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376|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虎年首评——操千机而后晓声,记声音记忆Sm2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2-2-7 15:33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浙江
本帖最后由 jszx20030901 于 2022-2-7 15:37 编辑


人终究是复杂而多变的,在听音的追求道路上,我们免不了在技术层面的“烧无止境”和心态层面的“适可而止”中徘徊。最近处于后一种状态。
但即便勉强算是驾轻就熟、准心如止水的老司机,看到对口的妹子,还是会多看几眼,畅想一番。这个Sm2也属于这种情况。
无意中看到了它的图片,即被它的外形所吸引。这耳机长得独特,在现在大家都越做越圆润的时候,它逆向而行,长得实属硬朗。不过硬朗归硬朗,与我而言却又觉得非常耐看。再加上近两年被混合单元折腾伤了,看到单动圈的反而有了更多的好感,所以有了试试的冲动。
从未听说过“声音记忆”这个品牌,初到手时打开包装,居然有筷子和勺子,我是真的有点好奇设计者的脑回路。后来在网上查了一下,好像还挺有信众的。大家一口一个“狗鞭”的叫着,这也让我倍感生猛,肾上腺素也有可感的飙升。不过提个建议,如果这个饭盒和筷子包装是个创意的话,可以把这个质感做得好一点,要么精,要么无,目前这有点拖后腿,还不如普通纸盒看着有调性。
好在耳机的材质和质感一流,可以和一线大厂比肩,做工和材质打满分是没有问题的。镜面面板和磨砂腔体搭配合适,设计简约但又非常耐看,字体印刻得也很有档次。再加上配备的是个人喜欢的0.78插座,还带有下沉,让我对它的好感又增加了一分。设计中唯一的一点小遗憾是导管太粗了,被它捅过的套套,再用到别的耳机上,空空如也。只能感叹年轻人不讲武德,自己吃了荤腥还不给别人留汤,与当下可持续发展、共同富裕等理念背道而驰。唯一可以共用套子的是声菲尔的过往旗舰MT300,那是一款真正从造型到声音都让人肾上腺素飙升的塞子,听半个小时必换耳机,这里暂时先按下不表了。
佩戴方面,Sm2相对于它硬朗的外形,佩戴是出色的,打85分没有问题。
再说一下声音。
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说,决定自己最后听到的声音的水平,主要三个因素:预算、调音、佩戴。而至于是什么单元、怎样的组合,那其实不是消费者需要去过多操心的,消费者只需要关心听到自己耳朵里的声音(音乐的呈现)是否让自己满意即可。
鉴于Sm2千元档的定位,这次拿出了自然声家NS5、NS2、NS2pro、老忠A6几款手头差不多价位耳机来做对比。

在以上四款耳机中,只有NS5是与Sm2一样属于单动圈,其他的或是动铁或是混合单元。但如前所述,预算确定后,我们不需要过多的计较单元类型和组合,以最后的声音呈现来做判断即可。
自然声是我个人非常喜欢的一个品牌,他家品牌的成功主要得益于杰长老的调音功力。Hifi最近几年发展势头还是迅猛的,新品牌确实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但接触到现在,耳机品牌中每款都不翻车的是屈指可数的,自然声算是其中一个。他家从耳机起家,发展到现在的耳机箱子双线并进,附带解码功放,产品的特点是一贯的——健康自然的声音。
不管是他家的耳机、箱子、解码,声音的基底必定是自然的,不会有衔接上的问题(即便是多单元的耳机)。再有,声音必定是饱满的。再有,声音必定是宽松的。在大家都在追求堆单元拼解析的大背景下,杰长老做的是减法,牺牲一部分解析,换来最好的音乐性,这份音乐性让曲子演绎得更加收放有度,更容易产生情感共鸣。所以,每款耳机出来都是自然耐听型的。他家耳机外观基本都不出众,但佩戴都很不错,所以就更加耐听。

缺点是什么呢?同等解析下,他家的价格偏高,不管是耳机还是他家的升级线。

其实我心中觉得Hifi产品的开发者还是有一定门槛的,像杰长老、声技已故的老啃、钰龙等这种才算是具备产品开发者的资格,做出来的产品是有大厂风范的。很多虽然排面很大,营销到位,但做出来的产品还是有自娱自乐割割韭菜的嫌疑。

在以上背景下,拿到一款新产品,我还是比较挑剔的。这次听到Sm2的时候,是在晚上。插上后,素质是绝对可以的,透明度很高,底盘是不太扎实的,高频是有点毛刺的。换上升级的金宝线,声音变得扎实了点,脚着地了,但高频还是有问题的。
显然这让我有些失望。
奇怪的是,隔天我接孩子下培训班,坐在车里等的时候听了一下,声音大幅改善了,特别是高频毛刺的问题。听单依纯人声口型非常清晰而富有感情,而且居然可以听大编制,试了一下贝九,演绎得很不错,小提琴帝王之钟也很有味道。虽然耳机声场并不算很大,但大编制下定位很不错,而且有安定感,这很难得。声音变得自然顺滑了,宽松度也不错。
更奇怪的是,我当天晚上再听,发现又回到初听时的感觉了,高频的问题又出来了,让人烦躁。
这种情况,听了这些年耳机还没遇到过,我也是很好奇原因。
研究了一番,终于是找到了问题所在。这个Sm2似乎对音量大小有点敏感,它只有在较小的一个范围内的音量大小下,才能发出最优的声音。如果你超出了这个范围,声音大小不会增加很多,你感觉还是正常听音大小,但高频就开始收不住了。开始我还以为是播放器控制得不好,或者不搭,就换了两个播放器,还是这个问题,后来换了台式一体机和台式耳放,依然有这个问题。所以,这应该是这个耳机的特点。好在这不是一个不可调和的问题,既然知道了它的脾气,顺着它就是了。
还有一个特点,单端好于平衡(一耳朵的对比,没有深入)。最近几年是不再爱玩平衡,平时绝大多数时间都是单端,这次因为升级线是2.5头,虽然前面我也是插了3.5的转接头在听,但还是试了一下平衡。上了平衡后声音有点失控、粗,不再是漂亮的妹妹了。

最后说一下对比吧。
解析上Sm2和A6差不多,比NS5、NS2、NS2pro明显好了一个档次,作为单动圈,这是相当厉害了。相比NS5,Sm2拥有更准的定位、更高的解析、更清晰的结项。
耐听度上,还是自然声家占优一点点,主要是声底更加厚暖,三频更加均衡。Sm2也很不错,算是非常自然了,三频的过渡都很自然,声音相对偏冷,偏中高频,它的问题不是低频不够,低频对于我来说其实够了,只是相比于低频,高频过于突出,亮了一点点,让你的耳朵跟着去找高频段,这就少了一份均衡,会有一点点累。耐听度上A6是远不及其他几个的。
打个分吧:
素质:A6(92’)、Sm2(90’)、NS2pro(80’)、NS2(80’)、NS5(78’)
耐听:NS2pro(人声98’、乐器85’)、NS5(95’)、NS2(部分曲99’、另部分曲90’)、Sm2(92’)、A6(70’)
声场:A6(90’)、Sm2(88’)、NS5(83’)、NS2pro(80’)、NS2(80’)

总结:综合5款耳机的价格,综合实力最强、也最有性价比的确实是Sm2。所以如果是初烧或者手头只打算留一个耳机的朋友,在千元价位入Sm2是一个错不了的选择,它确实有高于这个价位的素质和相当不错的听感,适应面也很广,人声和古典可以通吃。A6是不建议入了,虽然有高解析,还有9个调音嘴,但声音的完成度还是低了点,尝鲜可以,想要成为主力塞,是万万不能的。

特别感谢:耳机美学、撸妹兄弟。
2
发表于 2022-2-8 18:4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刚刚得知有个Mangird Tea好像评价也不错,不知sm2对比下会如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10-4 06:04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