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8206|回复: 3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听感数据老扯皮,不如做道选择题。盲听常常消遣你,那就来道明听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1-4-18 20:39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山东
本帖最后由 duron667 于 2021-4-18 20:37 编辑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Ja411w7h6
老韩试听二十一期。
重视听感也好重视理论也罢没准都有用,拼刺刀和堆沙盘都是战争不可缺少的技能,关键还是看听感和理论磨得快不快。盲琴师要是耳朵也不好使, 聋工匠要是脑子也不灵光,那可能真就没啥用处了。
前6个选项请对耳朵自信的人听。你认为比起视频里的原曲,这四个耳机播放的中低频部分是个什么情况。这不是哲学经济学,如果耳朵是灵的,结论应该具有唯一性一致性。

后6个选项希望数据理论有自信的人根据自己经验判断,如果有中低频多了的情况存在,你认为应该是哪种原因?
原因1:相比原曲,录音文件有更多动态压缩,高频部分丢失占比减少,所以显得厚重,中低频偏多。
原因2:人头麦接收质量问题,高频信息接收不足平衡度偏离。
原因3:仿真人头模型与真人头偏差混响过度低频变多。
原因4:录音文件与鄙人播放设备的二次混响染色叠加造成低频变多。
原因5:增加中低频量感或染色是各类器材最常见调音手法,以提高声音亲和力讨好消费者。这堆器材里大部分中低频偏多,或者关键前端中低频偏多,无法发出平衡声音。
原因6:是其他原因,请见我高明分析回复。
多选投票: ( 最多可选 6 项 ), 共有 6 人参与投票
您所在的用户组没有投票权限
33
发表于 2021-5-9 08:2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云南昆明
为什么到今天还有人搞不清云视听的用途。

居然还在指责云视听录音和自己的耳机听起来不一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
发表于 2021-5-9 01:2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
本帖最后由 q6_6per 于 2021-5-9 01:24 编辑

没听完。没看回复。其他帖子,引流过来。

1 男人家,不行。没味道。
2 日货,适合听日语,齿音多了,显得高频多。
3 德货,适合听德语。S比800闷些,800更亮。


高明的评论来了:
1 好像,并么有600黑线铜环好听。

2很明显,极品,定是极品的人物,调制出来的,人换了,再也追不上当初的水平了。

3高频少了,可以让声音,显得亲近,如轻声耳语般,
因为,自然界中,高频,本来就衰减得快。喇叭不对准耳朵,高频损失很多。

4我听BYZ早期生物振膜耳机,1万Hz以上,直接削了,但很好听。
原因,用在高频听力上的能量,节省了,补给了低频用。听力能量供给通道,有上限。干掉一部分,其他部分就强了。

5 HD280pro,才是原味,但低频还是多了,但就是奔着它的低频去买的,现在根本不愿意听。

6 就算耳机是纯平频响,加了线材,也会损失高低频。再加上设备内部PCB走线,更是损失。
所以,只有在高低频,拉高做手脚,才能匹配各类中低端设备,因为,用料差,设计弱,只能凑量感了。

7一条直线,乘以一条直线,还是等于一条直线,虽然可能有斜率。
但乘以一条曲线,就不知会变成什么样了。
若乘以无数条不规则曲线,那就更无法预测了。并且,听众脑放也不同,众口难调,但都有良心可分辨优劣。但又,无法分清,什么才是优。

不是高论,就是写即时的感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
发表于 2021-4-21 02:1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台湾
本帖最后由 erjinetac 于 2021-4-21 02:17 编辑
yodingdong 发表于 2021-4-20 14:42
我一直管那1k-3k叫中頻, 反正我是個弱雞聽感黨嘛, 太細致什麼低中高中中中分不出

然後我查了查, 到低 ...

我們來看中頻定義為1k-3k有多荒謬
按照這個定義,不但男高音的音域全部都是低頻,連抒情女高音的音域也通通都是低頻
任何學過音樂的人聽到你的定義,只會用憐憫的眼神看你



至於你對於聽感的充滿娛樂性的言論
同一張圖,直接從你的文章下載


任何眼睛正常,或者耳朵經過基本練習的人都會告訴你
HD800s的低頻比較多(黃框),中頻也比較多(紫框)



對於認為1k-3k紅線比較凹的人(藍框),我實在不知道應該先治療眼睛還是耳朵

其實我也不是不知道為什麼你會堅持HD800s的中頻被吃掉啦
因為根據測量,800系列的1k-3k的確是凹下去的
所以才給你看著測量胡說八道的勇氣
說到底,聽感黨才是耳朵不行只能看參數的那群



最後介紹下高取樣的好處吧
下圖左邊是高取樣,右邊是低取樣,來源相同

我們可以直接從左圖看到鼓點(紅框)與bass(藍框,音高是A2)
這些資訊很難從右圖判斷不出來
當然你沒有能力聽到bass在彈什麼,但這些資訊對其他人是有意義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21-4-20 14:4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香港
erjinetac 发表于 2021-4-20 05:58
這兩個藉口我還真沒想到
聽感黨的思路果然不是我能掌握的

我一直管那1k-3k叫中頻, 反正我是個弱雞聽感黨嘛, 太細致什麼低中高中中中分不出

然後我查了查, 到低是不是我一直都對應錯頻率了
https://drop.com/talk/236/understanding-headphone-reviews?mode=guest_open
https://crinacle.com/2020/04/08/graphs-101-how-to-read-headphone-measurements/
https://diyaudioheaven.wordpress.com/headphones/measurements/akg/k812/
看看廠家與耳機測量大佬對整個中頻的定義
drop: 250-6000
independent recording network圖, 很多老燒都應該認識了: 250-2000
crincle: 200-5000
solderdude: 250-3000
我就笑笑不說話

我的圖從1Hz開始? 選了低採樣率? 小丑還真是小丑
然後大佬, 你好像不知道audacity有頻譜輸出功能吧, 要不自己去看看2048大小是由幾赫茲開始採樣的

用過Audacity都知道初始採樣大小是1024吧, 不知是誰特意提高呢? 我自己算一個, 提高到2048
我是特意選2048採樣率的, 因為初設是由21.5赫茲開始, 再上去只會令軟件對極低頻分析, 影響20赫茲以上資訊
至於在44.1kHz, 聲音上限只能去到22.05k赫茲的音頻裡居然特意去選擇超過3萬個採樣大小,是不是別有用心我就不得而知了
正如ASR那樣, 機器不說謊, 但人為把參數弄得差的法子還是有的
2048是模糊, 那32768到底是多大笑話呢?
讓我們來看看
2048採樣率放大後的頻譜對比

很模糊?看不出
紅色是HD800S, 1k-2k明顯的一個谷, 這也是我聽到的缺失

至於32768呢?

哈哈哈哈哈 這是人看的? 大佬果然是大佬
看參數的方法也高人一等
為了混淆視聽也是拼了

採樣大小比頻率更高, 連1赫茲到20赫茲也很用上
那這應該叫什麼頻呢?

不過既然大佬喜歡在2萬赫茲用近4萬採樣大小
我也用這來對比吧

為了方便大家我加一個smoothing


由20Hz到900Hz樣體都比原曲高5dB時, 900到2000強行持平
如果這不是缺失, 果然又是參數黨的勝利


最後我給一個忠告吧, 看你應該也是香港的

看見小丑大佬令我想起了幾年前的自己
整天在網上逛看別人的參數就自以為是自己的知識了, 拿著別人的測量卻毫無經驗, 就整天網上找人對線, 說著什麼盲聽參數

只不過我還沒到那個貶低別人來給自己貼金的地步就是,

什麼幾千美金隨便玩來盲聽, 又有很多音樂家朋友的老燒, 卻對ASR等網站每一篇測量都瞭如指掌, 如果真的有老燒這樣閒得發慌我也想認識
我就隨便看了你帳號的回覆前幾頁, 沒有一個是幫助燒友的, 沒有一個是器材分享的, 沒有一個是科普知識的
只有一直用著ASR等地的資訊當成自己知識來找人對線恥笑人找優越感
真是非常可悲, 有空多接觸陽光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21-4-20 05:5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台湾
本帖最后由 erjinetac 于 2021-4-20 06:30 编辑
yodingdong 发表于 2021-4-20 04:02
好吧
大佬為了讓頻譜抖動增大, 更難看出走向
還特意把採樣大小調到32678

這兩個藉口我還真沒想到
聽感黨的思路果然不是我能掌握的


關於這兩個藉口的回覆
第一,你的圖X軸一樣是從1Hz開始,這是Audacity的設定,只是你選了低採樣率讓你沒發現問題
第二,取樣率越高,保留的原始資訊越多,在高取樣率下甚至能看到節奏樂器的頻率,取樣率不夠問題只是被掩蓋
第三,2048的採樣率只是模糊問題,導致你產生謎之自信把1000Hz到2000Hz的資訊直接當outlier切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21-4-20 05:3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台湾
本帖最后由 erjinetac 于 2021-4-20 06:31 编辑

以下是對yodingdong藉口的預測與回答

Q1: 中頻的定義怎麼可以只有三個八度
A: 首先,三個八度的定義包含了絕大多數的基音,基音的分貝數上升都聽不出來,反而能聽出泛音變小,你當大家都是蠢蛋嗎?
    其次,只要中頻的定義別離譜到讓高頻沒有器樂的基音,800s的中頻仍然比較多

Q2: 兩段錄音的音量不一樣
A: 兩段錄音的rms volume大約差4dB,兩邊的中頻差距可不止這個數
    何況我當然不會只擷取兩段,下圖是原曲對上HD800,左邊是原曲
    別說中頻被吃的反向聽感,HD800低頻是不是偏多也很有討論空間


Q3: 中頻跟密度信息量一樣,都是玄學名詞
A: 連聽感對應到哪個頻率改變都沒概念,還敢學人發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21-4-20 04:0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香港
erjinetac 发表于 2021-4-20 03:01
不用開源軟體我不就錯過再打你一次臉的機會了?
左邊是原曲,右邊是HD800s的人頭錄音
中頻我用紅線標出 ...

好吧
大佬為了讓頻譜抖動增大, 更難看出走向
還特意把採樣大小調到32678
我只知道大佬耳朵金, 真的不知道大佬為了好看連參數也得調到1Hz去
人不要臉果然天下無敵

小弟甘拜下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21-4-20 03:0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台湾
yodingdong 发表于 2021-4-20 00:42
那啥
看見某用著最好器材又有別人及不上的金耳朵的小丑來挑我毛病了
我還真懷疑了一下是不是自己聽錯了 ...

不用開源軟體我不就錯過再打你一次臉的機會了?
左邊是原曲,右邊是HD800s的人頭錄音
中頻我用紅線標出來了,定義是從160Hz開始三個八度
我相信任何人只要沒瞎,都看得出HD800s的中頻不僅沒被吃掉,並且比原曲還多


對了,你擷取原曲的時間是錯的,擷到前一首的尾巴了
對於沒辦法區分兩首歌的鑑賞能力,我還是很佩服的
正確的時間如下,左邊是原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21-4-20 01:3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香港
boxerlc 发表于 2021-4-20 01:10
中频是160Hz到1280Hz这个范围,而你圈的地方(1280~2560)是中高频了,已经到了小提琴的较高音域了,人 ...

那地方在我聽感上算是中間地方啦, 一直叫中頻
少了就有奇怪的空洞感
我覺得會是跟800系列的大橫向聲場有關
嚴格上是upper-mid, 不過我可沒像大佬那經過專業訓練的金耳朵

但缺失的確是存在
也跟各方測出800S頻譜曲線1k-3k的下滑吻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21-4-20 01:1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美国
本帖最后由 boxerlc 于 2021-4-20 01:16 编辑
yodingdong 发表于 2021-4-20 00:42
那啥
看見某用著最好器材又有別人及不上的金耳朵的小丑來挑我毛病了
我還真懷疑了一下是不是自己聽錯了 ...

中频是160Hz到1280Hz这个范围,而你圈的地方(1280~2560)是中高频了,已经到了小提琴的较高音域了,人声都不在那个范围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21-4-20 01:0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湖北武汉
yodingdong 发表于 2021-4-20 00:47
兄弟不用為我辯護了
我就當了一回參數黨, 用眼睛看也是能看出中頻缺失
或許相信參數到極端就會連參數也 ...

倒不是为谁辩护,我只是心疼老韩,哈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21-4-20 00:5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美国
本帖最后由 boxerlc 于 2021-4-20 01:01 编辑

单从这个视频录音来看,HD800系列的中频是不凹的,令我诧异的倒是高频显得延伸不够。800听起来算平衡,800s的低频有些过量了。Arya总体听起来还算自然,只是中频听起来有点不清晰,低频也稍微过量。ADX5000高频想是被捂住了,声音不自然。

800和Arya算是表现比较好的两个。

我自己是有800s的,视频里的声音跟我系统里直接听的听感相差非常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021-4-20 00:4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香港
魔神Z 发表于 2021-4-19 23:08
这都是些客套话,你们耳朵都没有问题,你们能感觉出来什么都不奇怪,因为本来就是随便听,而不是耳机校正 ...

兄弟不用為我辯護了
我就當了一回參數黨, 用眼睛看也是能看出中頻缺失
或許相信參數到極端就會連參數也不用看了
只靠自己的妄想跟人對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21-4-20 00:4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香港
erjinetac 发表于 2021-4-19 21:51
哈哈哈800是中頻被吃掉的感覺
下圖是影片的部分頻譜圖,X軸是時間,Y軸是頻率,顏色越白代表分貝越高
從 ...

那啥
看見某用著最好器材又有別人及不上的金耳朵的小丑來挑我毛病了
我還真懷疑了一下是不是自己聽錯了, 畢竟對方是大佬嘛
那就下載來用眼看看我自己究竟聽了什麼吧
畢竟音樂眼看為準

跟小丑大佬同樣的軟件, 我是不知道為什麼動不動就拿幾千美元玩消遺盲聽的大佬會用我這窮光蛋才用的audacity啦, 這不重要


同樣的時間, 沒毛病
39秒到45秒是原曲, 45秒到50秒左右是HD800S
絕對值上800S的中頻的確比原曲高
但做一做頻譜分析呢?
這是原曲:

然後這是800S:


我相信有腦子的都看懂了, 但大佬好像有點缺失, 我就畫清楚一點吧



原曲跟800S低頻峰值相差了整整5dB
中頻差距呢? 相對值?

看來你不止是無法理解聽感黨, 連用眼睛看參數也不太會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21-4-19 23:5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贵州
录音人头的频响曲线本来也不平直,否则很多耳机评测网站用了价格10多万RMB的录音人头还得把原始曲线作专门修正做什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21-4-19 23:0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湖北武汉
本帖最后由 魔神Z 于 2021-4-19 23:24 编辑
erjinetac 发表于 2021-4-19 23:05
他很有代表性
一方面號稱自己器材的經驗有多麼豐富
另一方面卻連基本的聽力都不具備

这都是些客套话,你们耳朵都没有问题,你们能感觉出来什么都不奇怪,因为本来就是随便听,而不是耳机校正曲线后再听,要准,得把整套系统都进行校正再听,那云视听还有啥意义。跟什么党有什么关系,老韩录的挺好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21-4-19 23:0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台湾
魔神Z 发表于 2021-4-19 22:38
你耳朵问题不大,不过这又跟听感党有啥关系?你就说的,为什么又要扯上XX党,你就这么喜欢党争?

他很有代表性
一方面號稱自己器材的經驗有多麼豐富
另一方面卻連基本的聽力都不具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21-4-19 23:0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湖北武汉

最后最重要的,比如他耳机输出是80分贝 还是90 分贝 还是100分贝 如果都限幅到-1 db 虽然电平都是一样的,但是声音还是有很明显的差别。你的系统也不是他的系统,用自己的的系统拿原曲对比,因为曲线改变太大了,这个没有办法保值一致性的,所以不用对比原曲,比了也意义不太大,原曲是音编系统 单轨 混音 母带的制作的,多的话几十个话筒,人头才两个麦,还是从两个耳机单元里发出来的,很难比拟原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21-4-19 22:4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湖北武汉
我来讲一下推测,第一个录制的声卡不行,
第二个因为是剪辑的,我不知道他用的什么剪辑软件,部分剪辑软件剪辑以后声音差别很大,还有输出时的格式。
第三个 B站 5K以上都是空的,压缩了。
第四个云视听设备音染叠加  所以我云视听一般都是监听耳机校正后输出
如果不考究,我发现手机加一个不是曲线不是特别翘的耳塞,音染会更低,你们可以试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2-8 03:45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