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777|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聊点另类的,关于声音的速度、混响的一些思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2-8-27 18: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香港
一个点状的声音,传到我们耳朵要经过多少重混响的叠加?
1.乐器共鸣腔和真实室内的回响、残响、堂音。这个想必大家都是喜闻乐见的,保留越多越好。可以说回响本身就是乐器声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2.录音工程师的后期,这个就不多说了,本质上是对1的模拟。
3.数模转换DAC使用的滤波器。大家知道,数字信号是离散的样本点,还原成正弦波的叠加。这个过程基本很大程度决定了出来声音的速度感和细致敢。
4.直流电信号到振膜这个环节,振膜本身物理特性带来的余震,这也是对速度感有很大影响。

这样拆开来看,1、2是我们希望尽量保留的,3、4是如非必要尽量避免的。
他们之间有本质区别,1、2是关于声学的,一堆频率不同的泛音经过回音,形成不同的相位差、振幅差,再叠加形成稳态的声音,那是有血有肉的鲜活的变幻无穷而又和谐一致的声音。3、4是关于数字电路和材料的,是和物理特性的制约打交道。如果想通过3、4去还原1、2,那基本上等于用中医治新冠。。。虽然这么说但其实我自己还是用得挺多HD600的。
3
发表于 2022-8-27 23:4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3的问题可以靠提升原始采样率、改用DSD直解、用升频系统推高滤波器频率到人耳可听范围之外,比如DSD直解就用的50KHz滤波器,声音已经是人耳无法感觉出任何失真了。

4的问题很难!
a.可以靠减低质量的办法来改善,例如静电和平板耳机,但是由于振膜面积大没有回弹力,又带来额外的中低频的失真,就是常说的低频肉。
b.可以靠增加阻尼的办法来减少余震,但是机械的阻尼(例如阻尼网、阻尼孔)只能对一定的频段有效,不是针对所有频段的,搞不好还有害。
c.电磁阻尼实现起来又很难,在上世纪90年代靠高增益+大环负反馈,很多功放的阻尼系数都达到几千了,声音却很不好听!
这个问题的解决恐怕要向新的电声转换方案来考虑,传统的基本走到头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22-8-27 20:0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
不是这领域的专业搞不动这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2-4 16:37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