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6850|回复: 10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世界最强+最难推大耳?来聊聊塞尔维亚铝带Raal Requisite SR1a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9-3-30 15:35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美国
本帖最后由 bartimaeus 于 2019-3-30 17:31 编辑




好多年不来了,感觉应该拿点有趣的东西出来~ SR1a, K1000, Mysphere这三个头戴音箱的对比以后有时间会写一写,今天主要聊聊最有趣的这只


今天的主角是塞尔维亚铝带厂RAAL和加州胆管麦克风厂Requisite Audio联动出品的铝带驱动耳机SR1A。先声明下,如果帖子里图片感觉眼熟,是因为官方的大部分图都是我拍的而作为交换,我借来了几样Raal的工程机玩。楼下有一些图片里的耳机也是工程机而不是最终版。

因为这个东西开发过程很神奇,先说说SR1A的历史。RAAL的创始人Aleksandar Radisavljević从2008年开始就怀揣了把自家铝带单元技术装进一台耳机的梦想。他坚持认为作为天然的高频单元,质量极轻的铝带,比起实质上是强行让中频单元担任全频段工作的动圈或者平板,在频响方面有着解析,瞬态方面的巨大优势。当然了,把一个本来是高频单元的结构强行推出全频段性能,这个设计难度可想而知。铝带本身内阻极低不到0.05欧,甚至远低于一般线材材质的内阻,如果直接把两片铝条接进一个耳放,唯一的可能性就是耳放会瞬间短路。如果强行加大线材内阻,阻抗的差距会导致耳机还没推响,线材首先起火了。


值得一提的是Alex真的是个非常有毛子风格,大干快上的设计师。我和他说一个想法,他有时候第二天就给我发邮件说电路已经焊出来了,一个星期没过东西已经寄给我让我提建议了。而这样生产能力的老哥,花了整整10年琢磨了这个设计,克服了多少设计难关也是很容易想象的。Alex最后想出的解决方案唯一的形容方式只能说是丧心病狂。首先,通过加粗线材保证耳机加上线的内阻不超过0.2欧,保证听歌的时候线不会熔化起火,然后通过变压器和针对特定频段的滤波结构,强行把高功率输入变成低电压,高电流的输出。

当然了,两个一斤重的变压器不能挂在耳朵上,所以Alex设计了一个耳机专用的匹配盒,为耳机端加上了等效5.6欧姆,总计5.8欧载荷的阻抗,从各种意义上把搭配耳机的挑战100%转化成了对推力的极限需求,只要输入功率够,输出端表现就能平底起飞。这个换能过程效率当然不会很高,实际上,转接盒的喇叭线接口上的灵敏度在6欧下只有90db/w,实际聆听的单元摆位下甚至低达85db/w,灵敏度让很多落地音箱看上去都显得很好推。

也就是说,SR1A的实际驱动功率需求比kk高接近100倍,比HD800高超过2000倍,而与此同时,不考虑转接盒部分的实际灵敏度大概145db/mw,也就是你的手机耳机口如果不短路的话,能直接把铝带单元烧断对输入功率不到十万分之一用来发声这一点,Alex本人的评论是“效率趋紧于0的系统,性能才能趋近于完美呢”。

官方推荐的SR1A用功放是8欧阻抗下至少每声道100w,或者4欧下至少150w。实际上,如果你喜欢大音量,在低频部分匹配盒是真实的可以吃掉150w的。盒子会把超过150w输入的功率100%转化成热量,通过物理的输入上限来保障单元不因为过于剧烈的运动损伤耳机外壳。不过正因为是电压转电流驱动的方案,铝带配合一些士必草之类的高电流功放,和某些大功率胆机是不需要150w的。实测一些70w-80w功率上下的KT88或者KT150胆后级,推起来低频都是毫无问题。当然,耳放就不要想了,个人用市面上纸面输出最高的主耳放机Schiit Ragnarok搭配过一次,感觉也就算是勉强音量够大,低频质感确实完全出不来。

也正是得益于这样的设计,SR1a可以非常充分的发挥很多顶级功放的潜力,接一个200w的巨型纯甲放进去,前150w都能拿来为了耳机的表现服务,而这个耳机也是真正意义上的遇强则强。对前端需求高如Abyss, Susvara这类耳机,搭配实际的超一流功放也会打天花板,而SR1A即使拿很多真正意义上的超旗舰系统推,性能也完全可以继续攀升。本人测试过的Octave V110SE,Bryston 4b3,Accuphase机器下,耳机对每个功放本身的特点也能非常鲜明的体现。当然,在便宜的功放系统上,本身系统的缺陷也会很明确的表现,不会像更好推的大耳一样掩饰系统的任何问题。


这个功放是一位朋友家的Thrax斯巴达克斯,用6联装300b强行达到超过60w输出的超怪兽后级。巨佬听下来认为这套加vermeer 2下实力已经决定性的超过HE1了。当然,这个机器价格即使是二手也决定性的超过了HE1之所以要首先重点说这套系统不是因为真的需要拿7,8万美元的后级搞SR1a,而是因为即使是很优秀的石机后级,搭配铝带风格也和胆系统驱动的HE1难以直接比较,但是这套一个声道拿300b强怼,声音既有了胆味又有铝带极高的性能,比较方便正面和顶级胆机下的静电系统进行对比

值得一提的是我听到的素质最高的SR1a系统并不是这只,而是士必草的DMA400分体+DMC30SV而且即使是降级使用DMA300当后级,解析和控制也并不输给斯巴达克斯。


声音的话,本身就是高频单元的铝带高频实力自然是不一般的,延伸,控制,透明度和能量感都极其出色,尤其是搭配士必草这类高速功放听电子,合成乐的表现可以说刷新了我对耳机在这类曲目上表现的认知。高频瞬态可以说和很多高端静电耳机比只强不弱。但是这个耳机的频响是完全线性的,如果音源齿音比较厉害,会忠实的在播放时反映出来,喜欢胆机味道的人可能会觉得高频能量有些过多。中频和低频方面,铝带基本上完全还原功放味道,低频下潜虽然硬指标还是受到了完全开放的结构限制,从大概30hz开始而且整体上结像比较瘦,但是因为低频瞬态极其强悍,搭配合适的功放实际听下来和1266 phi,Susvara比低频上完全不输质感。


同样得益于SR1a接近45平方厘米的巨大单元面积和类似kk的结构,它的声场也并不是我听过任何其他大耳能比的佩戴位置调整合适之后,铝带是几乎没有“脑内感”的, 整个声场里大部分能量感受上在脸以前。包括K1000,我自己的Mysphere 3.2, 1266 phi在内,声场规模和结像的宏大程度都和SR1a缺乏基本的可比性。如果非要对比的话,SR1a的声场规模其实和森海的上古脖挂音箱Surrounder有一些相似之处当然了,这个东西的结像比脖挂音箱要精确细腻太多了。

需要注意的一点是这个耳机中低频和低频瞬态极其依赖强悍的功放性能。只要有低于200hz左右的能量在,功放的能耗需求会瞬间从不到10w提高到接近100w。如果功放本身跟不上这个能量提升速度,听上去低频就会显得拖沓。这一点我发现很多开关电功放问题尤其严重,甚至会出现因为功率爬坡上不去功放进保护的问题。中频质感在一些中低端功放下也不够好,这方面要注意考虑功放本身中频的细腻程度。


如果说有什么缺点,首先是这个东西定位精准程度和瞬态近乎完美,解析实在太高,会暴露一些文件里其他耳机暴露不了的问题。其次就是因为瞬态实在太快,人声有时候听起来感情没有Mysphere这种比较紧密柔和的小动圈丰富,也需要靠功放本身的实力去调节。如果功放不够出色的话定位更接近超一流的大编制和电子乐系统,或者选用中低端kt88机,以牺牲中频细腻程度换更好听的人声。就这一点而言,个人感觉有一只这方面能和铝带互补的耳机还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如果你有一些文件是80,90年代以前采集的,或者乐队本身不是很知名,用铝带听很可能听出很多缺陷


关于更实际的搭配,铝带个人感觉比较适合高密度,细腻,有一点点高频压制的石机上胆机会让风格变得更像正常耳机,但是也会让铝带自己独特的速度和控制削弱,而且比较便宜的大功率胆都有点颗粒感问题,这个在Octave,AR家合并后级上是没有完美的解决的。而且这个耳机确实很喜欢大功率机器,我自己的Nagra Classic INT功率算是勉强够,但是大音量聆听确实能感受到有一些缺乏余量,但是如果从头采购铝带专用后级,最好直接从8欧下150w甚至200w开始买起,留一点功率余地能保证耳机即使最大音量听鱼雷发射,也不会下潜不足

个人听过比较不错的搭配有Krell,Simaudio的合并机,Hegel的解码功放一体,Bryston的合并和分体后级还有luxman的大管子机表现都算是不错。这里要重点推荐一下士必草+SR1a这个搭配。士必草的高频的飘逸的风格在相对低端系统下虽然和铝带有些长处叠加,凸显短处,但是高端士必草系统下中频依然非常细腻,又能非常好的强调铝带高频,下潜方面的优势。我自己的150s2+30ss系统中频比起Nagra确实有一些相对明显的不足,但是即使把150s2换成相对新的dma240中频都有极大的质感提升,如果把前级再换成30sv又有控制,低频表现方面的明显进步,算是一个升级的中期目标了

值得一提的是Raal在这个耳机的设计上对于佩戴和使用体验下了很大的功夫。如果拿来和LCD4,Mysphere,Abyss还有大乌之类的比,铝带的佩戴舒适度应该是这几个耳机里最高的。比较轻的400g重量加上很好的重量分配,还有完全模块化的设计,可以让用户自己加长缩短头梁带,即使脑袋很大或者很小也能找到比较合适的佩戴位置。


另一个对于国内烧友的优势是,这个东西单元可以热插拔大乌或者LCD4这种单元容易凉的耳机国内保修很麻烦,不光过保会很贵而且就算是在保,也得把耳机送回去等对面维修。这东西备用单元199刀一只,如果你喜欢用没保护的功放活在危险的地方,买俩备着万一烧了直接插个新单元进去继续听歌。单元本身据Alex说大批量进行了超过2000小时的测试,使用寿命没有问题,但是因为设计的功率强度问题再加上考虑到用户可能想搭配一些老功放或者低端设备,特别为单元烧坏进行了考虑。


最后补一句我去Canjam NYC之前有个美国朋友借走了我的工程机,组织了一个4人听铝带小聚会,然后Canjam散场后,我自己又拿正式版组织了一个4人小试听聚会。两场在的烧友家都有很出色的耳机系统(WA33e+ Rockna+ 1266 phi, Allnic功放+升频Dave+Susvara),现场还有我自己的Mysphere 3.2,Diana Phi,大乌还有一些其他超旗...

...然后现在一个老哥在卖wa33,另一个卖wa33e和1266phi,两个人卖了大乌,到今天为每个人都买了个铝带还配了个功放










DSC09716-2s2.jpg (193.52 KB, 下载次数: 241)

DSC09716-2s2.jpg

DSC09708-2s2.jpg (322.74 KB, 下载次数: 238)

DSC09708-2s2.jpg

DSC09699-2s2.jpg (141.02 KB, 下载次数: 171)

DSC09699-2s2.jpg

DSC09697-3s2ss.jpg (176.08 KB, 下载次数: 209)

DSC09697-3s2ss.jpg

DSC09683s2.jpg (128.16 KB, 下载次数: 241)

DSC09683s2.jpg

DSC09680SS.jpg (201.1 KB, 下载次数: 220)

DSC09680SS.jpg

DSC09675s2.jpg (242.82 KB, 下载次数: 209)

DSC09675s2.jpg

DSC09608-2s4s.jpg (183.19 KB, 下载次数: 223)

DSC09608-2s4s.jpg

DSC09589-2s.jpg (353.37 KB, 下载次数: 219)

DSC09589-2s.jpg

DSC00035-2s2.jpg (111.64 KB, 下载次数: 231)

DSC00035-2s2.jpg

DSC00022s2.jpg (124.97 KB, 下载次数: 243)

DSC00022s2.jpg
100
发表于 2020-6-17 13:5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美国
我看这个耳机还有一个西装是直接用一个配套的Schiit耳放直推,这又是什么道理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9
 楼主| 发表于 2019-5-16 11:3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美国
Makkok 发表于 2019-5-16 09:10
这货如果用300W的后级去推,哪天前级不小心没设置好音量,会不会烧机器?

我记得惊雷的放大就有个功 ...

这个不会,超过150w的输入就变成热量了,倒是功放顶不住可能进保护

功放短路那确实可能爆单元,热插拔设计也是考虑到了这一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8
 楼主| 发表于 2019-5-16 11:3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美国
tomtrp 发表于 2019-5-16 06:57
确实。一个正常的烧友不会做这么多,也不会回复的这么积极。不过这个耳机还是很想试听一下的

最近买的几个旗舰都写了深入评测,难道我还一家家收钱了不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7
发表于 2019-5-16 09:1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深圳
本帖最后由 Makkok 于 2019-5-16 09:12 编辑
bartimaeus 发表于 2019-5-16 05:11
南瓜中频感觉比Bryston中端还是要细腻一些,Bryston我觉得Headfi说的135sst3推力上还是稍微差一些,他家3 ...

这货如果用300W的后级去推,哪天前级不小心没设置好音量,会不会烧机器?

我记得惊雷的放大就有个功能,能设置最大音量的保护,其他家的不清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6
发表于 2019-5-16 06:5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英国
farrel 发表于 2019-4-1 14:36
SBAF论坛的这个耳机帖子也是这位楼主发起的。
Headfi的这个耳机帖子,最积极的也是这位楼主。
现在大家 ...

确实。一个正常的烧友不会做这么多,也不会回复的这么积极。不过这个耳机还是很想试听一下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5
 楼主| 发表于 2019-5-16 05:1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美国
Makkok 发表于 2019-5-15 16:50
head-fi 上 70 多页的帖子看的吃力,国外烧友理性的占多数,上天价放天价音源去推的较少,提的最多的是国内 ...

南瓜中频感觉比Bryston中端还是要细腻一些,Bryston我觉得Headfi说的135sst3推力上还是稍微差一些,他家300wpc往上的大后级推铝带非常强力
Requisite老板自己的石机是一对7b3,我没听过7b3但是4b3表现已经不错了,14b3貌似就是俩7b3塞进一个机箱里,算是推铝带能和高端Spectral,CH对位的一个亮点功放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4
发表于 2019-5-15 16:5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深圳
head-fi 上 70 多页的帖子看的吃力,国外烧友理性的占多数,上天价放天价音源去推的较少,提的最多的是国内用户不怎么感冒的 bryston 的一个后级,据说搭配不错,除了中频密度,人声不如 pass x150.8 之外,声场,动态都很好。

楼主的南瓜对比百事通这个有没有试过,大概区别会在哪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3
发表于 2019-4-26 09:5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四川成都
牛啊,神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2
发表于 2019-4-26 07:2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世界是静电的 发表于 2019-4-26 04:56
我出个馊主意
耳机终究还是需要声音说话。
既然f总和链球都互相不信服对方 如果可以的话 在国内建个 ...

百闻不如一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1
发表于 2019-4-26 04:5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河北
本帖最后由 世界是静电的 于 2019-4-26 10:18 编辑
farrel 发表于 2019-4-1 14:36
SBAF论坛的这个耳机帖子也是这位楼主发起的。
Headfi的这个耳机帖子,最积极的也是这位楼主。
现在大家 ...

我出个馊主意

耳机终究还是需要声音说话

既然F总和链球都互相不信服对方 如果可以的话 在国内建个群,组织个试听SR1A的聚会如何?耳机的话让想要试听的人合资付押金从国外厂家寄到国内信得过人中间人这里,如果国内有人买了SR1A且愿意带去聚会的话那就再方便不过了。如果F总不嫌麻烦有意的话也可以组织这个聚会,毕竟你在圈内的人脉也算较多。

链球你既然和厂家关系不错的话,询问一下也不麻烦吧?如果这款耳机在国内试听后真的如你所说这么强,我相信玩静电和平板的那些大佬也不会无动于衷。

顺便求私信MS国内的试听渠道 我个人还是很喜欢手头这只KK的声音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0
发表于 2019-4-14 03:4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欧洲和中东地区
简单来说就是平板单元删了振膜直接用导体发声? 感觉低频估计是不好推出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9
发表于 2019-4-14 02:1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湖南长沙
LV dai 大法真可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8
发表于 2019-4-7 17:2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亚太地区
听这个耳机是不是需要一个法拉第笼,万一击穿了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7
 楼主| 发表于 2019-4-7 11:3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美国
天域联达我知道有个3.2,不知道那边拿不拿出来试听...北京那个我知道可以听的。香港有两个朋友我知道入手了,不行也可以联系下他们~

KK状态国内的都很难说,单元附近的胶,调音棉都会老化,普遍需要打理。不过个人感觉如果预算不是大问题的话,MS和铝带都比KK作为系统可玩性高非常多

1000刀KK配5000刀功放,是不会干得过394+MS或者gsx2+MS这种组合的,更离3000铝带+3000功放的系统相去甚远,所以我觉得继续投资功放为了kk不太划算。我这个南瓜合并上KK固然很好听,但是为了KK玩这个级别的机器感觉实在是没什么意义啊
@fearsdot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6
发表于 2019-4-7 00:5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珠海
bartimaeus 发表于 2019-4-6 12:14
没好好听吧,这东西现场测试还是比较难,而且很多人听的可能是早期根据3.1做的原型机,那个针对直推有优 ...

请问MS国内哪里有试听? 广东境内有的话就好了,马上奔过去。。。
KK如果状态好,我是不介意所谓老机的。我也不是拿来投资,现在实战已经秒杀了手头的800,abyss也在吃灰(佩戴是相当大因素)。目前唯独有点不爽高频声音略生硬,这点不如800的自然,也可能是我这个胆功放素质还不够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5
 楼主| 发表于 2019-4-6 12:1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美国
fearsdotcom 发表于 2019-4-6 09:59
是啊,KK这种老耳机,素质能跟新旗舰差距不大真是相当难得。 而且说成差距,感觉更多是差别而已。听古典 ...

没好好听吧,这东西现场测试还是比较难,而且很多人听的可能是早期根据3.1做的原型机,那个针对直推有优化,所以上台就比较一般了

这边玩KK的还是都很喜欢MS的,国内很多收藏KK当投资的那肯定不能说MS有多好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4
发表于 2019-4-6 09:5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珠海
bartimaeus 发表于 2019-4-2 23:35
MS国内有试听 不过我觉得如果功放跟得上,铝带确实是非常革命性的产品。虽然作为很早就上了MS车的 ...

是啊,KK这种老耳机,素质能跟新旗舰差距不大真是相当难得。 而且说成差距,感觉更多是差别而已。听古典大小编制,KK比传统耳机优势大太多了,那种箱子味的大场面和舞台感,跟耳机很不一样。这货就是原厂调音太薄,高频增益太大,要大削才能听。
MS素质、风格上跟KK差别很大么? 周围有人说MS比较坑,不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3
发表于 2019-4-5 23:1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卢湾区
又强烈种草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2
发表于 2019-4-5 19:2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广州
bartimaeus 发表于 2019-4-4 23:40
电流倒是也不可能到0.5a,0.5a真的作用到那个结构,线可能已经着火了

耳机线0.2欧,500mA也才50mW。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1
 楼主| 发表于 2019-4-4 23:4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美国
confucius 发表于 2019-4-4 08:56
这个耳机的阻抗只有0.02Ω,500mA全部输出到耳机上:5mW的功率。

电流倒是也不可能到0.5a,0.5a真的作用到那个结构,线可能已经着火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2-10 23:07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