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7417|回复: 2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没有优点的器材才是好器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9-3-20 17:25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科威特
本帖最后由 wzchen 于 2019-3-20 18:35 编辑

先说一些基本观点
1、没有优点的器材(包括线材和元器件)才是好器材(线材、元器件),当然,有个前提,就是也基本没有什么缺点。
2、所有器材(线材和元器件),你听到的只是它缺点,而且在一套系统中,你听到最多的是声音最烂的那台器材(或那条线),声音好的器材(线材),对烂声的贡献相对较小,越优秀的器材(线材),对烂声的贡献越小。最好的器材(线材)就是几乎对声音的优缺点都没有任何贡献,它仿佛消失不存在一样。
     上述这些观点是我从十年自制耳放元器件的选用折腾中得出,然后引申到器材和线材的,就是既没有缺点,也没有优点的元器件(包括器材和线材)才是好东西。大概从2009年开始,本人研究制作耳放,最早是选用不同的线路分别制作一些耳放,后来发现,不同的线路对耳放的声音影响很小,影响更大的是耳放元器件的选用,不同的线路,甚至是胆机和石机的差别,只要选用的元器件相同或相似,最后出来的声音就非常相似。在元器件的选用上,本人通常先把各种元器件串联在耳机回路里进行初步试听,初听筛选出来的元器件再装在耳放上进行比较试听,从实验的结果来看,各种元器件对声音都有或多或少的破坏作用,主要是音染和失真,有些劣质的元器件能把声音搞得混浊不堪,面目全非。就是说,所有的元器件对声音的影响都是负面的,没有元器件对声音有任何的改善作用(相对于不串联该元器件,而是串联一段非常短的优质导线来说)。
     从耳放的制作过程中我发现,一台耳放,声音主要有质量最差的那个元器件决定,可以说,你听到的最多的就是那个质量最差的元器件的声音特征,一台耳放内各种元器件对耳放声音的贡献程度取决于元器件的质量,质量越差的,贡献越大,质量越好的,贡献越小,最好的那个元器件,对声音几乎没有任何贡献,仿佛不存在一样。一旦把一个质量最差的元器件找出来,用优质的元器件替代,那么这个元器件对耳放声音的影响也就大幅度下降了,如果这个元器件足够好,那么这个元器件就像消失了一样,而原先质量第二差的元器件的声音特征就会明显地显现出来,严重影响耳放的声音,如果再把这个第二差的元器件找出来,用优质元器件替代,那么,这个元器件也会几乎消失,而第三差的元器件的声音特征又会显现出来,影响耳放的总体声音。每一次把一个最差的元器件找出来,用优质的元器件代替,就像排雷一样,使得各种元器件对耳放的声音影响越来越小,最终,耳放的声音就越来越清澈透明,越来越细腻,越来越动听。
最后总结:
       你听到的其实都是缺点,而且,对声音贡献最大的是那台(条、个)最差的器材(线材、元器件)。器材(线材、元器件)对声音都有破坏作用,而没有改善作用,所以,没有什么优点可言,我们平时所说的所谓优点其实都是相对声音更差的器材来讲的,相对于唱片上的信息,器材(线材、元器件)永远只有缺点,没有优点,何谓声音清澈透明、何谓细腻柔和,你听到的只是唱片信息的特征,而非器材或系统的特征,如果,唱片的信息是混浊和粗糙的,你的系统却发出了透明细腻的声音,那么这套系统也不是好系统。
附图是我做耳放选用的一些优质元器件。 最后的图里有两种电容,有Amtrans和银云母电容。

另外,再补充几条我自己总结的几条元器件的搭配定律,这些定律也可以用于器材和线材的搭配
第一条, 缺点叠加定律,如果A器件声音粗糙,B器件音染重,声音混浊,C器件声音薄而尖锐,那么用这些元器件组装的器材声音一定是既粗糙,又混浊,而且尖锐难听。
第二条, 优点相减(不叠加)定律,就是元器件所谓的优点是不能叠加的,假如,A器件声音细腻柔和,但高音不好,B器件清澈透明,但声音有点粗糙,C器件声音三频均衡但有点混浊,最后出来的声音不会是细腻柔和、清澈透明而三频均衡,肯定是声音混浊、粗糙,且高音不好。所以,单一器件的所谓优点对声音没有任何帮助(其实也没有优点),更重要的是组成器材的每一个元器件要尽量没有缺点,缺点越少、越小越好。假如一台器材有100个元器件,99个都用上了顶级的Hi end元器件,但有一个元器件用的是普通元器件或者甚至是烂声的劣质元器件,那么这台器材的声音就不会是Hi end级别的,最多是普通Hi Fi,甚至是low Fi的。器材元器件的使用,很容易出现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汤的情况。这就是我们一直强调的所谓木桶效应。
第三条,  纯净定律(越纯净越好),音响系统发烧和其它各领域的发烧原理是一样的,就是声音越纯净越好,例如,茶叶、香水、酒、矿泉水等,都是味道越纯净越好,高级的茶叶味道清香而单纯,只有廉价的袋泡茶,味道混杂而浓郁。想要器材声音纯净、清澈透明,就要尽量使用单一品牌,或者声音特点相似的元器件。例如,电阻和电容的使用,尽量不要混搭使用,而是使用同一品牌的元器件,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同一品牌的器件,一定要使用个性和声音特点相似的器件。不注意这一点,器材最后的声音往往就很混杂。

Amtrans电容和银云母电容.jpg (310.86 KB, 下载次数: 187)

Amtrans电容和银云母电容.jpg

Audio Note STD电容.jpg (268.5 KB, 下载次数: 217)

Audio Note STD电容.jpg

Audio Note快晴电容.jpg (257.93 KB, 下载次数: 187)

Audio Note快晴电容.jpg

万隆线材.jpg (289.42 KB, 下载次数: 206)

万隆单晶铜、单晶银和金银合金线

万隆单晶铜、单晶银和金银合金线
26
 楼主| 发表于 2019-3-24 16:3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科威特
q6_6per 发表于 2019-3-21 19:02
楼主思路极其正确。就是做减法。最好的器材,就是没有器材。可惜空间距离限制,才出现了器材。

======== ...

谢谢你的赞同,最优秀的器材就像没有器材,声音极其透明自然,宛如现场一般,整套音响系统就像消失了一样。当然,要做到这一点,单单靠器材是不够的,唱片录音也需要跟上,有些唱片本身录的存在感很强,电声味十足,那再好的器材没有办法做到让系统消失的最高境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19-3-21 19:0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
本帖最后由 q6_6per 于 2019-3-21 19:13 编辑

楼主思路极其正确。就是做减法。最好的器材,就是没有器材。可惜空间距离限制,才出现了器材。

===========

其他卖货的,
喂,器材是拿来赚钱的,怎么可能hifi。

要hifi,得自己打造,堆料。

不动脑子,光花钱,就能买到极品?那还有【特供】存在吗?
--------------
被所谓的HIFI器材,听久了,耳朵和脑子都听残疾了,根本分辨不了好坏,自己中毒深重,都不自知。

出门听听大自然的声音吧,有那么重口味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楼主| 发表于 2019-3-21 17:5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科威特
本帖最后由 wzchen 于 2019-3-21 19:55 编辑
phoexi 发表于 2019-3-21 11:19
万隆金银合金的音染可不小

AN标准版电容音染也大 快晴也必须无极性版本才均衡

音染应该是万隆单晶银最大,有一种发亮的电声味,影响了透明度,金银合金稍好一点,但音染也很明显,不过,染的比较高级,听上去声音晶莹剔透,很有高级感,单晶铜音染也有,相对小一点,当然,这些线比很多普通的什么无氧铜、镀银线音染小多了,我差不多试了近百种不同的线,才找出一种纯铜线,音染确实非常小,比上述万隆线都要透明。再优秀的电容,或多或少都有音染,特别是无极的耦合电容对声音影响很大,所以我基本不用耦合电容,都是直通连接,耳放都是做成直流的。Audio Note和Amtrans电容是我试过的几百种电容中音染最低的,当然,目前仍然在继续寻找更优秀的电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楼主| 发表于 2019-3-21 17:4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科威特
本帖最后由 wzchen 于 2019-3-21 17:45 编辑
福尔摩陈 发表于 2019-3-20 21:01
同意楼主的看法。

不管单台,还是整套,木桶原理还是不变的。难点在于找准最短的那块板。至于夸耀最长的 ...

一针见血,是个明白人。事实上,厂家夸耀的那块最长的板,对增加木桶储水量的作用是零,可惜很多消费者不明白这个道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楼主| 发表于 2019-3-21 17:3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科威特
线路设计对声音的影响是很小的,我说的是各种成熟的耳放线路,用优质的元器件去组装耳放,都可以发出优秀、且非常相似的好声音,我自己做过的各种耳放线路就有无线电50周年纪念耳放,拜亚动力A1、Solo、TPA6120,STK3048A+ STK6153(我自己设计的),Pass Zen(线路我有改进,大幅度降低了本底噪音),Krell KSA5线路等,我做出来的这些不同线路的耳放声音都非常不错,而且声底很相似。同一款耳放线路,例如,KSA5,淘宝成品机只卖一千元不到,我自己做成本就在近一万元,声音简直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KSA5线路,即使把外围的一些器件升级,例如,电源变压器用Talema,RCA插座用WBT,电源为插用古河等,如果线路板上的元器件仍用淘宝套件的,声音照样惨不忍睹,混浊、粗糙、刺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019-3-21 15:4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浙江丽水
这脑放开的……FM的电路设计基本没走脑子,用的都是教科书里的现成图纸这一点没提。类似FM这种牌子,走的是传销路线,专门瞄准富豪区的大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19-3-21 14:4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辽宁
alex_to 发表于 2019-3-20 19:40
元器件精益求精对录音还原肯定是积极的,但与换能单元素质比作用微乎其微

扬声器是最重要,不过音源和放大部分也不能马虎,那个环节差了都不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9-3-21 13:0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闸北区
本帖最后由 flight8888 于 2019-3-21 13:05 编辑

很多人都搞不懂什么叫堆料,谁说国外的顶级机器就不是堆料了?同款同型号的电阻,千分之五和千分之零点五的价格是一样的吗?真正的顶级器材,从研发到选材都是有严格的检测和设计标准的,尤其是在精度配对上及其严格,越是顶级越是精密,原件几千几万的淘汰率根本不稀奇,你们以为是大路货,其实人家一个的价格就是市面货的几十上百倍。而且很多都还是定制件,像电容这种,直接按照机器的设计要求让电容厂家订制。而更厉害的就干脆自己做,FM的机器这么牛逼人家里面的牛就是自己做的,根本看不上其他厂家的东西,像这种机器打开了给人看都看不懂到底堆了什么。audio research生产机器用的洗板水就要上百美金一瓶,一块板子就是一瓶,这种机器用个十几二十年电路板都是光亮如新,这不是堆料?很多人看不懂罢了。
而国内很多厂家甚至作坊出来的东西,首先根本没有那么多设备和技术实力可以测试和筛选原件,也没有渠道和资源去向大厂定制原件,更没有本事自己做原件,因此就拼了命的买一些大牌的东西回来凑,机器打开来全是牌子,配对没精度,设计不到位,这不叫堆料,这是堆钱,不然开价高卖给谁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9-3-21 12:3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西贵港
楼上的都是国内HiFi大厂的产品设计师吗?佩服佩服佩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9-3-21 11:1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浙江
万隆金银合金的音染可不小

AN标准版电容音染也大 快晴也必须无极性版本才均衡

Amtrans那个铜膜电容也有明显音染 柔化很明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9-3-21 11:0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佛山
有一招叫阴阳平衡大法。楼主一定不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9-3-21 09:1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四川成都
声音是综合调音的,不是要不要选同一个元件造成的。拆开一个高端机子,你会看到基本不会只有用一种电容。相反低端机子才这么干,估计是采购便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9-3-21 09:1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四川成都
GTX-Pro 发表于 2019-3-20 21:46
楼主的结论,其实就是听起来怪怪的。 真正的木桶,其实不是元器件,而是设计,靠设计来选择器件,发挥每个 ...

我记得a1耳放就是排线,类似排线的东西还多。都被枪毙完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9-3-20 22:2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元器件影响声音我是赞同的。
但我认为线路设计正确是最根本的。电路设计有问题,上再好的料都白搭。
电路设计一般用料很好的耳放,   我认为还是难以比得上   电路设计很棒但用料一般的耳放。
我个人观点而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9-3-20 21:4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徐汇区
本帖最后由 GTX-Pro 于 2019-3-20 22:22 编辑

楼主的结论,其实就是听起来怪怪的。 真正的木桶,其实不是元器件,而是设计,靠设计来选择器件,发挥每个器件,扬长避短,这需要经验,需要能力,需要知识...。都是那些文字,有人可以出口成章,有人出口成脏,区别的不是文字而是脑袋。
对于音箱以及相关设备来说,至于“调音”,很多人觉得靠有艺术细胞的老烧靠耳朵,或许在国内就是如此,完全凭个人感觉来干“调音”。实际情况在国外,真正的干所谓“调音”的活的,却是毫无艺术细胞的工程师,用机器去测试,去修正缺陷,所以叫“调试”更合适,至于加不加味精,那是最后一步要做的事情。简单说很多人还在感觉化,尤其是论坛里,各种评论都是什么空气感、现场感等等等等。而国外大厂人家是数据化、工业化、流程化...并不断改进而不是靠个人(当然我也相信国内也有)。国内没有哪个论坛有各种耳机的频响曲线,没看到几个论坛有测试耳机的频响曲线,但国外有!
典型的例子就是中国的厨师炒菜是按自己口味和经验加调料,换了大厨一个小饭店的口味可能就变了。即使哪怕都是湘菜,可未必全国各地的口味一样,尤其在一些小城市。哪怕一个城市湘菜,味道都会有喜欢有不喜欢。但国外的比如肯德基,人家不需要大厨,都按配方称重按时间按工作流程来,所以全国肯德基一个味至少差距很小,至少南北的我都吃过,真的差异很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9-3-20 21:2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徐汇区
koboss 发表于 2019-3-20 21:10
暗黑2的圣骑士,优点是没缺点,缺点是没优点

圣骑士多强啊,K BOSS第一高手!PVP也强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9-3-20 21:1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广州
koboss 发表于 2019-3-20 21:10
暗黑2的圣骑士,优点是没缺点,缺点是没优点

听上去也像魔兽世界的圣骑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9-3-20 21:1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浙江
暗黑2的圣骑士,优点是没缺点,缺点是没优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9-3-20 21:0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
同意楼主的看法。

不管单台,还是整套,木桶原理还是不变的。难点在于找准最短的那块板。至于夸耀最长的那块板,厂家比较擅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9-3-20 19:4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辽宁抚顺
元器件精益求精对录音还原肯定是积极的,但与换能单元素质比作用微乎其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2-22 02:49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