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4597|回复: 10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分享一下自己对转盘和界面的折腾历史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8-10-13 00:45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四川省成都市
本帖最后由 404073157 于 2018-10-13 00:52 编辑

好久没写文了……以前上学时期对写文还挺有热情,但是现在上班越来越忙,根本写不动了……
好在最近有一点时间,就写一写吧。

这次主要是给大家分享一下数字(界面和转盘)方面的心得
如果觉得哪里写的有错,欢迎指正




------------------------阶段零-小白期:  

自己早期的转盘都是用平板电脑或者未优化处理的PC直接接到一体机的内置USB界面,和现在比可以说效果是很差了。在没有像样的讯源和转盘前单独听听是没问题的,没有对比的情况下,根本无法知道自己的数字部分有多烂。
个人感觉随身播放器拉不开差距或许就是因为这个原因,随身的数字部分都是集成在那么小一块电路板上,远远不如独立的转盘或者独立数字界面能力强。升级随身播放器的提升,远远不如不如换个塞子的提升大,或许这也是很多随身烧油感觉听不出随身播放器区别的原因吧……

转盘和界面差主要反映在声音密度/信息量上,当然还有其他类似于背景杂音等一系列问题,但是声音密度/信息量这个是最直观的,也是刚入门的朋友最容易体会到的.“背景黑”“声音安定”等体验都是在长时间听音后才能明白/体会到的。
转盘和界面差最明显的感受就是,明明音量开得很大,但是感觉还是听不到什么信息.

阶段一-入门期:


我的第一台像样的界面是RME 9632 台式机PCI声卡,用没有优化过的台式机作为转盘,输出到DAC,这个阶段我用的DAC是Geek Pulse一体机和schiit gungnir。

当然比起之前用DAC内置界面,声音提升很大,密度明显提高,听到的信息明显变多了。
这也是我第一次意识到,升级数字部分也是非常重要的,以前一直存在误区“DAC自带的界面就够用了”“只用买个好耳机和耳放就行了”,对于这类低端产品的内置界面,明显不是这么一回事。

大部分独立界面会明显好过低端DAC自带的界面。






------------------------阶段二-迷茫期:



之后,我升级了RME AES32台式机PCI声卡,据说是民用级别能够找到最好的PCI纯数字声卡了。但是,在DAC不变的情况下,比起RME 9632,似乎并没有太大的提升。
我本以为是PCI声卡的数字也就这样了,于是购买了Technics SL-P1300这台专业CD机,带数字输出,但是,似乎也并没听出太大的区别……
所以我对数字的认识进入了迷茫状态,直到我升级了schiit gungnir multibit,这是一台R2R结构的DAC,当对比过这几个界面后,发现AES32明显好于9632,而SL-P1300和AES32素质虽然是同一个级别,但是声音的走向是不同的。而在原来的schiit gungnir下,这几个界面是听不出太大差距的。

所以,我猜测界面能否发挥最大实力,也和DAC本身的数字处理挂钩,并不是说好的界面和差的界面在不同DAC上表现的差距是一样的,这要看界面和解码对应的瓶颈。

界面的作用是还原数字文件的信息,而不是提升信息或提升音质,这是很多朋友的误区。
打个比方:
现场的信息是100%,录音好的时候录到了90%,录音差的时候录到了70%。
好的界面或许在处理好录音的时候能够在90%的基础上还原到80%,而不可能突破90%;而差一点的界面或许就只能在90%的基础上还原到70%了。同理,录音差的时候,还原的信息也会等比下降。

当界面传输数字给DAC后,如果DAC不存在瓶颈,或许能够在界面的80%基础上还原到75%,而不会突破80%;如果DAC有瓶颈,或许只能在界面的80%基础上还原到70%;渣录音同理。

所以,录音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即使界面再好,也没法拯救渣录音。
很多老烧都很看重录音,甚至对CD的版本也有一定的要求也是这个道理。

有人认为电子和流行的录音都很差,但是这个也是看情况的。
大部分情况下,严肃向音乐例如古典,由于上升到历史艺术级别层面,通常录音都不会太差。而对于电子和流行这类,都是商业化作品,好的坏的都有。
个人感觉10多年前的港台流行音乐,录音还是非常不错。而现在的港台和日本流行录音,感觉明显差了一截。(当然还有臭名昭著的ACG音乐录音)
现在所谓的HI-RES大行其道,个人认为码率高并不一定就比低码率的MP3录音好,码率只是容器,关键看里面装了多少东西。我并不是专业人士,所以也并不明白为什么电脑合成的音乐在压盘时声音会有这么大的区别。


下面举2个例子,ACG党可以试着听一下:

1. A slice of life-《贫乏男子》原声  MP3版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VvZTqdZKfKspTGnKIpZOJg 提取码: 3hev

这是用电脑软件合成的音乐,即使转成了MP3,录音效果也是非常棒的。

2.《灌篮高手》ED1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842JGliWLJ9j8RMqHYQEZA 提取码: m64e

20年前的录音,在今天听来,也是非常棒的。能够明显听出空气感和分离度。

然后是反例:
I pray to stop my cry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jE9Tyzh_mHnGJgLMqqnPqg 提取码: bpbi

某个游戏的主题曲,这录音可以说是我常听中能找到非常渣的级别了,声音糊成一团,人声像盖着一层雾,高音也上不去。



------------------------阶段三-探索期:

随着对声音的追求越来越高,升级的目标也越来越高。
之后我入了WEISS INT202,据说这是一个和INT204同级的界面,只是一个是火线一个是USB,且前者不支持DSD。
这个阶段,我的DAC也升级到了Schiit YGG,在YGG下,INT202的声音明显比AES32要鲜活,更动听,细节更多,也能明显听出INT202比9632好出一节。
界面自身也是带有一定风格,而且是从系统最前面的部分引入的,即使改变后边解码耳放耳机,这个声底还是存在,所以,界面和转盘的声音对系统的影响要最先考虑。

期间还玩过一次电,给INT202配置了某国产线电,可惜的是,我并没有听出太大的区别,反而是这个线电在我用了几个小时候后就爆炸了。
当时还收到一台二手的钰龙U18,但是感觉声音完全不如INT202,很快就出掉了。

从CD,火线界面,数字声卡,USB界面来看,并没有绝对的谁就一定比谁好,只要数字部分设计的好,那就是好界面。而且各种界面也会受到一定的环境影响导致声音改变,也就是常讨论的PC优化,供电优化,CD避震等……当然CD只要钱多能买碟,确实是考虑的最少的选择,而PC要考虑的因素确实会多一些。
可惜的是自己从未玩过PC优化,这里就不多说了。



------------------------阶段四-探索期:

这个阶段我升级DAC为forssell mdac-2。这里说一点题外话谈谈这个DAC,可能是我听过声音最有个性的DAC(甚至比起后面我入的),横向声场超大,当时配合KK,感觉在听现场。高频延伸很爽,听人声有空灵的感觉,可惜的是声音有一点细。(居然忘了拍照留恋……)

而且我发现数字线对声音也有一定影响,甚至我尝试用2条不同的AES线串联,也能够感到明显的区别。

在这个期间,我查阅了很多帖子,也看到了很多关于USB,火线,CD转盘的争论。声卡,USB,火线,我都玩过了,唯独没试过纯CD转盘。
所以我试水入了Esoteric P-30纯CD转盘,想看看究竟CD转盘强在哪里。
经过对比,P-30在YGG下,胜过了除INT202的以上其它界面,和INT202只有风格上的差别。
而在mdac-2下,我惊讶的发现 9632,P-30,AES32和INT202这几个界面的差距缩小了,而在YGG下我能够明显听到它们之间素质的差距。

或许这也印证了我之前的结论,“界面能否发挥最大实力,也和DAC本身的数字处理挂钩”。
可能mdac-2内部的数字处理比YGG优秀导致了这个原因。



------------------------阶段五-探索期:



之后,有了一点闲钱,所以继续升级。
把DAC换成MSB 白金3 签名版,这可能是我目前听过最百搭的DAC,什么都能听,也找不到什么短板,麻烦的就是一断电就要等2周声音才恢复……
我对高端品牌DAC的信赖,是这个时候建立起来的,期间也考虑过DCS等老一代的解码,但是刚好碰到一台二手的白金3,这可能是所谓的缘分吧……
也就是在入了MSB后,我更加确定了坚持R2R的路线。(这个观念在我听了CH Precision D1,MSB 5代后更加坚定了)

同时,尝到了CD转盘的甜头后,我也把CD转盘升级成了Esoteric P-70,这台应该是除去P-0S之外最强的非SACD转盘了。
但是,当我在MSB白金3上对比P-70,INT202,AES-32后,我傻眼了——除了风格,素质上居然没有太大的区别!AES-32除了声场不及P-70和INT202,其他方面都差不多。我猜想,要么这些界面/转盘达到了白金3的瓶颈,要么就是白金3内部的数字处理太强,导致所以喂进去的数字效果都差不多。

这个期间我也是第一次购入了再生电源,用的是purepower 2000型,内置电池,完全断开市电。和朋友的PS P5对比过一下,发现P5的声音有明显的自身风格,所以之后我也没有碰PS的再生。并且我感觉PS P5 和 PP 2000,接上耳放和功放后都有一定的动态压缩,所以直到现在我都是把功放和耳放直接入墙。
但是再生电源对转盘和界面是有提升的,声音安定感明显加强,背景也更黑,线条更加清晰。再生电源的提升,个人感觉比线电似乎还明显一点?


------------------------阶段六-探索期:

在入了P-70这种级别的转盘怪物后,我也找不到什么有性价比高的纯CD转盘了。所以要不就入个8XR试试吧!
对于8XR我也是久仰大名,终于能够有机会上手试一试传说中的神器了。
P-70对比8XR火线,我仍然听不出有什么质的提升,难道传说中的神器也就仅仅这样了吗?8XR也就不过如此?
直到偶然的一次尝试,差距终于出现了。
在mac mini 当转盘下,使用8XR火线卡作为界面对比INT202。当录音质量不错时,二者差距不大;但是当录音质量差时,8XR的实力就体现出来了,8XR在渣录音下的改善,比起INT202要好很多,或者说,8XR对于渣录音的还原,比INT202要好。特别是遇到很差很差那种录音,INT202基本是没救的,而8XR居然还能听。
同时,我也试了CD刻录。使用TEAC 540E和浦科特PP2刻录机,盘是太阳诱电的metal azo染料的刻录盘,把网上下载的音频文件刻录成CD,喂给P-70。
在相同音频文件下,P-70读刻录盘对比8XR,8XR仍然对于渣录音有明显优势。即使是正版CD对比EAC,8XR仍然有优势。看来8XR在数字处理方面确实非常强势,但是似乎只作为界面有点浪费啊。

有人或许会问,难道有了8XR就可以无视录音了吗?——当然不是,遇到非常差的录音,8XR也无济于事,仅仅比起那些普通的界面,能勉强听听就是了。

期间也查阅了一些8XR的玩法,使用P-70作为转盘,给8XR作数字处理,然后输出给DAC。这种玩法我感觉引入了P-70本身的声音风格,就素质上来说,似乎比8XR火线略强一点点,但是这样接实在是太麻烦了,所以之后我一直使用的是火线卡。

之后还蛋疼的试了试用P-70抓轨正版CD,用AES-32录制,和网上的盗版EAC/数字正版 HI-RES对比。
差距究竟有多大我不好说,但是,我感觉用P-70抓出来的轨,也引入了P-70自身的的味道。朋友的看法是P70抓出来的轨比网上的EAC要好听。
感兴趣可以下载对比试一试:

1.朝を唄うエルミット-霜月X茶太

P-70抓轨: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MFjwO71XzP6R4w4mOBX5EA 密码: 1fpx

网上EAC: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3Nbdxvrby7pmy0CFUsh_ew 提取码: vrci

2.Million Clouds-坂本真綾

P-70抓轨:
16/44.1版本
链接:http://pan.baidu.com/s/1jHFCMge 密码:xpdf

24/176版本(使用P-70自带升频功能)
链接:http://pan.baidu.com/s/1hsOe6yC 密码:l6in

数字商店 24/96 HI-RES正版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PfgNgLCnwSY8W40hC1HDIw 提取码: 42k7




------------------------阶段七-退烧期:



最后,感觉CD实在是太麻烦,现在网上正版的数字商店也多,所以也放弃了CD转盘。
关键是频繁的换碟很麻烦,而PC只要用遥控就行了。
PC遥控非常方便,甚至躺在床上就可以用APP开机,然后箱子出声。

玩了那么多东西,总之结论就是:不对比,就没有伤害。所以,省钱的方法就是——不要去对比……
最后选择了mac mini-8XR火线卡-Total D1-SIX这套设备退烧了。感觉已经没有那么多精力去折腾了。
之后也蹭听过嗓子750和Vermeer Audio Two,感觉声音不是我的菜,还是坚持R2R路线。

我对于数字的折腾源自于这篇臭名昭著关于HD800的帖子:http://www.erji.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935377
最后我对HD800的结论是——仍然不好听!



109
发表于 2021-5-26 10:3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山东省淄博市
感谢分享,楼主发烧经验太宝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8
发表于 2020-7-22 06:0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市
楼主, 问下, mac mini 的音质是不是比mac pro 好?  比一般的PC好?  或者强于莓树派??

我现在走PCHIFI, 不知道买哪个PC做音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7
发表于 2020-7-22 01:5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省深圳市
严格地说用转盘取得的文件不能算“抓轨”,应该叫“数字流录音”,会体现器材的特色,跟源文件一般是不同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6
发表于 2020-7-16 11:5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市
看了之后确实有道理,不过确实烧钱。不敢深入,摩拜大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5
发表于 2019-9-21 09:0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省
把新人中最困惑的pchifi彻底讲清楚了!摩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4
发表于 2019-8-12 01:2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西玉林市博白县
谢谢分享~~留个脚印~~有冲动的时候看看平静一下~~哈哈~~感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3
发表于 2019-7-26 00:4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云南省
好帖,对我这种初烧帮助很大,慢慢学习,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2
发表于 2019-7-26 00:1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省苏州市
学习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1
发表于 2019-7-19 11:4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西贵港市
分享过来者经验,好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0
发表于 2019-7-19 10:0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四川省成都市
有空玩玩欧美cd机转盘,尤其是顶级的,你看看区别就知道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9
发表于 2019-7-19 01:2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福建省泉州市
时不时回览这个帖子有利于印证自己的折腾之路。很好的全过程。必须留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8
发表于 2019-5-20 23:4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西
强帖留名,干货特别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7
发表于 2019-5-19 15:5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
总之结论就是:不对比,就没有伤害。所以,省钱的方法就是——不要去对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6
发表于 2019-5-19 12:5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省
cqj888 发表于 2019-5-6 08:51
我就想知道这样一趟下来折腾掉多少钱?说个数让我退烧。

你找个比较穷的烧友,他会给你一个比较低的阀值,但是快乐不见得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5
发表于 2019-5-19 12:3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省
hd800如果挂个国产的牌子,早就被发烧友们唾弃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4
发表于 2019-5-10 14:4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湖北省武汉市
好贴,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3
发表于 2019-5-10 14:4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湖北省武汉市
感谢分享经验,学习了,好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2
发表于 2019-5-7 21:4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美国
我的妈 r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1
发表于 2019-5-6 08:5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河南省安阳市
我就想知道这样一趟下来折腾掉多少钱?说个数让我退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0
发表于 2019-5-6 04:1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市朝阳区
界面我曾玩了INT204套(新旧版差不多5年),今年初大换血变成这样,基本以经开始走网线了

74FDB91E-7CED-4D16-8EE3-CF486785BEE5.jpeg (174.38 KB, 下载次数: 284)

74FDB91E-7CED-4D16-8EE3-CF486785BEE5.jpeg

036C178B-A6D3-47ED-90E2-F0BADF55ADB1.jpeg (110.68 KB, 下载次数: 223)

036C178B-A6D3-47ED-90E2-F0BADF55ADB1.jpeg

D56D99E0-722C-4798-9174-2135BA98120C.jpeg (123.43 KB, 下载次数: 231)

D56D99E0-722C-4798-9174-2135BA98120C.jpeg

5945F158-661E-4CC7-BF36-2668E3AD3B8D.jpeg (75.4 KB, 下载次数: 207)

5945F158-661E-4CC7-BF36-2668E3AD3B8D.jpe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4-6-1 05:26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