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121|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终于下手了...hd25 mod v0.1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8-12-2 01:26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北京朝阳
灵感来自三个地方。
首先是dt901,vineland 版在声波飞行员里介绍了拜亚动力特殊的封闭式耳机设计:开孔,大量滤声材料填充,使得那个时代的拜亚封闭式最大程度杜绝了山洞音和低频撞墙问题。当时就想把森海封闭式结构改一改,让腔体反射得不那么生硬。
第二个是custom cans 这个英国网站的hd25 uber mod is套件。主要改动是封上了后面四个导音孔中的两个,并在腔体后壳上贴了一层金属铝箔。据英文烧友们说uber mod 低频细节清晰,质感更强烈。其实这个有点用土法逼近aluminium 版的思路,即在内部做一个金属壳代替塑料反射声波。aluminium 声音就是硬,快速,亮,但不宽松。
第三个是草民老师的hd250 mod。草民兄绝对的hd250 研究第一人,每次见他都能有新的小玩法。大概一年多前他神秘地给了我两片质感奇特的材料,垫在hd250 腔体内侧后,整个低频大变样:蓬松,鲜活,一改原来有些刻板和刚硬的状态。这种材料本身是类似橡皮泥的儿童玩具,固定成形后表面许多大小不一的圆形颗粒,垫进腔体后耳机后壳表面积增大了数倍,将原本规则的反射声打散,明显减少了耳机的封闭性。

于是,我有了结合uber mod 和草民专利反射层的想法,打造一支hd25 super menghuo mod edition...的想法。
材料很简单,淘宝搜索雪花泥,一种儿童玩具。买了几种分装款,最后选了颗粒最大的一种,因为改变最明显。
铝箔胶带很容易买,3m 有两种常见规格,425厚,1170薄,测试后425要好很多,宽度10mm的加工起来就够了。

uber mod 中,贴了三个地方。单元内圈一圈,有碰坏引线的风险,而且很难贴平整。自己试了一个贴过一个没贴的俩单元对比,没任何不同。于是放弃。
单元背侧塑料孔,两个黑色纸的留着,两个白色毛毡圈的用铝箔封死。英国人还多贴了很多地方,感觉要把整个单元后面都封上铝条,个人测试后发现确实有影响,声音会刚硬、脆一些,但其实那是低频失真了。
后壳,铝箔贴一圈,内侧填充换成雪花泥,少量塞进去按平整,完全覆盖面积的情况下越薄越好。由于hd25 后壳内部不是平整的,几个小区域最好用笔、筷子头或者卡片伸进去按压、刮平,否则声音怪。
最后组装,插线,测试。

更换过若干细节,试了七八种排列组合之后,确定了上述mod 思路。总结一句就是,低频舒服,声音柔顺,中频人声分得更开,声音刺激性减小,中低频特别是打击乐器细节有可闻增强。
可以说老的hd25 在经过改造后,声音两头翘的情况减轻不少,逼近了2016新版单元的三频分布,但中频和中高频仍然更纤细更瘦一些。2016版是否能应用这些mod,目前还有待测试(懒得再拆一个了

ok,大概就是这样。声音改变比换线更大一些,虽然没听过uber mod,但我相信这版本不会差。
总体测试基于hd25-1 德国产老版本,yaxi comfort 耳罩,orb audio 升级线。hd25-1 ii / hd25 ii / hd25-c 等版本都可以用肯定没问题,2016版感觉mod 起来会更简单一些。
以上mod 都很容易恢复,欢迎各位自己试试,或者过一阵我也开始接mod 单也说不定哈哈...

1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 01:2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朝阳
来个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8-30 02:02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