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5513|回复: 7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谈谈几次盲狙HiFi器材的失败经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9-7-1 12:41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上海市杨浦区
本帖最后由 netsurfe 于 2019-7-1 12:52 编辑

一般写HiFi设备的人是很少谈自己的失败经历的,一个是怕破坏自己的专业形象,一个是怕被商家计入黑名单。可是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的。作为一个小烧,在我还能侥幸自由的时候说说自己盲狙失败的经历,我想对于正在入门的小烧也会有所帮助,少走弯路也是省钱之道啊。

声武士C3

这个耳机被人所知,和一个大V的推荐密不可分。SMZDM上叫射手person,今日头条叫大person,号称万元、千元级的耳机听了很多,然后:
最近person开始收集一些百元级甚至百元内的耳机,之所以这么“退烧”,是因为我想看看卖的最火的这些平价耳机到底能好到什么程度,以及性价比高到什么地步。

以上这段话是他《千万别吓着 这个上海宁做的耳机 以无耻的价格逆袭了整个耳机圈》一文的开篇,然后就推荐了这个当时还默默无闻的C3,之后又在他自己多篇帖子中做了推荐,比如《良心评测:百元级手机配塞大阅兵!手机厂商与耳机厂商的厮杀!》等等。

老实说,当时我在今日头条跟了他不少帖子,感觉他行文流畅,点评有的放矢,一些感受和我接近,令人比较信服。正好当时我手机需要一个带耳麦的耳机,虽然没听过他推荐的C3,但看到是上海(本地)生产,价格又不贵,加上之前听他推荐盲狙雅天ARTISTE DC1 圈瓷双单元耳塞比较满意,所以就京东盲狙了。

结果听了一段时间,实在没忍住,退了。原因也很简单,这个耳机的做工、设计与大V描述一致,唯独音质。。。本来按照大V的说法应该是:
高频顺滑,自然,无丝毫刺耳或是稀薄感,中、高频形态饱满,彰显出整体健康的音色。另外,它的中频密度与潜99水平相当,素质都很好,中频表现力、硬素质和潜99一样都是超越脑66的。

但我没有听到。C3整个声音是发闷的,听Celine Dion完全不对劲,声音很平,没有起伏,那个PLUS的低频我也没感到有多好。那同样价位,当时我试听的同样之前默默无闻的维迪声E3四核双动圈入耳式耳机比这个C3要好太多了。

当时我以为只是我个人的听感差异,或者这个产品个体差异较大。但也再次说明,HiFi产品还是那句老话:适合不适合,靠自己耳朵收货。







  

飞利浦SHP9500

2015年跟风入手的,这个耳机直到现在还有不少地方在推荐,已经成为HiFi入门大耳机的一个标杆。我以自己的经历想提醒一点,HiFi入门的朋友千万不要因为这个耳机性价比超高就盲狙。

Why?这个飞利浦曾经的旗舰常年卖399这么便宜不是没有道理的。首先值得肯定的是它的做工在这个价位还是很超值的,尤其是佩戴,非常舒服,让你能体会到大耳机的优越性。但是,注意,它的声音是偏监听的,非常直白,整个声音还偏薄,高频有点尖细,所以他听人声,尤其女声,不耐听。我原来以为煲机能改善,但我煲了一年,听的次数却越来越少,往往戴上听一会儿就受不了那毫无感情可言的冷声。而听交响乐,它的解析力又不太够,所以这就非常尴尬了。

可能有的朋友自己也发现这个问题了,于是为SHP9500换线就能好声的言论也随之而起。我不排除有的人这么做会成功,但我感觉这样SHP9500性价比的优势也就降低了,而且折腾到最后可能还有很大概率并无改善。因为它的单元、调音与森海、拜亚这些一线品牌的差距还是很明显的。

这个耳机不是不能买,但是建议一定要自己听了之后喜欢再买,因为从我自己的经历来说,偏监听的器材能让HiFi入门的人一见钟情的少之又少。








德国勒姆森LASMEX L-85 Solo大耳机

刚脱了飞利浦SHP9500的坑,没想到自己又进了另外一个坑。去年出了SHP9500以后,就想加点钱买个好一点的大耳机,目标也很明确,就是要厚声、暖声,好推的。然后就看到了大person的软文《横扫耳机圈 千元内一家独大 德国发烧友以无耻低价造剧毒头戴耳机

与先前person推荐的勒姆森HB-69、HB65s一样,勒姆森的L-85 SOLO(有线头戴开放式耳机769元)也超乎了我的预期,而且这耳机的调音太和我口味,我甚至想称它为我的“定制头戴耳机”。。。
我理想的头戴耳机——是插在任何一个3.5mm口都能不出恶声,且完美驱动(达到手机配塞或大多数HIFI耳塞的饱满感)。。。
那L-85 SOLO呢?它的强大在于开放式耳机所拥有的高自然度和高透明度,其他耳机都有一定的闷感,唯独它没有,且最最基本的“中频”做的很厚实,厚实的中频带来饱满和温暖的色调,而犀利的高频又给人华丽和美妙的空气感(冷色调),低频厚度适中,与JVC和索尼的低频规模差不多,但因易推性的缘故,同样音量,同样前端,同一首歌曲下,它的低频最像真实的音箱所发出的效果,总之,低频部分它最给力。中频的暖色配以高频的冷色,加之给力的低频烘托,这是我在千元内头戴有线耳机中体验到的“完美”。第一次。     


从文章的遣词造句就可看出大V对这个耳机的强烈推荐,虽然之前C3有点失败,但大V的人设也不是那么容易倒的,所以当时还是义无反顾地盲狙了L-85。不过这次的结果,有点狠,因为它完全推翻了大V的言辞灼灼。

L-85 Solo刚拿到,做工、配件都很好,耳罩虽然比SHP9500小了一点,佩戴的舒适性不及9500,但依然是很不错的。手机直推,一耳朵,的确很惊艳,主要是二点
(1)解析力高,声音像被锐化过一样,非常清晰,副作用是久听会累;
(2)低频扎实,即使用M1L手机推,也能得到很不错的低频效果。

但,非常严重的一个问题就是L-85 SOLO的高频刺耳,它的高频无论手机推,还是台机推,都会出恶声。听Celine Dion开始还能兴奋一下,刺激一下,后来就感觉不对了,这高频太尖刺了,根本无法持续听下去。不过为了验证,还是留了下来,想想以前也遇到过这种情况,一般煲机之后会有改善。所以在我之前的文章里面大家能看到我的L-85 SOLO作为手机直推党的首选还经常出镜,可惜最后事实证明,大V和我都被啪啪打脸,高频有所改善,但还是恶声频频。此外,中频也并不厚实,整体声音是偏冷的,而不是温暖的。

大V的软文居然出现如此大的方向错误,是一耳朵听不出来?还是受到其他一些因素的干扰了呢??之后我想了一下,发现大person应该是80后,那么他的听音方向和感受和我这个70后的差异是很大的,也就是说很多我当时经历过的黄金岁月他都没有经历过,他听的最多的现代流行歌曲也不是我关注的,这就势必会影响到他对好声音和好器材的偏好。所以我一向认为评测文章应该大致介绍作者个人的听音经历和声音偏好,读者在阅读的时候最好也注意一下这方面的信息,便于做出更明智的判断。

有趣的是大person最近的文章中也还在推荐这个耳机。我还听过他强烈推荐的TFZ、BGVP,老实说,耳机本身的表现和软文推荐的强度有点差距。所以,我想告诉大家(包括看我写的文章):
1、看文是为了获得一个大致的方向,多看多比较,兼听则明;
2、确定方向或者产品后,最好还是要自己实地听一听,才知道到底喜欢与否;
3、一个品牌的不同产品可能音质差距巨大,甚至是同一系列中前后二代产品之间。
4、小品牌的音质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调音水平的经验积累是需要时间的。







唐韹Audiosmis A7Pro有源音箱

有的时候素质高,不代表一定适合你,或者说一定能打动你,唐韹Audiosmis A7Pro有源音箱就属于这个典型例子。我之前就说过,偏监听的声音,对于像我这种入门HiFi小烧来说,往往喜欢不起来。

首先是唐韹Audiosmis这个牌子很小众,小到百度找不到它的网站,能找到的它的前身RAR居然已经变成一个博彩网站。当时会注意到主要还是退烧论坛、流氓才子等大V推荐,尤其退烧论坛做了详细的评测,各种优和优+

那么实际如何呢?我本来是想放书房的,结果发现这家伙太大,长桌上一放,基本没什么地方了。然后就是低音孔虽然朝前,但直接放在书桌上这低频还是不行,不能放大声,一大声就糊了(那个时候还没买音箱垫)。音箱素质明显是有的,三频均衡,比较细腻,但总体声音比较素,比较清淡,幸好不是SHP9500那么直白,听器乐不错,听人声差点,不太容易动情,尤其听女声,像Celine Dion总感觉太平,不对味。

A7pro这个素质箱,我听了一段时间,却迟迟没有为其动笔。究其原因,就是它的声音表现一直无法打动我,让我能以情带笔,总体感觉声音中规中矩,没恶声也没什么亮点,不过不失比较中庸。当然,A7pro能提升的空间不小,如果能像才子那样上脚架,上线材,折腾一下,应该会好上不少。可是这样的话就不太适合放书房了。我感觉之前在SIAV上听的唐韹Audiosmis HP3有源小音箱可能更适合书房的应用场景。



试听渠道

器材的好坏,声音的美丑,各入各眼,但每次购买花的都是大家的真金白银。而现在的HiFi市场,老实说是比较小众的,一些产品的体验只能通过大V、自媒体、用户评价等方面来获取,那么我觉得对于这些HiFi器材文字部分的描述或者推荐还是应该比较谨慎的看待,尤其自己实地聆听应该是第一考虑的,也是最重要的。毕竟,梨子的味道只有自己咬过了才知道。

有些朋友可能苦于找不到试听器材的机会和渠道,这里介绍几个:
(1)实体店。比如上海的知音堂、壹视听、原声带、小白等等,都提供了各类耳塞、耳机、耳放等设备可以试听和比较,而且店主本身对于HiFi也比较喜欢,对销售的器材比较熟悉,能提供比较中肯的意见。除了北上广,很多正规厂家在省会等比较大的城市也会有经销商的实体店,建议查询厂家官网获取。
(2)展会。每年在某些城市会在固定的时间点举办各种大大小小的HiFi展,比如上海的SIAV,香港高级音响展,上海耳机展,知音堂耳机节等等,朋友们可对号入座。
(3)聚会。有些自媒体或者地方烧友会经常性组织一些活动,比如上海的HiFi头条、杭州的织语沙龙等等。不少厂家的新品发布会或者用户见面会也会通过这些渠道进行发布,朋友们可以经常关注,择时而入。像今年年初我就是通过HiFi头条才参加了影音特卖会,买到了心仪的AV功放。
(4)商家试用活动。有些商家会在耳机大家坛等处发布新品试用活动,朋友们可跟帖参与。被商家选中后,一般只需支付快递费即可试用相应的器材,试用期限一般也可达7天以上,是一个比较好的了解产品的渠道。我之前参与过先歌旗下城堡列治文IV音箱和傲立8300CDQ的试听,非常满意。
(5)众测(试用)。前些年流行众测(试用),一些专业众测(试用)网站纷纷设立,比如什么值得买的众测频道、淘宝试用、京东试用、当贝优选、智友众测、新浪众测等等,虽然他们众测(试用)的产品很多都是数码产品和家用电器,但也经常会出现蓝牙耳机等比较热门的HiFi器材。我之前维迪声E3双动圈耳塞、漫步者TWS5蓝牙耳机就是通过这种方式获取的。
(6)7天无理由退货。有的时候实在找不到机会试听,那么有的比较自信或者有实力的商家还提供了7天无理由退货的保障,那么大家可在京东或者淘宝付款购买。满意就留下,不满意则申请退货。之前我的声武士C3就是通过这个方式处理的。

另外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看大V文章,单品评测的可信度一般要高于展会点评。因为在展会上听到的声音往往是一耳朵的,会收到很多因素干扰,比如场地供电不足,耳机新拆未煲,调音不抓耳等等。就是我自己在试听的过程中也吃过这方面的亏,比如知音堂推荐的JVC SD70BT蓝牙耳机,我第一次在实体店听,感觉一塌糊涂,后来在展会上才发现是自己设备与它之间存在兼容性问题,使用手机播放就一切正常,那么已经发表的基于短暂试听作出的第一结论就是错的。幸好在之后进行了补充说明。



阿明Amin 「原创」
http://Blog.sina.com.cn/netsurfe
netsurfe@qq.com



83
发表于 2020-4-22 17:0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省
这是集齐了N篇读文才形成的营养文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2
 楼主| 发表于 2020-4-22 16:4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市浦东新区
小短手 发表于 2020-4-22 15:03
9500就是戴着舒服,透气,可作为日常多媒体耳机长时间使用。
它那个声音并不能算偏监听,或者说拿它做监听 ...

佩戴是很好,但声音不好,无论作为监听,作为HiFi,但不太行。除非前端翻好几倍吧,还有人说换线可改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1
发表于 2020-4-22 15:0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省汕头市
9500就是戴着舒服,透气,可作为日常多媒体耳机长时间使用。
它那个声音并不能算偏监听,或者说拿它做监听其实也并不合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0
发表于 2020-4-22 13:2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市普陀区
netsurfe 发表于 2020-4-22 11:58
那也可能说明你的容忍度比较大,不错啊

其实是出手还是很少,纸上谈兵(阅兵)比较多哈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9
 楼主| 发表于 2020-4-22 11:5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市浦东新区
nite 发表于 2020-4-22 11:51
盲狙称得上失败的应该是和预期差距很大, 或者差距一般但付出代价很大那种(比如前面说到的ED15这种)。至 ...

那也可能说明你的容忍度比较大,不错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8
发表于 2020-4-22 11:5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市普陀区
盲狙称得上失败的应该是和预期差距很大, 或者差距一般但付出代价很大那种(比如前面说到的ED15这种)。至今还没碰到这种情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7
发表于 2020-4-21 09:0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山东省泰安市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各花入各眼。销量是有道理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6
 楼主| 发表于 2020-4-21 08:5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市浦东新区
九阳花露水 发表于 2020-4-20 14:48
学习了。摸索中。但愿不要掉坑里了233333

新手是需要摸索,我老手进新市场也不是照样掉坑里面,(^o^) 不用怕,坑是可以填满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5
发表于 2020-4-20 14:4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辽宁省鞍山市
学习了。摸索中。但愿不要掉坑里了23333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4
发表于 2019-7-23 09:1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市
YZA 发表于 2019-7-22 22:35
问下MIT Vero 50ex听感,本来我也想盲狙的,然后好像两万块感觉有点贵,然后一直没买。然后我又翻国外论 ...

底噪有问题低阻高敏会有可闻底噪,屏蔽不好对周围的电磁场敏感周围放个手机都有噪音。声音很石机,不浑厚,细节不多但是整体均衡,非常流畅,声音很清丽,但是说实在有点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3
发表于 2019-7-22 22:3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四川省成都市
sasawang 发表于 2019-7-2 19:49
ed15是我翻车最惨的一次,其次是mit vero50ex,盲狙最成功是南瓜,其次是曼丽300b。所以翻车的都是新品且看 ...

问下MIT Vero 50ex听感,本来我也想盲狙的,然后好像两万块感觉有点贵,然后一直没买。然后我又翻国外论坛评测也没有,但是倒是二手的倒是有一,两个。。然后又继续评测,然后搜索关键词,然后就到看到这儿了。。。这个东西怎么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2
 楼主| 发表于 2019-7-10 15:0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市虹口区
在这个帖子里面,争议比较大的是飞利浦的9500. 首先声明,我从来没有劝大家不要买这个耳机,这个耳机能买,超值,但是最好先考虑自己的前端,然后去听听。喜欢了再买。因为这个耳机直推下,很难出好声音,对前端的要求还是有一点的。绿坛也有烧友很喜欢9500,大家可以看看他的评说,很有借鉴意义:

http://www.erji.net/forum.php?mo ... id=73259&page=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1
 楼主| 发表于 2019-7-10 15:0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市虹口区
snlfsnef 发表于 2019-7-6 21:20
我很少盲狙冷门,唯一的冷门估计就是 AcousticEffect 这个耳塞,竟然没有失败,不容易

值得恭喜,有失败,也有喜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0
发表于 2019-7-6 21:2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市杨浦区
我很少盲狙冷门,唯一的冷门估计就是 AcousticEffect 这个耳塞,竟然没有失败,不容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9
发表于 2019-7-6 17:3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辽宁省抚顺市
另外几个没听过,9500确实如此,还不如Koss的Pro4S。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8
发表于 2019-7-6 10:5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福建省福州市
额,大都是很冷门的,中枪的几率自然高了
那些辞藻华丽、天花乱坠的听感文我大多看看就好,你说一普通发烧友,假如真的买到一个称心如意的耳机,即便是分享感受,也不会费那么多心血各种组织语言各种云里雾里吧?——个别可能有,但是大部分我默认为是枪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7
发表于 2019-7-6 10:1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福建省福州市
失败是成功之母。此帖很有参考意义。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6
发表于 2019-7-6 02:3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辽宁省
这就是我为什么喜欢看别人翻车文章的原因,失败的经验最宝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5
发表于 2019-7-6 00:3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浙江省嘉兴市
一个产品销量很大,不一定是好产品;一个产品销量很少,没什么评论的必然存在很大的缺陷,比如RAR、唐煌系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4-6-8 07:49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