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6246|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有老烧p6p+d9200听着很安逸,俺也组一套玩玩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22-4-12 14:11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江苏
上上礼拜搞了个新玩具dt700prox玩。出于对r70x的好印象,就又吃了个监听的螃蟹,只不过这次是封闭式。结果,越听越不满意,主要是桶音问题,太容易分散注意力。即使诸如齿音这样的拜亚传统问题都修正过,可一旦有个很容易听出来的硬伤,就会逐渐变成致命伤,这也算“发烧后遗症”吧,会不自觉地去听缺点。对700prox来说,桶音是极少数的缺点,但也是无法容忍的缺点。

这次尝试的索性拔高到万元级别的封闭式,发现高端封闭几乎只有日本人在做,比如丰达的th900mkii、铁三角的awkt、索尼mdr-z1r、可能是宅属性导致需要更好的隔音静谧性、以确保各自的隐私不被泄露(比如听一些不可名状的声音时不会漏音被家长听到233)?        

其实尝试高端封闭式头戴还是有点压力了,因为网上评价普遍一般,即使是大厂也容易翻车,这不森海之前难得出了万元新旗舰hd820,结果口碑完全不如800s,保有量和谈论热度也无法和800s、800俩老大哥相比。日系的几家封闭式,除了索尼,另两款评价还是可以的,包括这次听到的d9200。而这三幅耳机有个共同特点,都是“木壳”既视感,区别只是丰达和铁三角更亮骚、华丽,而9200看上去就朴实很多,更接近原木色。



选9200的最大原因不是外观低调,而是好推。光看参数,24欧阻抗和105db/mw灵敏度,这价位应该没有更好推的耳机了吧?r70x其实什么都满意,维独阻抗太高,我平时玩的便携几乎都用不起来,p6pro勉强带得动,但离推开还有不小距离。这种高阻抗且灵敏度并不高的标准大耳音质香是香,即插即用还是不现实,所以才需要进一副容易出好声且素质不低的大耳。

原来还挺口水歌德新出的rs1x,之前一直没玩过高端歌德,而且据说歌德的流行味是最浓的。但对比了价格之后发现国行定价实在太黑,国外的版本又受疫情影响不好买。还是放弃了,等以后海鲜市场有好价二手再考虑吧~

rs1x不是歌德的旗舰,但d9200是。还是天龙第一次用9字开头,起码从型号命名上能反映出素质突破的决心。很多年前天龙的头戴产品线应该就是全封闭的,便携的有mm200/300/400,全尺寸有d1100、d2000、d5000和d7000,其中只有便携旗舰mm400和5000/7000这俩高端款才用了木碗。另外还有个限量的100周年款a100也是木碗。这回新天龙头戴大耳产品线从dx000变成了dx200,“砍掉了”d2000,其他保留。其中d1200不是木碗,5系7系和9系分别用了天然斑木、胡桃木和竹木,不知道声学特性哪个更好,起码都算霓虹国传统“文化输出”,比如9200用的所谓日本高知毛竹,典型的匠人精神加成效果,逼格不就一下子上来了么

这个毛竹壳据天龙官吹说法是具有独特减振特性,能降低不必要共振,带来自然、细致的声音。接上俺的p6pro灰曜石版,细致的感觉确实出来了:
身边没有其他万元头戴,只能去欺负r70x。9200的声像更为聚焦,是点状的发声,人声的声线更细、咬字的唇齿声更明显,总之这些轻微的弱音细节被9200更好地捕捉到了,对应小风扇的声音听来有成片状,负面角度讲就是更糊、分离感较弱,不过这样的处理倒有个好处,r70x中低频到中频的hufi感变得尤其明显,不追求极高细节听个普通流行曲的话,可以说相当之耐听舒适。而再切换到9200,则变成hifi模式,无时无刻增加的细节都告诉你,你在听的是一副高档hifi耳机。



低频段在随身系统上动态起不来,量感收拢,偏弹性路线,下潜不够深,依然是点状打击的结像感,面积较小,无法体现出大能量和高气势。就低频、中低频的能量感而言,9200甚至是有些偏少的,还不如r70x多,原来以为r70x这种参考级监听的中下盘属于标准的平直取向,可对比9200后发现r70x明显更暖厚,中低频的包围感氛围感远多于9200。以往对天龙的认识是低频肥的动次打次调音,比如几年前蹭过一耳朵的d600,非常之暖。结果这回9200居然是中性偏冷的干净低频风格,着实令人惊讶。

中性偏冷的一大主因是高频段的9200的表现相当出色。完全摆脱了闷感,且达到了通透明亮。所以乐器和部分齿音区的细节也比小风扇多出不少,犹如在漆黑夜空瞬间点亮一片“小星星”。这些细节细而不碎,结像完整。唯独可惜的是质感偏硬,有较多的金属感。这种高频处理方式在听器乐时音色会很干脆、不拖沓,透明度很棒,但副作用是女声音色会有些机械和数码,甚至偶尔能把流行音乐演绎成类似电音的感觉。也有一些女声,放9200上会特别好听,比如某些声线较厚的欧美嗓,r70x会显得鼻腔共鸣太多,9200听着就正好,很舒服;有些男声的高音音色也会出现类似情况,因此,对于9200追求高频精准性以及适量的增益处理,我认为利大于弊,需考虑的问题是前端搭配是否得当。



此时p6p灰曜石就派上用场了。其实在听r70x时就有深刻感觉,本来很清淡的监听头戴接上去之后人声居然相当醇厚,模拟感十足,完全听不到任何毛刺。到了推低阻高敏的d9200时,音量可骤降15格,在全频细节不同程度增加的前提下,高频的金属感和部分毛刺甚至比我胆石混合的台机还少...论电流输出能力/前端控制力,p6pro显然是不如5k档的台式一体的(推9200的动态就能感觉出来,p6p的力道感离台机还是差了些的),但为何会出现更水润、更模拟的听感,我猜想还是里面的分立r2r模块起了大作用。这种模拟感并不丢细节,与hufi没有半毛钱关系,它更像是几乎不损失动态的胶片味滤镜,套在原本高像素的数码图像里。涂抹感更弱,是一种高级的打磨,听来有种宽松润泽感。当然,最好是在p6p经过充分热机之后,9200的音色自然度才会得到更好的改善。这里热机的目的是让电阻进入更好的工作状态,一般听完一张专辑的时长即可。

灰曜石版和前一代p6pro相比还通过硬件换了调音,据说更暖厚些,听流行更好,这点在搭配r70x时反而更明显。而在9200上,人声的凸前感、醇厚感反而是不及r70x的,相对的,天龙是一种更聚焦、更注重微细节呈现且略有靠后的hifi向处理。



2万多的便携r2r绝不算便宜,拿它来推万元低阻头戴也肯定是小众方案。但就目前的搭配效果看,它们有可圈可点之处,除了一些大场景音乐和特别注重人声的曲目之外,这套装备几乎都不出恶声,能推出干净的声底、绵密的细节和中性的三频,从台机驱动来看,9200走的是器乐素质流路线,而搭配了全分立的r2r,即使是便携直推,也会增加一层更接地气的流行味道,这让我更好奇上了全分立台式r2r解码会有怎样的音色蜕变了。

1
发表于 2022-4-12 15:0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
貌似天龙d7000评价最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10-6 04:57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