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8648|回复: 2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i2s不是未来,无线才是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21-1-2 13: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广东广州
本帖最后由 肥程 于 2021-1-2 13:07 编辑

看到有人说,i2s会是极致链接的归宿,我不以为然。i2s之所以没有被广泛采用,还是因为它自身的限制。实质上i2s是一个很老的协议,并不新鲜,被用于机外传输有其自身天然的限制,因此国外采用的品牌并不多,只是在国内常见而已。

目前i2s的机外传输,直传应该是不可能的,这种高频板间协议距离一长,恐怕连正常通讯都很难保持,更别说降低jitter了。我斗胆猜测,i2s传输都需要发送端和接受端,无非就两种方式:网线传fpga接收和hdmi传lvds接收。这样问题就来了,据了解fpga的jitter在300ps左右,而lvds更甚jitter高达500ps。虽说500ps对于音频来说没大影响,但这显然不是“极致”传输的理想方式。记得有一篇测试部分名机jitter的网文,无论是spdif和usb,那些做得好的产品通过pll把jitter压倒5ps以内是早就做到了。看回这i2s机外传输,恐怕能做到200ps就已经算不错了。不妨看看20年前的spdif接收芯片cs8414,44.1k的同轴信号,已经是100ps的jitter了。


相较于这不知好坏的i2s机外传输,目前迅猛发展的无线传输,我以为才是音频传输的未来。usb的优势是带宽虽远高于spdif,但会带进计算机内部复杂的噪音,于是出现了各种处理设备,部分有钱的好奇宝宝还尝试用usb线去解决,可谓本末倒置。目前风口上的网络传输,面临着一样的问题。可以预测,有钱的好奇宝宝们会从“烧”usb线转向“烧”网线。要赚hifi好奇宝宝的钱,搞网络设备不失为一个方向。

现在5g势头如此迅猛,试想有这么一款无线接收芯片,有足够的运算能力让延迟足够低、数据足够准确,只要在机内做好隔离和pll,一个高质量内部时钟同步了进出的音频流信号,而且基本不受上一级设备的噪音影响,难道这不才是音频传输的最理想方式吗?

以上纯属一个行外人的胡乱猜测,欢迎技术拍砖,拒绝国学搅拌。


28
 楼主| 发表于 2021-1-3 11:1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广州
偶系aven 发表于 2021-1-3 03:50
5G?回看自家WIFI的WIFI5频道都需要和周边邻居尽量避开
如此一个简单的细节都容易导致家里带宽砍半,用于H ...

不一定是5g,不特指。只是说5G那个速度都能做到,下放技术搞掂音频那点数据应该是没啥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
 楼主| 发表于 2021-1-3 11:1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广州

哈哈,终极目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楼主| 发表于 2021-1-3 11:0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广州
andygaof 发表于 2021-1-3 00:14
未来的事情不好说,5G传输我个人认为可能性非常小,原因在于用5G,等于你的WiFi设备和其他设备传的数据都要 ...

钓到大神了,其实我说的也不一定是5G,也许是下一代蓝牙之类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21-1-3 03:5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
5G?回看自家WIFI的WIFI5频道都需要和周边邻居尽量避开
如此一个简单的细节都容易导致家里带宽砍半,用于HIFI基本上没有可能的
以太网还是更稳定的选择,而且现在I2S是主流趋势,除非出现新的总线协议
全民千兆覆盖率都不算放得上台面,现有的音频格式也并未榨干I2S
有需求才会有革命性的新产物,起码现在。。。还不是时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21-1-3 03:2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美国
我用的allo usbsig加上katana和shanti 的方案,感觉还是不错的,就是很麻烦,烙印连个壳子都没有。这个方案好处在于电源都可以外接,用线电 还是开关电源都随意,opamp 板子也可以外接电源,非常模块化。底板虽然没用特别好的稳压,5907用了一堆,也算还可以接受。
这玩意就只有以太网口,i2s直连dac,路径非常短,我觉得我已经可以接受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21-1-3 00:1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本帖最后由 andygaof 于 2021-1-3 00:18 编辑

未来的事情不好说,5G传输我个人认为可能性非常小,原因在于用5G,等于你的WiFi设备和其他设备传的数据都要先去运营商那里转一圈再回来。

用WiFi我个人同样认为可能性越来越小,为了提高速度,802.11的调制解调技术产生的噪声会越来越高。尤其是几GHz的传输,看似没有了物理线路传递干扰,但是几GHz的EMI是不容易处理的。

在所有的传输方式中个人最看好的还是以太网,成熟,稳定,够用。一切行为可以预判。

另外对于i2s,FPGA的内置PLL的确是300ps左右的水平,这个是事实。但是用FPGA 内置的PLL做数字音频处理的厂家我估计没有,如果有那就是完全没入门。大多会有外置的锁存器或者其他方式来处理。所以不用担心i2s的抖动问题。
最后,i2s是数字处理部分向DA芯片传递数据的方式。而以太网,无线,USB,则是向一颗位于DA芯片之前的一个转换器传递数据的方式,最终这颗DA之前的芯片还是要回到i2s上把数据传给DA芯片。所以i2s至少目前看是绕不过的,以后会不会有方案可以绕过不知道。剩下的问题就是比谁做的好或者谁做的烂的问题了,最后一段都是i2s的前提下,就看是传输损失大,还是机内USB/以太网转换i2s损失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21-1-2 23:3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广州
未来的事谁说得清,只是在将来的五年内,I2S还是追求音质的最佳选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021-1-2 23:2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广州
5G手机直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21-1-2 22:1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广州
lan/网线是专业传输的未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21-1-2 22:1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亚太地区
哈哈5G传输,那不是旷世的shb2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21-1-2 21:1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美国
我是始终认为板间协议就是板间用,如果在非板间也好用那就不会有spdif,类似的串口也就不会取代并口,pci的针脚也不会越来越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21-1-2 21:0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
粗略看了下,似乎比我这个文科生还不懂,那就哈哈哈,再接再厉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21-1-2 21:0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i2s真是因为没统一才有发展。
方向是啥——统一呗。

不完美的东西才有发展。
“完美的”代表要被淘汰,因为都“完美”了还咋发展。

奔驰S级上一代是好看吧,各方面设计语言完成了吧。
终于它改了,一堆人说不如旧款。
可是它要是不改,还能卖多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21-1-2 20:4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佛山
弱弱的回答一下,i2s的接口定义标准统一了吗?一个连标准都未统一的玩意能走多远,所以我还是选择了有统一标准的usb,至于多一次转换在数字系统上不会成为瓶颈,不要以模拟电路上多个香炉多个鬼的观点来处理数字电路上的问题,特别是象音频数据流这类低速数据流已不成系统上的瓶颈了,只要是严格按标准做的usb线对付音频数据流几乎没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21-1-2 17:1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浙江
肥程 发表于 2021-1-2 15:39
谢指教,确实一知半解。凤仙你认为直接无线传输有戏吗?



但是这和iis spdif根本两回事啊


无线的接收端应该是数播(转盘)

iis的接收端是解码啊


无线只能以数据包形式传输 不可能作为转盘接解码的方式


最简单的 你以为蓝牙耳机是耳机吗?
其实他是数播(或者叫蓝牙界面吧)解码耳放耳机一体机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21-1-2 15:3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广州
phoexi 发表于 2021-1-2 15:23
至于你说的拿fpga做pll有300ps

也是错误的

谢指教,确实一知半解。凤仙你认为直接无线传输有戏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21-1-2 15:3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南京
不懂,最近几年火了好几样东西,比如roon,dsd啥的。
i2s痛点在于各家厂商规范可能不同。
而无线,最近刚被打上了音质杀手的标签,于是乎,网播在方便了操作的同时,却增加了系统复杂度,还把交换机也拉入到hifi领域,看上去真是好多香炉好多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21-1-2 15:3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浙江
iis的最大问题在于很难做隔离

首先不能用常规的光隔离/磁隔离/电容隔离芯片  因为抖动上天

传统spdif用的是数字隔离变压器
质量好的变压器大概在50ps
但是iis得用4个。。。而且50p也不太理想


所以很多机器因为本身噪声比较大 没隔离 iis声音会比较干冷 而spdif温润

做的比较好的机器 iis用很便宜的线就能碾压spdif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21-1-2 15:3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广州
phoexi 发表于 2021-1-2 15:14
单从抖动来讲

iis可以甩spdif几条街

话说回来,无论怎么弄,最终还是以传到dac的为准嘛。如果i2s是通过长距离直接传送时钟信号,就算是达到lvds的极限,恐怕也难比本地时钟pll后直接传输吧。chord用一块接受芯片就把jitter压到了5ps以内,恐怕还是技术问题而不是成本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21-1-2 15:2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浙江
本帖最后由 phoexi 于 2021-1-2 15:26 编辑

至于你说的拿fpga做pll有300ps

也是错误的

这个说的是不加任何外围器件 直接拿“公版”的pll程序来做pll
我相信没有hifi厂家会这么干的(讲个例外u16的10m转mck确实没有外挂元件 不过它用的fpga本身设计有这方面考虑 抖动虽然没多好 但也没上天)

正常的hifi领域拿fpga做pll 都是外挂VCO或者VCXO的 甚至有些连鉴相器都会选择外置
这种做法情况下 没有300ps这种东西



所以不要听风就是雨
先了解清楚比较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7-1 11:22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