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218|回复: 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暗非原罪】国产平板混合IEM新军——Oriolus褐鹂未煲透向尝鲜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2-7-22 17:21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
最近收到一个知乎推送的问题邀请,“如何看待Hi-Fi圈子中普遍存在的「怀旧」现象?”本来准备码一篇涉及CD的文字,后来想了下,发现用老人家刚出的这条褐鹂来作答更合适——因为,拿这塞子来「怀旧」再适合不过。



对国产IEM来说,用「怀旧」来作为概念大概率会被嘲笑,笑点在于无底蕴。现在有些烧友颇爱“锐评”,喜欢带着情绪去驳斥国产的诸多不是,其中,调音不如大厂是很重要的一套说辞。仿佛戴上了一块标着国籍的牌子,就会被定下调音8行的属性。

此话题有些敏感,不过能切中要害。近来大厂小厂、洋厂国厂的塞子都在听,混合着玩,能得出很多有意思的感悟。单说调音,我的结论是:老人家的耳塞在流行人声造诣上,在本人所有接触过的牌子里,名列前茅。大家都喜欢比来比去,整天搞排名。那我就再精准量化一下:Oriolus鸟塞系列,单论流行人声方面的调音水准,在所有耳机厂牌里能排进前三,第一是须山老贼的FitEar,Grado Labs和Oriolus难分伯仲,考虑到歌德家族的威望,就让饶先生坐第三把交椅吧。

鸟塞起源于7年前的2015,丑萌丑萌的黑黄鹂作为5000档的国产公模IEM,在上市之初就遭受诸多非议——一个国产牌子的第一款耳塞凭什么敢卖到5000+?当时的我持续了数月的冷眼旁观,既看到了因树脂过薄产生的外壳翻车事件,也听到了少量赞许之声,其中都点到了流行塞、染色独特之类的说辞。虽然老人家新品的海报从来都做得没法看,和FE类似,几乎不会从中得到任何有用信息,不过口碑传递出的东西却能成为更具可信度的核心卖点——那便是人声了。



黄鹂鸣嗓之悠扬婉转,与人声塞的产品定位完全契合。第一次听黑黄鹂时,市面的主要竞品还是大厂四天王——IE800、K3003、SE846和W60,若把偏大编制的IE800和小编制的K3003撇开,那么竞争关系更明确的就剩下SE846和W60,两款动铁大厂的多单元IEM。

老人家的思路是保留动铁听人声的优势,并给低频单元配备了专门的动圈,即借用了K3003的圈铁混合术,由此在低频的宽松感上有一定优势。同时,全声扬动铁加上很容易被人忽视但颇为关键的音箱分频技术,调出了兼顾素质与乐感的中频。犹记得那次AB,SE846和黑鸟,大概不到十秒,我就脱口而出后者的密度、细节以及音色的鲜活感大幅占优——这塞子可以。

7年后,老人家回归到5k档,又以“靠前的跟随者”身份推出了褐鹂。这称呼有点绕,既是跟随者,又是靠前的。即并不是用了最新的方案,但在国产IEM里出新速度算最快之一。去年年底,艾利和发布了圈铁平板混合IEM-Zero1,从型号命名来看,就有从零出发、业内第一的涵义。一圈两铁一平板,卖699刀,国行售价5299。半年之后,Oriolus跟进,推出了一圈一铁一平板的褐鹂,价格相近。前者的三分频思路依次为动圈-低频、双动铁-中频、平板-高频,后者没有公布单元对应频段,但大概能猜出思路趋同,即平板角色为高频单元。

在国产高端IEM圈,老人家可能是起步最早的厂牌,即使只有短短7年时间。黑鸟上市前,国产入耳能上得了台面的大概只有1499元的hifiman re272、1280元的yuin ok1和1199元的vsonic gr07mkii,能想到的作为当时大厂旗舰挑战者的国产IEM,只有黑鹂。如今再看,更新了数版、至今在产的黑鹂已成为里程碑式的产品,既是大厂旗舰圈的搅局者,也是国产高端IEM的引领者——这点和新世纪头十年mini audio与rsa、alo、headamp们的“便携耳放大战”还颇有几分相像:不服,就干。



后续不少做前端/耳放的国牌看到Oriolus系列的成功后也纷纷开始转向,使劲找资源搞「前-后端系统一体化」的便携hifi完整生态链——风向标级别的飞傲、山灵、凯音,无不如是。接着,就迎来了高端国产IEM的井喷,以致于短短两三年就有re2k、12345、vr1、vx、玥等万元塞问世,军备竞赛激战至今。

说回褐鹂。如今的5k档和当年的5k档并非同一概念。上一篇写IE600时已提到,5k是目前的中端IEM分界线,是烧友从入门到进阶的分水岭。碰上一些不差钱的新烧,拿榭兰图、846、T9IE这些“过气旗舰”入门的,再正常不过;人家森海市场部在选择IE600刀法时也早想清楚了。不信咱消费能力这么高?那就看回国产——水月雨光、达音科禅、飞傲FH9/FD7们的定价,一切都很明了。

与国产高端、大厂中端卷,5k价位乃最明智选择,尽管面临的竞争也最激烈,但起码从心理接受度层面有一定优势。再往上,比如7-8k档的白鹂,就会遇到尴尬,有M9、FWW这样的准万元旗舰从定位上压制;再往上加一点,又能破万,探到现阶段真正意义上的高端IEM梯队。这回褐鹂与黑鹂构成5K档“双鸟齐飞”之策略,倒是和威士顿Mach系列有些类似——Mach40卖4899、50卖5988,选择困难症原地爆炸。

与威士顿不同的点,还是在单元的相对差异上。5单元的mach50之于40,在中频和高频上分别多用了一颗单元,但少一颗低频单元;褐鹂则是把黑鹂的复合高频单元变成了平板单元(如果没猜错的话),低频和中频依然保持一圈搭一铁的配置。


作为参考,我手里这条编号207的黑鹂LTD版(下文称“蓝鸟”)已用3年有余,也是当年还在读研的媳妇儿送我的礼物。蓝鸟和黑鹂主要差别在线材(单售3k+),音色上会少几分浓郁多一些清秀,在人声上依然保持Oriolus特有的华丽水润感,以及全频的细腻与易推性。

有些出乎意料的是,褐鹂的染色一耳朵特浓,有点像三份浓缩再加糖浆奶球组合出来的味道,一个字“腻”。低频的箱子味我是真感受到了,这点不假。7年来,第一次在Oriolus鸟塞里听到残响这么丰富的低音——在2020年写白鹂时我就独自遗憾,为啥以暖声调音见长、能做出DP100金和DPS-L2的饶先生会始终不把自家IEM的低频搞搞足呢?真就贯彻冷暖搭配干活不累思路到底了?到了2022年,价格“返璞归真”的褐鹂反而在低频上作了剧变,让它瞬间变成鸟塞系列里最为特立独行的风格,只能说,老人家敢玩。



所谓调音就是这么神奇。光看海报,你只能发现与黑鹂、蓝鸟、白鹂“完全一样”的10mm定制动圈单元,但在耳朵里,你却能听到“完全不一样”的深沉、猛击、气浪与弹跳。同时在中低频也能带出足够厚度,整个中下盘一下子rich起来。此般丰满的音色更让我愿意相信这是一副莽堆低频的双动圈!

结果,老人家告诉你:嘿嘿,咱其实还用了动铁和平板。欸,就是玩儿~

人声部分的音色应该是声扬动铁驾轻就熟的调校,也是“鸟塞味”的保底配置。这里并不想着墨太多。关于鸟塞的中频,基础是润,加分是甜,顶级再加一个透——褐鹂能做到前两个,也就值回票价,但要和银鹂JP、朱鹂去争这个“透”字,无可能。反过来讲,Oriolus能做出声扬娄氏混合动铁的银鹂JP和全声扬动铁+静电的朱鹂这俩怪物,实现从中端黑鹂、高端山鹂到顶级IEM的完整人声向产品线,已然证明其调音能力——不要小看全系列音色统一性的难度,强如舒尔,这么些年也就组了SE535-SE846-KSE1500静电套,保持人声标杆地位,aonic原地退步集体隐身;西石um和w双系列炒了近10年冷饭,终于下放了ES定制技术强行更新到Mach,勉强保住暗声鼻祖地位;甜润代表铁三角CK9/10/100,不知老铁粉们听到IEX1时会不会内(po)牛(kou)满(da)面(ma)。

有意思的是,黑鹂最早的竞品正是舒尔和西石,而对鲜亮音色起到决定性作用的中高频调校则有点类似CK100。所以,继续不负责任猜测,以上品牌/产品对鸟塞系列的调音审美起到了重要的参考意义。

高频,初听完全没存在感,因为确实听不到啥…一片轰隆隆。但煲了一段时间之后,高频音色出来了。说起来很夸张,褐鹂的理论频响居然是10-40KHz,对比Zero1“可怜”的25-30KHz(低频响应居然高于20Hz!),在高低两端都有绝对优势。可实际刚到手的褐鹂甚至比只有中频的Zero1更暗,经过煲机之后才有基本健全的音色。与原价7580的蓝鸟相比,渐入佳境的褐鹂中高频表现旗鼓相当,但高频细腻度与极高频泛音的确少了些,部分器乐还原性不佳。搭配DPS-L2时听部分音乐会有些闷,换P6P平衡推结像饱满度有显著改善,只是高频以上的音色自然度仍不及蓝鸟。



掰扯完三频,再聊聊这次褐鹂最主要的卖点—平板单元。现在并无法确定其就是负责高频。大概率能确定的是,这次使用平板单元的方案在业内应该是互通的。与4年前声扬极高频静电单元类似,很可能引发新一轮军备竞赛。老人家(朱鹂)能在cerberus、project y、khaos、sultan、odin等一干静电混合塞里脱颖而出,除了肯堆料之外,更重要的一点是会堆料,能用好料做出高一档的调音以及宽松度,这是朱鹂能长卖至今而非一阵风的最大原因。要同时克服新单元(可能的不成熟)+高售价(注定的小市场)+国产调音原罪3个debuff,必须有两把刷子,能听服一群高烧老烧。

和前端不同,耳塞很难量化参数、衡量性能,只能通过横向对比来判断相对优劣。平板这种新单元自然是种噱头,有着兼具动圈的宽松与静电的细腻两重优势。可这毕竟只是原料,能做出什么口味依然未知。从“零号机”褐鹂看,宽松仍在、细腻偏少,整体呈现一种厚重的音色。记得去年Oriolus出了款微动圈——铜鹂,厂家给的slogan叫“厚重の杂食”,但实际听来并不很搭调,套褐鹂上倒很恰当。厚重乃“旧圈新做”、杂食则为“平板之劳”。所以,褐鹂的意义,可能更多在于实现Oriolus系列“少低频”的调音突破,也可能是现阶段最适合听老歌慢歌、给人产生模拟味联想的鸟塞。

然而,这般调校还是存在风险:不少烧友习惯非好即坏、非冷即暖的二极管思维,听到褐鹂第一耳时大概率会觉得糊闷,并无耐心去等待煲机与探索搭配,因此很可能得出“坑”的结论。这点比起朱鹂很吃亏,因为后者无动圈和平板单元,开声即可惊艳四方。与朱鹂完全相反,褐鹂一点不抓耳,是一条必须文火慢炖慢慢品的塞子,非常吃煲机时长——它很可能是我所听过煲机前后区别最大的耳塞(现在还没彻底煲开所以不敢下定论)。

现阶段的褐鹂,是相当典型的暗声。糖浆和奶味已被大量稀释,染色浓度并不高于fitear。此处的暗声绝不是闷糊,因为并不缺细节与分离度,暗的根本原因在于低频能量感的相对溢出所造成的“掩蔽效应”。真正的糊闷,要么是素质太差的动圈(魔声面条)、要么是天生频响窄的动铁(老西石UM3X/W3)、要么是调音放飞自我(ue5eb),要么是太吃电流完全没推开(e5000、织女星),总之就是瞬态、高频缺1或2,而瞬态往往是优质高频的必要条件

褐鹂的单元素质无问题,动铁频响的风险也已通过加圈加平板来改良,调音会有一定侧重(低频),但并不夸张。最后,驱动方面。通常来讲,平板确实比动圈动铁更吃电流,灵敏度普遍偏低,若作为高频单元用大概率较难推开。像Zero1只有96db/mW灵敏度,比98.5dB的N5005还难伺候,可能是目前最难推的IEM。而褐鹂灵敏度能到110dB/mW。从实际驱动性来看,稍稍比蓝鸟难推些,但总体还在易推范畴。和朱鹂一样,更好推意味着更高的声音下限,这是褐鹂在未来平板IEM大战中可能存在的优势之一。

上了好前端,褐鹂闷感会进一步缓解。从DP100金升至DPS-L2,中高频音色就有鸟塞味儿了;到了P6PRO,低频的肥厚感、掩蔽感减弱,凝聚感增强,动态瞬态均可施展充分,由此鸟塞标志性的鲜活高频也会隐约重现,达不到透的程度,但润和甜已齐备。



最后,给褐鹂定性评价的话,大抵是接近老西石的声底,暗声无疑。素质通过三分频的圈铁平板保底,生生拔到中端HiFi级。低频调得非常激进,圈味拉满,颠覆鸟塞原有的蜻蜓点水感,有喷薄而出的气势与炽热包裹的氛围,但也夺走些许高频细腻度,掩蔽了极高频通透度;中频大体保留鸟塞润泽柔和之特质,人声有适量染色,又受低频抬升影响增了厚度(明显比蓝鸟厚),虽不及舒尔贴面,但结像饱满度更甚,尤其在搭配DPS-L2、P6P这样的暖声机下,相得益彰;高频表现不如理论频响出彩,相对出挑的中下盘调校较保守,很考验煲机、较考验搭配,煲机愈久、前端愈强,愈舒展。



取法乎上,得乎其中。这次的平板鸟塞没有像当年的静电混合初试——山鹂一样直接破万,而是锚定了5k档的Zero1,既不廉价、也不奢侈。用混合式新单元组合出暗声向新调音,完成低频大突破,但品鉴方式与呈现特点却相当“老派”,与z1r那种高速击打的动次打次背道而驰,更注重音符慢速温和的flow(流动感)。算是给听惯磁带机、Discman的怀旧党的一份礼物,亦适合作为「鸟塞补完计划」的一块拼图。

13
发表于 2022-7-24 12:4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
虽然没有听过,但听烧友说白鹂和褐鹂是两款人声比较别致的鸟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22-7-23 09:4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
对嘛,发耳机就发耳机,别发太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22-7-23 09:1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东莞
不说别的,写那么多也费心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22-7-22 21:2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汕头
好好羡慕你们啊,媳妇送千元耳机!想刚入门女朋友烧我耳机,我一生气送回他娘家退货。现在三条耳机和蓝牙耳机我都要随身带,生怕被现在媳妇发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22-7-22 21:1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在褐鹂上确实听到了浓浓的“模拟味”,这也符合钱歌在视频里说的“不同于黑黄鹂的老港台人声”。整体是一种“厚慢润”的风格,非常适合听华语老歌,尤其是女声,现在搭配的前端是N8,非常好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22-7-22 19:5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西南昌
褐鹂不是说出厂前就煲过了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22-7-22 19:4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文笔针不戳,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22-7-22 19:3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
语文满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22-7-22 18:5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新疆乌鲁木齐
文笔不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22-7-22 18:1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好文章,文中多次提到老westone声底,这是让人沉醉的声音,越听越有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22-7-22 17:2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东蛋 发表于 2022-7-22 17:22
这小文章写的是好嗷

兄台是一目千行,佩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22-7-22 17:2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黑龙江双鸭山
这小文章写的是好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2-9 11:06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