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3528|回复: 5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T1 2代 决战 ED11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2-9-4 22:29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
  拜亚和极致的关系有点像歌德和爱丽丝,早年极致也借鉴甚至直接买白牙的单元,拿回来结合自己的Slogic腔体专利自己调音组装,算是同门师兄弟把。  既然是德国同门师兄弟,都是一个师傅教的,差别究竟在哪里,本帖前后历经6个月的AB聆听,断续总结,给这两只耳机的玩家互为参考。



前排防杠:本人听音观偏向正三角调音,耳朵敏感中低频层次感和动态,中高频解析不是特别在意,延展空气感能听得出,仅供参考。
系统 M3SCD+CHORD HUGO1+ AK/V281 线材全套AR纯铜,系统声音板正,厚度极高,解析中,线条感一般,能量感强,安定度极高。


低频动态: ED11》T1 2


T1 2 低频动态不错,但是还是差了ED11一头,ED11低频动态在高压耳放上面我觉得算是图外的,很爆炸的动态,直来直去。得益于悬边喇叭,相当于挂着小白盆,ED11动态同尺寸是顶级的(说的好像跨尺寸都有对手似的,AYBSS,DIANA?也许把,反正D8K,LCD5没这么猛,HD800中高频动态才起得来)好处是很多大场面,确实爽,坏处是很多摇滚和电音现场,容易过燃然后反而丧失了爽感,就好像开车踩过了120,之后的160和180似乎没那么多快感。


全频解析:ED11》=T1 2


这个很难去评价,毕竟解析包含很多信息,只能说T1 2+太阳神 一耳朵糊过ED11,ED11线材是Dita Dream原线,就是那根号称牛X线,确实比较宽松,凝聚感和线条感都不错,加上ED11本身就是一个偏线条的凝聚的声底,解析是不比EDXS差的,而T1 2是明显比EDXS糊一些的。
但是T1 2 本身中低频泛音比较充足,所以听上去有一种编织感,密度感,这个如果也算是一种解析,很多时候肉声比较多的流行歌曲,T12 综合听感要好ED11不少,所以综合半斤八两吧。


声场规整度: T1 2》=ED11


说起声场真的要夸一下T1 2,总是不大不小,游刃有余,听过很多比T1 2 好很多的大耳,最后才知道真旗舰是谁。
规整的声场让T1 2基本没有明显的短板,纵向上ED11 好不少,舞台感这个词非常适合ED11,纵深清晰,定位点很准,相比T1 2就是一个团型定位,方向有但是不够精准。
横向T1 2 好过ED11不少,至少大编制一排是没问题的,ED11横向感觉是为了爵士或者小舞台设计的,比较贴耳,大编制不是不能停,但是感觉得退后几步,取景框才完整。


小提琴: ED11》T1 2


这个没啥好说的了,T1 全系列都是钢丝声,只不过是粗钢丝还是细钢丝的区别,小提琴钢丝中带着一点塑料味,不能说难听,只能说乏味。空气感起来的比较耐听,但是并不算能欣赏好的录音之美。
ED11就不一样了,单单说大耳听小提琴,超过ED11的不多,音色平直,亮而不细,滑而不腻,虽然延展和量度不如头版HD800,但是综合听感好不少,我甚至觉得HD800折腾到完全体,就应该是类似ED11的高频。又亮又厚又有婉转华丽感,音色比较类似索尼EX1000,SA5000那种,平直的不能再平直,还不刺激,空气感顶呱呱。


大提琴: T1 2》ED11

都是中上水平,T1润糊一些,ED11锯弦感强一些。


ED11音色:  偏向乐器,尤其是小提琴和电吉他、BASS尤为出彩,电吉他合成器经常有一种擦弦的‘嗡嗡声’,ED11上特别明显,好像带着合成器本器,导致ED11非常适合小舞台乐队,摇滚,爵士现场。但是人声就缺乏感情。


T12 音色: 没有明显偏向,听什么都是80分,合成器的粘滞感很强,但应该不是特调,人声肉感很好,为数不多听男女生都很自然有感情不翻车的旗舰大耳。


总体评价


我听了这么久,ED11和T1 2还是打得难分难解,真的很像当年的歌德爱丽丝MPRO ,听久了给我一种ED11是T1的一个限量联名款的感觉。


相比T1 2,ED11像是全频段更加现代(两头延展都更好),线条感更强,泛音更少的易推版本。
优点是直插电脑都能获得类似T1的密度,中正和有厚度的德国声,且全频段动态瞬态都更爽,更直白。
缺点是,调音针对电吉他,小提琴,合成器,爵士鼓后,泛用性更少,特别是人声频段的感情度不够,将T1 温厚编织的人声和交响低频部的耐听度降低















56
发表于 2025-2-3 09:0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甘肃兰州
买过一个极致小耳塞,声音很糙,印象不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5
发表于 2025-1-30 23:2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重庆
本帖最后由 robinbomb 于 2025-1-30 23:34 编辑
dellmen 发表于 2024-6-13 10:34
当作特色耳机还不错,但是论杂食真不如国产的

也有考虑极致ed11,主要看中轻便,国产哪个比它厉害点?绯乐century吗?
我都是随身播放器直推,不考虑台机,另外不听人声,只听电影和游戏原声,风格多样,就是除了人声,其他什么都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4
发表于 2024-6-13 10:4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海淀
单纯分辨细节其实是一时的兴奋高峰,没几年就会淡化。以后还是要看声音加上之外综合效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3
发表于 2024-6-13 10:3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
jimguo 发表于 2024-6-13 10:24
拜亚特斯拉系列应该有自己的特点但价格相对较高。ed11的可玩性在于流行民族古典观剧通吃,极致本身的设计舒 ...

当作特色耳机还不错,但是论杂食真不如国产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2
发表于 2024-6-13 10:2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海淀
拜亚特斯拉系列应该有自己的特点但价格相对较高。ed11的可玩性在于流行民族古典观剧通吃,极致本身的设计舒适性很好环保理念也是一个因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1
发表于 2024-6-12 19:2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
jimguo 发表于 2024-6-12 19:17
其实问题的关键在于绝对指标的分辨率解析的高度,这个问题和一切数码产品一样是唯一的硬指标,只不过高端音 ...

琴弦乐器真的很好听的,就低频音色怪,不过都跌到2000出头了,也不能要求太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0
发表于 2024-6-12 19:1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海淀
其实问题的关键在于绝对指标的分辨率解析的高度,这个问题和一切数码产品一样是唯一的硬指标,只不过高端音响这个夕阳产业没那么大的胸襟展开分辨率指标的测试和公布。

对比ed11这种期间等级的解析,次旗舰和老旗舰那些大耳机等于渣渣,这些当时就不行的耳机分辨率其实基本连cd等级格式的分辨率都只能释放60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9
发表于 2024-6-12 12:1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海淀
dellmen 发表于 2024-6-12 09:04
是的,开大点可以解决软的问题,但是低频不只是软,是音色不对,例如那些鼓声,木头味太浓了,不应该是这 ...

对比的时候会有松垮的感觉,但估计设计是定位在中频和以上,用来突出提琴独奏松香木质感。现在时间久了也不大会注意低频问题,所以这个短板价值能省两千块也就算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8
发表于 2024-6-12 09:0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
jimguo 发表于 2024-6-12 07:53
习惯于一只耳机的话,那一般都是就着功能要素组合的主流价值走,其它不可兼得的东西差不多也能适应和淡忘 ...

是的,开大点可以解决软的问题,但是低频不只是软,是音色不对,例如那些鼓声,木头味太浓了,不应该是这样子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7
发表于 2024-6-12 08:0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海淀
至于喜欢用多只耳机的情况,其实效果也许相反。这样总是在对比之中,也许对任何耳机都会敏感的注意到不足的地方。用起来反而不太踏实。不如一把放下加以适应要好点。现在一般也不大听的情况下,偶尔听听感觉挺好。能放下脱离强烈探索时期也就没太大事了。


陷入对比问题多。比如说红酒等有差别的领域,碰一下就对比强烈。但如果定义在保健角度平时仅次于果汁的用法,那么国产纯酿造的适应以后也就稳定了。而一些所谓的法国这原产那个贴金的都是香精勾兑的假回流假货。意思是进入合适的领域就没有起哄的了,可以有相对最合适的选择,比如ed11。如果设备更不错喜欢高价货的话也可以选800s。而大量韭菜根级迷茫用户都在玩连cd等级的细节都释放不了老旗舰还不亦乐乎,这种情况细节角度连以前的时代都不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6
发表于 2024-6-12 07:5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海淀
本帖最后由 jimguo 于 2024-6-12 08:02 编辑
dellmen 发表于 2024-6-12 02:13
琴弦乐器的音色很对味,跟真实乐器音色差不多了,就是低频音色听起来怪怪的

习惯于一只耳机的话,那一般都是就着功能要素组合的主流价值走,其它不可兼得的东西差不多也能适应和淡忘。现在主要是便宜好用。ed11考虑到现在社会上的设备平均电平习惯,把耳机调教到基本不用ed的程度就能声音饱满,基本不用拼设备,这是很难得的思路。但是想用一只耳机就覆盖各个风格也只能走折中路线。ed11的低频对比之下偏软,但时间久了不去对比也基本感觉不到,音量稍大更可以改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
发表于 2024-6-12 02:1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
jimguo 发表于 2024-6-11 21:32
一直在听,感觉总体还行,所以也管不了那么多了。也在于录音本身,新的好的录音基本没什么问题。

这款 ...

琴弦乐器的音色很对味,跟真实乐器音色差不多了,就是低频音色听起来怪怪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4
发表于 2024-6-11 21:3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海淀
dellmen2006 发表于 2024-6-11 15:23
刚收了一只,我觉得低频不是软,是音色不对,我手上好几只大耳,可以说就它音色怪

一直在听,感觉总体还行,所以也管不了那么多了。也在于录音本身,新的好的录音基本没什么问题。

这款耳机具有大师监听范儿,在细节够旗舰的同时把高频多余媚俗的余波基本抹杀,直接关注核心价值的东西。这也可能是极致的一些环保健康设计思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3
发表于 2024-6-11 15:2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廉江
jimguo 发表于 2024-2-21 00:57
低频偏软,听古典不明显,流行有点拉,但可以认为乐器不同即可

刚收了一只,我觉得低频不是软,是音色不对,我手上好几只大耳,可以说就它音色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2
发表于 2024-2-21 00:5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低频偏软,听古典不明显,流行有点拉,但可以认为乐器不同即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1
发表于 2024-2-20 22:4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
jimguo 发表于 2022-9-29 19:16
ed11有个问题类似于可闻的分频裂缝。感觉是故意的,为了ed15做牺牲

那个声音断层很明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
发表于 2023-8-2 11:5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徐州
T1 2适合小编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9
发表于 2023-8-2 11:2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广州
其实换线就好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8
发表于 2023-8-1 09:3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山东
有些极致耳机开始声音紧、硬,使用一段时间后(或许很漫长,1年或更长时间),突然某一个时间点声音就发生了变化,变得醇厚、柔软起来。很可惜,有不少烧友倒在了黎明前,白白扔了不少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2-19 07:28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