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0119|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pchifi任重道远啊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20-12-20 23:38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江苏
联想主机+谷津qi解码+qi放大
联想主机+七彩虹C4 usb转同轴解码+qi放大
联想主机+千元diy解码+spl auditor放大
耳机:HD700 HD600 单端&平衡
这段时间一直玩的数字界面,优点是资源获取方便且广泛,还能看电影,如果不对比还活在脑放中美滋滋呢
心血来潮,把自己尘封已久的马兰士hd-cd1拿出来,同一首歌,连接同一个后级qi,pc界面被秒杀(包括c4通过usb转同轴输入再rca接到qi,同轴声音就厚了点,其他跟usb也一样),cd机的声音素质一耳朵高,背景黑,细节丰富动态强,声场从之前眉毛到嘴巴的距离扩展到头上和脖子的距离,感叹真是不比不知道
也有可能是我的解码太low,但也不至于是这个结果,声音背景不够干净,动态差,声音开太大还不耐听。。
这个结果让我有点难过,因为我硬盘里好多音乐资源都是花钱买的。


因为工作原因对弱点也有点了解。
冷静下来好好想了下
确实pc的硬件系统在设计之初就不是为了hifi,大到电路设计,小到电容电阻的选择,只要能保证各个芯片零部件的供电在宽电压范围内就可以过检,而且台式机的电源一般都是内置的,笔记本这种的移动设备一般使用低功耗芯片会导致声音扁平动态不足。加上usb驱动程序,用四根线通过复杂的usb协议传输音乐数据,为了保证传输速度,这四根线被复用到极致,难免产生数据流速不稳定,显示在usb接收端就是间断性的阻塞接收,无疑会产生所谓的抖动噪音,这对于近乎吹毛求疵的hifi概念是相违背的。那么有朋友可能就要说了,usb传其他文件数据不都是很稳定嘛,连一个bit也不会丢失。哈哈,那是因为usb有纠错机制,错了可以重传,哪怕过程再艰辛,最终得到的文件是完整的。但对于实时流解码就不行了,解码器不会等你很久,不然就给你数码声(微观上就是等待数据的卡顿,只是人耳无法分辨)。原因前面讲过。

当然这都是我根据自己经验的主观判断,我还是相信未来usb界面会陆续有一些好的突破,因为实在太方便了,方便到我现在宁可牺牲掉一些音质去选择听它。

老家卧室房间太小,勉强看一下


1
 楼主| 发表于 2020-12-20 23:4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8-11 19:21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