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7624|回复: 12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数字音乐的最终音质大多来自于算法,很多人都没抓住重点。。。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23-4-17 02:31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江苏宿迁
本帖最后由 fznhy 于 2023-4-17 02:49 编辑

CD,PC,移动播放器,台式播放器,网络播放器等都是数字音源并无本质区别,都可以统称叫数播(数字音乐播发器),原理都是通过编码的形式压缩到数字载体上(CD盘硬盘网络上)然后再读取成可供解码芯片所识别的0和1, 现在技术来讲这种0和1从读取到送到解码芯片里是不会出现什么误差的,但为什么音质还会有很大的差异呢?

经常见人讨论什么CD比数播音质好,数播比PC音质好等,都是被蒙蔽了真相走入了误区。

数字音乐在制定编码方式的时候就已经留了算法的后门,对外公布解码方式的时候故意留了一手,把声音的润泽和鲜活度相关频率的编码给屏蔽掉,而又不影响正常聆听。只有用他们的插值算法回放才可以成功加入过去。

就好比一种美食秘方,它可以把食材和烹饪流程完全展示给你。但是你无论怎么做,都达不到他那种有秘方加入的最终味道。

这种算法的后门只掌握在少数参与制定编码格式的几家公司里,只有用他们的旗舰产品才可以听到完全算法的音质,以此类推,次旗舰删减点算法,然后故意电路上做一点小改动,让你觉得是硬件调音的结果。当下降到他们的入门产品时候,算法已经被阉割的所剩无几了。

      这也就是为什么我普通PC上了个界面听感就和我的CD差不多了,再加个HELEN加持听感就可以和他们的中档产品媲美了,HELEN为什么叫泰坦数字实验室,他们到底在实验个什么?为什么几万的解码加上它依然有提升,不就是反复实验“秘方”所丢失的部分吗,但是你无论怎么实验也很难实验出全部,就好比一道菜你可以无限实验可能接近有秘方的味道,但是极难实验出秘方的全部。INT204电路完全给你复刻,你复刻卖1000他还是无恐的卖两万,不就是卖的算法钱嘛,3万的数播加它提升依然明显。

      一说到PCHIFI就说不如数播很多人就嗤之以鼻,都甩锅给电脑干扰多什么不干净点,拼命在那捣鼓什么USB卡,净化器等,更有甚者在那搞硬盘其实都是做无用功。一提到界面很多小白就不理解,不肯接受新事物死按字面理解。其实这也是叫法的锅,我刚开始也不理解,界面的本意就是各种数字端口的转换,都是0和1能有啥区别啊,界面肯定是智商税。其实并不是,且不说算法的加入,就普通独立界面而言,对数字信号的缓存再整形锁相环等操作就已经可以使声音变的更规整有层次不毛躁了,当然隔离什么的还是有点用的,但那不是提升音质的重点,重点是数字信号的处理和再加工。早已经不该叫界面了,叫数字处理器更合适点。通常一般解码器自带的那种才叫名副其实的界面,单纯就只是为了数字端口的转换。当然了,国内有的界面厂商通过摸索现在也不是自己一点算法都没有的,他们的做法也一样,完全算法的叫做大X,删减点算法的叫小X,时钟电路给你改下,让你误认为全是时钟的锅。时钟效果是有,但远不会有那么大,当然都是挣钱无可厚非。

      说CD机比数播好的也是同理,但凡有点无线电功底的打开他们的中高端CD机就知道,光头乃至伺服电路系统他们做的并不比飞利浦高超,但为什么飞利浦在CD机当中无一席之地,打开机盖都可以看的到,他们无一列外的都会在转换过的数字信号中途加入一个模块,不就是加入了算法插值在解码前嘛(投入秘方嘛)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老烧坚持玩黑胶的原因之一,黑胶本身出来即模拟,无法安排后门,唱片公司也不可能故意给你少刻一段模拟纹路,大家音源上同等,安心搞放大器和箱子就行。
      
125
发表于 2023-4-20 12:3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abccbaa 发表于 2023-4-20 12:30
其实就是瀑布图 加上失真和灵敏度 可以调出各种声场和音色

医科分数一般都比较高 10分以上很多

材料也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4
发表于 2023-4-20 12:3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亚太地区
mouse1292000 发表于 2023-4-20 12:28
现在也难,5以上都不简单了,10以上放在中科院系统也是比较拽的啦。
我的个人感受:
数字电路是技术( ...

其实就是瀑布图 加上失真和灵敏度 可以调出各种声场和音色

医科分数一般都比较高 10分以上很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3
发表于 2023-4-20 12:2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abccbaa 发表于 2023-4-20 12:15
不过现在论文分数都很高 以前有个3都很厉害了
现在动不动10 厉害
hifi窗户纸捅破了是没什么 我现在基本 ...

现在也难,5以上都不简单了,10以上放在中科院系统也是比较拽的啦。
我的个人感受:
数字电路是技术(高频数字电路是一板一眼的)
模拟电路是艺术(大师确实能玩出花来)
听感差异更多来自模拟电路,或者设备的模拟部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2
发表于 2023-4-20 12:1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亚太地区
本帖最后由 abccbaa 于 2023-4-20 12:29 编辑
mouse1292000 发表于 2023-4-20 10:01
我们所基本不做HIFI哈。不过如果做的话,那东西真不算什么高难度的东西至少有几个老工程师做的功放很好
...

不过现在论文分数都很高 以前有个3都很厉害了
现在动不动10 厉害
hifi窗户纸捅破了是没什么 我现在基本有点搞清楚了
声场之类是哪些参数决定的
在科研机构做科研蛮好的 别出来 外面不好玩
查了一下 你们声学所还做5g网络 这......
深海潜标 储层声学你们也在做
你们所杨飞然是谁 他有篇论文关于声场的
还有声表面波电流传感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1
发表于 2023-4-20 10:1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老哥说得对!
还是有明白人的早年和朋友接过一些私活,也不能说一点算法没有吧。但是真的写不出来没有什么高深的公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0
发表于 2023-4-20 10:0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abccbaa 发表于 2023-4-18 19:30
我去查查你的论文  说不定是校友

声学可不是研究hifi的 你们国自然水声最多吧

我们所基本不做HIFI哈。不过如果做的话,那东西真不算什么高难度的东西至少有几个老工程师做的功放很好
我的论文看不看吧。影响因子还没有10以上的,惭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9
发表于 2023-4-19 23:1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本帖最后由 zasflower 于 2023-4-20 00:08 编辑

其实如果是同个曲目的不同版本,录音和唱片公司工作室是有用EQ或者音频DSP软件重新修饰过声音的。

如果是同个版本。如果是播放器带有数字信号处理芯片,则可以在数码处理过程中加入DSP算法改变声音的最终听感。比如如果你抑制高频,声音则会有更多模拟味。动态起伏更缓慢,反之增强高频,则更亮,更有数码味。细节变多。

单单就音频格式而言。比如flac。因为flac是公开的格式,它源代码是公开展示在世人面前的,则基本没有什么秘密可言。如果代码是公开的,基本难以夹带秘密或者夹带私货。因为可以从它的源代码查找到,这份代码肯定有人仔细翻过,有私货会被黑客之类技术狂人找到然后被曝光。如果是不公开的,厂家则未必会真正告诉你,一般也会紧紧藏着自己代码不让竞争对手知道。当然也许它的同行略知一二,或者同行也在用这类似的稍微不如的方法,同时保持缄默。所谓一起默默发财。

当然,国外的厂商也并非总是一致。有些厂商也会公开指责对手的技术不行。厂家A认为厂家B在扯谈,技术太菜,自己才是王道。厂家B反过来认为厂家A在扯谈,技术太菜,自己才是王道。

像显卡领域,因为竞争非常白热化,AMD和NVIDIA就经常对喷对手的技术。音频厂家这边相对要温和很多,也可能是大家都在摸着石头过河,喷多了万一过几年被证明自己不对可能被落下把柄。

像AMD经常被NVIDIA喷技术落后,太菜。当然NVIDIA是从来不真正公开自己的算法和代码的。一般认为NVIDIA更领先。领先方一般不会公布自己代码(黑客除外,黑客比较喜欢公开代码,,有些黑客在公开代码被其它黑客看到代码后也被大为叹服技术牛逼,公司比较喜欢隐藏代码,代码往往藏着东西和先进的核心原理)。公司源代码有时候会有一些不可告人的目的。客户不看到源代码是无法察觉的,源代码则会被发觉。因为它清楚的指示出了此程序幕后的真正运行机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8
发表于 2023-4-19 22:0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浦东新区
阴谋论起来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7
发表于 2023-4-19 16:4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西桂林
音乐之贼 发表于 2023-4-19 16:44
我也是 哈哈  最高冲过6 很快被打回4-5

5—6D是一个分水岭,能站稳6D才是真正有水平了。
你还能上一下6D,我就最多到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6
发表于 2023-4-19 16:4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澳大利亚
闪烁的夜 发表于 2023-4-19 16:22
不稳定,一会4D,一会5D,瞎玩的

我也是 哈哈  最高冲过6 很快被打回4-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5
发表于 2023-4-19 16:2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西桂林
fznhy 发表于 2023-4-19 16:12
我说的还不够清楚嘛,我们无论再怎么讨论也都只能是属于应用层面的东西,应用层面的有什么不懂的安心看书 ...

连基本知识都不清楚,却大谈什么核心机密,又够吹。

一般芯片的罐电流能力比拉电流能力强,所以通常是选择罐电流的方式,也就是PNP的三极管去做驱动。

至于为什么芯片的罐电流比拉电流强,估计你也不知道。
比继续吹嘘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4
发表于 2023-4-19 16:2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西桂林

不稳定,一会4D,一会5D,瞎玩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3
 楼主| 发表于 2023-4-19 16:1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宿迁
本帖最后由 fznhy 于 2023-4-19 16:24 编辑
闪烁的夜 发表于 2023-4-19 15:47
嗯,标准说辞,我那2个问题,解释一下花不了2分钟。
不懂的人,第1个问题还可以百度复制一下。
第2个问题 ...

我说的还不够清楚嘛,我们无论再怎么讨论也都只能是属于应用层面的东西,应用层面的有什么不懂的安心看书就行。
核心的东西人家秘而不宣,应用层面的东西还是毫无保留的,毕竟谁建立一套系统,都想让更多的人能在这套系统下运行。

再讨论深点的原理层面的,在我看来就好比,我们对着一部影视剧 或者一部小书  在一起就里面的情节讨论现实意义一样幼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2
发表于 2023-4-19 16:1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澳大利亚
闪烁的夜 发表于 2023-4-19 10:54
3图,在去水印的过程中,它并不知道那个红点之前原始的图像是怎么样,但是它根据算法,自己想象出那个红点 ...

野狐几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1
发表于 2023-4-19 15:4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西桂林
fznhy 发表于 2023-4-19 15:23
呵呵,10年前我和你差不多,经常在家电论坛跟人辩来辩去的。你还是移步其它帖子另外找个人玩吧,我已经过 ...

嗯,标准说辞,我那2个问题,解释一下花不了2分钟。
不懂的人,第1个问题还可以百度复制一下。
第2个问题嘛,就真的是不懂也办法了,搞过半导体的,回答8050和8550的区别,就是小学加减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0
 楼主| 发表于 2023-4-19 15:2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宿迁
闪烁的夜 发表于 2023-4-19 14:55
或者换个简单一点的问题,通常一个三极管去驱动继电器的话,如果是8050和8550,一般用那种型号比较好?为 ...

呵呵,10年前我和你差不多,经常在家电论坛跟人辩来辩去的。你还是移步其它帖子另外找个人玩吧,我已经过了那个阶段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9
发表于 2023-4-19 15:0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西桂林

你是领导,你说了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8
发表于 2023-4-19 14:5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闪烁的夜 发表于 2023-4-19 14:33
你的理解能力,让我以为你高中没毕业

广西扣一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7
发表于 2023-4-19 14:5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西桂林
fznhy 发表于 2023-4-19 11:02
小伙子,不用学了点计算机原理就想来我的帖子里论战,20年前我就开始学习半导体,15年前我也学习过计算机 ...

或者换个简单一点的问题,通常一个三极管去驱动继电器的话,如果是8050和8550,一般用那种型号比较好?为什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6
发表于 2023-4-19 14:3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西桂林
fznhy 发表于 2023-4-19 11:02
小伙子,不用学了点计算机原理就想来我的帖子里论战,20年前我就开始学习半导体,15年前我也学习过计算机 ...

解释一下BJT怎么实现放大功能的呗?我正想学习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10-14 10:35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