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4004|回复: 8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为什么他们吹老古董好听?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23-5-11 18:1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
为什么论坛那么多CD机吹,黑胶吹,老dac、老功放耳放吹?现代hifi设备,特别是那些科学机,参数是捶爆这些老古董的,为什么不一定好听?

首先是所谓的调音水平;
其次更重要的一点大家忽略了,如果把hifi系统看作是输出端,那么人的耳朵系统就是输入端,我们评价hifi设备(输出端)的时候往往默认了一个假设,那就是输出端的任何变化、提升,输入端(耳朵)都能够感知。

其实这个假设不成立,设备的参数可以一直进步,但人耳感知的能力恐怕几万年没多大进步了,还有可能是退化。你的听力30岁以后就不断变弱了。

所以,设备上这些参数的进步,你根本听不出来,而且是越来越听不出来,越是“老”烧越听不出来!

80年代的44khz16bit刚刚超出人的听力范围,已经够用。买设备只要注意有个好的外观、好的人机交互、调音喜不喜欢即可,参数多少,用了什么dac,用了几片dac,用了多少精度的电阻,26bit还是27bit的r2r,这些都毫无意义,仅仅是卖点。


85
发表于 2023-5-14 20:5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这个坛子,拖和相关利益人太多,真正的烧油也有一部分。拖们等待给利益无耻吹,实在没饭洽,就无脑吹上古神器,黑热门产品,展示自己无下限的文笔,等着恰饭,受伤的是新入坑的烧油,其实,新人入坑,被这些货带弯路很多,时间久了,慢慢就清楚了。说句老话,耳朵收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4
发表于 2023-5-14 18:3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世界参数之巅又不贵,五百来块,买回来掂一掂自然就知道几斤几两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3
发表于 2023-5-14 18:0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对“老古董”没必要那么玻璃心,你不喜欢不买便是,伤不了你的利益。
能炒作的老古董必有炒点及价值,你不认可,有人认可。否则就有市场,没有炒作空间了。
我是认可我喜欢的个别老古董的价值的。就如我现在还在用se一代手机,玩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2
发表于 2023-5-14 17:5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从逻辑上去讨论“为什么他们吹老古董好听?”这个问题:
1、这里的老古董肯定不是指所有的老古董,而是当年比较有名的机子,为啥出名?好听啊
2、“老烧”手里首先很多“老古董”,他们为啥不吹“参数好”的新机?那估计是因为听过的新机没手里老机好听咯
3、好多"老古董"你别看现在好像便宜啦,按当年的购买力也很贵的,用料上不一定输新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1
发表于 2023-5-14 13:5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镇江
越山向海 发表于 2023-5-14 11:00
艺术流派与录音回放不能混为一谈,有人喜欢画面和色彩,也有人喜欢清晰锐利纤毫毕现。
音响音质影响最重 ...

话说的很正确,但实际呢?
电影里的画面,灯光布置,透视关系,色温色调,色彩饱和度,明暗对比度,哪一帧符合你人眼观察的实际情况?这算保真吗?

现在一些大制作的网剧,连续剧也使用了电影的拍摄手法。

保真画面,央视高清频道的新闻联播那种,你爱不爱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0
 楼主| 发表于 2023-5-14 11:3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云南昆明
Yanglige 发表于 2023-5-14 05:51
大家坛应该分成(或者新开)两个论坛:美声坛(Euphony)和高保真坛(High-Fidelity)。美声坛不提HiFi,高 ...

这是个好主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9
发表于 2023-5-14 11:1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浙江
我们假设一下,比如你在维也纳金色大厅听波斯顿交响乐团演奏贝多芬;又在家听胶片听CD甚至听流媒体的贝多芬交响乐。你的比较是什么?根本上说是对贝多芬的理解热爱和贝音乐对你灵魂的冲击吧!我觉得只要感受一样,都是好的聆听方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8
发表于 2023-5-14 11:1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浙江
bo18 发表于 2023-5-13 16:29
哈哈~这个问题我经常琢磨,我们先抛开“喜不喜欢”这个主观的东西先不说,先说客观的:

美术和图像是 ...

艺术是时间的也是空间的啊!老胶片听是Mozart,CD也听Mozart,流媒体还是要听Mozart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7
发表于 2023-5-14 11:1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浙江
飞雪无痕 发表于 2023-5-12 08:09
有个说法,从基础研究的角度看,视频技术的这几十年一直在进步,但是声学理论没啥突破。

HiFi的技术进步确实太慢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6
发表于 2023-5-14 11:0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浙江
大眼贼 发表于 2023-5-11 19:38
就像文学作品,现在有几本好书,时代,人的音乐审美,就是退步的。

比的不是你说的而是现在都用手机看文学作品,那时只能纸张!这是时代进步和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5
发表于 2023-5-14 10:1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镇江
这和你贴的两张图片一样道理,虽然分辨率只有720p都不到,勉强HD标准,但是画面,色彩都很美,大家还是喜欢看的。

如果同样的构图,是你的手机拍的,即使是4K分辨率,但细节都很明显,美女脸上的色斑,痘痘也清清楚楚,而且现实的色彩也不是那么绚丽,整体画面的氛围掉了几个档次,和普通生活照差不多,你还爱看吗?

所以我一直觉得HIFI的终极目标是求美求真,而不是一味求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4
发表于 2023-5-14 08:5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广州
图像这边也是啊!玩莱卡蔡司的都看不起佳能尼康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3
发表于 2023-5-14 08:4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北非烤翅 发表于 2023-5-14 08:13
个人理解的模拟味:有点糊,但润,不刺激,两端延伸一半,突出中频。

确实有这个感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2
发表于 2023-5-14 08:3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东莞
炒作的因素占大多数,但老古董也有不少好机,个人喜欢不代表全部,自己喜欢就好

如果只看数据,各种国砖就是HIFI天花板,HIFI是用来听歌的,还是用来看数据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1
 楼主| 发表于 2023-5-14 08:1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两端延伸一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0
 楼主| 发表于 2023-5-14 08:1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piaopiao89 发表于 2023-5-14 03:48
古董具有模拟味儿

个人理解的模拟味:有点糊,但润,不刺激,两端延伸一半,突出中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9
发表于 2023-5-14 05:5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美国
也免得大家鸡同鸭讲,争强斗气,这么多年原地踏步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8
发表于 2023-5-14 05:5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美国
大家坛应该分成(或者新开)两个论坛:美声坛(Euphony)和高保真坛(High-Fidelity)。美声坛不提HiFi,高保真坛不论听感。大家各入各坛,问题就解决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7
发表于 2023-5-14 03:4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古董具有模拟味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6
发表于 2023-5-14 01:1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浦东新区
本帖最后由 野有蔓草 于 2023-5-14 01:16 编辑
清风扬 发表于 2023-5-13 22:42
这句话有个内在逻辑,教给你

老烧怪新器材不好听,实际上是这个人,不管他是不是真老,已经听过老器材 ...

虽然他们没ab的听过 但他们ab过参数了

其实吧 不是古董器材都好听
而是古董器材现在还能被人玩的 都是当时器材里面的佼佼者甚至是当时的天价器材
所以干翻些现在同价位的新器材 并不奇怪  当年这些器材相对收入 很多都是天价器材
当然比参数 那肯定是新器材更好  
喜欢看参数开脑放来听声音 建议还是新器材 不然脑放开不了 不会感觉声音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9-6 23:35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