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0057|回复: 3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寡人悟到啦,RCA信号,仅仅由信号线决定。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9-3-15 19:31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江苏
本帖最后由 q6_6per 于 2019-3-15 20:32 编辑

原因,
前级和后级,都有自己的GND地,并且都有自己的电源供能。

信号线就像一条绳子,通过自己电压的甩动,把信息传递到后级。

而,前级和后级,只需要用普通的线材,将GND连接起来,甚至只连接一个声道的GND就够了。(我刚才,实践过了)


也就是说,大家只需要在信号线上堆料就行了。
地线,甚至是一条细细的OK线,就搞定了。(OK线是一种方便使用的电线的名称,可自信搜索了解。)



至于屏蔽,没有的事。

不信,自己试。



30
发表于 2025-6-13 15:5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浙江杭州
q6_6per 发表于 2019-3-15 19:55
本帖可能存活不久。

大家记得保存文字和图片。

绝了,每一个字都是标准的民科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25-6-13 13:1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有空试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楼主| 发表于 2020-9-13 19:2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

已完成。
78平方铅线,约6平方铜线等电阻。


铜网当地线。信号线只有一条纯铅保险丝。



正爽着呢。



上图:


体验了 什么叫打铁.jpg (145.84 KB, 下载次数: 31)

体验了 什么叫打铁.jpg

78铅芯 外观 乡土配色.jpg (293.17 KB, 下载次数: 35)

78铅芯 外观 乡土配色.jpg

78替换8.jpg (179.04 KB, 下载次数: 27)

78替换8.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20-4-18 16:2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四川成都
“OK线”是患者用于衡量发际线高度,评估脱发严重程度的一种自诊手段,临床上也有部分应用。将大拇指和食指连成圈状,中指,无名指,小拇指三指并拢,形如“ok”的手势,手心朝外,保持水平垂直贴近额头,以眉毛的水平高度为起点,能完整填充于眉毛与发际线之间,说明发际线高度达到OK标准。发际线高度符合OK线则被认为是正常范围内的健康发际线,高于或低于OK线,说明发际线过高或过低。发际线过高一般存在发际线后退、脱发、头发稀疏等问题。
——摘录至《百度百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20-4-18 13:0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你这么说,8000一根的线卖给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20-4-18 12:4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
所以这种无限粗的信号线在哪儿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楼主| 发表于 2020-4-17 21:2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

如果把线材中途的平方数,加到无穷大,是不是就无限拉近了功放和音响的距离了。

距离缩短了,线材上损失的频响就更少了。

从分形结构来看,线材得像一颗树,从功放长到音响,这样才能保证平坦的衰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楼主| 发表于 2019-4-3 20:4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

不是信号线粗,也不是地线粗,而是两线之间的结构比例。

细线,加粗铜管,也很带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19-3-16 10:0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深圳
q6_6per 发表于 2019-3-15 23:35
自己打脸。

但,我还悟到了一些东西,

有源设备输入阻抗普遍10k以上,你在乎那几欧电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019-3-16 08:1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我还要告诉你,不允许高级黑,也不允许低级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19-3-15 23:4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今天315,楼主小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楼主| 发表于 2019-3-15 23:3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

自己打脸。

但,我还悟到了一些东西,

音乐,而不是音质。
上班,而不是通勤。
花钱,而不是挣钱。
作为,而不是享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2019-3-15 23:2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
本帖最后由 q6_6per 于 2019-3-15 23:22 编辑

我错了。

接了2条GND铜网,就是比只接一条GND铜网,声音更好,回声更清晰,声响更真实。


夜深人静,听音更明显。
GND地线,还是很重要的。

只要有电流跑动的线材,降阻都是重要的。
还是得堆料。毕竟,轻重有衡。



还是得堆料呀.png (15.11 KB, 下载次数: 148)

还是得堆料呀.pn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19-3-15 22:0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
GTX-Pro 发表于 2019-3-15 21:57
电压 是一个相对值,未必每个设备的GND,它真的都会物理接地。两个独立的GND,哪怕同一个设备的不同的电 ...

隔离变压器。防触电。

示意图中的OK线,就是起到互联两个电网的GND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9-3-15 21:5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
q6_6per 发表于 2019-3-15 21:52
我的意思是,前级自己有个电网,后级自己也有个电网,各自可以独立工作。

互联地线GND,只是为了 ...

电压 是一个相对值,未必每个设备的GND,它真的都会物理接地。两个独立的GND,哪怕同一个设备的不同的电路,你不用一根线把GND连接起来,那么你其中一个设备的上面XXX的电压,相对于另外一个设备就是没意义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2019-3-15 21:5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
本帖最后由 q6_6per 于 2019-3-15 21:54 编辑
GTX-Pro 发表于 2019-3-15 21:48
另外信号线中的地线你可以近似认为电网中的零线,和电网的地线不是一回事!零线里有和火线完全一样的电流存 ...



我的意思是,前级自己有个电网,后级自己也有个电网,各自可以独立工作。

互联地线GND,只是为了更好的校准零点。


国内时间,国外时间,校准时间后,才能无误交易。


我说的不一定对,都是个人哲理。暂时用用。
有时可能自己脑放开多了。个人感受,会有偏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9-3-15 21:4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松江区
本帖最后由 GTX-Pro 于 2019-3-15 21:51 编辑

另外RCA信号线中的地线你可以近似认为电网中的零线,和电网的地线不是一回事!零线里有和火线完全一样的电流存在,只是同时刻方向相反!!!!所以不是接通就行,其接通性要和你说的那个信号线完全一样,或者不得比后者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19-3-15 21:3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
本帖最后由 q6_6per 于 2019-3-15 22:01 编辑
GTX-Pro 发表于 2019-3-15 21:31
信号线不要屏蔽??你把手机贴信号线,然后给手机打电话对比试试。
还有信号线无限加粗?有必要吗?一般电 ...

1  我刚刚才实践过,真的没屏蔽,目前真的没感觉出差别。(在电磁环境更复杂的机壳内,PCB走线,有屏蔽吗。我觉得更该有。)


2  信号线加粗,是为了降电阻。不知道我的音响内阻多少,反正调到最小音量,还是有声音。换电阻小的线,感觉声音大一些。



3  效果是有的,几乎是一耳朵的。我刚才试过,把信号线换成很细的OK线,也有声音,但是感觉味道淡了些,淡得不多。换16平方线后,能量感比较明显。而且,这16方的线,还没煲过,新线。



以上皆为个人哲学,哲学可以犯错,但哲学可以让相信的人,活的更自在满足些。





铜网互联GND 借助另一对RCA头.png (13.32 KB, 下载次数: 124)

铜网互联GND 借助另一对RCA头.pn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9-3-15 21:3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
信号线不要屏蔽??你把手机贴信号线,然后给手机打电话对比试试。
还有信号线无限加粗?有必要吗?一般电子设备输入阻抗都有几万欧,你信号线那点阻抗几乎是忽略不计,正常的线你再加粗,只是增加成本而完全听不出效果,意义何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9-3-15 21:2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
本帖最后由 q6_6per 于 2019-3-15 21:28 编辑

以后买设备,一定要有两对RCA头,留一对头专门互联地线。
另一对就去堆料,接入最粗信号线(或信号板,板条连接)


我已将信号线,换成16平方焊把线。
而以前的软蛇皮铜网,就接在另一对RCA中的白头上,用来互联GND。

不贴图了,以免被怀疑卖线,移贴到二手区。



耳机线材方面,暂时估计不能这么玩,毕竟耳机是无源设备,电流是一进一出的,GND和信号线同等重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7-25 17:34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