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8347|回复: 17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龙生800,只只不同?——浅谈HD800的版本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20-3-2 15:56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欧洲和中东地区
本帖最后由 he56000 于 2020-3-2 16:30 编辑

由于本人文笔实在见拙,标题借用一下论坛大佬思叔的名帖,也算蹭蹭热度
原帖: 龙生九子,子子不同?——从九支HD600的对比妄议HD600的变迁 http://erji.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164615&extra=page%3D1%26filter%3Ddigest%26digest%3D1
在这也借用一下思叔的声明:(严正声明,写这篇帖子不是为了炒HD800也不是为了二手区见,因为在发帖前,手头的所有要出的老版HD800基本已经低价出光了,如果有某些JS利用这个帖子炒高价格,本人不承担责任)
另外此贴并不对不同版本的听感做出好坏判断,仅对差异进行理性分析.差异再大,800就是800,没必要过于追求版本.


所以, HD800,耳机界的标杆,常青树。也是不知道多少初烧仰望的对象。自从终于有机会接触到800,对版本论的疑惑就一直笼罩在心头。特别在这个网络发达的时代,信息畅通无阻但也导致各种信息鱼龙混杂。从随身入门的新手,到经验老烧,仿佛每个人或多或少都能关于800评头论足两句。时间长了,真相反而越来越模糊。但是作为一名烧友,求知的欲望总是难以阻挡。于是开始入手各个号段的800. 问不清楚,我自己试总可以了。然而来来回回入手了十来只800,却总因为成色,耳罩,老化程度,前端变化而试不出个所以然来。但转而一想,所有800都自带了原厂的频响图啊(frequency response graph),做对比实验讲究的不就是控制变量,而所有800都是在出厂前由自动设备在同一个隔音腔的录音人头上记录的频响图,以频响图论版本,岂不是美哉? 然而一番翻找过后,由于各种原因很多经手的800已经找不到原厂的频响图。而森海也在19年关闭了800网上注册的网页,想要获取频响图的唯一办法就是往德国总部发邮件(support@sennheiser.com)。最终,由于样本数量实在太少终究作罢。不过也因为折腾800在绿坛认识了一众折腾800的高烧,受益匪浅。

然而近来开始喜欢在外网的各个论坛逛逛,又偶然再次入手了一只千号内的800,关于版本论的求知欲望再次涌上心头。于是每当空闲总会在headfi翻旧贴,收集各种信息。于是最终有了本帖. 本帖中的观点不基于任何前端,设备。所有800的老化程度都是全新的出厂状态。

首先,800的版本论并不是国内特有,国外的论坛或多或少基本都会谈论800的版本论。但与国内头版为王的观点相比,国外的观点往往是截然不同的。所有的讨论基本都源于09年购入头版的烧友觉得800高频过量低频缺失而转手,转手后机缘巧合再次听到800,听感却截然不同。国外的说法中也大致和国内相同,分为头版(first batch),万号内和万号后。主要观点都是800在万号后不再高频刮耳,而低频也得到了很大改善。基于以上国内外对于头版的普遍观点,本人整理收集了以下23只hd800的原厂频响图,其中一部分来源于我曾经手的800,其他皆来自headfi。并按版本论的说法做了分区。(后面会有详细图片可供对比)

首先是1000号内的5只头版800:

接着是万号内10只的800:
   




最后是万号之后的8只800:




在谈结论之前,首先要谈一下不同版本800的物理差别。这些基本都是绿坛800群各位总结出来的结论。差异的分界线和版本论相似。首先头版的800差别最大,单元螺丝,耳罩滤网,金属网,耳机线接口均和后期有不同。而万号内和万号外的区别仅有金属网。其中耳罩也有差异,万号内的800原厂使用的都是窄边框耳罩。而后期的800(具体分界线不明确)开始使用和800s同款的宽边耳罩。这些基本就是800版本间的物理差别(欢迎补充). 具体图片我就懒得po了,论坛图片限制好严....

回到频响图,首先一眼对比下来,高频的曲线参差不齐。臭名昭著的800的6k突起在不同个体间时有时无。总的来说高频的变化更倾向于个体差异而非版本差异(看运气了)。




接着再从头版开始看起,和后期相比,头版800最明显的特点便是频响图的平整。而其中差别最大的便是低频(bass boost),这也和800头版的口碑符合。而这一特性并没有在千号的分界线结束,而是一直延续到了3xxx号。并且在后期的800中再没有出现过如此低频平直的曲线。这时又该说回800的物理差异,800在2xxx号时有一个明显的物理差异变化。虽然频响图在此区域的样本不足,但在国外论坛所看的第一批老开箱贴中可以知道,各个地区的头批编号主要在200-1xxx号。(200号以前为prototype或者VIP预留基本从不在市面上出现,比如00001号的主人便是Mr.Sennheizer)而时间也都在09年也就是800的发布年。以此推断,2xxx以内的800才是真正的头版(first batch)也就是说是800在接触用户反馈之前森海所生产的800。说回bass boost,800在发布后口碑参差不齐,而大部分用户都在抱怨没有低频。于是很有可能森海在09年底对800进行了小改版,加强了低频也就是bass boost。便有了第一条2xxx的版本分界线。
头版以外的差别,最著名的万号分界线其实在频响图上并没有什么可见的区别。这其实也和我个人玩800的经验相同。而最早出现这一说法的应该是在国外论坛上,时间也是国外在讨论版本论最热烈的时期。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很多头版玩家注意到了自己800和全新800的差别(当时大概在万号左右)。于是出现了很多关于自己800是新版或者旧版的讨论。(大家都想要新的)而很有可能这种说法最后传到了国内,而由于各种不同的外界原因最后被捧成了真理。
最后,再次聊回bass boost。众所周知耳罩对耳机影响是相对明显的。而800耳罩由窄变宽也有所体现。分界线在3xxxx号段,也就是800s发布的时间段。可以看到使用宽耳罩的后期800在600hz一下普遍有最大1db左右的提升,也使得bass boost更加明显。同时也符合了800s与800的差异走向。600hz以下的提升也会在听感上使中频更加的饱满,符合后期800的口碑.



送上完美频响图一张

简单总结一下,800的版本声音差距其实应该只有两条分界线,分别位于2xxx号段和3xxxx号段。而个体的差异其实往往大过版本差异。我还是那句话,800就是800,没必要纠结太多。不同版本贵有贵的理由,不同人追求也不同,收藏归收藏,别让耳机变成玄学。个人拙见,欢迎各位800玩家理性指正讨论,Peace.











微信图片_20200302062816.jpg (64.47 KB, 下载次数: 264)

微信图片_20200302062816.jpg
174
发表于 2025-1-23 07:1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丰台
HD800个体差异比较大,大多数HD800都存在6k峰(齿音区)能量偏强的问题,在三万号之前买一支没有6k峰问题的HD800,比追求小号更有意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3
发表于 2024-1-27 06:0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我还是那句话,800就是800,没必要纠结太多。
太对了,喜欢了就是自己的80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2
发表于 2024-1-26 23:0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深圳
我使用过三千号和接近万好号的两个hd800, 两者耳罩材质不一样,前者高频延伸略好,有很明显听感区别。 这两个耳机在论坛hurry604的id 卖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1
 楼主| 发表于 2023-2-5 12:1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欧洲和中东地区
如如2 发表于 2023-2-5 12:03
300号以内才是头版

我觉得第一支才是头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0
发表于 2023-2-5 12:0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300号以内才是头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9
发表于 2023-1-14 14:3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
依文洁琳 发表于 2020-3-3 10:12
em.......我手上有只3000多号的HD800,2000号前的低音和高频有问题,之后的没有,这是好事吗?

你好 请问你是多少号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8
发表于 2021-8-5 04:3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
小白要高烧 发表于 2020-3-3 16:43
你识数不?是进出几只吗?进进出出十多只同样的耳机你居然觉得正常,那你也效仿看看学的来不?不是倒腾耳 ...

还是格局小了,你自己经济条件有限,缺少空闲时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7
发表于 2021-1-4 20:0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深圳
1122333 发表于 2020-12-15 07:40
声音看个人喜欢吧,我买过6000号 和 2.1万号的 从外观看都属于下图的左边版本 ,声音有点差别,但是其 ...

楼主辛苦了  清者自清  何苦管别人怎么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6
发表于 2020-12-15 10:0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日本
赞一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5
发表于 2020-12-15 09:0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美国
没有外包装盒,序号在那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4
发表于 2020-12-15 08:5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日本
pseudo 发表于 2020-12-15 05:15
有阵子没登录了,上来就看到这么个sb。非得说你是炒旧耳机的才高兴么,还装模作样配个盒子,呵呵了我就。
...

一年多前的二手帖子了……而且发帖ID都不知还在不在。原装盒子上印有跟头梁对应的SN号,随便找个盒子凑数容易露陷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3
发表于 2020-12-15 07:4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本帖最后由 1122333 于 2020-12-15 07:41 编辑



声音看个人喜欢吧,我买过6000号 和 2.1万号的 从外观看都属于下图的左边版本 ,声音有点差别,但是其实不是太大,都是很明亮宽敞的,毕竟这世界上没有一模一样的耳机和频响曲线。而4万号的就明显感觉音色更暖 高音更礼貌优雅,反正都是好东西。


前后期的外观差别:左老 右新

耳罩变得更宽


喇叭前添加了海绵


防尘网从扁圆形变成了接近圆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2
发表于 2020-12-15 05:1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美国
有阵子没登录了,上来就看到这么个sb。非得说你是炒旧耳机的才高兴么,还装模作样配个盒子,呵呵了我就。
http://www.erji.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155561
https://www.head-fi.org/threads/fs-sold.904304/#post-14888812

我跟head-fi卖家认识,说起这件事情,感叹不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1
发表于 2020-11-27 09:4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pseudo 发表于 2020-3-3 04:13
就是看不惯你这种误导别人的帖子,一点点的区别说的天大,自己什么目的自己清楚。

看不惯就滚蛋,别出来丢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0
发表于 2020-3-7 20:5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珠海
袋纳索水 发表于 2020-3-7 19:31
既然我买不到所谓的早期版,那我就得拼了命证明那些版本对比的人都是傻子,都是炒作,都是倒卖耳机。
反过 ...

难得有明白人!发帖争论不就是秀优越感吗,和晒朋友圈一个道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9
发表于 2020-3-7 20:3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美国
烟熏teeth 发表于 2020-3-7 20:08
我明白了,谢谢纠正理解。只是"脑放"这个词确实被歪曲了,不如说是心理作用吧。
我也支持客观与主观并重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8
发表于 2020-3-7 20:0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亚太地区
脑洞略大 发表于 2020-3-7 19:54
我懂了,是你对“脑放”的理解不对。

脑放不是个贬义词,是个客观现象。

我明白了,谢谢纠正理解。只是"脑放"这个词确实被歪曲了,不如说是心理作用吧。
我也支持客观与主观并重。但我觉得没必要要求烧油在分享听感时公布各种数据,烧油的耳朵是欣赏音乐的而不是器材检测仪。
也对那些听感分享贴多一些宽容吧。耳机也好,线材也好,器材也好,开心就对了。
如之前有言语冲撞,请见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7
发表于 2020-3-7 19:5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美国
烟熏teeth 发表于 2020-3-7 19:32
我没有您的资质深,我也就是个初烧一只听过几只耳机。但是我自认为脑放在我这得不到体现。有的耳机听到的 ...

我懂了,是你对“脑放”的理解不对。

脑放不是个贬义词,是个客观现象。

只要是非盲听状态,得到的听感就一定是叠加脑放的,它来源于你获取的所有外部信息的总和。

回到版本比较的主题,非盲听状态下,先入为主的认为新不如旧或新旧无差都会对听感评价产生影响。说自己绝对客观公正,那是自欺欺人。

此外,非同场比较状态下得到的听感对比更是没有意义。人对听觉的记忆能力非常差。同场对比是谈听感比较的底线。以后你看到“记忆中的XXX”就可以不用往下看了。

但盲听和同场对比时常很难实现。像LZ这样以客观数据做支撑,我觉得非常好,增加了可信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6
发表于 2020-3-7 19:3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亚太地区
脑洞略大 发表于 2020-3-7 19:23
我从08年开始泡坛子,这是我第三个号,是威望值最低的一个。十二年,总在线时长超过8000小时。
大家坛不 ...

我没有您的资质深,我也就是个初烧一只听过几只耳机。但是我自认为脑放在我这得不到体现。有的耳机听到的声音可以说与毒文恰恰相反。当然我不是什么金耳朵,但是我认为在烧油这块不应会有很多人开脑放,说句难听的,大多数开脑放的人也仅仅是圈子周围的人,再加上一些商家(个别的)马甲水军一不用说了吧?自欺欺人是很难做到的一只要多听一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5
发表于 2020-3-7 19:3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既然我买不到所谓的早期版,那我就得拼了命证明那些版本对比的人都是傻子,都是炒作,都是倒卖耳机。
反过来也是如此,越早越少的耳机就越被封神,越新就越渣,中世纪血统论又一次复活。

核心目的都只是在证明对方是傻子,自己最聪明。

至于事情本身,反倒没多少人关心,物料的调整,工艺的改进,耳罩填充物等材质变化,这些都可能造成声音的差异。但没人在乎这些,反正你说有区别,你就是倒爷,你就是炒作,你就是夸大其词,你就是开闹放。认真写比对分析就是毒八股。

连毒八股这种无比恶毒的词语都出现了,还有什么说不出口的呢?隔着屏幕都能感觉到那股满满的优越感。

可以说这个帖子真的是社会的一面镜子,或者说论坛就是社会的一面镜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7-19 15:49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