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8414|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ak240 se100等几个机器对比杂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20-6-20 15: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江苏
本帖最后由 Sipie_800 于 2020-6-20 16:27 编辑

一直是森海粉,手持ie800和ie800s,这两个都是不太好配前端的家伙。最近过手了几个前端,包括ak120ii,ak240,se100,cowon ps等,对比过程发现一些有意思的体会,分享一下。


最初是ie800配ak120ii的,很多人说ak120ii声音纤细偏冷,配ie800是没这个感觉的,可能我用的至少八芯的单晶铜线。ie800原厂线的中高频确实有点纤细,低频肥肥慢慢的,我觉得这其实是整个推不动的表现。多芯单晶铜减小了线上的电阻,变相提高了推力。同时ie800原厂线调音声场比第三方线材要大,因为音头收的快,残响相对就凸显了,听感结果就是声场大,尤其是纵向声场。但是“声场大”这件事到底如何评价我觉得值得讨论,后文再表。
在这里想纠正一个hifi说法,经常看到有说森海“泛音丰富”之类的,这里把“泛音”概念和“残响”混淆了。泛音是乐器人声自己发音后自身不同部位产生的共振,到底还是乐器本身的声音,起到构成音色的作用,爱唱歌的人都知道胸腔头腔共鸣,木吉他有音箱,钢琴弹响一个音其它音的琴弦都会共鸣,这都是泛音。残响是在录音或后期处理中产生的音效,提示乐器发音的环境,所谓氛围。泛音好与解析有关,纯粹是素质问题。但是怎么处理残响,其实更多的是一种调音倾向,不见得残响丰富就是素质高。



ie800如果升级线材,只要不是粗制滥造的,一般解析力都会加强,声场变小,但这个声场变小不应理解为残响变弱了,而应该理解为主音密度变大了,相对而言残响就被掩蔽更多。一般来说,解析提升,横向声场都会明显减小,但是纵向声场可能变大或变小,对于器乐曲,大部分乐器摆位都不会很靠前,所以解析让纵深强化。流行歌由于人声是绝对主导,解析强化了人声,掩蔽了前方乐器的残响,听感纵深变小。


烧友们都很在意声场这件事,尤其是在器乐上,其实最好的声场必然不是越大越好,而是刚好将氛围体现出来的同时,让乐器各处其位的最小声场。打个比方,微小编制的弦乐四重奏,舞台上四个人,如果尽量在舞台上摆开,四个人就变成了各演各的,这时候你找不到合适的观众位置,靠的太近会只听清其中一个琴,失去重奏的意义。靠的远才有音乐整体性,但是各个都听不很清楚了。这时候应该将四个琴接近并排摆在相距比较近的位置(横向不太大),观众坐在比较靠前的位置(纵深不太大)。对于大编制管弦乐,自然横向要占更多的空间,同时纵向也要进一步拉开才有合适的音响,但仍然不应该拉太远,道理很简单,当你坐在音乐厅最后一排,尽管纵向声场很大,但是你凭耳朵很难判断弦乐组和管乐组谁是摆在前面的了,因为都差不多。
ie800调音是奔着大编制去的,这种所谓厅堂声的低频是来自于众多乐器低频的合力,所以低频比较厚重,但是世界上没有管弦乐队的低音演奏能做到像机器一样高度同步,事实上恰恰必然也必要在时间上错开几十毫秒,才能形成低频的力量感,否则大部分乐器的低频互相高度掩蔽,会变成1+1远小于1。正因为这个音乐自然属性,所以总会有人嫌低频软,然而至少在大编制上来说,低频软点才是参考标准的声音。心理声学上,低频下潜如果不足,音乐很虚弱,当低频开始下潜到100hz以下时,音乐才会有血肉,同时还有一定速度感,但是当低频进一步下潜到50hz以下时,听感再次会软起来,但是不同于下潜不足时的虚弱,是有穿透性压得住的声音。可以想象隆隆的雷声,这是我们日常能听到低频下潜最强的声音了,可有感到瞬态很明显吗,是那种闷闷的感觉。
另一个音乐自然属性决定了ie800高频要翘,在交响乐团里,大部分乐器的主体音域是中频,高频厉害的乐器其实占比比较小,钢琴小提琴小号短笛铜镲打击等等。其余大多数乐器挤在中频,此时如果不将中频削一点,会使高频乐器显单薄。听音乐会现场其实钢琴小提都是摆在最前的solo位或者显要的摆位,但是在耳机里虚拟声场要做到精确摆位,成本远远高于把中频削一些,所以ie800这种调音是权衡后采取的一种有点狡猾但是很有效的做法。虽然会牺牲人声,因为人声最重要的色彩频率也正是3000-4000hz的中频。
大部分情况下,横向声场和纵向声场,只能是其中一个做到极致,另一个被动的有所折衷。ie800显然属于后者,包括大部分圈都更容易做到后者。动铁则是更容易做到前者。

扯远了,回到正题,ak120ii单端下ie800不纤细,偏中下盘,乐器结象是块状的,而不是线条感的,中低频丰富也使残响比较多,有点肉,个人喜欢这种声音。但ie800中频凹掉的一块,的确使人声颗粒感,但还算能听。由于高频延伸好,某些清亮的女声甚至很不错,煲开后没有齿音。
最近se100价格跳水,入了一个。虽然号称es9038pro高规格,实际调音完成度确实存在问题。se100单端下听ie800,横向声场是比ak120ii大一圈,纵向就比ak120ii弱化了,流行的氛围感也跟着弱化,解析虽然是更好,但是整个确实不好听,人声凹到家了。动态强一些,但是确实不适合流行歌。换ie800s单端,相比ie800中频改善算明显,但是整体还是素,那点解析虽然强但没提升音乐性就是莫名其妙,不如ak120ii好听。
ie800s上平衡,这次se100的实力才算体现出来了,横纵声场全面打开,虽然还是白开水,但是好在密度结象全面提升,白开水竟然也挺好听的,有些顺滑自如感了,但是调音有点刻意削弱残响造成干净声音的嫌疑。唯一的不足,还是人声。听下来基本敢判断,se100用es9038pro,还有大量通过固件调音提升水平的潜力,但是艾利和愿不愿意这么做很难说,是不是刻意给往不行了搞,给spk留空间。se100这种调音思路有点奇特,声音密度很好很强,但是刻意把残响削了,虽然主体还是素质很高的声音,整体声音干。这不是在频率上调音,而是在瞬态上调音,所以明明指标很高频响曲线也完美,声音总是不润。对大部分乐器这么做ok的,常见乐器都是自身泛音厉害,削尾音还抗的住。对人声这么做就是釜底抽薪了,人声的表现力恰恰是靠“肉”“软”这种属性承载的(除了民族和美声)。


cowon ps这个前旗舰,评价貌似很好。ie800s单端下,声音完成度确实是旗舰应该有的样子,但是传说的大推力没听出来,至少没比ak120ii明显强。整体声音中正,控制力了得。中低频顺滑,低频下潜到位,但高频延伸略不如艾利和家。乐器结象是线条状的,说是井然有序确实实至名归,但是这种声音也限制了听大编制动态起不来。这种调音反而我觉得才是说是纤细比较恰当。


ak240又一个前旗舰,一耳朵和cowon ps伯仲之间,都是一听就很高贵的声音。但是仔细听还是感到差别,ak240低频比ps更软,量比ak120ii少,下潜非常深。ak240也是清新耐听的声音,但是比cowon ps要多一点染色,ps算是顺滑,240可以说是丝滑了。厉害在于这个丝滑底下解析还在,该有的细节都在。整体动态240比ps强一些,但都不如se100。


上面几个机器,总结对比声音如下,都是平衡口下ie800s的比较
低频下潜中频润泽高频延展横向声场纵向声场动态解析力调音
ak120ii B B+ A- B A BB+ A-
ak240 A- A A- B+ A B+ A- A+
se100 AB- A A A- A AC+
cowon ps A- A B B+ B+ B B+ A

韩砖动态普遍不强,靠调音取胜。

1
发表于 2020-6-20 16:1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看评分,ak240搭配ie800是综合得分最高的,对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8-29 18:54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