。 特别是在Nos的DAC滤波模式下,模拟味道很突出,音乐的细腻感也好,并没有因为堆料产生那种数码味很浓的机械声音。MUB1的Nos+S模式我觉得是最好的一个模式,看到有人说Mos模式下底噪比较明显,但我用手上的塞子试了下,好像只有灵敏度超过120的才有,但也不算明显,其实大部分塞子在Nos+S增益下面底噪其实真没什么感觉。 MUB1的声音是那种自然、顺耳不刺激的声音,音乐整体在细节表现上基本也是4片CS43131能带来的那种大信息量的呈现。音色还原在平衡口下比较正的,单端口在中频与中高频上有了一些音染,听上去人声的厚度更好,音色更饱满一些;而平衡口的人声则相对真实,能展现歌手唱功,特别有沉浸感。声场我觉得MUB1有点不够宽,声场的规模感有点小,不过就像我说的听流行口水歌也挺合适,包围感很好,喜欢人声突出贴耳的应该喜欢这种声场跟人声位置表现。
听完MUB1的感觉,它的声音并没有针对某一款耳机有特定加成,感觉是尽可能把耳机特点尽可能发挥出来那种万金油的表现,不改去可以变耳机的特色。所以它的声音就是那种自然、有厚度,空间感够立体的整体表现,喜欢大声场的,可能觉得MUB1整体有点挤,但你听一些室内爵士,这种感觉反而更好。所以要好喝点的小甜水还是更健康的白开水,就看你个人选择了,不过我还是那句话,推荐S增益,哪怕费电点,也必须S增益,因为这个模式是真的好听。
对于MUB1的输出功率来说,如果把它算做“尾巴”品类,输出功率也是天花板的存在;如果放在便携解码耳放里,那也是名列前茅了。就像前面说的,如果非要跟XD05Bal CP这种1500mW输出功率的推力怪兽比,那肯定缺点,毕竟人家是专门针对高阻大耳机的。
但你要说MUB1应付一般的入门大耳或者便携耳机,那基本是妥妥的欺负小尾巴了,你就是把现在推力最大的小尾巴拉出来,不管是单端还是平衡的推力也不及MUB1的一半。我把MUB1跟推力怪兽XD05BAL CP拉出来对比的话,就搭配IE600以及HD600这两款,两者声音呈现上确实有着不同的表现。搭配IE600MUB1呈现出来的声音是一种油润、细腻的感觉,特别是流行音乐中,将IE600的人声有了进一步的提升,人声更加的暖、厚、贴耳;而XD05Bal CP则是表现出大气、宽声场、人声音色凝实的表现。对于流行音乐MUB1突出音乐与人声的细腻感,XD05Bal CP则是突出音乐整体的层次与均衡感。 而搭配HD600这种高阻大耳机的时候,MUB1就相对吃力了点,古典音乐中的细节挺到位,但是规模感略有不足,横向的声场显得不够宽大。不过这也没办法,毕竟MUB1体积就在那,整机的电路设计和供电规模就这么大,硬往上提的话那基本体积就得往大了做,估计就跟XD05Bal CP一样大小才行,这也失去了“大尾巴”的意义。
功能菜单上,MBU1的功能确实挺丰富的,而且有几个还是针对性的,比如说DAC滤波模式。 我觉得里面唯一能听出声音变化的就是Nos模式,声音模拟味很好; 而声道音量微调这个功能,一开始不明白是什么,调了下才知道是调节左声道音量大小的,这样以此来达到一个实际听力上的平衡; 还有Charge的充电设置,桌面使用时可以设置为外接供电状态,便携捆绑的时候又能切换为充电+供电的模式。 甚至还有个自动关机设置,这样的话,就是我们忘了关机,在不播放音乐一段时间后,MUB1也能自动关机,最大化节省自身电量。
整体来说MUB1我感觉觉得作为一个随身大尾巴的话,日常听耳塞确实很不错,是一款注重乐感的素质型机器,不过话说现在做听感流的产品真的是越来越少了,整体就是比参数,拼指标,完全忽略音乐本声,非要把享受音乐变成分解音乐。后续再更蓝牙听感吧,不过对于我iPhone来说,只有AAC的格式来评价MUB1的蓝牙总觉得不是太合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