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先声明,不是资深大耳玩家、更不是资深铁三角党,对换前端、线材之类的搭配并不讲究,只判断最大、最容易的层面——即耳机本身的调音。几年接触下来,听过的铁三角耳机无法和各位资深玩家相比,因此这篇文章写到哪算哪,算是给这次的ab一点心得记录吧。
一副是1997年的限量老木碗,另一幅是2015年的监听新旗舰,俩八竿子打不着的产品、定位,除了牌子一样,其他都没啥关联,经过较为仔细的感受对比后,才有一些新的收获。
第一个印象是,铁三角作为典型的日本品牌,对“传统的坚守”是十分明显的。木碗的主要设计语言,早在20多年前的初代木碗就已定性——低阻抗、封闭式设计、壳料上刻印的艺术字样、以及插头的细节处理,木头质感非常好,灯光下泛出的光泽有高级感,且过去这么多年依然坚挺如新,没有丝毫岁月痕迹。R70x虽是全新产品线,不过从外观上看明显就是空气动圈ad系列的设计语言,轻质头梁下方的俩“小耳朵”起到缓解头部压力的作用,蜂窝状的外壳也和ad1000、2000们如出一辙,不太一样的地方在于双线连接单元的接插处,采用了防插拔设计,此处有专业监听用途的考虑。
用qa390直推w10ltd和r70x,最明显的感受就是前者容易出声、后者难搞得多。和全系32欧姆阻抗的美国歌德家族类似,40欧姆左右的低阻抗单元似乎成为铁三角的标志,只是老铁规模大得多,“尾巴长的多”,在那么多的型号里总有那么一两个“异类”,比如这只r70x,就是少见的高阻抗,470欧姆在铁三角家族里应该是最高,第二高的是420欧姆的adx5000,也是空气动圈系列的旗舰,两者的关系有说法是r70x为adx5000的原型机,核心技术都是中置单元设计,其中的研发真相无从探讨,但一类技术的沿用,在大耳机圈肯定可以理解:毕竟都是慢工出细活的长生命周期的产品,和森海拜亚们一样,出一款就打算卖个十来年的,尤其在这个大家都赶工赶快的年代,能慢下来打磨出好产品更显不易,这也正是本人对hifi大耳情有独钟的原因——相比其他电子产品,它们更有“生命力”,更鲜活、保质期更久。
1997年的w10ltd可能比部分烧友年龄还大,其生猛的状态令人叹服。我也感受到了当年老烧口中那“繁花似锦”的铁家木碗的魅力。人声之甜美贴耳甚为抓耳,细腻且顺畅,毫无扎耳朵的毛刺感,细节并不缺乏,和hufi没有啥关联,忘掉它的身世,你说它是一副现代的静电耳机也未尝不可。其能量还是主要集中在高音,但高明之处就如之前所说的——亮而不刺、通透润泽。很多老烧口中的妖艳之感我倒觉得挺能接受,并没有夸张到扭曲音色,大部分频段的处理或许会偏离一些标准曲线,但综合到一起只有单纯的一个好听。老木碗调音的厉害之处,应该就是这种“多色滤镜”,每一种滤镜对应每一只木碗,也许1年只有1-2只,但每一只都凝结了心血,都是审美情趣的浓缩,这样也能理解部分烧友想要集齐木碗的冲动了。
至于r70x,更像是一个技术成熟时代良心的工业化产物。一切都平平无奇,本着实用至上的原则,抛弃了所有能产生艺术联想的细节。因此拿在手上,距离感比端着w10ltd要明显。它只是一个普通的耳机,一个标准的工具或聆听的器件,并非把玩的hifi珍品。从产品质感来讲,r70x和w10ltd差距挺远,但实际音质部分,却又令人刮目相看。其貌不扬的表象下,掩藏着一颗纯净温暖的内心。暖声是第一耳的印象,起码低频比w10ltd劲多了,中低频的厚重感明显包住了人声,速度上没有w10ltd明快,多了大气感。难怪有老烧说r70x调音和森海6系很像。这样的处理让r70x的人声位置比w10ltd退后了很多,显得不那么“抓耳”了。不过配乐的响度和存在感相比w10ltd也增加了,能感受到更多的发声元素,高频部分,r70x可能用了更成熟的单元,或得益于中置单元,所以通透度并不差,只是毛刺感比w10ltd多一点,其实绝大部分现代hifi耳机高频毛刺感都比w10ltd多。
两幅耳机的调音风格大相径庭。W10ltd素质并不落伍,但由于人声过于动人,很容易让人低估它的解析、声场、定位,只是低频的存在感确实不强;r70x则是走平直路线,修饰感比木碗少的多,但并非干巴巴的纯监听向音色,润度、细腻度还是保留了日系耳机的风骨,总体上三频短板很少,只是调音的“艺术性”上欠缺了些,比较难让人产生一耳朵深刻的印象,当然,这种说法非常主观,如果就是喜欢还原风格的话,r70x是非常合适的,另外,足够优秀的耐听度也是其一大优点。
窈窕淑女与温柔大叔,均出自一个品牌,这就是长尾铁三角的调音水准。以前听过PRO700和WS990,其突出的低频也令人印象深刻。高端打形象——初代木碗奠定了铁三角的口碑和调音特色的基础认知,但是除了高端,铁三角的声音可谓千变万化,好不好听另说,数量肯定是足够多的。产品多了,产品线广了,自然会有对调音的不同理解,到底是为了不同而不同,还是优中选优的创新迭代,只有研发的同事知道。
调音本来就是非常个人化的东西,调音师有自己对好声的理解,又要看人下菜,满足所有耳朵太不现实。艺术监听系列普遍的冷峻似乎就不如温柔系的空气动圈系列受人待见,木头系列和皮革系列本身的高端定位以及高档的外观设计仿佛对调音效果也有加成作用,套上了限量名头更容易成为收藏把玩两相宜的经典神物,然而也有一些老烧吐槽其为花瓶,素质在同价位其他头戴里缺乏竞争力。从实用角度看,r70x、m50x这样的监听耳机拿来听歌似乎也很不错,可m70x、pro700anv这样的高端监听却始终得不到认可。或许足够长的时间能证明一些东西,比如几年前备受冷落的adx5000如今金子发光,重焕新生,但有一些上市就被钉在“调音翻车墙”上的东西除了低价破发别无选择,比如入耳新旗舰iex1,和大耳比,铁三角这几年的耳塞竞争力真是惨的可怜。
所以对于这个集翻车与优美调音于一体,时而惊艳时而平庸时而拉胯的长尾品牌,我还是抱有敬仰之情,在hifi边界逐渐模糊的时代,在无线和快餐化盛行的时代,依然会有足够的坚守,尽力的改变。也许身躯庞大到难以转身,也许还有根深蒂固的官僚风气,只要还有新的hifi声音,就有更多好听的可能。在喧嚣中,我们听不到太多声音,所以,只有在宁静中,期待hifi不死,好声新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