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2341|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抛开脑放,试试你的耳机是否【真hifi】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1-2-28 16:14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广东广州
本帖最后由 kenspeed18 于 2021-2-28 16:26 编辑

新人请进。老烧、大神们看看就好,笑笑也行。
退烧了,总算可以静下心来欣赏音乐。回想这个烧的历程,折腾起来没完没了,期间参考了许多论坛上各位烧友的建议,更多的则是受到身边人的影响。后面细说。
回到标题,我的耳机好不好?是否足够好,每个人都是有标准的。一个标准是:我喜欢就好。行,请出门左转。
另一个标准则是:我的耳机(回放系统),可以高度还原真实的声音。众所周知,这就是hifi的标准。很难吗?不难吧!请把你的视线从耳机盒的那个金色小LOGO上挪开。耳听为实嘛!
来了来了。有信心的朋友请开启你的设备,该暖机的去暖机,还能泡杯茶。
先从简单的来,听听你的耳机是否适合弦乐(流行人声的部分后面会有)。
1、《Paganini Diabolus in Musica》又名《魔鬼的颤音》
测试曲目:Paganini- La Campanella - Rondo dal Concerto per Violino e Orchestra No.2
就是著名的《钟》
这首曲是测试小提琴高频细腻度,小提琴在大动态背景中的灵动感,结像是否突出,以及小提琴独奏时指尖与指板接触的细节。
第一个部分在412~422
可以听听小提琴高频的细腻度,泛音的质感,拨弦的细节,独奏时指尖与指板接触的细节、尾音、泛音是否鲜明。请欣赏:这一段小提琴泛音的结尾,衔接了三角铁轻触的声音,极其灵动。
科普一下:“钟”这个曲名只是我们国内的翻译,这首曲正确的译名应该是“铃”。这几下三角铁的声音正是主题的巧妙表达。
第二个部分在448~459
听跳弓的演奏方式和大小动态之间切换,急促的跳弓让小提琴展现出一种类似敲击乐的颗粒感。听听耳机能否始终抓住了小提琴的结像。
第三个部分在734~758
听听小提琴在大动态背景中的灵动感,结像是否突出。
如果以上都能轻松通过,恭喜你。然后再请你仔细听听,Salvatore Accardo演奏用的这把小提琴究竟是什么琴弦?
小提琴的琴弦主要有三种:钢丝弦、尼龙弦、羊肠弦。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百度。
这里测试的是耳机高频的音染,如果音染比较重的耳机,是很难听出不同材质琴弦的区别的。因为很多耳机都喜欢强调高频的光泽感,其实就是所谓的金属声或钢丝声,这种音染极容易抹去器乐高频的质感细节。听着像是悦耳,实则是简单粗暴低级。有很多大名鼎鼎的耳机都在此列。我不想引战,就不举例了。
可悲的是,这类耳机往往都打着适合聆听弦乐小编的旗号。
你有掉进坑里吗?


另外特别推荐:VIVA四季(新编版)
这不是测试,只是推荐。

放上简介。
2013年发行的“Four Seasons (四季)”开始后的七年里,这张专辑成为了全国和世界范围内的年度专辑排行榜的畅销专辑,也成为第一张要纪念的经典专辑。

最新的作品“ViVa The Four Seasons”是一张融合了以竹田诗织(Shiori Takeda)的独奏为特色的UNAMAS弦乐六重奏专辑,并在轻井泽大贺音乐厅设计录音。

轻井泽·大贺音乐厅
大贺音乐厅是由前索尼集团董事长,被誉为“CD之父”的大贺典雄先生斥资16亿日元建造的一个仅有700个座位的小音乐厅。由于它的五边形结构,舞台距每一个座位都相对更靠近。巧妙的空间布局有效规避了可能发生的环境音干扰,使声音的反射总能做到恰如其分,清脆而不出现浑浊,这种独特的平衡正是音乐厅给演奏家和听众们听觉上的卓越体验。

打字贼累,先写这些,下一回的项目是钢琴协奏。


2
发表于 2021-2-28 16:2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
少人阅读,无人回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9-16 06:11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